第729章 軍備競賽(六)

五月的重慶春暖乍寒,街頭巷尾行人熙攘,報館茶社人滿爲患。作爲國內最早的直轄市和西南工業中心之一,重慶這些年的變化堪稱民國發展的縮影。城市裡普通瓦房已經看不到多少,有軌電車沿着蜿蜒的山坡緩緩爬行,靠近江邊的通衢大道上方,國內第一條高架輕軌正在緊張施工。沿着綦江向西,是一條全部由瀝青和水泥鋪設的省際公路,這就是川藏公路的源頭,再有一年公路就能直達拉薩。

重慶能領先全國,除了巴蜀人民勤勞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外,也要歸功於從1913年起的工業興城計劃。如今的綦江工業區已經成爲整個西南工業的象徵。加之地理、資源等優勢,國內各類研究所也紛紛進駐川渝,尤其是3010計劃中有五分之一的研究項目都在這裡,帶動整個四川逐步從粗加工向技術優勢行業轉變。

一架運7運輸機緩緩降落在流星公司停機坪上。5年前kc-2定型後,作爲國內航空業最大用戶的國防部也訂購了320架。但這種酷似c47的運輸機卻未能獲得更多訂單,原因是空軍覺得運載量還是太小。鑑於這個情況,空客公司一方面積極開拓民用客戶,一方面用最新的1600馬力發動機對其修改,在確保航程不變的情況下機體增大百分之五十,最大載重增加至4噸,命名爲kc-4型客機。軍方代號運10。

運10與世博會展出的運8和運9都已經完成在狼山基地內的最後測試,但要想裝備還需要半年時間。

在機場左邊。連綿成排的三層小樓蔚爲壯觀,那裡是國家空天總署重慶研究所所在地。空天總署是王助等人向楊秋建議,按照美國nasa模式,與1930年組建的國家級航空航天研究機構。總部設在北京,這邊主要負責風洞和流體力學研究,這是因爲全國有一半的風洞都在重慶。爲節省資金,研究所和流星公司使用同一個機場。

一下飛機,嶽鵬就見到右邊機庫內兩架四發大型轟炸機正在被牽引車慢慢拉出。在它們後面,還有一架體積小巧,看不到任何螺旋槳,但機頭卻有個大洞的小飛機也被拖出。嶽鵬掃掃四周,見到薛慕華正在觀看飛機,走過去問道:“慕華,這是什麼型號?”

薛慕華已經卸去空軍總司令出任副總參謀長。但因酷愛航空,所以平時沒事時總喜歡往幾大航空公司和研究所跑,對航空航天的瞭解遠比嶽鵬熟悉,敬禮後介紹道:“這是流星和空客公司送來測試的四發轟炸機。那架小的可了不得,是渦輪噴氣飛機,一會總統還要來看測試呢。”

“噴氣機。研製出來了?”嶽鵬在3010計劃中看到過噴氣發動機和飛機項目,也知道這個項目其實在1925年雙野馬發動機問世後就已經開始,到現在已經足足10年之久。但研製進度卻很不順利,多次因爲材料強度和高溫耐熱等問題差點陷入停頓。

還好總統和空軍對噴氣機非常重視,早期經費不足時。空軍還一度擠出軍費來扶持這個項目,楊秋甚至還私人贊助了一大筆研究費用。眼見國際形勢鉅變在即。一種新武器雖不能改變戰爭結果,卻可以讓空軍多一種制勝的法寶,所以薛慕華今天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但讓他奇怪的是,薛慕華顯然不怎麼開心,搖搖頭直嘆氣:“耐熱還是不行,葉輪蠕變現象嚴重,抗疲勞性很差,單臺發動機壽命只有75小時,還達不到作戰標準。渦槳發動機和渦軸發動機更是連主軸都不過關,哎!也不知道總統前幾年提出的鎳鉻鈦合金、鎳基合金和鈷基合金能不能弄出來。上次我去南開大學材料實驗室,他們說鎳鉻鈦合金已經有些眉目,其它的......算了,忙完這裡我再去看看情況。”

雖然薛慕華東扯一句西答一句,渾似沒注意話語裡太多專業名詞。好在嶽鵬也很聰明,片刻後就明白了意思。原來噴氣發動機葉輪和其它部件對材料要求很高,材料不僅要耐熱,還要足夠輕足夠韌性,而且製造一臺發動機需要十幾種不同功用的材料。還知道原來除渦輪噴氣發動機外,幾家公司和空天總署還在研製渦輪風扇和渦軸等系列發動機,但後面幾種因材料要求太高,至今還處於實驗階段。

薛慕華深愛飛行,整個人都投入到飛行事業上,所以說起技術來頭頭是道讓嶽鵬插不上嘴,乾脆轉開話題問道:“總統呢?”

“王助帶他去風洞區,蔣校長也來了。”薛慕華知道嶽鵬來肯定有事,指出方向後說道:“你先去吧,這裡也沒什麼好看的,試飛要到下午呢。”

風洞是航空航天領域必須擁有的實驗設施,經過20年發展,重慶已經擁有大大小小十幾座不同功用的風洞,嶽鵬抵達時施工人員還在忙碌,詢問後才知道隨着渦輪噴氣發動機進入裝機實驗,空天總署準備用五臺渦輪發動機組成世界第一條能超過聲音速度的風洞。

找到楊秋時,他正帶着樹脂護目鏡,和蔣百里、馮如、秋恆等人一起認真查看玻璃後面進行的風洞試驗,王助和周厚坤等人還不時介紹幾句。“總統。”嶽鵬走上去,但沒等說話就被楊秋豎起手打斷:“等等。”反正也不是什麼太要緊的事情,所以他也找來風鏡,觀看風洞試驗。

被實驗的是一架外形優雅,有着呈紡錘狀簡潔流暢的機身、拱起如氣泡般玻璃座艙的全尺寸新式戰鬥機。隨着風速加快,機身上特殊的粘稠墨汁隨着風向運動,漸漸擴散至整個機身。黏貼在機身各個部位的紅色飄帶。也隨着托架移動將飛機在飛行時遇到的空氣擾動全部展現出來。同時,五臺高速攝像機從多個角度對準飛機。爲日後繼續研究提供影像資料。

這架飛機是國內航空技術進步的結晶,由北方雷神公司研製,採用1250馬力水冷發動機、兩級增壓和缸內甲烷噴射系統,可以讓它在緊急時輸出1450馬力。整體整流罩,四葉可調螺旋槳、層流翼,機翼和機身連接處首次使用能增強機動能力的邊條,還使用了新設計的空戰翼襟,自封閉油箱、由虛擬計算機控制的射擊瞄準具、高壓供氧、機載高頻無線電等等新技術、安裝兩門25毫米機炮和4挺12.7毫米機槍。機翼下還可以掛載火箭彈和炸彈。最奇特的是,它採用了機翼過載保護設計,也就是當過載超過9g時,機翼就會自動折斷,防止因過載太大導致機毀人亡。

在楊秋眼中,這架戰鬥機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設計,都已經能媲美p51野馬戰鬥。但和p51初期一樣動力上略顯不足,不過雷神公司也已經爲日後升級留下空間。不過他真正在意的是,使用這麼多新技術,又採用製造較困難的曲面流線機身後,勢必會加大製造難度,數量上是否滿足還不得而知。

所以試驗結束後。立刻拿下護目鏡交給技術員,扭頭看向王助等人:“你們幾家現在有多少分廠?”

流星公司家大業大,加之楊秋極爲重視航空,全國數家大學開辦了專門的航空學科,所以近些年技術人才層出不窮。讓王助和周厚坤等人終於不用在勞心設計,將主要心思放在公司建設和未來技術開發上。通過這些年的兼併和收購。國內航空業已經初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聽到詢問后王助率先回答:“我們有四家制造廠,分別是重慶、赤塔、昆明和馬尾,還有兩家發動機廠,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目前只有重慶和赤塔。巴玉藻的空客有三家,信陽、長沙和九江、發動機廠一家,造大飛機的只有信陽。雷神也是三家廠,瀋陽、長春和天津,其中瀋陽廠能製造大飛機也能造發動機,漢陽也能爲他們提供發動機。另外斯科斯基先生在成都和廣州有兩家飛機廠,成都可以造雙發轟炸機,廣州目前主要製造水上飛機。”

“要是讓你們全力生產,你覺得一年產量大概多少?”楊秋繼續追問。旁邊的蔣方震拉拉嶽鵬,悄悄嘀咕:“真要動手了?”

嶽鵬悄悄說道:“德國重返萊茵蘭引發英法震動,但不知爲何都沒幹涉,這讓希特勒倍受鼓舞開始拼命擴充軍隊。意大利殺入北非,蘇聯擴軍速度明顯,gc國際又在東歐、南美、我國西北和西班牙屢次鬧事,所以我估計最多也就兩三年的事。”

“呵呵,凡爾賽說二十年,還真是不假。”蔣方震一笑,等待王助的回答。

後者經常來往歐美早已看出世界局勢不妙,所以心裡計算一遍後才說道:“我們目前已經全部採用您提出的基孔制和標準化方法,可以大幅壓縮生產時間。一架空軍j4戰鬥機是3500工時,海軍jz3戰鬥機4200工時,kc-2運輸機1.2萬工時,世博會上展覽的流星-5是3.2萬工時,kc-3是3.1萬工時。按照這些工時標準,正常三班倒的情況下每年大約能製造1萬架飛機。緊急情況還可以將標準件外包,那麼每年1.5萬應該問題不大。”

楊秋不太滿意,他可以忍受造船比不上人家,坦克數量比不上人家,但航空不行!天上的戰鬥光有技術優勢可不行,除非是代差。畢竟在平行世界中,二戰後期零戰在技術明顯不如對手的情況下,依然能取得不少戰績。所以追問道:“如果我想每年達到5萬架,依你看要做什麼準備?”

五萬?!

這個駭人的數字將王助等人嚇了一跳,連蔣百里和嶽鵬都皺皺眉。此時馮如走了出來,他這位國防部空軍裝備主任因爲經常跑全國,所以比王助等人還清楚限制航空產能的關鍵在哪裡。“總統,這個我知道一點......。”“等等。”話還沒開始說。楊秋打斷後讓辜玉文拿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又拿出筆準備好後一揮手:“你說吧。我記錄一下。”

借這個機會,蔣百里側頭瞄了眼,發現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生產數字,一些地方還特意在下面畫了條線,旁邊列舉出解決的辦法。由此可見在戰爭已經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楊秋此次全國考察其實是對製造業的最後一次摸底。

等他準備好後馮如開始介紹:“全國能生產航空配件的工廠一共有72家,將標準件發包後每年1.5萬架可以辦到。如果有一年培訓和擴能時間,2萬架也不是問題。所以主要問題還是總裝、發動機、高級工和生產設備着四項!先說高級工,因爲我們製造的大部分都已經是全金屬飛機,機型也越來越大,類似機翼、機身中段、防彈層和起落架的一些部件都需要儘可能一次成型,才能確保堅固。但模壓、鑄造、精密件和發動機製造都需要數量不菲的高級工,這方面我們比歐美還有很大欠缺。其次是製造設備,目前所有飛機廠都已經擁有5000噸模壓機、鋁合金擠壓和鍛造機。但用於製造大飛機的一萬噸以上設備不足,三大公司這邊各自只有一臺,要想造大飛機,每家必須再加幾臺。

我的想法是,要是能從今年起先培訓高級工,兩年內設備到位的話。3到4萬肯定沒問題,更多就要看工廠在管理和運作上是否能擠出產能,其次還要看外包件運輸是否準時、原材料供應、最後就是儘可能減少飛機型號,如果這些都能做到,產能再拔高也是極有可能的。”

楊秋飛快記錄着。心裡暗暗盤算。折中一下,按照每年3萬5千架算。四年就是14萬架,這個數字與平行世界中的蘇德產量差不多。當然,蘇聯產量高也有外部支援和使用大量木質帆布件的原因。自己這邊鋁、鈦等合金產量逐步上升,所以未必需要開倒車來增產。但這個數字和美國妖孽般的近30萬架相比差距還有不小,要知道美國因爲動員晚,實際上只有三年,也就是每年近10萬架的規模。

當然缺工人缺設備不能怪企業沒準備,畢竟企業是以盈利爲主的,誰也不會在每年幾千架飛機訂單的情況下,去囤積幾萬架的設備和工人。

不過話說回來,能在不到30年時間內將一個白丁遍地,連飛機是什麼都很少有人知道的國家的航空工業帶到能媲美德國,已經無憾了,至於是否能在戰時加把力,則需要看國家動員後的實際情況,畢竟舉國動員後的能量,威力有多大目前誰也不知道,所以馮如和王助等人都無法預測。

“這樣吧。”楊秋想想說道:“馮如,工人培訓和添加設備的事情就按照你說的辦,回去後擬個清單,寫清楚哪些設備需要加強,培訓的花費和機器設備數量,全部培訓費用由國防部承擔,在多撥付三年的基本工資,剩餘部分我會想辦法從外貿中補貼給你。”

聽到他這麼說,王助等人大鬆口氣。他們就害怕訂單隻有幾千架,人員卻多幾倍,這就會讓處於拓展上升期的三大公司徹底癱瘓。如今全靠軍方開支,還額外補貼三年基本工資,他們只需要到時候接納人和機器設備就行。馮如也很爽快的答應下來,還保證會盡快安排好這些事情。

解決完航空製造業擴大的困難後,大家繼續向下一個風洞走去。第二個被試驗目標不是固定翼飛機,而是流星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共同開發的一架直升機。直升機外觀有些醜,有些像美國的s-51,前三點固定機輪,使用的還是9缸星式活塞發動機,最多能帶兩位飛行員和三名乘客。聽王助說,這架直升機還沒命名,只進行過兩次試飛,問題還是出在主軸材料耐熱上,所以什麼時候能成功他也不知道。

王助說這些話時心裡挺內疚的,畢竟楊秋曾讓人送來大量直升機絕密圖紙,這麼多年才搞出幾架根本沒法裝備的試驗機,實在是說不過去。但楊秋沒在意,在這個慢速活塞飛機統治天空,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密度嚇人的時代。直升機上戰場和送菜差不多,所以能造出來最好。造不出來就當是儲備技術。

參觀完風洞後,王助等人又帶楊秋參觀渦噴和渦槳發動機的實驗室,當得知因爲材料問題,渦輪噴氣發動機壽命只有75小時,渦槳發動機壽命更是隻有25小時後,剛纔還想等試飛完成立刻裝備的心思立刻扔到九霄雲外。沒有300小時壽命的發動機,根本不值得立刻裝備。

鎳基合金、鎳鉻鈦合金、鈷基合金......!

楊秋心裡泛苦水,材料技術的確太折磨人。國內因爲底子薄。前20年裡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義務教育成果,好不容易攥起一批人才,開始3010計劃,但終究不如發展百年的歐美。更倒黴是,現在國際上還沒現成的耐高溫合金產品,各國噴氣發動機研究全都卡在這個困難上,誰先突破誰就能拿出成熟產品。

平行世界中。鎳基合金要到1939年纔會被英國發明,鎳鉻鈦合金是1942年出現在美國,鈷基合金更是要到1945年。三種奠定噴氣時代的合金材料至今一樣也沒出現,各國都在試圖突破節點,所以這方面自己的優勢真的很小。

看出他的無奈後,秋恆靠了過來:“總統放心。我出來前俞大維已經帶人用星辰1號對合金材料進行配方排序,他說南開大學材料實驗室已經摸到些門路,快則一年,慢則兩年,肯定能找到正確配方。”

“怎麼?計算機還能研究合金?”蔣百里好奇的問道。

秋恆解釋道:“不是研究。是先將實驗材料羅列出來,用計算機進行配方比例排序。然後就能發給全國實驗室。動用更多人力資源按照排序表一個一個去實驗,這樣就避免重複和計算的麻煩,速度可以快幾倍。”

“還有這好事?總統,要不多生產幾臺計算機,反正價格也不貴。”蔣百里的建議讓楊秋點點頭,雖然是很原始的電子管計算機,但運算和排序這些方面的確能節省大量時間,所以交代秋恆在重慶也安置一臺後,帶隊前往機場觀看試飛。

此次做彙報試飛的一共有三架飛機,前兩架都是四發大型轟炸機。空客拿出來的型號酷似b24,但發動機採用1600馬力後機身更粗壯,機翼更大,彈倉也因爲國防部要求能安裝特種彈藥而擴大很多。流星公司這回卻反其道使用類似b17的高大單垂尾設計,這導致載彈量足夠,航程卻不如前者,所以王助的臉色明顯不好,看得出他已經意識到四發遠程轟炸機上,好朋友這回搶到了先手。

這種競爭是楊秋願意看到的,何況兩架飛機目前都處於試飛階段,後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進入狼山綜合基地才能說一隻手拿到訂單。

接下來的噴氣機實驗纔是重頭戲,這架由三大航空公司和空天總署聯手研製,外形短粗像酒桶的試驗機雖然難看,但意義卻很大。楊秋也不敢怠慢,因爲美國和德國都已經在秘密研製噴氣機,如果泄密人家肯定會全力以赴,恐怕還有可能超過自己,所以等飛機落地後,立刻提出將噴氣機的測試轉移到更加隱秘的狼山綜合基地。

由於行程密集,需要考察和解決的問題太多,所以楊秋觀摩完試飛後立刻搭火車前往視察成昆鐵路施工情況。直到快開車纔想起嶽鵬千里迢迢趕來找自己的事情,問道:“對了。子安,你找我什麼事?”

“這是剛收到的消息。”嶽鵬從兜裡整理好的情報:“前天上午,西班牙左翼聯盟爲報復自己的軍官被害,將右翼議員索特羅劫持並殺害在街頭。”

“索特羅,是什麼人?”蔣百里從國防大學校長位置上退下來後,被楊秋聘爲總統軍事顧問,但他遊離於總參時間太長,所以對國外政治人物比較陌生,只知道西班牙左翼聯盟是蘇聯控制的,右翼和德國意大利的關係很深。嶽鵬爲他解釋道:“索特羅是右派激進分子,常在國會抨擊左翼聯盟,指責他們是蘇聯的走狗。他本身還是長槍黨黨員,長槍黨又和墨索里尼、希特勒關係很深,所以弗朗哥將軍已經開始整備部隊,說要爲他報仇。”

“這些傢伙真是無法無天,連議員殺,這不是故意破壞共和體制嗎?”蔣百里不忿,這種亂象讓他想起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食言背叛的場景。

嶽鵬倒是看得很開:“西班牙的事情輪不到我們管,就算去了也會引起歐洲對我們的敵視,我這次來是爲那些猶太士官的事情。閻寶航的意思是,最近莫斯科頻繁從世界各地徵召志願者,準備隨時前往西班牙支援左翼聯盟,內戰已經一觸即發,所以建議我們將手裡的猶太士官放回去。”

“讓他們去參加西班牙內戰?”楊秋的話語中,列車一震,緩緩駛出站臺。

嶽鵬從警衛員手中接過茶杯,點頭道:“金壁輝送回消息說,希特勒已經向中下層軍官暗示要干涉西班牙內政,還準備派戈林去西班牙給弗朗哥鼓勁。所以閻寶航他們預測,一旦內戰爆發德意兩國必然參戰!猶太人和希特勒關係很糟,斯大林利用這點向西班牙派去不少猶太裔軍官。當年的猶太士官生已經有三千餘人,目前都在蒙古集訓。如果他們都回去,猶太復國力量必然會空前壯大。閻寶航的意思是,等西班牙內戰開打後找個藉口將他們送去西班牙鍛鍊,然後想辦法將消息和具體位置告訴希特勒,藉機遏制一下猶太復國運動。”

“這個閻寶航,比陳浩輝還黑啊!”蔣百里目光雪亮,狠狠一拍大腿。

楊秋也有些驚訝閻寶航的眼光。當年爲拉住猶太財團搞美國,他答應接納士官生,雖然後來用種種藉口減少配額,但十幾年來已經累計三千餘人。這些人可都不是泛泛之輩,一旦回去必然會壯大猶太復國力量,如果泄露到阿拉伯國家耳中,目前建立起來的中阿關係就會嚴重倒退,所以一直沒想到好辦法處理這批人,只能找藉口扣在國內。但長期扣着也不是辦法,猶太集團一直在要求放人。

本來是最煩心的事情,卻沒想到閻寶航居然準備利用西班牙內戰,利用猶太人和納粹的仇恨,借德國的手消滅他們。不過這件事必須操作謹慎,一旦泄露必然會引起轟動,所以三人商量了許久,才決定等西班牙內戰爆發,將他們送往那裡,然後找機會誘使德國潛艇或轟炸機連人帶船一起幹掉。

第993章 颱風(二)第478章 怒海第1035 挺進烏拉爾(中)第75章 強行繳械第449章 楊度的大建議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892章 湄公河不是天譴(上)第409章 你們要上前線了?第880章 搶(一)第132 南北雙刺(上)第705章 陳紹寬的難題第94章 黃興到第1066章 出賣第633章 狂歡,做空美國(二)第1071章 不可一世!第989章 決戰吧!海軍(三)第338章 風暴前夜第896章 開羅(二)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361章 大動靜第551章 艱辛的路第25章 軍人,當爭!第352章 后羿第820章 合圍(4)第774章 帝國之瘍(二)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962章 快來吧,富蘭克林第374章 爆炸(三)第975章 空擊,誰與爭鋒(下)第340章 刺客橫行(上)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991章 決戰吧!海軍(五)第186章 未來的種子第939章 關島,戰旗飄揚(六)第242章 落幕(六)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163章 唐紹儀的態度第667章 航空報告第708章 風雷起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501章 國家的角逐(十一)第609章 擁抱穆盟(上)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958章 不對蘇聯宣戰?第105章 強行收網第三思四章 民八條出爐第247章 場外的失敗(上)第765章 南海狂瀾(七)第719章 萌動(四)第916章 突襲(一)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13章 孫武的不安第238 落幕(二)第596章 南洋大暴動(三)第657章 連捅三刀(一)第911章 鷹隼折翼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第83章 暗戰起第1012章 碟中諜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962章 快來吧,富蘭克林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476章 怒海(三)第375章 爆炸(四)第134章 南北雙刺(下)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225章 迂迴的裝甲車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47章 崛起的一天(二)第111章 朱爾典的心思第41章 抉擇第311章 蓋州,我的命!(七)第536章 改革和危機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國,效忠我的總統!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99章 鏖戰第734章 戰略誤判(三)第804章 一座油田?!第871章 高地大血戰第633章 狂歡,做空美國(二)第849章 轉折(四)第242章 落幕(六)第1064章 沒有俘虜第508章 對決!這是宿命!(下)第340章 刺客橫行(上)第610章 擁抱穆盟(下)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等五一三章登陸臺灣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987章 決戰吧!海軍(一)第382章 神話破滅(一)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273章 風起紫禁城第969章 威克島(四)第574章 和第三帝國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