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他們出來了!

1941年11月9日。

北大西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最狂躁的季節,白天濃霧瀰漫,晚上寒風呼嘯,更有極地而下的冰川在白浪中擠壓碰撞。即使泰坦尼克號這樣偉岸雄壯的身軀,依然臣服在這片大海面前。時近中午,在挪威南部的拉克維爾峽灣內,執行“萊茵演習”計劃,剛剛從波蘭但澤港起航抵達這裡的“俾斯麥”號戰列艦、“提爾皮茨”號戰列艦、“齊柏林”號航母、“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和“呂佐夫”號重巡洋艦,靜靜地等待出航命令。

希特勒親自爲艦隊送行,卻並沒帶來好運,“齊柏林”航母開出沒多遠發動機就出現故障,所以艦隊不得不停在這裡等待維修船。

其實早在40年年底,“萊茵演習”計劃就被提出,但因爲“沙恩霍斯特”號和“格耐森瑙”號戰列巡洋艦分別因機械故障和空襲受傷被推遲。後來地中海和西班牙又讓希特勒分心,直到最近美國加速向歐洲調兵,希特勒纔要求重啓計劃。遲遲到來的“萊茵演習”某種角度看也讓德國海軍因禍得福,因爲他們終於可以集中最強的作戰力量。

根據計劃,艦隊將從冰島外海繞過英國,然後匯合從法國出發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一起殺入大西洋對英美船隊實施最猛烈的打擊,如果有機會還將打擊直布羅陀的英美艦隊,最後返回法國。

“見鬼,才11月就這麼冷了,看來今年冬天會很糟。”一艘寫着“羅斯特”號名字的德國海軍工程船。向峽灣快速駛去。船橋內老哈坎裹着厚厚的軍大衣,詛咒着惡劣天氣。與木村昌福用安達曼峽灣躲避空中搜索相比,德國海軍纔是利用峽灣的高。,鋸齒狀的整個挪威海岸線上,隨處可見隱藏在峽灣深處。躲避偵察等待出航的德國潛艇和軍艦。

從中國回來後,他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見,希特勒還任命他爲海軍造船項目負責人,爲德國建造更多急需的戰艦。在他的努力下,U型潛艇的建造速度明顯加快,“地中海艦隊”計劃也開始實施。接下來他還打算將技術推廣到驅逐艦和巡洋艦上,並希望將法國、意大利、希臘、南斯拉夫甚至蘇聯的造船設施都納入統一管理。照他的估算,如果可以將上訴地區的造船能力集中起來科學利用,最多4年,德國就能建造出一支媲美中國的強大海軍。但這個美好願望,卻因爲英美持續對德國沿海的轟炸變得灰淡。而元首的一個電話,更是讓它徹底破滅。

“元帥,岡瑟上將。”船靠岸後,哈坎就看到雷德爾和海軍上將岡瑟-呂特晏斯。後者是德國海軍目前經驗最豐富的艦長,有多次海上破襲的經驗。“哈坎艦長!”見到他,呂特晏斯立刻敬禮。這是一種尊敬,哈坎雖然早就退役。但“不沉的塞德里茨號”的傳奇,已經成爲德國海軍的象徵。

“設備都已經帶來了,只要一個晚上就能修好。”看着海面上的雄壯艦隊,哈坎目光溼潤,但又很擔心:“元帥,這樣的天氣太糟糕了,海浪會讓軍艦無法瞄準,爲什麼不能再等等呢?“彼得-施特拉塞爾”號航母還有一年就能完工,兩艘H39型戰列艦到43年底和44年初也能交付,還有新的巡洋艦和驅逐艦。2年!只要再等2年。我們就能擁有6艘戰列艦(哈坎把沙恩看成戰列艦)和3艘航母,如果能等4年,就有8艘戰列艦、8艘航母和10艘重巡洋艦......。”

“哈坎,元首不願意再等。”雷德爾擺擺手,打斷他的話。

不是他不想聽。而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當初希特勒信誓旦旦向他保證1944年前不會有戰爭,所以德國海軍的造艦計劃全都是圍繞這個時間表來進行的。如果早知道戰爭會提早5年,他肯定早就學中國,在1936年就把國內船塢全部鋪滿。“敵人的海上力量在加強,美國的增兵速度已經讓元首無法忍受,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一次進攻,遏制猖獗的大西洋航道。冬季確實會影響作戰,但氣象條件是均等的。而且我認爲,天氣越惡劣,反而越能限制他們的航空力量。”呂特晏斯解釋爲何選在冬季出戰。

老哈坎點點頭,東亞戰爭證明,航母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爲海上新霸主。但因爲戈林的反對,德國海軍直到去年才擁有第一艘航母,而且航母上的飛行中隊至今都隸屬於空軍,而不是真正地海軍航空兵!這種複雜關係,讓德國航母之路格外艱難。萬幸的是,德國身處世界上最艱難的大海,尤其是冬季高海況的情況,會讓英美艦載機出動困難,削弱他們的航空作戰能力,發揮德國海軍裝甲更厚,炮火更精良的優勢。但他還是覺得主力艦隊不應該去搞破襲:“可以讓鄧尼茨的潛艇去做這些事。”

“他?哼!”提起鄧尼茨,呂特晏斯中將冷哼一聲:“除了每天去向元首彙報戰果,修建耗時耗力的老鼠地堡(指德國在大西洋沿岸修建的衆多潛艇基地),讓元首終止水面戰艦的建造外,他還爲海軍做了什麼?”

呂特晏斯的話在德國海軍內有相當大的代表性。並不說鄧尼茨不是一名好軍人,其實鄧尼茨在海軍中的口碑不錯,大家不喜歡他的原因是因爲他一直利用潛艇的戰績,遊說希特勒取消2艘H39型戰列艦和“彼得-施特拉塞爾”號航母在內的衆多主力艦的建造,將鋼鐵和緊缺資源用於更多潛艇。如果不是蘇聯的廉價物資,他差點就成功了。但在雷德爾和呂特晏斯這類海軍人眼中,水面艦隊纔是海權的唯一正確道路。

“快動手吧,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號馬上要起航了,我們時間不多。”雷德爾打斷了爭論。

哈坎不再廢話,立刻帶人爲“齊柏林”號更換損壞的發動機部件。第二天凌晨四點修復工作結束後。呂特晏斯告別兩人,率艦隊向卑爾根駛去,但就在離開卡特加特海峽時,一艘執行監視任務的美國小鯊魚級潛艇發現了他們。因擔心無線電暴露,艦長威斯利等德國艦隊離開後。將電報發給了設在朴茨茅斯的盟軍大西洋海軍司令部。

半小時後,白廳英國皇家海軍會議室的大門被撞開。

“他們出來了!”參謀興奮地揮舞電報。

事實上,早在10月德國空軍加強在格陵蘭島和馬延島的偵查後,英國本土建隊司令約翰托維上將就敏銳的判斷出,這一罕見情況必定是德軍大型軍艦準備進入大西洋的前兆,隨即加強了挪威和冰島近海的偵查。部署超過40艘潛艇和27艘驅逐艦。

總所周知,丘吉爾和英國能繼續打下去的原因,不是皇家空軍也不是中美,而是有一支久經考驗的世界級海軍。雖然連遭重創,開戰至今損失過半,但它還擁有包括8艘戰列艦和4艘航母在內的威懾力量。只要有這支力量。丘吉爾就根本不怕希特勒,因爲弱小的德國海軍根本登不上英倫三島。至於德國空軍,即使最艱難的英吉利海峽空戰中,英國都能將他們打得屁滾尿流,何況現在美國陸航已經加入進來。如果繼續打空中消耗戰,無論是飛行員儲備還是製造能力,希特勒反而會更早完蛋。

所以德國海軍的幾艘主力艦一直就是丘吉爾的眼中釘肉中刺!它們的存在。牽制住英國本土艦隊不說,還讓英美遲遲沒法集中全部海軍力量奪回馬耳他。但現在,它們出來了!一個全殲德國海軍主力的機會,就在眼前。

“消滅它們!打沉它們!”丘吉爾立刻通過電話,歇斯底里的下達命令。

龐德和約翰托維上將也深知如果這德國主力艦羣突入大西洋,將給大西洋的海上運輸帶來巨大災難!因此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開始調動兵力。

英美此刻在大西洋有三大作戰力量,分別是英國本土艦隊,擁有“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約克公爵”號戰列艦、“決心”號戰列艦、“勇士”號戰列艦、“羅德尼”號戰列艦、“光榮”號航母、“皇家方舟”號航母、“可畏”號航母,還有1艘博格級護航航母和11艘輕重巡洋艦。其中有幾艘都是地中海艦隊的主力艦。在“拋石機”行動和意大利偷襲亞歷山大港中受傷回國維修,因馬耳他被切斷,一直駐紮在本土和直布羅陀。

第二作戰力量是駐紮在直布羅陀的美國第2特混艦隊,司令官弗萊徹擁有“胡蜂”號航母、“大黃蜂”號航母、“新墨西哥”號戰列艦、“密西西比”號戰列艦、“內華達”號戰列艦、“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和23艘驅巡艦。其中後兩艘戰列艦在年初的威克島海戰中受傷後,被送回東海岸維修和改裝。鑑於大西洋形勢危急,修好後立刻調到這裡。

第三作戰力量是駐紮在百慕大羣島的美國第4特混艦隊,司令官金凱德擁有“突擊者”號航母,2艘博格級護航航母、“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華盛頓”號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田納西”號戰列艦,以及8艘輕重巡洋艦和20艘驅逐艦。其中“田納西”號也參加過威克島海戰,“西弗吉尼亞”號則是上月初纔剛調到大西洋。

除了上述三支力量,在美國東海岸還有2艘正在海試的博格級護航航母、2艘戰列艦和多艘驅巡艦可以調動,美國買下的前法國海軍戰列艦“讓-巴爾”號戰列艦也接近完工。在連續遭受重創後依然能擁有這麼強的作戰力量,可見兩大海軍強國的底蘊有多強。

外人眼中,這麼強大的作戰力量,要消滅德國艦隊肯定是輕而易舉,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相反還遇到了很大麻煩。

首先就是戰列艦的航速!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追得上的打不過,打得過的追不上。”

根據情報,2艘“俾斯麥”和2艘“沙恩霍斯特”的航速都超30節,反觀英國,因爲“胡德”號被擊沉,此時沒有一艘戰列艦能追上對方。就算3艘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能靠29節的速度勉強追擊,但戰前的決策失誤,讓它們只有十門356毫米艦炮,而其它幾艘15英寸戰列艦,全都是慢速烏龜。

美國也不行,新銳的北卡羅來納級也才28節,同樣追不上。

追不上就追不上吧,反正可以用數量圍剿,何況英美有11艘航母呢。龐德元帥是這樣想的,於是打電話給在英國養老的美國海軍大西洋總司令哈爾西。脾氣火爆的“蠻牛”聽說“德國婊子”出來了,高興地蹦了起來,立刻打電話給弗萊徹和金凱德,要求所有軍艦全體出動,還嚷嚷要親自指揮。但弗萊徹和金凱德卻潑了他一頭冷水,原因是,美國航母無法進入冬季狂躁的被大西洋作戰......。

“什麼!”丘吉爾得到美軍回覆後,臉都氣歪了。連脾氣溫和的龐德元帥,一開始都認爲美軍是故意消極怠工,於是打電話給金恩,罵他的艦隊是“瓷器”。金恩有苦難言,連後來楊秋得知此事也覺得他很冤枉。要知道,冬季的北大西洋真不是玩笑,平均風速超過130公里/每小時,海浪更是動輒七八米高。而剩餘的3艘美國艦隊型航母,由於設計之初沒考慮北大西洋的嚴酷環境,所以都是木質甲板、敞開式艦艏和機庫,完全無法在這種惡劣海況下保持起降。唯一能進入的兩艘列剋星敦已經戰沉,封閉艦首的埃塞克斯級要等到42年年底才能交付。

就連天天和北海打交道的德國海軍的“齊柏林”號,其實防浪設計也很糟,由於無法克服惡劣海況,艦載機數量少得可憐。

當然,真要拼命,美國航母也可以學德軍衝進去搏一把。但問題是,美國此刻就剩三艘艦隊航母,還要兼顧地中海和埃及方向,若是再出現意外,恐怕42年年底前美國海軍只能充當“駐守艦隊”。聽完金恩的解釋,龐德知道冤枉他了,還好皇家海軍自己還有三艘重型航母。

二戰時期的英國艦船設計,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就因爲有北大西洋的惡海,還有佈滿世界的殖民地的複雜海況,所以連楊秋都一直要求學習英國造船技術和設計。英國航母秉承了這種設計思想,所以全都是封閉艦首和機庫,採用裝甲甲板的重型航母,雖然這樣做會導致載機量偏小,但安全性和起降性能絕對領先世界各國。

金恩雖然擔心損失沒讓自己的航母衝進去拼命,但他還是讓弗萊徹和金凱德出動全部主力艦參加圍剿,並讓兩人把航母擺在紐芬蘭島和英國中間的較安全海域,確保必要時能衝進去支援。最後,他還堅決駁回了哈爾西要求率領艦隊的申請,讓弗萊徹和金凱德負責圍剿事宜。

11月11日上午,美國偵察機率先確認,躲在法國的“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和“萊比錫”號輕巡洋艦消失。

下午,出動所有空中偵察力量的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終於在挪威卑爾根外海發現目標,飛行員塞克林中尉駕駛的“噴火”戰鬥機拍攝下清晰照片。當情報員沖洗出照片,看清上面的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和1艘航母后,狠狠地揮了一下拳頭。

“找到它們了!”

第81章 孫武的計劃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697章 兩個人的戰爭之--意想不到的交易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160章 趁火打劫的真多第330章 男兒向天笑(八)第467章 裁軍和理財(上)第444章 背叛(完)第835章 火燒半城第709章 驚喜第448章 全面出擊第858章 開幕第736章 戰略誤判(五)第524章 大米引發的血案!第819章 合圍(3)第714章 叛逃(完)第95章 夜襲第488章 中亞的風(七)第520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275章 西華門外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902章 開羅(完)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353章 火山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187章 羣魔亂舞第7章 麻煩大了第217章 飲鴆止渴第592章 奇想第172章 一戰定西南(二)第995章 颱風(四)第10章 上門要人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165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311章 蓋州,我的命!(七)第458章 大國之路(一)第1022 大戰役(六)第496章 國家的角逐(六)第397章 自由世界的新成員第319章 歐戰爆發第1046章 定盟第335章 男兒向天笑(十三)第770章 準備坑法國第1001章 颱風(十)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191章 禍心(上)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1015章 遠方的消息第387章 風起烏拉爾第995章 颱風(四)第362章 國社(一)第367章 躁動的前奏第618章 精銳對老兵(二)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中)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709章 驚喜第468章 裁軍和理財(下)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326章 男兒向天笑(四)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310章 蓋州,我的命!(六)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948章 首戰次大陸(二)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381章 準備第420章 戰西線!(一)第793章 戰波斯(三)第851章 轉折(六)第124章 雙方的價碼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504章 國家的角逐(十四)第384 坦克第37章 不再遮掩第1064章 沒有俘虜第5章 被英雄了!第83章 暗戰起第1032章 激戰七月第405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下)第116章 大借款第680章 沙特建國(十二)第640章 陣痛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700章 瘋狂(二)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628章 鋪天蓋地!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297章 步兵之王第1073章 調整第33章 釣魚的人第836章 加速整合第1070章 蘇德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