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

“上啊!小夥子們,輪到我們了!”

四十五公里距離,足夠“皇家方舟”號航母做出反應,經驗豐富艦長卡利斯准將立即下令轉舵到070航向,使艦艏迎風。早已準備妥當20架“海噴火”率先升空,由於時間緊急,戰鬥機幾乎沒有任何編組就衝向了德國機羣。

龐勳的座機被排在俯衝轟炸機後面,等最後一架“夜叉u”離開甲板,前座的埃斯蒙德少校立刻加大油門鬆開剎車。兩千馬力雙野馬發動機的帶動下,掛着730公斤英制航空魚雷和6發英制27kg火箭彈的“魚鷹u”僅用97米跑道就衝上天空。

上天后,龐勳立刻打開攝像機對準戰鬥機方向。此時,第一波升空的“海噴火”已經攔住德國ju87d4俯衝轟炸機,雖然斯圖卡橫行歐洲威名赫赫,但它顯然不算一款好艦載攻擊機。相反,“海噴火”除了尾鉤問題時常導致降落損壞外,擁有非常強的作戰能力,2門20毫米機炮和4挺7.62毫米機槍殺傷性十足。

憑藉數量優勢,“海噴火”很快就將ju87d4一架架隔開,天空中到處都是追逐廝殺的戰機。但讓龐勳詫異地是,他居然沒看到一架德國護航戰鬥機。“上校,你看到德國戰鬥機了嗎?”“沒有,他們一定隱藏在附近。”埃斯蒙德也很納悶,還疑神疑鬼的下令各機加強警戒,但直到全部“夜叉u”和“魚鷹u”升空,德國戰鬥機還是不見蹤影。

此時“海噴火”已經擊落近半的ju87d4俯衝轟炸機,剩餘的也都被“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3艘驅巡艦的防空炮打得疲於奔命。見狀,埃斯蒙德少校決定沿德國飛機來的路線去攻擊對方航母,所以他向卡利斯少將要求派8架“海噴火”護航。

卡利斯准將同意了他的要求,還將全部43架攻擊機(一架夜叉u故障沒起飛)都交給他指揮。要求先攻擊威脅最大的“齊柏林號”航母。但大家並不知道,如果他們不穿越冰島上空,而是走海峽向北的話就會先看到快速南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但正如埃斯蒙德少校事後在海軍聽證會上說的那樣:“即使我先發現俾斯麥,我也不會進攻,因爲我的第一目標是齊柏林。”作爲一支世界級海軍,英國人很清楚先幹掉航母才能讓本方艦隊獲得最大安全。

就在龐勳隨機羣離開後十分鐘,20架fi-167緩慢地出現在海平面上。

這個時候,剩餘12架海噴火還在絞殺最後幾架ju87d4俯衝轟炸機,雖然“威爾士親王”號的雷達提前預警並指揮戰鬥機去攔截,但fi-167很強的低空性能。確保它被發現時已經距離目標不足25公里。在這個危機關頭,英德海軍的底蘊終於顯現出來,英國飛行員們立刻分出8架去攔截,同時4艘驅逐艦快速衝到航母和魚雷機中間。而fi-167明明已經看到正在規避機動,並且上空毫無戰鬥機掩護的“皇家方舟”號,卻依然死板的先去對付戰列艦。

fi-167雙翼魚雷機與英國“劍魚”魚雷機相當,低空性能好但機動能力很差,見到“海噴火”就立刻散開。但作爲新銳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的防空能力還是很強的。16門133毫米高平兩用炮很快就用彈幕築起一道遠程屏障。更重要的是,英國在向中國購買“鄭州造”40毫米、25毫米高炮和專利後,已經將原來的8座四聯裝砰砰炮改爲20門雙聯40毫米高射炮和16門單裝25毫米速射炮。這兩種鄭州產高射的原型均來源於大名鼎鼎的博福斯圖紙,因爲生產裝備比博福斯早三年且性能更好。所以早在1935年就出口到波蘭挪威等國,將博福斯擠到角落裡。現在更幾乎統治了小口徑高炮領域,連美國海軍也在1938年就購買了l60型專利,開普敦會議後又購買了威力更強的l70型。截至目前。包括自產和仿造,已經有十萬門的銷售記錄,連帶鄭州產的25毫米速射炮都銷售出六萬門。成爲真正地“萬國空防之屏障。”

56門“鄭州造”噴射出的密集彈丸,在戰艦上空組成一道犀利的金屬屏障,頃刻間就有數架fi-167被擊落。但德國飛行員還是很老練的,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有過長期與英國作戰的經驗,所以還是找到空擋向“威爾士親王”號發射了六枚魚雷。雖然艦長拼命躲閃,但還是吃到三枚,使得滿載超過4萬噸的戰艦不斷在海上打轉。

如果換一艘軍艦吃到三枚魚雷,肯定會發生傾斜,但“威爾士親王”號沒有。其超強的水下多層“夾心”結構防魚雷隔艙,有效減小了魚雷的連續破壞力,艦體每小時2400噸的排水能力,更位居世界第一!

但不管如何,減速後的“威爾士親王”號還是退出了隨後的戰鬥。

重創戰列艦後,剩餘4架fi-167纔想起攻擊航母,但爲時已晚,被趕回來的“海噴火”和密集高炮擊落。出擊的全部36架德國攻擊機,只有5架僥倖逃脫追殺。

但它們已經無處降落!

就在德國攻擊機羣返航時,埃斯蒙德少校率領機羣已經發現拖在“俾斯麥”後面20海里的“齊柏林”號航母和“呂佐夫”號重巡。沒有任何猶豫,“海噴火”就率先衝上去將10架bf109t攔住,攻擊機羣也繞道北面,沿着隔開的空域向兩艦發起進攻。

相比“威爾士親王”號的防空火力,德艦的防空火力弱了不止一點,尤其是爲人詬病的37毫米手拉機,根本無法與“鄭州造”媲美。最讓龐勳詫異地是,“齊柏林”號航母居然安裝有16門對海作戰的150毫米艦炮!要知道,哪怕戰艦噸位再大,每一寸空間都是非常珍惜的,航母因爲甲板開闊。本身就不好佈置高炮,德國海軍竟然還將數百噸的噸位用於安裝重型火炮,實在讓他感慨德國海軍自上次海軍戰敗後被閹割太狠了!以至於嚴重落後世界海軍潮流。

12門105毫米高炮、22門37毫米手拉機和28門20毫米速射炮,根本擋不住蜂擁而至的“夜叉u”和“魚鷹u”。

早上6點20分,第一架“夜叉u”俯衝轟炸機突破防禦圈,能抗住500磅炸彈的裝甲甲板,卻擋不住從中國配套引進的800kg航空穿甲彈。炸彈很輕易就穿透舯部甲板,深入機庫後發生爆炸。猛烈地爆炸,讓地面上戰無不勝的德國人品嚐到了思想和技術雙雙落後的苦果,封閉糟糕的通風系統。更助漲了炸彈的威力。龐勳的攝像機清晰記錄下炸彈擊中目標,然後火焰從下層甲板兩側噴涌而出的壯觀景象。

見到“齊柏林”號中彈,bf109t瘋狂地想衝入戰圈追殺攻擊機羣,但面對性能強大許多的“海噴火”的攔截,反而被擊落多架。

第一枚炸彈命中後,進攻輕鬆了很多,短短五分鐘內“齊柏林”號就吃到四枚重磅炸彈。爆炸讓甲板扭曲,到處都是屍體和血斑,火苗在封閉機庫內來回亂竄。又將更多的德國水兵吞噬。“我們上!”等俯衝轟炸機離開,埃斯蒙德少校一聲大喊,率領“魚鷹u”攻擊機從多角度向兩艦同時發起魚雷進攻。730公斤的英國航空魚雷威力不足,但“齊柏林”號和“呂佐夫”號還是各自吃到4枚魚雷。龐勳投下的魚雷命中了後者艦艏,導致進水失速。

雖然兩艦最後維持住了平衡,但還是在第二天上午遭遇蜂擁趕來的英美驅巡的圍毆,最終自沉。

龐勳他們沒有逗留。因爲還有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在等他們。就在攻擊機羣帶着損失9架。重創2艘德國主力艦的戰績回航時,“提爾皮茲”號長波雷達發現了兩個靠近的目標。

“他們說是巡洋艦。”俾斯麥號艦長林德曼向呂特晏斯傳達消息。

擁有世界最精良機械加工技術的德國人,在電子技術上卻很落後。兩艦安裝的長波雷達發現距離短。尤其是對海搜索,即使最佳天氣裡也從沒超過過20公里,而且也沒法通過信號源強弱辨別艦船種類,所以“提爾皮茨”號上的雷達員完全是按照經驗,判斷對方是巡洋艦。

可事實上,這2艘正是皇家海軍第一機動艦隊的“羅德尼”號戰列艦和“諾福克”號重巡洋艦,而且在“提爾皮茨”號發現它們的同時,就根據更先進的雷達讀數判斷出對面就是“俾斯麥”。

“航向310、全速、做好戰鬥準備。”呂特晏斯搶先機動。嘟嘟嘟......“俾斯麥”號拉響戰鬥警報,八門skc34主炮快速轉向英艦方向。此時,“羅德尼”號上的霍蘭特中將也將航向從240調整到280,還立刻呼叫在南面的兩艘“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儘快趕來。

十分鐘後,雙方拉近到15公里時,光學瞄準儀報告英國艦隊出現前後速度差,其中一艘擁有超乎尋常長度的前甲板。呂特晏斯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巡洋艦,而是主炮全在前面的“羅德尼”號戰列艦。

德國人曾經嘲笑“羅德尼”號是世界上最大的淺水重炮艦,但事實上作爲戰前的七大戰列艦之一,“羅德尼”號雖然艦炮不如“科羅拉多”和“長門”,但防護能力卻是逼g7中最強的。

呂特晏斯沒有大意,因爲他詳細研究過“羅德尼”號,知道就算2打1,自己的skc34主炮也未必能切開對方的重甲。何況這片海域太危險,他不想在一艘“慢烏龜”身上浪費時間,所以乾脆加速向南。“該死!該死!”這可把霍蘭特氣壞了,問題是他的兩艘“喬治五世國王”還在40海里外,艦載機也剛剛完成攻擊波在返航,至於“諾福克”號重巡,就算上去也不夠人家打的啊。

“我想英國人應該請帝國爲它裝上梅賽德斯。”兩艘“俾斯麥”上,基層軍官們嘲諷着已經看不見的“羅德尼”,連甲板上的水兵都輕鬆下來,向着遠方不停吹口哨。唯獨艦橋內的呂特晏斯手足冰涼。因爲他已經收到消息,“齊柏林”號和“呂佐夫”號遭到英國艦載機的進攻,進水嚴重已經大幅失速。

這就是說,對方的攻擊機羣很可能已經在回航的路上,算上重新裝彈加油的時間,最多一個半小時後對方就能重新投入戰鬥。

這點時間只夠他跑45海里。

“先生們,我們遇上麻煩了。”呂特晏斯沒有隱瞞後面的失敗:“現在開始,增加甲板瞭望人員,讓提爾皮茨號與我們拉開距離,所有防空炮做好準備......敵艦!”他剛要求加強防空。前方的“提爾皮茨”號就再次打出發現敵艦的旗語。

林德曼等人猛皺眉頭,這個時候,對面是誰呢?

“炮擊雷達準備完畢,一號炮塔就位,二號.......。”

出現在遠處的,正是金凱德率領的美國海軍第4特混艦隊。“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上,連續幾天幾夜趕路,神色疲倦眼裡佈滿血絲的金凱德輕輕拍着手臂:“航向303,幫c炮塔打開射擊窗。”作爲美國海軍中的學院派。金凱德氣質溫和也不愛大聲叫喊,而且還不抽菸喝酒。所以哈爾西老是罵他,說他是“不沾菸酒的混蛋”。但這位“混蛋”中將,卻深得羅斯福信任。將目前美國海軍最強的兩艘戰列艦交給他指揮。

擁有比德國更好雷達的金凱德提前轉向,將艦艏向左偏轉57度,這樣他就可以發揮全部三座炮塔的火力。這個時候,呂特晏斯卻還在想對面到底是誰。“三炮塔!是北卡。是美國人!”

接近到17公里後,桅頂瞭望員終於確認對面的戰艦型號。

艦長林德曼和參謀長科特面面相覷,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遭遇的會是北卡。呂特晏斯也愣了下。下意識去看手錶......直到確定手錶沒壞,才扭頭看向航海圖。只有一個可能,美國人是以全程超過24節的航速直線衝過的!且不說兩千多公里一直保持24節速度會對主機造成多大壓力,光是穿透鄧尼茨部署在加拿大和格林蘭島之間的數十艘u型艇而不被發現,就足夠驚世駭俗了。

說什麼都晚了。

18門mk6型406毫米主炮,已經快速升起。“開炮!”剛進入16公里,兩艘北卡搶先開火。

美國海軍的mk6型406毫米艦炮雖然沒有後來的mk7那麼變態,但比“羅德尼”號的“奶油炮”強太多了。而且美軍已經裝備跑瞄雷達,所以第一輪齊射,炮彈就落在兩艘“俾斯麥”前方一公里處。

爲避免只能發揮一半火力的尷尬,又擔心身後的“羅德尼”,所以呂特晏斯下令右轉,一邊向拉布拉多海規避,一邊充分發揮全部主炮的火力。這樣一來,兩支艦隊就成了雁翅追逐陣型,艦艏全部指向加拿大海岸。

然後,呂特晏斯下令減速到27節,並向爲首的“北卡羅來納”號開炮。

“轟轟轟......。”隆隆炮聲,再次唱響嘹亮的鋼鐵交響曲,雙方的34門主炮,一遍遍考驗着對方的裝甲。

美利堅牛仔們揮汗如雨,短時間內就打出六輪齊射,但沒等收到命中的消息,“北卡羅來納”號卻遭當頭一棒!

僅僅是第三輪,“俾斯麥”號就在北卡的後艦島上開出一個大洞。

“中彈了,我們中彈了!d區,穿透性傷害!我需要立刻切斷這裡的電源。”滿身是血的羅本上校緊握甲板電話,向艦橋彙報損失情況。金凱德的臉色微微一變,開始擔心自己能否抗住俾斯麥的skc34主炮。他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爲設計匆忙和海軍條約限制,爲獲得高航速,美國設計師將太多噸位用於主機,最後還要兼顧水平裝甲防備威脅越來越大的飛機,所以防禦能差。除司令塔和炮塔正面,重要的水線主裝甲帶完全是按照防護356毫米主炮來設計的,這也是爲何海軍不滿意,改爲建造“南達科他”級的原因。

饒是大家懷着爲第22特混艦隊報仇的怒火,兩艦上那些初出茅廬的海軍菜鳥們也打了個冷顫,靜謐的艦島內甚至能聽得清心跳聲。面對超乎尋常精準的德國炮火,軍官們把目光全部投向自己的指揮官。

“切斷d區電源,派人去查看傷勢,其餘人繼續進攻。”爲了不想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緊張,金凱德緩緩放下抱着的胳膊,雙手插入口袋捏成拳頭。

2艘北卡繼續開火。

7點31分,第9輪齊射後終於傳來好消息。瞭望員彙報,“北卡羅來納”號的一枚炮彈準確命中俾斯麥號三號炮塔。mk6主炮雖然還沒裝備美國新開發的特重型炮彈,但“俾斯麥”糟糕的炮塔防禦能力,卻在這次攻擊中徹底暴露。因爲此時距離是15公里。406毫米穿甲彈的彈道已經比較陡直,所以很輕易就擊穿了炮塔頂部區區180毫米的頂蓋,使得整座炮塔都在爆炸中被摧毀。

“炮塔,德國人的弱點是炮塔!”金凱德的參謀們立刻捕捉到這個弱點。可是當他們下令所有火炮瞄準炮塔時,腳下的戰艦卻再次猛顫,俾斯麥的反擊還是那麼犀利不可阻擋。

炮戰進入了白熱化,依靠着光學火控和訓練更久的老兵,呂特晏斯的艦隊不斷命中兩艘北卡,高速輕彈也反反覆覆蹂躪對手那可憐之極的主裝甲帶。但金凱德就是死不放棄。拒絕任何撤出炮戰的建議,即使“華盛頓”號彙報整個後桅都被炸飛,他也堅決不撤退。因爲他清楚,只要再堅持一會。英國艦載機就會來幫忙。

打紅眼睛的美國水兵們發了瘋似的用上全部武器,就連毫無傷害性的127毫米副炮都拼命掃射。所有瞄準設備都把座標鎖定在俾斯麥的炮塔上。mk6主炮開始發威,短短半小時內更是連續摧毀3座炮塔,讓呂特晏斯越大越心寒。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美國海軍出乎預料的頑強!在德國的宣傳中,美國大兵總是以“好萊塢小男生”的面貌出現,可現在呢?兩艘北卡明明被打的滿身都在冒煙。卻始終追着不放。

這個時候,呂特晏斯的情況也已經很糟,北卡的防護有問題,但炮卻比他更好。俾斯麥雖然噸位更大,防護更強,但主炮的弱點卻越來越大。

“敵機!”

呂特晏斯不想打了,於是下令釋放煙霧企圖加速逃走,但他還沒甩開金凱德,從東面飛來的英國攻擊機羣,讓所有努力都化爲泡影。

“在那裡。”重新加油掛彈趕來的龐勳用力拍拍埃斯蒙德的肩膀,指向冒着滾滾黑煙的四艘戰列艦。利用下降的機會,他還用攝像機拍下了這段珍貴無比的視頻。

視頻中,密匝匝的水柱在4艘戰列艦身邊不斷騰起,形成一片巨大的水柱森林。而慘烈的景象,更是連他都倒吸口冷氣。只見“北卡羅來納”號上的星條旗已經不見,右舷三座副炮不翼而飛,艦體看起來就像被硬生生咬掉幾塊,大截斷裂管線就這麼暴露在焦黑的空洞中。而“華盛頓”號乾脆連艦島都不見了,煙囪頂部也被削平,甲板更是出現幾度的傾斜。再看德國人,也同樣好不到哪去,“俾斯麥”損失一座炮塔,上層甲板像狗啃過那樣狼藉,到處都是奔跑滅火的德國水兵,而身後的“提爾皮茨”號更是有兩座炮塔在噴出滾滾黑煙,如果不是28節的高航速,恐怕整艘軍艦都會被煙霧包裹住。

見到攻擊機羣,金凱德終於鬆口大氣,忍不住用袖口擦擦汗水,讓兩艦規避停止炮擊。

“龐!你祈禱了嗎?”這時,埃斯蒙德少校打斷了拍攝,大聲叫嚷起來。

“我是佛教徒!”

“好吧,替我向你們的上帝祈禱!它是我的!”埃斯蒙德少校激動地大喊着,帶領僚機繞了個圈後,速降至百米低空,然後又徐徐降至不足50米的超低空,向着俾斯麥號艦艏衝去。

“小心他!”

俾斯麥號甲板上一片混亂,艦艏瞭望員驚恐地看着2架“魚鷹u”向他撲來。艦島內的航海長也看到了埃斯蒙德,於是飛快撥轉舵輪試圖躲避。龐大地戰艦在海面上迅速轉彎,但正如龐勳說的那樣,俾斯麥級的艦體太長了!即使德國人把它設計得非常靈活,也不可能快過飛機。

六七門37毫米手拉機和20毫米速射炮對準埃斯蒙德噴灑炮彈,但這名經驗豐富的英國海軍王牌飛行員還是咬牙堅持到1000米後。才讓龐勳和僚機投下魚雷。2枚魚雷帶着白色激浪向着戰艦快速衝去,當僚機發射魚雷擦着艦艉射失後,龐勳發射的那枚卻正中艦艉舵輪位置。

“轟......!”

即使威力小,魚雷爆炸產生的空腔效應也會增大勢能。雖然龐勳固定的攝像機只能拍到水柱將艦艉遮蔽的畫面,但事後證明,這枚魚雷不僅破壞了水下隔艙,還炸壞了俾斯麥號的方向舵。

爲了儘可能讓對方減速,其餘的英國飛行員也拼命了,回到高空的龐勳也記錄下這些瞬間。一架架俯衝轟炸機,組成編隊呼嘯而下。魚雷攻擊機四散分開,兩兩編隊埋頭扎入彈雨密佈的防空圈。此時的兩艘“俾斯麥”是無助的,之前炮戰已經讓它們損失近半甲板高炮,所以根本擋不住這麼多飛機的輪番攻擊。

二十分鐘後,當最後一架魚鷹u脫離戰圈,“俾斯麥”號吃到一枚800公斤穿甲彈和4枚魚雷,提爾皮茨號也被5枚魚雷命中,兩艦的速度都開始迅速下降。

呂特晏斯試圖做最後挽救,由於金凱德正忙着拯救自己的北卡沒追上來。所以他下令釋放煙霧,並呼叫附近的德國潛艇來幫忙,企圖趁着敵人進攻的間隙逃脫追殺。但他並沒有得逞,因爲怕他再次逃走。艾德蒙斯和龐勳的“魚鷹u”一直逗留在上空,監視德艦的一舉一動,這也讓龐勳拍攝到了整個海戰過程。

上午9點11分,“羅德尼”號匯合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接替正在滅火和恢復平衡的金凱德從後面追了上來。面對已經嚴重進水並失去一半火力的德艦,霍蘭特中將讓三艦各自拉開2000米,分散敵艦火力。然後在2萬米外就發動進攻。

困獸猶鬥的德艦毫不示弱,在舵機失靈進水嚴重的情況下極其困難地緩緩左轉,將戰艦側面面對英艦開炮還擊。在明知“羅德尼”號很難對付的情況下,呂特晏斯更下令全部火力瞄準第二位的“喬治五世國王”號。精良的德國火炮再次發揮出驚人實力,連連命中“喬治五世國王”號,短短几分鐘內,就將這艘戰列艦打得滿身濃煙。但由於放開了排在第三位的“約克公爵”號,所以後者發揮炮小速度快的優勢,以密集炮火擊中一點摧毀了“俾斯麥”和“提爾皮茨”號的主炮射擊指揮儀。

此時,其它數艘英國輕重巡洋艦也迅速繞到德艦右側,與戰列艦形成倚角之勢,並不斷調整位置以取得最佳陣位。因重傷而行動笨拙的兩艘“俾斯麥”根本無法應付圍毆,僅過半小時,剩餘五座主炮炮塔全部被“羅德尼”號的九門主炮一一點名摧毀。看到這一幕,龐勳就知道俾斯麥完蛋了。兩艘俾斯麥就像被狼羣包圍的受傷猛虎!瞪着血眼向敵人發起一次次猛攻,卻一次次被利爪留下傷痕不斷流血。即使餘威猶存,即使是歐洲最大噸位,即使德國人擁有世界最好的裝甲,也沒有軍艦能擋住那麼猛烈的圍攻。

堅持戰鬥的德國水兵仍睜着充血的雙眼頑強回擊,但呂特晏斯知道不可能倖存了,於是向柏林發出最後一封電報:“船已不堪操縱,我將戰至最後一發炮彈。”

遠在柏林的希特勒沉默許久,發出回覆:“拿出你的勇氣來,全德國人民與你同在!”

上午10點整,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緊急處理好傷勢後,緩慢地從後面追了上來,也預示着圍殲德艦的最後戰鬥正式打響。

據金凱德後來說,他本來不想參加最後圍毆,但軍官們和水兵們卻堅持要這麼做。因爲大家認爲,砸開“俾斯麥”堅硬外殼的艱苦工作完全是由他們和兩艘美國戰列艦完成的,如果坐視英國人把最後的勝利果實全部塞進口袋,對美國海軍的信心肯定是不小打擊,所以在恢復平衡後,他就立刻聯絡霍蘭特,要求加入戰圈。

此時兩艘“俾斯麥”已經完全沒有反戈能力了,因爲16門主炮被全部摧毀。所以霍蘭特主動讓出部分功勞,讓金凱德排在隊列後面,還讓五艘戰列艦全部拉近到極近的3600米,然後用主炮對準德艦水平“掃射”!44門主炮(北卡損失一座炮塔)連連齊射,重型炮彈比雨點還密集,德艦的上層建築烈焰翻滾,黑煙滾滾面目全非,艙內管道全被炸斷,氣霧瀰漫,海水瘋狂的涌入艙室。鋼板裂開後竟能看到裂縫處的細紅色火線。曾幾何時不可一世的“俾斯麥”上血流成河,到處在爆炸燃燒,到處是屍體。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面對這樣一種超密集主炮的轟擊,兩艘德艦上居然還有個別副炮在頑強地還擊着。

後來獲救的德國水兵沃爾特這樣描述當時的景象:“我很害怕,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到處都是爆炸,高壓蒸汽在每個艙室來回翻滾。我透過狹窄的氣孔看到,甲板已經被削平,很多熟悉的人只能看到一隻腳或者幾塊殘肉。這個時候,海因茨向我要了支菸。我以爲他也害怕了,但他沒有。他抽着煙,就這樣衝出去,那些炮彈就在他身邊爆炸。可他沒有受傷,並一直衝到100碼外的速射炮上。在那裡,他拉開炮栓,讓卡爾幫他裝填炮彈。然後向英國人還有美國人掃射。我們都知道這是徒勞,但他的勇氣卻激勵了大家,最後我們一起跑到艦艉。高唱着德意志萬歲,一起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我記得,大約有五百或者八百人跳入大海,但倖存的卻很少很少......。”

德國人過時的全面防護理念,優秀的穹甲設計,還有緊密設置的水密隔艙,此時反而增加了水兵們的痛苦。面對五艘戰列艦的近距離猛轟,兩艘“俾斯麥”就像孤助無緣的棄嬰,在炮火中呻吟顫慄。幾天前“密西西比”號的一幕被千百倍的還給了德國。根據事後英美的解密文件,在持續八十五分鐘的近距離炮擊中,5艘戰列艦共向德艦發射了1141枚主炮炮彈!重巡和副炮也打出了3156枚炮彈!

沒有戰艦能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生存,平行世界中堅持不沉的奇蹟也沒有出現,因爲再厲害的穹甲與多層隔艙也擋不住十幾門mk6的近距離猛轟。

12點07分,“提爾皮茨”號率先發生內部爆炸,艦艏折斷後快速消失在海面上,幾分鐘後“俾斯麥”號也開始緩慢下沉。由於兩艘北卡進水嚴重,霍蘭特擔心遭德國潛艇偷襲,所以率主力保護金凱德向英國撤退,只留下幾艘驅逐艦監視打撈落水的德國水兵,最後他還讓“諾福克”號重巡率領15艘英美驅巡艦穿越海峽去追擊受傷的“齊柏林”號和“呂佐夫”號。

下午1點10分,見到“俾斯麥”號下沉緩慢,英國“毛利”號驅逐艦用4枚魚雷將它永遠的送入海底,兩艦的四千多名德國官兵只有不到三百人獲救,包括呂特晏斯在內的高級軍官全部戰死。

第二天上午11時許,英美驅巡艦隊在冰島北面發現重傷的“齊柏林”和“呂佐夫”號,在一番不算激烈的交火後,眼看逃不掉的德國水兵打開通海閥,將兩艘軍艦自沉在深深地北冰洋。與此同時,一直在大西洋等待呂特晏斯的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得知消息後,放棄預定計劃返回法國佈雷斯特港。

爲了圍殲德艦,英美也付出很大代價,共有四艦被擊沉,還有六艘受傷。其中傷勢最重的“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更是在船塢裡待了半年,總計有5312名將士死亡,其中美軍就佔4427人。怒火難消的美軍最後將滿腔鬱悶全部發泄到兩艘沙恩上,在它們回港後第二天,亨利-阿諾德上將就出動400架b17和b24轟炸機,對兩艦和佈雷斯特港發動連續空襲。在整整19個小時的狂轟濫炸中,整個佈雷斯特港都被夷爲平地。兩艦也嚴重受傷,一直到43年初才重新回到德國海軍作戰序列。

11月19日傍晚,丘吉爾在倫敦正式公佈擊沉德國艦隊的消息,並稱這是戰爭的轉折點。整個英國都歡聲雷動,已經被炸彈和陸軍連續失敗折磨得快失去信心的英國人終於能長舒口氣。因爲在過去數年裡,噸位巨大的“俾斯麥”一直被認爲是不可擊沉的,也是對英國本土最大的威脅。

與之相反,德國卻陷入巨大地悲痛中。但雷德爾等德國海軍人更憤怒的是,希特勒雖然在隨後的講話中信誓旦旦表示要重建海軍,要建造更強大的戰艦打擊敵人,但一個月後就下令終止包括2艘h39型戰列艦和“彼得-施特拉塞爾”號航母的建造,將資源用於建造更多急需的u型潛艇。

面對強大英美海軍尚且死戰到底的德國海軍,就這樣眼睜睜被自己閹割殆盡。

後來楊秋在自己的回憶錄上寫下這樣一一段話:“那天是大西洋的轉折點,因爲從此再也沒有德國海軍。雖然在隨後的一年裡德國潛艇擊沉了1100萬噸艦船,盟軍也被困在地面,但我最不擔心的就是僵持。”

。。)

第747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六)第431章 戰西線!(十二)第274章 謀動第512章 搖旗吶喊的英法第720章 萌動(五)第393章 在法國第545章 外援來了第607章 下水的越來越多第689章 暗鬥重起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460章 大國之路(三)第1045章 慘敗後的要價第148章 轉折第881章 搶(二)第110章 贏了!第848章 轉折(三)第728章 軍備競賽(五)第193章 未雨綢繆第82章 新鮮血液第878章 鐵流滾滾(下)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610章 擁抱穆盟(下)第56章 熱血平息之後第729章 軍備競賽(六)第388章 金壁輝第160章 趁火打劫的真多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948章 首戰次大陸(二)第583章 華人自治區計劃第4章 來幫我吸毒療傷啊第110章 贏了!第628章 鋪天蓋地!第714章 叛逃(完)第865章 20號彈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1012章 碟中諜第854章 世界之潮第615章 禍水向何方第476章 怒海(三)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1075章 行動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184章 新的開始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412章 百日鏖兵(中)第1032章 激戰七月第656章 潛流涌動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398章 斷交第946章 金九下臺第370章 坦誠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514章 風高浪急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五九零章 英國的決心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748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完第694章 戰略對撞第521章 上海公報第368章 唐屠夫歸來第1027章 大戰役(十一)第874章 嶽鵬出手第45章 查槍除隱患第98章 楊士琦的主意第30章 第三條路?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1073章 調整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383章 出兵時間第992章 颱風(一)第853章 轉折(完)第98章 楊士琦的主意第382章 一場避不開的仗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827章 合圍(完)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356章 算賬的來了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834章 血戰克孜勒奧爾達第957章 北美驚雷第327章 落幕(一)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835章 火燒半城第127章 南京城的聲音第792章 戰波斯(二)第580章 戴雨農出馬第656章 潛流涌動第936章 關島,戰旗飄揚(三)第965章 死局!第364章 國社(三)第128章 刺楊事件的開端第110章 贏了!第881章 搶(二)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鋒第1053章 他們出來了!第874章 嶽鵬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