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五)

儘量的低調,試圖掩蓋住烏氏堡被攻陷的消息。

但心裡卻明白,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烏氏堡駐於北河之南,長城之外,相當於一個重要的樞紐之地。且不說別的,那往來於南北的商人們,天曉得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商賈,又有多少人,其實是草原胡人派來的探子?這五原城裡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引人關注。

就算是劉狠下心,盡屠五原城。

恐怕也無法完全封鎖住消息……北河有多長?幾近千里!其中直面草原塞北的河段,有幾百裡地。這幾百裡的沿河,只有一個臨河哨所,又如何封鎖消息?難,這絕對是非常困難!

劉似乎有點明白了,始皇帝爲何在河水南岸修築長城,將六國長城連接成爲一體。

萬里邊防線,河岸、山口密佈。如果每一處都駐守上兵馬的話,幾十萬人根本就不太夠用。

七雄並立時,北疆有燕、趙、魏、秦。

四國加起來百萬之師,也未能阻止住塞北異族的侵襲。

更何況,秦國時這區區三十萬人馬,想要守住整條邊防線,何異於癡人說夢?修築長城,建烽火臺,將緊要地區設立關隘。雖未必能擋住異族,但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減少了損失。

偷襲五原城的時候,劉在雪夜中,曾遠遠的看了一眼巍峨的長城。

對於這座被後世人稱之爲凝聚了中華文明的古老建築,從月球上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世界奇觀,劉心思很複雜。長城,雖然阻擋住了異族,但從某種程度上,也圈住了華人的心!

隨着歷朝歷代地修築,這道圍牆越來越厚!

直至,後來的閉關鎖國……

登上長城時,劉的心情,頗有些矛盾和複雜。

怔怔的看着宛如巨龍,匍匐在河岸邊緣地長城,劉的耳邊,突然迴響起了熟悉而陌生的歌聲。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

你知道長城有多長?

它一頭挑起大漠邊關的冷月,

一頭連着華夏兒女的心房。

太陽照,長城長。

長城雄風,萬古揚……

陽光很明媚,照耀在這雄偉的城牆上,劉的心,卻有一點冷。

“君侯,爲何嘆息?”

吳辰走上前,低聲的詢問。

劉看了看他,卻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攻掠了五原城之後,劉將河水以北,北河之南的大片土地,獨立一州。因位於兩河之間,而兩河並立,故名爲幷州。這和漢朝時地幷州,完全不同,僅侷限於這兩河之間的區域。

命曹參爲幷州長,季布爲幷州尉。

暫理幷州事!

不過,劉很清楚,別看設立了一州,可實際上,這幷州甚至比不得一個縣城,想要治理展起來,還需要做很多事情。劉在樓倉時,常感覺到人員充足。可是到了河南地,就現身邊的人才,實在是太缺乏了……缺乏到連他自己身邊,都沒有什麼人了,確是頭疼啊!

不曉得,叔孫通爲自己招攬人才的事情,進行地如何了?

“安民兄,:衍那邊,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安民,是吳辰的表字。也是吳辰在抵達河南地之後,給自己起的表字。

“:衍一切正常,大部分流民,都已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不過,有些流民似乎不太安分,屢屢鬧出了事端。蕭先生已經把這些人處理了,只是還有一部分人,準備遷徙到這幷州。”

“蕭先生考慮的不是沒有道理。

想來是擔心這幷州,太過冷清,老曹不好治理吧……恩,拆分安置,倒也能減少一些麻煩。

“蕭先生還說,君侯既然要在河南地展,必須要儘快拿出一個章程。

各方面的律法,也需要儘早的完善……他的意思是,請君侯早些回去,也商量相關事宜。”

其實,河南地大都還是荒蕪。

蕭何這麼早就開始考慮這律法的事情,倒也顯示出,他不同凡響地預見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等河南地展起來,再去做這相關的事情,到時候就容易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

“莫着急,再等等吧!”

劉在等什麼?

吳辰並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等待的,一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既然劉這麼說了,吳辰也不好再催促劉。於是站在劉的身後,和他欣賞這大河冰封的壯觀景色。

“啓稟君侯,季布將軍派人前來,說是有要事商議。”

眼見着將近正午,日光照在身上,有點暖洋洋。與十數日之前相比,今天的太陽頗爲舒適。

一名軍校登上了長城,急匆匆來到劉跟前。

季布有要事?

吳辰的心裡面,陡然間咯噔了一下。

季布鎮守着臨河,難不成說,月氏人有行動了?

劉面無表情,道了一個字:“講!”

“季布將軍的信使,正在城下。”

“讓他上來!”

不一會兒地功夫,一個高顴白膚,髻有些曲捲的中年人走了過來。

他用頗爲生硬地秦語向劉問安之後,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雙手呈交到了劉的面前。

這傢伙,怎麼看都不像是秦人,與山東諸國之人,也不太一樣,是個胡人。

吳辰不免感到疑惑。

劉過了書信,卻沒有立刻打開來看,而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着那信使,突然問道:“你是何方人氏。”

“下國之民泥靡,乃烏孫國人。”

烏孫?

吳辰忍不住好奇的問道:“烏孫?可是那善養西極馬地烏孫國?”

“大人也知道烏孫?”

泥靡瞪

,看向了吳辰。

劉聽說過烏孫國,但並不是很瞭解,這個種族。見吳辰和那泥靡問答,劉拆開了封口,抖出信瓤,展開書信觀看。眉頭一開始,略有些緊鎖,但漸漸地,臉上流露出了笑意。

“泥靡,你立刻回去,告訴你家主人,就說她的條件,我答應了。

她可以馬上通知你家大王,讓他派出人來,和我商議具體的細節問題……代我多謝她的心意。”

泥靡跪下來,磕了個頭,隨着軍校走了。

“君侯,這泥靡地主人,又是哪一個?”

劉微微一笑,“他的主人,嘿嘿……你將來自然知曉。”

說着話,劉人取來了一支火把,將書信焚燒掉。臉上,卻沒有半點先前的那種和顏悅色。

“君侯,您這是……”

劉強笑一聲,“安民,你立刻派人,以六百里加急,晝夜兼程趕赴雲中郡。

通知李成,讓他嚴密監視塞北東胡人的動靜,如果東胡人有異動,只要不是寇邊,一律不理。”

“啊?”

“你莫要再問了,日後自然知道。”

吳辰點點頭,快步離去。

劉看着那已經化爲灰燼的書信,陡然間嘆了口氣:若我手中有十萬大軍,定能橫掃東胡!

可惜,實在是可惜了……

шшш★Tтkan★c○

如此大好機會,卻只能在一旁觀陣,落不到半點好處,實在是讓人憋屈……實在是憋屈個人了!

信最後一段寫着:若東胡與匈奴衝突,君侯有餘力,可趁機得漁人之利。

署名是‘道子’。

劉感覺好生不快,陳平已經開始行動了,營造出如此大好的局面,偏偏自己現在,有心無力。

月氏王城,烏應元瘋子一樣的闖進了大殿。

“大王,還請爲我烏家做主!”

月氏王挪動了一下肥胖的身軀,詫異的看着烏應元道:“烏少兄,出了何事?讓你如此失態?”

他稱呼烏應元爲少兄,可論輩分,卻是烏應元地長輩。

這其中的機巧,大殿上的人,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所以月氏王說出來時,並無人表示異議。

倒是坐在下地一個青年,一臉憤怒之色。

想當初,烏應元的小妹嫁過來時,是嫁給月氏王子;哪知道這月氏王后來看中了,竟從自家兒子手中,硬搶了過來。這也讓月氏王子感到很沒有面子,對烏家的人,沒什麼好臉色。

可心裡既是在憤怒,也沒有辦法。

月氏的一切,都屬於月氏王。如果他有什麼激烈的反應,即便是月氏王的兒子,也性命難保。

烏應元在大殿上,放聲大哭。

“大王,那劉蠻子兇殘至極,我父與他有救命之恩,可不想他竟然好不念及舊情,反而……十日之前,劉蠻子偷襲烏氏堡,血洗我烏氏族人。如今,更已佔領了五原城,還請大王做主。”

大殿上,衆人表情不一。

有驚有怒,一時間亂作一團。

月氏王子卻冷靜下來,閉目凝神,猶若老翁般,一言不。

月氏王皺了皺眉頭,輕聲道:“少兄,非是本王不願出兵相助,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啊?”

“昨夜時,烏孫國王難兜靡派人前來求援,城廓諸國組成聯軍二十萬,準備攻打烏孫國啊。”

城廓諸國,並不是國家。

而是指在秦漢時期,居住於大漠南北各地的小城邦。這些城邦,有城廓廬舍,並自立爲國,故而統稱做城廓諸國。

大的城廓,有十幾萬人,小的城廓,也許只有幾百戶。但貴在城廓林立,組成聯盟之後,竟形成了一個比較恐怖地力量,甚至能夠讓匈奴人也退避三舍。

而烏孫國,總人口不過十二萬戶,六十萬人。

雖說是遊牧民族,也能全民爲兵……可是,一下子面對上二十萬控弦之士,也不免勢弱幾分。

月氏王后,是烏孫國公主。

如今烏孫國出了問題,月氏國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因爲,烏孫國就是月氏國西面的屏障。

如果他今日不管烏孫國的死活,明日……

就算月氏王貪婪成性,且膽小怕事,但大道理還算明白。他深知,烏孫國對月氏的重要性,也不能不認真地對待。烏應元上殿之前,月氏王召集各部落領,也正在商議這件事情。

城廓諸國謀取烏孫,烏孫求援?

烏應元一下子呆愣住了!

他當然也清楚,烏孫國對月氏國的重要性。可這一切,生的未免太過巧合了吧……烏氏堡被攻克,烏孫國也遭遇了攻擊?難道說,那劉竟有諾大能力,讓城廓諸國也聽命於他?

這決不可能!

可是,當烏應元看到月氏王和滿殿中人,那凝重的表情,也知道這事情沒有假。

劉,忒好命……

烏應元想到這裡,不由得咬牙切齒。同時這心裡面,更有無盡地悲,伏在大殿上,痛哭!

“大王,烏少兄滿門被屠戮,那老秦廣武君,以如此雷霆手段突襲,也不能不防啊!”

一個在烏應元聽來,猶如天籟般的聲音響起。

月氏王后檀口輕啓,說出了曼妙言語,“那廣武君也是個狠辣之人,大王還需要小心謹慎。”

“可是,難兜靡大王求援,我們不能置之不理啊!”

月氏王子站起來,揮舞着拳頭大聲道:“老秦廣武君,雖說厲害,但他剛攻掠了五原城,想必一時間也難以行動。我聽說,他只是命人守住了臨河渡口,期間出兵兩次,也僅僅掠奪了些牛羊。所以,我以爲老秦並非是要對我月氏國不利,實則是爲了加強對河南地一帶地控制。

烏家,不過是遭受了些許波及。

想來一定是烏家的人,得罪了那廣武君,否則不會以這種雷霆手段行事。

以我之見,當務之急是救援烏孫國。大王,如果烏孫國被城廓諸國所破,我月氏西面再無屏障。”

月氏王是個沒甚主見地人,皺着眉頭道:“可是少兄這仇……”

“大王,其實要爲烏家人報仇,也並不一定要我們出擊。冒頓早前,不派人與我們商議嗎?

原先生上次也說過,當拉攏匈奴人,使其與老秦相爭,我們纔可坐收漁人之利。”

“可四月公主……”

月氏王看了一眼王后,露出爲難之色。

“這有何難?”月氏王子冷冷的看了一眼烏應元,“烏家地人,素與冒頓往來密切。如今烏家遭了難,烏先生想必也不會在意些許錢帛。我月氏國美女無數,烏先生買上一些帶過去,和冒頓商議就是了。想來,那冒頓收了烏先生的禮物,難不成還能坐視不管?冒頓出兵……”

王子沒有再說下去,但後面地話,卻已經非常明白。

說完之後,他偷偷地看了一眼坐在月氏王身邊的王后。只見王后,渾不經意的朝他,點了點頭。

烏應元知道,月氏王子這是在報復他!

可又有什麼辦法?

一咬牙,道:“大王,烏應元願以市價,求購美人百名,以大王之名義,前去匈奴說項冒頓。”

王后又開口了,“王兒這計策甚好,以我看,可以同意。

大王,前些時候阿南迦不是敬獻了百名美女嗎?依我看,就以二十黃金一位,買於烏先生?”

一個女人,二十黃金?

你那些女人,難不成都是金子做的?

烏應元也知道,這是王后在爲難他。他妹妹威脅到了王后地地位,王后又豈能與他善罷甘休?

你這騷娘們兒等着,總有一天落在我手裡,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當下,月氏王答應了烏應元的要求。

不過烏孫國的事情還沒有着落,王后又開口了,“大王,我父王既然求援,想必烏孫的局勢,一定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有一建議,但不知大王能否同意。王兒已經成年,文韜武略,皆屬一流。何不讓他爲帥,督導各部落兵馬……只需十萬控弦之士,城廓諸國定然敗退。

到時候,大王可命王兒駐守流沙,也可令大王西面無虞。”

流沙,並非是說沙漠,而是一個地名。那裡原本有一國,名爲流沙國,曾是匈奴部落一支。

頭曼單于死後,月氏國立刻吞併了流沙國。

介於月氏和烏孫國之間。月氏王的確是對王子有些顧忌,有心讓他帶兵,但又害怕他有了兵權。

王后柔若無骨的小手,伸進了月氏王地衣襟下,輕輕撫摸着他的大腿。

“大王,王兒駐守流沙,沒有大王和烏孫地供應,無需十日光景,那十萬人馬就得要煙消雲散。

大王只需守住關隘,何必擔心?”

流沙不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王后這些話,正中月氏王心坎。

而那柔若無骨地小手,捏拿着他的要害處,更令大王神魂顛倒。從王后身上散出來的體香,讓月氏王血脈賁張。心道:患難之時見真情,還是我家苿莉對我好……要不,這王后之事,暫放一放?

本來,月氏王被烏家的小女兒調教的有些想撤換王后。

可是今日這一來,心裡的那點苗頭,一下子也就被掐斷了……

“王后此議甚好,王兒,你可願意出征?”

月氏王子在丹陛下,看着王后那媚眼如絲的風情,也不由得心頭火熊熊。

待我掌握兵權,弄死了你這老鬼之後,定會好生服侍母后……這月氏王后,除母后外,誰可當之?

“孩兒,願意!”

王子雖然是心頭火氣很大,可也敢耽擱了正事。

掌控兵權,可是他殺死月氏王,成爲下一任月氏王的關鍵所在。數日前,王后找到他,要他設法打壓烏家地氣焰,作爲報答,可以讓他掌控兵權。現在看來,王后果然是一個大信人。

烏應元回到了住處之後,心頭地火氣很大。

胡蠻子無情義,果然一點都沒說。沒借到兵不說,還被白白地敲詐了兩千黃金。

好在他此行有所準備,帶足了錢帛。否則就這一百個美女,就能讓烏應元,變成了乞丐。

此一時,彼一時!

烏應元在內心中安慰自己:等我與冒頓達成協議,定要吞併月氏王,到時候不會饒過你們。

“主人,帳外有月氏國書記,原平求見。”

“什麼原平不原平,我不認識……不見!”

烏應元這會兒聽見‘月氏’兩個字,就覺得惱火。烏智應了一下,退出帳篷。可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聽外面一陣兵器碰撞地聲音傳來,緊跟着有一人邁大步走進了帳篷,口中笑道:“烏先生,我好心好意地來找你,難不成,這就是你烏氏堡地待客之道嗎?”

一個相貌清癯俊朗的男子,走了進來。

“你是何人?”

“在下原平,如今是月氏書記!”

這個書記,可不是後世的什麼什麼‘書記’,而是指擔當記錄文書的人。

不過在月氏國,可稱得上是全民文盲,就連那些部落領,也大都是一個字也不認得。所以,擔任書記的人,往往又是月氏王的幕僚。在月氏國裡,頗受人尊敬,同時也很有權威。

烏應元勃然大怒,呼的站起來。

可緊跟着,他又坐了下來,因爲原平身後,跟着十幾個月氏勇士。

“你想做什麼?”

原平嘿嘿一笑,一擺手,“你們到外面等着,我與烏先生,有些事情要談。”

待月氏勇士退出去,大帳裡只剩下原平和烏應元兩人之後,原平在烏應元的面前,坐下來。

“你究竟想要作甚?”

“烏先生,這就是你待客之道嗎?”

原平輕聲道:“我今日前來,實際上是要爲烏先生您,解除性命之憂。”

心裡咯噔一下,烏應元看着原平,輕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烏先生可知道,你爲何在月氏享有地位嗎?”原平笑呵呵地問道。不等烏應元回答,他自顧自開口說:“不是令妹有多麼吸引人,在月氏國,最不值錢的就是女人。月氏王之所以重視你,是因爲你烏家的財富,還有烏家背後地老秦人……如今,老秦自顧不暇,王離遠水解不了近渴;你烏家滿門被屠戮,即便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在月氏人眼中,卻算不得什麼。”

烏應元沉默了!

許久之後,他看着自斟自飲的原平,“原先生,你這是在挑撥嗎?”

原平忍不住放聲大笑,“烏先生,我挑撥你和大王,又有什麼好處呢?”

“那你爲何幫我。”

“烏先生,我不是幫你,只是看在你我都是中原人的份上,不忍見你被人陷害,所以纔來提醒你。

我是魏人,你是秦人……雖非同支,但也算同宗。

你可知,你和你那小妹得寵,已經讓王后和王子同仇敵愾?他二人如今,已準備對付你了。”

“對付我?”

“我跟你明說吧,阿南迦是王后地心腹,那一百個美女,全都受過訓練。

烏應元,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似乎明白了,王后這是準備陷害他呢。受過訓練?受過什麼訓練……原平沒說明白,但烏應元卻能理解。看起來,王后原本是想要用這些女人,再最危險的時候,做那謀逆的事情。

現在,烏家沒戲了!

烏小妹恐怕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威脅到王后,所以才送出去……

原平冷笑一聲,“你那妹妹在前些時候,逼迫地王后有多慘,你可知道?月氏王幾次動心思,準備廢掉王后。若非王后背後有烏孫國,還有阿南迦這樣的領支持,早就被廢掉了。

那你說,王后對你烏家,該有多麼仇視?”

烏應元地臉色,頓時慘敗。

“這一百個美女送過去,能不能成事,都不重要。

成了,冒頓一死,匈奴羣龍無,月氏可以順勢將其吞併。然而在那之前,烏先生怕早就成了肉泥;不成,月氏王一拍手,推掉此事,冒頓難道還能真的和月氏翻臉?到時候,倒黴地還是你烏先生。

嘿嘿,我這是爲你烏先生的未來,感到擔憂啊。”

原平說完,起身準備離開。

烏應元卻慌了神,呼地一下子站起,三步兩步來到原平的跟前,雙膝一軟,撲通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還請先生救我!”

“我不過是一失卻故國之人,哪有什麼本事救你呢?”

“先生,先生,您若是不肯救應元,應元此去匈奴,恐怕是……應元願以重金,求教先生。”

原平嘆了口氣,“也罷,看在大家都是中原人的份上,我教你一招。

烏先生,知道什麼叫做‘打穀草’嗎?”

“啊?”

“由此而北,而東,而西,部落林立,何必要花費金銀?搶他孃的就是……”

烏應元聞聽這話,眉頭一蹙,但旋即又輕輕點頭。

“可是我手中,不過十幾人,如何打穀草呢?”

“罷了罷了!”

原平猶豫半晌,輕聲道:“估計你這幾日就要動身前往龍城,不妨放慢腳步,徐徐前進。我呢,手底下還有一些人馬,可以幫你搶掠一些女人回來。到時候,你把這些女人帶過去,將那月氏女人留給自己受用,或販賣到中原,怎麼着也能換回一大筆錢帛,你以爲這樣可行?”

烏應元想了想,用力地點點頭。

“烏大兄,我這麼幫你,也不是沒有原因。

這樣吧,我也不要你的重金……我看你能伸能屈,是個成大事的人。若將來有一日,你……放過王后,可不可以?”

如果說,烏應元剛纔點頭的時候,對原平還有些懷的話。

原平這句話一出口,他卻一下子放心了!

嘿嘿一笑,烏應元正色道:“原少兄放心,如若真有那麼一天,應元定會將那苿莉王后,送給你!”

都是同道中人啊!

看樣子,這位苿莉皇后,還真是尤物呢。

原平笑了笑,一拱手,“如此,平感激不盡。”

Wшw ⊙Tтká n ⊙¢〇

秦二世三年正月,鉅鹿被圍。

楚王熊心,派令尹宋義爲主帥,兵鉅鹿,企圖解救張耳。

然則,熊心萬萬沒有想到。楚軍對宋義並不服氣,項梁雖然戰死,可是項家的威望並未消減。正月初三,攻克了郡之後,率兵前來的項籍韓信所部,與宋義兵合一處。當日,項籍在營中難,以遲延進軍之名,斬殺宋義。而後整合兵馬,收縱橫濟北郡的大盜蒲將軍爲麾下。

以布爲先鋒,率六萬大軍,浩浩蕩蕩渡過了黃河,兵臨河北。

不管熊心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六萬楚軍,只認可項籍爲主帥,直撲鉅鹿,解救張耳。

同月,前往月氏探親的東胡王妃,在迴轉東胡地途中,遭遇襲擊,全軍覆沒。

現場除了一地死屍中,有人意外的現了兩具匈奴人的屍體……

春季,乃生機盎然,萬物復甦時節。

一股寒流從北方撲來,登時……席捲了整個草原!

———————————————————————————————

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64章 范陽術士第70章 徐公壽宴第127章 馬耳山(一)第78章 虛驚一場第258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五)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275章 陸賈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348章 會師關中(完)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36章 伴駕(六)第285章 徐縣第一戰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02章 長征(二)第239章 琅琊密議第286章 打虎親兄弟第38章 萬歲酒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213章 叔孫通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99章 樓亭明月第233章 伴駕(三)第34章 歡宴(二)第137章 合作(二)第73章 回家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147章 演武(一)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65章 登基(三)第223章 千字文第195章 盤野老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一)第76章 鎖奴第28章 始皇帝(一)第164章 左賢王威武第28章 始皇帝(二)第253章 將行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167章 棄子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360章 江山一盤棋(九)第137章 合作(二)第90章 博弈(三)第251章 烏氏倮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332章 女王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62章 古怪氣象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123章 好漢鍾離昧第44章 隸奴(二)第3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二)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195章 盤野老第186章 廣武城第74章 博浪一椎第336章 會師關中(四)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110章 血色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68章 狗屠車寧第3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一)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212章 上邪第364章 登基(二)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119章 寡婦清第361章 江山一盤棋(十)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218章 誰比誰聰明?第240章 北廣武君第58章 回眸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167章 棄子第223章 千字文第127章 馬耳山(一)第298章 樓倉之戰(六)第327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八)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295章 樓倉之戰(三)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44章 隸奴(二)第161章 籌謀第6章 呂后第250章 驪山之囚第343章 會師關中(十一)第231章 伴駕(一)第251章 烏氏倮第181章 十萬匈奴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