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路徑(加更完啦)

第37章 路徑(加更完啦)

發現了AL-31FN發動機問題的人自然是陳念,而他也正是以此爲籌碼,說服了林永明暫時推遲這臺發動機的引進計劃。

當然,單單指出AL-31FN的缺陷,實際上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件事情的未來發展,要想真正取得最好的結果,其關鍵還是要製造真正可用的、且性能強勁的自有發動機。

而要做到這一點,自己就要好好利用手裡有限的源點了。

光是按照系統預設的模塊去解析是不行的,還必須要精細化操作。

想到這裡,陳念攤開了一張白紙,開始在上面逐條梳理建造一臺發動機所需要的所有關鍵技術。

首當其衝的是材料,其中包括扇葉材料、燃燒室材料、隔熱塗層材料、軸承材料等等。

隨後,是鑄造工藝,其中最困難的是粉末合金擠壓成形技術,其次是電子束焊接和線性摩擦焊接技術。

再次一級,就到了真正的內部結構設計的領域了。

這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燃燒室和壓氣機設計,其中涉及許多前所未見的新構型、新設計,哪怕一直到20年以後,這部分的設計都沒有真正公開過。

但當然,只要有了圖紙,其實複製起來也不困難,所以,這應該是所有關鍵技術中最簡單的一部分。

後面三種材料主要是配方問題,不涉及配套設備,總體來看源點消耗倒是不大。

而WS-10、WS-15所採用的可不是F119的扇葉一體成型技術,工藝不同,保留導向器,完全就沒有任何用處。

一瞬間,大量信息衝向他的腦中。

中介軸承、高壓轉子軸承。

沒有人能指責美方做的不對,大家只覺得憋屈。

隨後,他喚醒系統,得到了這兩個模塊需要的解析源點數。

想到這裡,陳念又看向了他之前根據陳果的安排整理好貼在牆上的課表。

這是一個自己相對陌生的領域,理論上說,源點積累的速度也會更快。

劇烈的疼痛如期而至,伴隨而來的,是對這臺發動機的全新認知。

得學多少東西,才能換回來那麼多源點啊?

電子束焊接和摩擦焊接這兩種工藝陳念都是聽過沒見過,甚至可以說半點了解都沒有,也不知道其中的技術難點是什麼,所以也只能先上網搜了具有代表性的設備寫在紙上,大致看了看源點需求。

陶瓷基TBC,0.05點。

Alloy C阻燃材料,0.08點源點。

雙層浮壁燃燒室、瓦塊薄板散熱、甚至包括矢量噴口.

一個又一個的細節呈現在他的腦海中,這一刻,那些困擾了航空人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難題全部得到了解答。

擦,都差不多跟一個單晶鎳鐵合金的製造工藝一樣貴了.畢竟那玩意兒才花了0.25的源點呢。

這個結果讓他腦門子直跳。

所以,自己還需要去解析熱等靜壓+擠壓+超塑性鍛造工藝,其核心就是超塑成形機。

但是,現在製造單晶鎳鐵合金,材料所那邊使用的是熱等靜壓+包套鍛造的工藝,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損耗。

空氣動力學入門課程的潛力已經基本被榨乾了,更進一步,就只能是那些更復雜的研究課題了。

它居然只是一個結構支點!

之所以保留了它,只是爲了增加風扇框架的剛度。

而現在,這個問題在陳念這裡有了答案。

他還記得自己的前一世,在F119發動機的粗略結構圖獲准公開之後,因爲一個“爲什麼F119發動機存在高低壓導向器”的問題,一大批專家曾經吵得不可開交。

粉末合金擠壓成形這塊已經在材料那邊順路解決了,那就只剩下焊接問題。

憑什麼?

對啊。

看來還是得從材料學入手。

這玩意兒國內現在已經有了少量引進,北機電研究所裡就有一臺GLEEBLE1500。

那其他的呢?

他思索片刻,開始逐一檢查各項技術所需要的源點。

這不純扯犢子嗎?這哪花得起?

還是得找人先了解了解,從最核心的技術開始解析吧

陳念長舒了一口氣,他看了一眼白紙上密密麻麻的名詞和數字,全部加總起來一算,造出一臺發動機,居然總共需要3.4個源點。

“why?”

二十二號項目已經正式啓動,發動機項目也是箭在弦上,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陳念晃了晃腦袋,驅除掉紛亂的思緒,隨後,他打開系統,選中了F-22的動力模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開始解析”的選項。

外涵道塗層,0.01——這玩意兒咱們自己也能造,還是別浪費源點了。

每種設備都需要0.5個源點。

一部分人認爲在使用CT對轉渦輪技術的前提下,整流用途的高低壓導向器根本沒有必要,也許只是設計冗餘。

彙總到這一步,材料的問題基本全部解決,隨後就是工藝問題。

理清楚了主要技術難點,陳念又開始規劃自己的源點使用。

然後他就傻眼了。

單晶鎳鐵合金,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再考慮。

就算不是核心技術,可你不還是不知道嗎?

既然你不知道,那我爲什麼要告訴你呢?

它的作用跟整流沒有任何關係。

但性能相對來說不太夠看,所以,自己要做的,就是有針對性地解析,優化超塑成形機的性能。

一部分則認爲,導向器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作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三級風扇、六級高壓壓氣機。

這個爭執到最後也沒有結果,有人提議說直接找美國方面的學者諮詢,畢竟這算不上什麼核心技術問題,又已經公開,如果是出於學術交流目的的話,也許有機會。

他現在手裡有1.15個源點,動力系統結構圖需要1個源點,這一點是沒辦法節省的。

後來,這個問題無疾而終,出於穩妥考慮,在WS-10、WS-10A的設計中,都使用了CT下的導向器。

可是,基於學術的諮詢被人家一句話——不,是一個單詞就頂了回來。

而影響超塑成形機性能的主要是液壓電控系統、高壓加熱系統。

GLEEBLE3500高壓模塊、GLEEBLE3500液壓模塊。

不過也沒辦法,誰讓這個技術領域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呢。

正好第二天就有一門材料學的課,到時候就看看效果吧。

可它到底有什麼用?!

當時真沒人知道。

想到這裡,陳念立刻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名字。

只需要投入一個源點解析完發動機結構就行了。

那就直接在這兩樣下功夫好了。

每個居然都需要0.2源點!

陳念搖搖頭,在這兩個詞後面分別標註了0.2的數字,隨後便繼續開始下一步的推演。

所以,其實這根本就是美國人給我們挖的一個坑!

陳念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樣的坑不知道還有多少。

但至少,有自己在,這樣的坑,華夏人不會再跳了。

(本章完)

第327章 只要把它造出來就好了第486章 改造第263章 我在看着你第221章 樓,建起來了!第272章 有人不妙了第476章 狙擊第373章 國際會議第387章 未來正在改變第171章 J-20B,鯊魚!第55章 是你的成果第256章 考察第194章 蜂羣獵蠅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32章 你的水平第440章 表面化的閃爍第170章 太多,太少第460章 玫瑰第274章 屈指行程二萬第187章 輿論第348章 技術進展第478章 並行測試第274章 屈指行程二萬第264章 變循環發動機登場!第197章 想搞機械外骨骼第200章 無法攔截!第369章 一封家書第50章 交棒第188章 碰瓷第26章 陰謀的起點第28章 野心第301章 什麼世界最強?倒數第二罷了!第492章 大島第235章 對比?第59章 正確方法第25章 二十二號第478章 並行測試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章 交作業第458章 熱戰第451章 無用的方案第93章 搞定擴散爐第107章 亮出爪牙,擊潰ADM第310章 最強電子戰系統,CHL1106!第323章 人才外流?不存在的第148章 好好修一修第298章 055,即將下水第428章 敲鐘和天下的時令第462章 確認了今天過生日第484章 存取成功第446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開第248章 沒有我們,你們是個啥?第377章 096核潛艇,下水!第155章 白送!第269章 H-20首飛第45章 看穿第316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17章 庇護第287章 即將告別校園第497章 親自聊聊第362章 情報較量第59章 正確方法修正了部分關於高鐵的技術細節第34章 獎金第59章 正確方法第217章 去割他們的韭菜吧第111章 死命令,兩個月之內造出雷達第322章 釷基熔鹽四代堆(晚上還有兩章)第361章 澆油修正了部分關於高鐵的技術細節第406章 第一道光第7章 繪製零件圖第490章 無處不在第342章 沉默之中第232章 光刻機!只有老美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28章 AGT110,最強燃氣輪機第30章 全新的開始第150章 只是想回家罷了第373章 國際會議第11章 搶人第107章 亮出爪牙,擊潰ADM第53章 再來點專家第354章 植入第444章 火箭回收失敗第461章 不擇手段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168章 王建成的新想法,這次靠譜!第477章 遙遠的對視第48章 今天晚點,在開車,12點之前發第327章 只要把它造出來就好了第52章 是你的成果第165章 陳念牌許願機第139章 賺錢計劃第382章 骯髒的團隊第426章 華夏中心體系第295章 超視距打擊第182章 天才的面前沒有挫折第167章 抓捕第479章 謀大事調整一下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