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STOVL沒用?那是你老美不行啊

第164章 STOVL沒用?那是你老美不行啊

成都,611所。

給出了信息的陳念也算是放下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那種不安的感覺蕩然無存,這也說明,他的確算是解決了一個潛在的風險。

直到這時候,他有空閒第一次去檢視系統界面。

果然,不出他所料,這一次自己推出兩極對轉升力風扇,同樣給他帶來了源點增長。

而且,增長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3個點。

現在,他所擁有的源點數量已經達到了4.98點。

從這兩天的情況來看,日均源點增長數量也在提升。

按照他的推測,未來的一段時間,在J-20項目組中,他的源點數量還會有大幅提升。

當然,前提是他繼續以現在的節奏學習、以及獨立輸出成果。

這話一說出口,原本還各懷心思的衆人全都看向了楊偉,像是要等他來做最終的決定。

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但實施起來其實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案。

“可問題不就是在於解決不了嗎?”

“問詢的主題是,這架飛機到底能不能造出來,什麼時候能造出來,能不能發揮戰鬥力。”

楊偉的這句話如果放在其他場合,那一定是極爲振奮人心的。

雖然變循環發動機的核心原理說穿了不過是調節三個涵道的大小口徑,但要在極端高溫、高壓、高轉速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還要保證發動機結構穩定,其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跟F119相比還是有所提升的。

“我說的結果,不是這架飛機能不能造出來,而是造出來之後,它有沒有用?”

“所以,我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一時間,會議室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嘆息聲。

“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怎麼從這些方面解決?”

他的話還沒說完,便有人直接打斷了他。

“這個情報目前還沒有得到100%確認,但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把源點投資在這兩個項目上的策略,首先就被陳念捨棄。

“那這架飛機的意義至少要損失80%!”

另一個聲音打斷了他,語氣消沉地反問道:

但可惜,此時的衆人情緒都不佳,所以對他的迴應也寥寥無幾。

“好的,楊總。”

“他們真的不搞F-35B了?”

這一刻,他真正掌握了這個時間點上最先進的航發技術。

但顯然,這玩意兒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我不甘心.但是我想再確定一點,美國人真的是認真的嗎?”

這兩玩意兒都有了,輕質材料也安排安排,結構材料更不能馬虎。

如果連他都說不行那就算了。

一頓操作下來,陳念這段時間攢下來的接近5個源點花的乾乾淨淨,甚至還不夠。

“要想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依賴加油機”

“我們看問題不能只能看問題本身,應該把眼光放長遠,延展性地去看。”

【解析源點需求:2.4】

良久以後,纔有人開口說道:

“我的建議是,項目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並且也已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了,該做還是要做下去。”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航程短的問題。

那麼,如果不用在這兩個項目上,他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強化J-20B項目了。

“但做下去真的有結果嗎?”

他的話說完,整個會議室裡一片沉默。

“不過.既然都討論到這一步了,那就乾脆攤開來說吧。”

如果這條路真的走錯了,那就讓他來決定生死吧。

“短時間內,我們根本就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看着他們的目光,楊偉咬了咬牙說道:

“無論是什麼樣的意見都可以提,哪怕你說現在要掉頭,不再搞STOVL了,專注J-20A的優化,也可以。”

連美國人都不搞了,我們還繼續搞,真的有意義嗎?

剩下的,不過是要花費一些時間罷了.——

不過,現在發動機的問題解決了,而且預算已經花超了,不如干脆再多花點,把別的小問題也捎帶手解決?

這種念頭就好像在商場購物一樣,本來就打算買張牀單,一想不好看,乾脆四件套也買了。

但現在.他們好像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也許並不是那麼對?

解析,解析!

PL-15是什麼臭魚爛蝦,給爺上PL-17!

第一條,擴大油箱容量。

他的腦子裡迅速閃過一個念頭:

“開始解析!”

“因爲,我們還來得及。”

又是一段漫長的沉默之後,會議室的角落裡再次響起了發言聲。

用最直觀的語言來解釋,一臺傳統渦扇發動機在設計時必須要在大推力和高效率之間做出取捨,不能兩者兼得,也不能隨時切換,但變循環發動機可以。

“所以,在今天,上級對我們的項目發起了問詢。”

它通過改變一些部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或位置,可以調節其熱力循環參數,如增壓比、渦輪進口溫度、空氣流量和涵道比等等。

不是說STOVL戰鬥機沒有嗎?

哪怕現在陳念拿出技術,也很難對項目進度起到積極的推動。

所謂的變循環發動機,就是一種多設計點發動機。

“一句話,沒有經過實戰檢驗,誰也不知道一架飛機到底行不行。”

但是,他會這麼說嗎?

自己好像還從來沒有從他的嘴裡,聽到過“不行”這兩個字啊

幾分鐘後,陳念走進了會議室。

“300公里的作戰半徑.實際上,在真正的全油全彈的情況下,甚至可能連兩百公里都達不到。”

牀墊換了,牀也得換,臥室也小了,得換別墅

而現在,陳念是反過來。

按照現在“任務管理器”上展示的各項目進度,無論是深藍16項目、還是高鐵項目,此時都處於消化前期成果的階段,要讓他們繼續接受新的技術很不現實。

他沉默着環顧了一週,隨後開口說道:

“現在外界對我們的質疑聲很大,尤其是在美方公開宣佈放棄F-35B項目之後,許多人懷疑我們在現在這個階段搞STOVL戰鬥機有沒有必要。”

這樣一來,這臺發動機就能根據需要主動去適應各種工況,將燃油效率拉到最大。

“我的建議是,及時收手,降低損失吧。”

變循環發動機都買了,保形油箱也得整上吧?

光有保形油箱不行啊,陶瓷薄壁技術也要有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就兩條途徑。

他在腦海中默默打開了系統界面,隨後進入解析,心裡默唸一個名詞。

搞STOVL,不僅僅是爲了這架飛機本身,在其中所誕生的技術積累,同樣會爲以後的研發工作提供不少的助力。

——

這是他們本來的想法。

“因爲坦白地說,我們也不知道。”

當初在殲二十項目上額外啓動J-20B分支項目,其實所有人都是投過票的,也幾乎所有人都投了贊成票。

“答案是有的。”

那就給它解決了!

從前世F-35B的情況來看,它的主要缺點無非是幾個:

航程短,載彈量小,結構複雜。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他們是故意放出假情報,引誘我們跟進。”

本質上說,這種想法是沒有錯的。

“這其中,就包括一些能夠影響我們項目的上級領導。”

“從他們的視角來看,一款作戰半徑不到300公里的飛機,實在是有些雞肋了。”

發動機循環工作模式隨之改變,使發動機在各種飛行情況下都能工作在最佳狀態。

【XA-100】

而他的一番句話,讓所有人愣在了原地。

枕頭都換了,牀墊乾脆也換了拉倒。

也就是說,同樣的一箱油,如果使用渦扇發動機能飛1000公里,那麼在使用變循環發動機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飛到2000公里,甚至更多。

無奈之下,他只好暫緩了保形油箱的解析,給PL-17省下了0.2個源點.

看着那一個刺眼的“0.05”的源點數字,陳念又是後悔又是欣慰。

根據陳念上一世掌握的信息,某些型號的先進變循環發動機,其燃油效率甚至可以達到普通發動機的兩倍以上。

他麼的,又衝動消費了。

隨後,源點被扣除,大量的信息涌入他的腦海,並開始以極快的速度與原有的F119相關信息相融合。

短暫的停滯之後,系統立刻給出瞭解析的需求。

“那能怎麼辦呢?難道真的放棄?你甘心?”

“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有些甚至就在陸軍、空軍任職。”

“特別是在我們領海面積極大的情況下,這樣的航程,確實不太夠用。”

所以,解決了變循環發動機的問題,就相當於解決了一大半STOVL飛機航程不足的問題。

另外,不是說載彈量不足嗎?那單發導彈威力上去不就行了?

看到這個數字,陳念先是失望,隨後釋然地嘆了口氣。

這些方案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合使用,但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對飛機的整體性能做出取捨,屬於折中方案。

原因很複雜,除了對標當時已經拿到部分信息的F-35項目、在戰略上嘗試爭取相持階段的重要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方便明說的原因。

沒有人開口,但並不是害怕當出頭鳥,而是因爲此刻的他們,也同樣迷茫。

那個少年人.他是可以憑藉一己之力,開闢出新路的狠人。

大家都想做點新東西,都想做出一件“Killer product”,把一直騎在自己頭上的洛馬徹底甩下去,再追一追已經搞出了殲二十二的601所。

想到這裡,陳念滿意地點了點頭。

短短10分鐘的時間內,陳念便已經接收完了所有信息。

最好是減到1個源點之內,這樣他買起來就不心疼了。

【XA-100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

不過,這一次的衝動消費,至少是值得的.

而另一邊,殲二十項目組核心成員例行工作會議上。

“我想,不只是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很難去回答這個問題。”

“但無論如何,我認爲,我們不應該受他們的影響——我們應該實事求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自己說了算!”

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飛機起降階段,全功率運轉的發動機會消耗大量燃油,導致飛機哪怕是滿油升空,上天以後實際可用的燃油量,也只剩下三分之一。

“我覺得實事求是這一點沒有說錯。”

陳念長長吐出一口氣,他知道,掌握了理論和技術並不意味着就那麼容易把東西造出來,但至少,他在“解決方案”這一塊上,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是說它雞肋到只能打順風局,只能欺負欺負被碾壓的小國嗎?

畢竟,科學研究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發動機、油箱、氣動佈局優化都可以帶來航程的提升。”

“可以滑行起飛,垂直降落。”

“畢竟,這時候撤出,前期投入的資源就全部浪費了.”

比如保形油箱、垂尾加置油箱、旋壓成型陶瓷薄壁油箱技術.等等等等。

既然四件套買了,那枕頭也得換個舒服的。

如果在追求極限戰鬥力的情況下,第一條途徑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就比如STOVL戰鬥機有沒有用這個問題,其實核心就是航程,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解決航程的問題?”

哪怕是此時的美國,都沒辦法跟他相提並論。

“小張,你去把陳念叫過來,問問他的意見。”

至於現在在源點數量達到安全線以上之後,他又該考慮考慮手頭的源點怎麼花了。

這麼說起來,系統給出2.4點的價格,其實已經算打過折了

陳念猶豫了片刻,最後終於下了決心。

“今天只是討論會,不會做出任何決定。”

那就是,變循環發動機。

不過那是後話。

那就是作爲飛行器設計師的傲氣。

助手轉身離開了會議室,楊偉期待地看着他的背影,神情也逐漸變得沉靜。

“變循環發動機怎麼搞?氣動佈局優化已經到極限了,還怎麼優化?油箱.除非有新材料,否則根本不用討論。”

那麼,第二條途徑,就相對來說先進多了。

他一開始還有些期待,以爲在掌握了F119發動機的技術之後,變循環發動機技術能大幅減價呢。

聽到他的話,楊偉輕輕搖了搖頭,回答道:

因爲,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人員的準備上,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幾乎達到了極限。

楊偉看着最新遞交上來的材料,神情有些凝重。

“情況我已經瞭解了。”

“不就是變循環發動機嗎?喏,核心技術原理在這,要看嗎?”

“我這裡還有保形油箱、旋壓成型陶瓷薄壁油箱、新型超視距空空導彈PL-17、輕質化結構連接材料、輕質鈦鋁合金TC4-2型材料.的技術文檔。”

“這些東西加在一起,應該夠我們把這個項目做下去了吧?”

(本章完)

第335章 第一代人工智能第482章 黑暗時刻第108章 賺大發了,速速上航母!第251章 一件小事第7章 繪製零件圖第383章 從尾巴出發第472章 被擊中的歐洲第22章 歷史的無奈第250章 好好黑他們一筆錢第136章 毒餌第111章 死命令,兩個月之內造出雷達第16章 站在我們這邊第443章 嫦娥五號發射第425章 信得過第186章 完美受害者第415章 又被截胡了?第183章 彩虹-8!第452章 21世紀波士頓傾茶事件第229章 逢山開路!第262章 偵查飛艇----是氣象氣球啦第195章 F-35的大笑話第235章 對比?第393章 殺死比賽的技術第497章 親自聊聊第493章 重氫工廠第147章 電子吊艙試製成功,跟蹤式干擾!第175章 對壘第176章 價值第21章 材料方向第76章 資金缺口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116章 我們的導彈太垃圾了第461章 不擇手段第127章 殲二十新氣動佈局!上艦準備!第237章 這個世界不止有高高在上的戰略第391章 總有人帶着你絕境翻盤第9章 真能造第453章 突破第401章 我要什麼你就得給什麼第431章 拉斯拉凱拉襲擊第124章 送你一程第233章 移山項目成果爆發,陳唸的大局第404章 英雄輩出的時代第156章 這真不是F -35B,這是J-20B!第116章 我們的導彈太垃圾了第234章 別擋了,中文都露出來了第108章 賺大發了,速速上航母!第13章 活着第196章 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344章 進攻演練第2章 重新制圖第307章 事件第199章 DF-17,準備試射!第466章 鮑勃之死第276章 大驅開路,航母衝刺第78章 感謝你的建議第265章 酒尚溫也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333章 金屬氫燃料發動機第258章 演技第97章 謀劃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289章 攤牌,抗災基金!第492章 大島第353章 慢了一步第380章 從等離子控制開始第420章 我們是去挖礦的第247章 提前佔領?更新延遲到晚上,補償加更一章第446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開第474章 試飛倒計時第403章 精準而優美的新材料第170章 太多,太少第116章 我們的導彈太垃圾了第196章 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第208章 埋了它!第259章 金屬氫電池起步,正是邁向未來第269章 H-20首飛第415章 又被截胡了?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第374章 仿星器,還是託卡馬克?第128章 AGT110,最強燃氣輪機第183章 彩虹-8!第118章 利劍出鞘,尼米茲戰力驚人第198章 撞的真的是鳥嗎?第282章 外骨骼的用武之地第381章 火絨計劃第71章 WS-10改進第368章 倒戈第83章 新計劃第144章 AGT110,正式動工!第354章 植入第361章 澆油第82章 窗口期?第234章 別擋了,中文都露出來了第418章 美利堅,將走向何方第477章 遙遠的對視第158章 人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