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

“難得者時,易失者機,迅而行之,速哉。”————————【兵經百篇】

“陛下睿鑑,使功不如使過,如今正當用人之際,確乎該讓劉備戴罪立功。”賈詡在關東待了近一年,心中也有不少主張,輕聲言道:“徐州之地,夾於二袁之間,北有袁譚、呂布等軍襲擾東海,南有袁術鼓譟興兵於下邳。劉備一人之力,實難兩相應付,此番曹操入徐,正可與之分守一方。”

皇帝看了一眼賈詡,輕輕點了點頭,繼而又望向郭嘉:“奉孝言猶未盡,可接着說。”

郭嘉喜靜不喜動,很難長時間規規矩矩的在席榻上端坐不動,非得時不時活動一番。每次在朱儁面前時總率性而爲,沒個坐相,朱儁愛才,也只嘴上說說,從不管他,其他人也都熟視無睹。

如今在皇帝面前正襟危坐了半天,渾身便開始不得勁。這時明明已聽清楚皇帝的問話,卻不立即答奏,而是直起腰,挪了挪屁股;又將雙手擡起來,藉機聳聳肩,先舒散舒散筋骨,然後再慢慢悠悠的說道:“唯。正如陛下、賈公所言,徐州一方,合該有大將獨當纔是。眼下袁術諸軍佈置,現已探明:張勳、橋蕤等兵馬二萬屯守淮陰,李豊、樑綱、樂就等兵馬二萬分駐蘄縣,陳蘭、雷薄等一萬五千人駐守六安、安豐……”

皇帝一邊聽着一邊對侍立在殿柱旁的穆順招了招手,穆順擡眼一瞧,立時會意,悄然往後走去。沒過一會,便兩手捧着一卷輿圖走了過來,將其鋪在地上。

那份輿圖正是裴潛用‘製圖六體’之法、博覽羣書,並根據周忠、周瑜等揚州人的意見所繪製的江淮輿圖。

皇帝招手邀賈詡等四人湊前來看,賈詡初次見這輿圖,一眼粗略掃視,低頭讚道:“裴文行製圖愈發精詳了。”

“這也不乏諸公幾番詳陳淮南輿情之功。”皇帝也跟着起身按劍,腳着白襪,繞過桌案,幾步走了過來。

賈詡在關東近年,指使手下奔波四處,不單提供敵情諜報,甚至還將河北、淮南等地重要山川險處仔細記載,報備長安。如今經過裴潛等人的不懈努力,在前人《地理志》、輿圖的基礎中,基本完善了主要幾個地方的輿圖。

郭嘉倒是首次見到這麼精密的輿圖,方位、標識、尺度一目瞭然,比朱儁軍中的那份朝廷前些年分送的輿圖還要精細。輿圖的準確度幾乎能影響一場戰爭的決策,郭嘉尤其明白好的行軍圖的重要性。

他伸手觸摸着白紙上的線條,沛國、汝南、廬江等郡國,乃至於壽春、汝陰這樣的縣邑都標註分明,與腦中的局勢一一對應。郭嘉只覺豁然開朗,對既定的謀劃愈加有了信心,更啓發了新的思路:“袁術所部,看似勢衆兵廣,實則能戰之兵不過一二,餘者皆烏合而已。”

郭嘉在圖上點到張勳等將屯守的淮陰:“臣竊觀袁術動向,見近有朱公鎮守,遠有陛下天兵,彼不敢輕動,動則招致大軍。以彼等兄弟之隙,袁術必不會爲其兄先試鋒芒。而豫州各路兵馬不過萬餘,其趁此時機擇兵東去,謀奪徐州,與袁譚、呂布等人合於一處,則爲彼等必然之舉。”

這正是郭嘉料算敵我形勢、心思縝密的地方,當下朱儁已領所部返回潁川,汝南、沛國等地兵馬雖然只有萬餘,看似空虛,但對袁術來說,卻是朝廷的誘敵之計。只要他敢率軍深入,剛抵達河南的朝廷精銳與朱儁等軍就會立即從潁川南下,袁術就會爲袁紹代受最凌厲的攻勢,讓袁紹得到喘息、反擊的機會。

是故汝南劉艾等人的防禦再怎麼看似薄弱,袁術也不會輕易動兵,而在他看來,只要他不主動招惹,朝廷就會將重點放在實力更強、距離更近的袁紹上面。他就可以藉此劍走偏鋒,去徐州捏劉備這個軟柿子,與侄子袁譚會師,進取兗州。

荀攸眉目低垂,目光不知放在輿圖上的哪一處,讓人看不到他的眼神:“這就得看曹、劉二人能否在徐州防住兩面之敵了。”

“不能又如何?”郭嘉傲然一笑,隨口反駁了一句。他很自然的將手收回袖中,不經意間流露出幾分本性:“袁術精兵不過二萬餘,泰半皆在紀靈、張勳、劉詳、萇奴等將之手。彼等一旦入徐,則淮南空虛,單憑李豊等將,如何會是朝廷的對手?只要朝廷趁袁術精兵入徐,遽下淮南,則袁術根基鏟滅,累累若無家之犬,敗亡不遠矣。”

劉曄在一旁看着郭嘉由一開始的拘謹逐漸變得神采飛揚,尤其是談論到自己熟悉的領域,更有一種凌人的氣勢。心中實在羨慕不已,但他現在只是一介白身,得蒙皇帝召見已是殊遇,豈能擅做置喙?他只好幹看着郭嘉在一旁與荀攸、賈詡等大臣言語往來,就某一處戰術細節各執一詞,絲毫不落下風,而皇帝則是低頭細看地圖,臉上始終掛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今日過後,潁川郭奉孝當是簡在帝心了。

劉曄又羨又嫉的想到。

“朱公喪子,淮南應盡皆知?”皇帝彷彿想到了什麼,忽然問道。

劉曄不知道皇帝是問郭嘉還是問他,腦中只靈光一閃,搶先脫口道:“唯!臣與好友從江東來,過淮南時常見各處縣邑有所議論。想是袁術已知朱公喪子,有頹喪之心,用兵必難盡力。朝廷若臨陣換將,關東則鮮有人能比得上朱公,而以樊稠之粗勇,徐晃之名輕,必不爲袁術所警,其更得東向無憂。”

他一口氣說完,才發現自己面紅耳赤,心跳的飛快。這說不好會在事後被人劾奏失禮,但他卻並沒有後悔,有時候時機就得要靠自己去爭取。

這時,劉曄忽然想到,朱儁因喪子而大病初癒,意志消沉,時間選的未免也太巧了些!偏在皇帝已經決定好戰略佈置後發作,難免不會讓人覺得裡面有蹊蹺,這似乎不僅是對袁術設下的計謀,劉曄感覺自己觸摸到了什麼隱秘,而這隱秘又讓他緊張起來。

皇帝此時聽見陌生的慷慨之詞,擡起頭來,徑直看向劉曄,他笑問:“你自稱什麼?”

劉曄無官無職,是沒有資格稱臣的,但他思維敏捷,很快從皇帝的語氣中看出所想,振振有詞的說道:“臣……乃光武皇帝子阜陵質王之後,忝與陛下同宗,正當稱臣。”

“我劉氏宗親,近世多賢良。”皇帝看着荀攸、賈詡等人投去的目光,誇讚了一句:“你適才說的在理,若非袁術篤定豫州之兵一時威脅不到淮南,他也不會傾巢而出……朱公鬱悒之事,能遍傳淮南,其間或多有奉孝之功。”

“臣不敢當。”郭嘉神情鎮靜,謙虛道。

“劉曄。”暫時撇開朱儁的事情,皇帝正要說起‘第三件事’,他正式點名道:“你從江東來,又曾追隨過孫伯符,彼等抱有何樣心思,你應當有所知?不然,何必與魯肅棄家毀業,遠至雒陽謁見。”

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