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

“預愁嫁娶真成患,細念因緣盡是魔。”————————【用遣妄懷】

長公主劉姜與皇帝兩人來到另一處書室,裡面的陳設倒算簡單,推開窗,便能直接看到北司馬門。由近及遠,視線更能沿着筆直的橫門大街,一覽無餘的看到北邊的橫城門。

“看陛下的臉色,想必是遇到喜事了?”劉姜與皇帝並肩站在窗邊,稍微退了半步,笑着說道。

皇帝側過臉來,看見自己這世上唯一留存的親姐姐,穿着件符合禮制的衣服,頭上戴着一隻步搖。她未施粉黛,卻顯得清麗脫俗,這個無時無刻不保持着長公主氣度的女子,如今在本該懸着黃金辟邪的腰間卻佩着一塊方形的白玉,圓潤光澤,顯然主人有時常溫養:“確實是喜事。”

他的眼神很快從那塊玉上移開,輕聲答道:“益州的戰事要告捷了,司隸裴公已率軍進入蜀地,待討平張魯、趙韙等人後便可獻俘凱旋。這一兩個月來,朝廷上下無不關心着此事,正好此事在旱情熾盛前宣告終結,朝廷也好將精力放在當下了。”

“真的麼?”劉姜雖不怎麼關心國事,但對這種大事還是有所耳聞,她欣喜道:“劉焉拒命多年,於今終於使益州重回朝廷治下,實在是祖宗庇佑——此戰功臣,不論是領兵之將、抑或運籌之臣,陛下可都要依次封賞。”

“定然是要賞的,單不說別的,裴茂此戰當得封侯!餘者如荀君、蓋順、徐晃等人,也皆有爵賞。”皇帝說着說着,忽然略嘆了口氣,說道:“若是法孝直他們沒有因病而不能隨軍畫策,此戰我也會有更大的封賞給他們,可惜啊……”

劉姜輕笑了一笑,語氣隨意的說道:“陛下不是遣派太醫南下診治了麼?法孝直此人年輕康健,不會有事的,以後也多得是時候爲陛下效力。”

皇帝目視着劉姜,此時的他身體漸壯,已經在身高上超過了眼前的這個皇姐,他略帶着俯視的角度看着劉姜,對她臉上的任何一絲微表情都不放過:“風寒這個病,說它難治,一個壯漢悶被褥裡睡一晚也就捱過去了;說它易治,縱使行伍之卒也難免藥石無醫。聽說法孝直病了,傅彥材在隨軍入漢中後特意前往看望,誰料到,他也病了。”

“什麼?”劉姜神色微變,脫口便道:“他與法正情誼也不算如何深厚,明知風寒易染,何故偏要去探望?”

話剛說完,她立時醒悟過來,正如她所說的那樣,秘書監中,法正心胸狹隘,只有放蕩不堪的王輔、與同樣性情乖戾的裴潛肯與之相交,像是傅幹這等高門之士、英烈之後,自然是不屑於與法正結交的、更不會冒着風險去探望病情。劉姜怔怔的與皇帝對視着,表情由一開始的驚慌轉爲沉靜、懊惱,而後便是一副被抓包之後仍不覺理虧的倔強。

她本來就不覺有錯,由此愈加理直氣壯了。

皇帝目光平靜,穩穩的與劉姜對視了半分,劉姜的眼睛永遠像是一口歷經滄桑事故的井水,但這時候的井中卻不似以往那般平淡,反而隱隱映照着精光——像是有塊金子掉入井中。

率先敗下陣來的是皇帝,他別過目光,轉過頭去看向不遠處的司馬門,似乎那幾個在司馬門的陰影下乘涼站哨的衛士、於某些方面很是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皇帝不再回頭,語氣仍是平靜淡然,只是多了幾分說不清的情緒:“如此大事,皇姐何苦瞞我?想來是把我當做了外人,不好商議私密。”

“不。”劉姜目光流轉,眼眶裡似有水光,她近前一步,從一側看着皇帝漠無表情的面色說道:“我早已說過,這事我自有分寸,一時還用不着你費心。”

“我曾說過‘尚公主當列侯’,不是誰都配得上我劉氏女。尤其是像我姐這般清麗出塵、外秀慧中的女子,誰家得了都是天大的福分!”皇帝悠悠的嘆了口氣,說道:“傅彥材的先父是先帝賜下的‘壯節侯’,前年我已給他襲了亭侯的爵位,再算起北地傅氏的家世、名望,任誰也挑不出不足來。”

劉姜的眼中仍帶有顧慮,似乎並未真正信服皇帝說的話。

果然,皇帝還有話要說:“傅幹此人,才華是有的,可他自打奉詔入秘書監以來,始終是態度冷淡。雖不至於不聽命、不做事,但舉手投足之間,總是對我、對朝廷有所疏離。我知道他心裡是在怨我劉氏,當時其父在漢陽郡抗擊羌人,兵臨城下,其父打算壯烈殉國,傅幹當時苦求而不能違……”

劉姜眼神抖了抖,忍不住垂下了眼瞼,眼睫在陽光下投射出一小片陰翳。她含淚欲泫,心中如何不知當年往事,不論因由,孝靈皇帝寵信宦官、敗壞朝政,的確虧待了天下賢士。像是傅幹這般對漢家朝廷、對劉氏天子失望、乃至於心懷怨恨的不在少數,有的迫於形勢,重歸治下、有的甚或還在他人麾下,圖謀叛逆。

皇帝往後一步,與劉姜面對面的站着,趁勢說道:“這些年來,傅彥材退至鄉里,率厲義徒,心裡想的一直是‘見有道而輔之,以濟天下’。若非我掌握大權、矢志中興,朝廷有振作之象,彼也未必會應命相佐。”

說起當時,皇帝徵辟傅幹這個忠烈之後入秘書監,傅幹確實是不想來,無奈他忘不了父親,家中其他人卻能輕易忘得。傅巽、傅睿等長輩親朋接踵相勸,念在家族情義以及朝廷看似懇切誠摯的份上,傅幹這才受詔,代表傅氏走進皇帝身旁。

“皇姐,我若將你許給他,天下人將如何看我劉氏?”皇帝伸手拍了拍劉姜的肩膀,入手處就像是拍到一團輕軟無骨的棉花。他這是第一次見劉姜露出如此柔弱的一面,無論是皇帝穿越以來的所見、還是腦海中的兒時記憶,劉姜給他的印象都是一個冷靜堅毅的女子,也只有這樣一個女子,以後纔有足夠的心志做皇帝的親黨!

“壯節侯爲國而死,死得其所,可謂壯烈豪雄。”皇帝收回了拍着劉姜的手,似是不忍見劉姜即將悲傷的樣子,轉身便往外走去:“不說值不值得,就說他傅彥材,心怨未消,會對皇姐有所心悅麼?以後便是同居一處,也不過虛應形勢,徒增傷心罷了。”

皇帝並不知道此時的傅幹在經歷了陽平一戰後,在心態上已經有所改觀,他只是出於此時的立場,設法勸情竇初開的劉姜早些打消這個念頭。

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