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

“金珠富貴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志誠求雅合,良媒未必勝紅綃。”————————【書紅綃帕】

開陽城內的官舍之中,一老二少正坐在廳堂內溫酒閒談,正中擺着一盆熊熊燃燒的炭火,敞開着的大門外是一片低矮乾枯的花木。陰霾的天空颳着冷風,雲層低的好似能夠到屋檐。

冷風寒徹,三人擁着炭火取暖,卻遲遲不肯讓人關閉大門,這是因爲有個識天時到人說,今天會下雪。

三人雖然都帶着一顆閒情雅緻來等雪落下,可偏就無人真的把此事放在心上。

“路遙天寒,看來今年是趕不及回長安了。”位居次席的公車司馬令王端把酒碗放下,感慨道:“我等遷延如此時日,只盼這回去的路上能順遂平安纔好。”

“王君這倒是可以放心,陶使君與平東將軍都已說好了,這一路會派兵隨行。”王端對面一個相貌儒雅、極有風度的男子也跟着將酒碗放下,開口說道。

這個男子的聲音平靜柔和,親近之中而不帶諂媚,任誰聽了都只覺得十分順耳,不由自主的讓人回以笑臉。他穿着一件極爲簡單的深衣,上頭連尋常的紋飾都沒有,與一般的士人無異,舉手投足之間隱然流露着一絲貴氣。

“有勞麋君費心了。”坐於主位的老者開口說道,他看上去有五十餘歲,寬頰大耳,面色紅潤,是個精神十分健旺的老人。

大鴻臚掌管招待諸侯藩屬、主持朝祭禮儀,在九卿之中是實實在在的一個閒職,論權力甚至連太僕都不如,太僕好歹還掌管皇帝的車駕御馬和馬政,而大鴻臚卻位高權輕,僅僅只是比太僕清貴一些罷了。周奐手上的權力不大,又年歲漸長,扶風周氏也不是什麼高門大姓,能走到大鴻臚的位置上已經算是多福了,故而在一些事上看得也比較開。

正是由於周奐在朝中與世無爭的性子,這才讓他藉着出行琅邪的由頭,平安躲過了長安城內的一場政局跌宕。

這人聞言淺笑了下,說道:“在下忝爲徐州別駕,此乃分內之事,不足掛齒。”

被稱作‘麋君’的自然就是徐州東海人,別駕從事麋竺。若是不知其名,人們還會把他當做一個普通士子,但誰又知道對方童僕上萬,家產巨億,是徐州爲數不多的富豪大賈。

這一次朝廷對曹操與陶謙二人擅開戰端的處置是各打五十大板,平東將軍曹操被下戒書申飭、並剝奪了繼承乃父費亭侯的資格;而徐州牧、鎮東將軍陶謙則因爲縱容屬下張闓寇亂,甚至有與自稱‘天子’的闕宣共同謀叛的嫌疑,故而被奪回了鎮東將軍印,仍爲徐州牧。

除此之外,由於琅邪順王新喪,朝廷按以往的規矩應當出賻錢千萬,布萬匹,而皇帝當時並不想一次性出這麼多錢,所以想了個法子,讓陶謙與曹操二人共同承擔。明面上說的是追繳積年的賦稅,實際上是皇帝對地方的攤派。

徐州富庶,兗州貧瘠,最後商量來商量去,還是由徐州承擔了近八成的賻錢,其中多半都是由麋竺所代表的麋氏自願支付。

一次性拋出數百萬錢,加上麋竺大方的承擔了周奐等人所有的開銷、以及私下裡給琅邪順王的賻錢,差不多花了將近一千萬,連眼睛都不眨一下。這讓在關中過了幾年窮日子的周奐與王端二人驚駭莫名,而麋竺也憑藉着這塊價值上千萬的‘敲門磚’,成爲了周奐與王端這兩個朝廷天使的座上賓。

“今日過來,其實是有件私事,想問問王君的意思。”麋竺知道王端的身份,雖爲副使,但有時就連正使周奐都要尊重他的意見,在這次宣佈對曹操與陶謙二人的處置、調解二人恩怨的時候,王端更是佔據主導的地位。更何況,王端還與天子有着另一層關係,這讓麋竺一開始就把目光放在了王端身上,所作所爲,也都是爲了王端。

王端是個彬彬有禮,脾氣溫和的人,見麋竺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他不由得問道:“麋君但說無妨。”

“在下是想問,王君可曾婚配?”麋竺見王端實實在在的發起了愣,莞爾笑道:“舍妹麋氏,今年也有十七歲了,一直尚未尋到良配。雖然不是絕色,但也算是‘靜女其姝’,爲人也很賢惠知禮。若是王君不嫌,你我兩家不妨可以考慮一番。”

“啊。”王端登時紅了臉,臉頰處就像是被銅盆裡的炭火灼傷了一樣,他們家前些年落魄的時候,根本無人願意將女兒嫁過來,父親王斌也不願隨便找個門第低的人家湊合。等到後來家門顯赫,王斌又不知怎麼的,像是報復性的拒絕了所有前來求親的高門。這導致他及冠這麼久了,一直都未曾許親,這次驟然聽麋竺說起來,他卻有些無可適從了:“這未免、未免太唐突了些。”

“唐突之處,還望王君海涵,勿要怪罪纔是。”麋竺的眼神朝王端臉上飛快的一瞥,心裡頓時有了底,溫和的笑道:“實在是舍妹年紀也不小了,本來想好了尋下邳陳元龍結這門親,奈何對方看不慣我等商賈……”說到這裡,麋竺的臉色沉了沉,似乎是想到什麼羞辱的事情,黯然道:“是了,我家非是經學傳家,自是難攀王君這等家世。”

“不、不,在下沒有這個意思。”見對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一向沉穩有度的王端此時不知怎麼的手足無措了起來,他想了想,試探性的問道:“昨日與其他人家的女眷一同慰問王太妃的,可有令妹?”

王太妃就是王太后,由於東漢一代的諸侯王國土狹小,遠遜於西漢,故而王太后也跟着降級成了王太妃。

麋竺心中一動,跟着說道:“正是,穿着一件縹色的衣裙。”

縹色就是淡綠色,在一衆緋衣絳袍的人羣中極爲顯眼。

王端眼前似乎浮現了昨日在眼前那驚鴻一瞥的身影,心中漸漸浮上一絲悸動,嘴上卻是說道:“在下的家世比不上那些高門大族,令妹若是要許我,我怕會有耽誤。”

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