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

“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禮記·樂記】

荀攸在聽了皇帝的解釋後,逐漸明白了其中深意,今後但凡薦舉上來的能吏,無不要接受、學習、並深入領會朝廷大政與皇帝施政的方針意圖,只有這樣才能認真貫徹執行,保證上行下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強所升遷的官員與朝廷、皇帝之間的聯繫。

此固然是一時良計,可其他人會同意麼?且不說那些摩拳擦掌,就等着將這些隨行入朝的關東士人安插到各個部門的關東大臣。就說那些關東士人自己都不會接受,他們千里迢迢的趕過來就爲了求個一官半職,一展胸中抱負與才華,結果未有官身則罷,反倒還要去學習?放之往前四百年,大漢也找不出這樣的成例!

荀攸知道皇帝一定會有辦法讓這些人就範,就像是當初太學招生過後,將明經科超額的學子強制調劑到其餘幾科一樣。只要不是大是大非、涉及到根本利益的問題,朝廷已經沒有人能夠真正阻攔皇帝的意願了。

陛辭了皇帝之後,荀攸冒着寒風前往路寢殿籌備天子招待賓客大臣的宴飲,完成最後的入席儀式。

宴飲並不真的如皇帝口中所說的那般是‘瑣事’,荀攸也沒有將此視爲屈才,恰恰相反,他深覺與有榮焉,並認爲皇帝將天子宴飲的事交代給他,是對他的一種重視。

古時重禮,尤其是跟天子有關的任何事情,都逃不開‘禮’這個字。宴飲也是一樣,天子召開的宴飲絕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請客吃飯那麼簡單,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象徵意義。

自西周迄秦漢,天子王公招待賓客卿士,有饗、食、燕三禮,饗、食二禮行於宗廟,燕禮則行於路寢。雖然如今置辦的是最次等的燕禮,但這畢竟是朝廷自從孝靈皇帝駕崩後,三四年間第一次由天子召開的宴飲。

此外據說這次燕禮只是一個預演,皇帝還要在元旦大朝之後,舉辦大饗,那可纔是真正的天子大宴。故而這次非得要將其辦成辦好不可,並且要在關東各州派來的使者面前好生展示朝廷的氣度。

燕禮舉行前,要有侍臣作爲燕禮之賓,主持宴飲的一應事務。並且要去‘戒與者’,也就是就是去告知、迎接被邀請的人。

荀攸作爲這次燕禮的負責人,深感責任重大。所幸有太常趙溫、以及其屬下太宰令、大予樂令爲其分擔具體的瑣事,不然的話,荀攸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置辦天子燕禮。

風風火火的忙完一通後,荀攸好容易得着空,在一旁路寢西廂尋了個空席休憩。這時有人打開門朝裡探了探身,見到荀攸後,恭謹的說道:“荀君。”

“是孫令啊,快快請進。”荀攸伸手招呼着,笑說道:“本想躲個懶,沒料到卻被你尋見了。”

來者正是太宰丞孫篤,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每逢大宴都需要太宰出面參與籌備。

纔剛一進來,孫篤便忍不住皺起眉頭,說道:“這西廂怎麼不生炭火?荀君受涼了怎麼辦?”

他又望向門外忙忙碌碌的聲影,出聲埋怨道:“這些人真是越來越不會做事了,來人啊!”

“不、不。”荀攸連忙阻止道:“一會就到時辰了,眼下正是忙的時候,孫丞還是不要驅使他們做旁的事了。”

好在孫篤也只是做個樣子,態度表到了就行,他籠着袖子,兩手悄悄在袖子裡握着取暖,嘴上說道:“還是荀君明達事理,又善於治事。這次陛下交代燕禮,若不是有荀君在一旁調派,我等還不知要忙成什麼樣子。”

荀攸略微擡頭正眼瞧了此人一眼,淺笑道:“膳宰可都將食饌飲器都備好了?”

“都依禮制安排到路寢殿東,只等良辰一到便可開始。”孫篤答道:“此外,陛下特意要求的茶,也一併備好了。”

荀攸點了點頭,沒有答話。

見荀攸不肯接着他的話往下說,孫篤勉強笑着,強扯話題道:“今時不同往日,誰也想不到在半年前朝廷還是人皆惶恐不安,擔憂漢室至此傾頹,可自打陛下親政過後,就立即一掃陰霾,四方貢獻朝使,還復太平了。”

對方顧左右而言他的說了半天,荀攸不由覺得好笑,他直截了當的問道:“孫丞,可是有什麼事要說?”

“啊、讓荀君見笑了,篤確實有個不情之請。”孫篤身材瘦小,留着山羊鬍,眯縫着的眼睛裡偶爾透出一絲狡黠的光,他笑了笑,說道:“在下有個遠親,三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只得依附於兄嫂。此人曾在太學受業,博覽精通,也有名士稱讚其才……”

荀攸聽了默然不語,半晌,方纔說道:“可是要我薦舉他?”

“喏。”孫篤很快答了一聲,又不着痕跡的看了荀攸一眼:“這事倒也不難辦,那人本身就是極有才華的,我也不敢勞請荀君將此人上薦國家。這次趙公等人出使歸來,不是在關東薦舉、徵辟了大批士子麼?在下想着,不然將我那遠親歸入此列,留待公府策試?”

“他叫什麼名字?”

孫篤以爲荀攸鬆了口,立即說道:“他叫孫資,字彥龍。”

荀攸仰臉吁了口氣,緩緩說道:“稱讚他的那位名士,如今在太原可還好?”

孫篤臉色一變,遲疑的說道:“荀君這話是、何意?”

荀攸自然知道孫篤的用意,不言聲的漠然看向孫篤,對方舉薦內親是假,藉此試探是真。

孫篤是幷州太原人,本來是專司帝后飲食的太官令,雖然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卻依然被王允的事情牽連,遭到免職。後來幸而拜入黃琬門下,這纔再度爲官,只是他不能再做負責皇帝飲食的太官令了,所以只好降職做二百石的太宰丞。

王允餘黨在當初那場風波之中大部分被清除殆盡,只有極少的如孫篤這樣的邊緣人物憑藉着黃琬的照拂,才得以苟且下來。如今突然冒出來接近荀攸,顯然是關心那些被徵辟薦舉入朝的關東士人今後的去向,以及皇帝對這批人的看法。

如果僅僅真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剛剛纔回寢室,第二更還差幾百字,等下發!

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