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四封密信

在雅羅斯拉夫爾的機械製造部駐辦處大樓內,楚思南的臨時辦公室裡,楚思南看着手中的四份密信,終於忍不住仰天大笑,不過這笑聲裡絕對沒有絲毫的快意,相反,倒是有這過多的憤懣。

想想這半年多來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楚思南不能不感到無限的辛酸和惆悵。在斯大林統治的時期,他被投進監獄,解釋了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在內的一衆老帥,說實話,在他們的身上,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在思想上轉變了許多。在監獄中的那段歲月裡,他覺得自己同這些老帥們之間建立起來的感情,是真正的戰友間的感情。

時過境遷,斯大林在自己的陰謀策劃下倒臺了,那些如同戰友般的老帥們走出了監獄,重新執掌了政權,在這個時候,楚思南以爲自己可以投入全部的經歷,大幹一場了。可是現實的殘酷,徹底的破滅了他的幻想。

控制了國家政權的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產生了矛盾,並由此引發了兩人之間的權力爭奪,迫於形勢,楚思南做出了選擇,投靠到了他並不屬意的布柳赫爾陣營,從而,也同圖哈切夫斯基徹底分裂。

如今,布柳赫爾又對他產生了敵意,但是另一方的圖哈切夫斯基又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這成什麼了?楚思南感覺自己就像是一棵浮萍,在一波波的勢力之間往來轉圜,而所爲的。卻僅僅是謀得一線生機。

不過在失落地同時,楚思南也感覺到一絲絲的欣慰,畢竟在這段時間裡,他也找到了幾個很牢靠的朋友。這次莫斯科方面,即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的決定一作出,僅僅是不到一天的時間,楚思南的面前就先後收到了四封密信,這其中有向他告知情況的,也有爲他出謀劃策的。

最先抵達的一封密信,自然是吉爾尼洛娃爲他送來的。在這封密信裡,隱藏了一批安全委員會掌握地絕密文件 ̄ ̄關於霍爾崔清洗以及大批政治犯處罰事件的始末。在這裡面。有着數份布柳赫爾親筆簽名地處理意見,這可是一份極爲重要的證據。是能夠布柳赫爾地王牌武器。楚思南明白,自己的妻子既然在這個時候將如此重要的東西交到自己的手中,那就說明她已經提前預感到情況的不妙了。而且從她保存這些文件的情況上看,吉爾尼洛娃從一開始就對布柳赫爾抱有戒心,也許,她對克里姆林宮的任何一個人,都抱有戒心。如今。楚思南不得不承認,自己地妻子,遠比自己更適合在克里姆林宮這樣的環境下生存。

第二封密信的到來,令楚思南感到有些意外,因爲送來這封密信的人,竟然是雅基爾。這爲當初一起被關進監獄的衆多老帥之一。同時,也是圖哈切夫斯基案中,遭受冤屈的八名蘇軍高級將領之一。說實話。雖然當初在監獄裡楚思南同這些老帥地關係都不錯,但是自從出獄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他同這些人之間的聯繫已經變得很少了。更爲重要的是,這些人無疑都是布柳赫爾地絕對親信,同時也是他的堅定支持者。所以說,在這個時候受到來自於雅基爾的密信,多少讓楚思南感到有些意外。

這份信裡沒有多少內容,只有短短的兩句話以及兩張軍方的通行證。這兩句話是:“走吧,蘇米我們會替你搭救出來。”而兩張軍方的通行證,則是由通行往蒙古方向的專用證件。

短短的兩句話,以及兩張通行證,已經將雅基爾的用意表達的很明確了,那就是這位老帥是不希望看到楚思南遇害,因此勸他出逃,而出逃的路徑,則是經由蒙古前往中國。

雅基爾的好意令楚思南感動,同時,也對這次自己的防守反擊具備了更加堅定的信心。

在雅基爾的信中,有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詞,那就是“我們”。這一個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的詞,讓楚思南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在布柳赫爾的嫡系勢力中,絕不僅僅只有雅基爾一個人對自己抱有好感或者說是持有同情。這是一個好現象,是一張在關鍵時刻或許能起到作用的好牌。

第三封密信,是出自楚思南的老朋友巴季茨基,這位剛剛榮任少將軍銜的年輕人,顯然並沒有因爲政治立場的問題,而同楚思南產生什麼隔閡。在來信中,他告訴楚思南,目前圖哈切夫斯基等人正在謀劃着一場離間計,目的,是要進一步拓寬他楚思南同布柳赫爾之間的罅隙。由此看,很可能隨後便會抵達雅羅斯拉夫爾的梅列茨科夫,其實並不懷好意。巴季茨基還告訴楚思南,無論時局如何變化,他都會站在楚思南的一邊,目前,他正在着力聯絡一些人,準備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一些力所能及的作用。

對於巴季茨基在這個時候的表態,楚思南除了感激之外說不出別的。毫無疑問,這位年輕的將領雖然目前風頭正勁,但是他在克里姆林宮這個圈子裡,還不具備任何的發言權,說得直白一點,他甚至都還沒有進入這個圈子。因此,他在這件事情上也許根本就幫不了什麼忙,一個說不好,還會把他自己都搭進去。可也正是由於如此,楚思南才能真正從這封密信中體會到一種真正的情誼,因爲巴季茨基既然這麼做了,那就證明他在這件事情上把自己的前途都豁出去了。

第四封密信,來自於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是克留奇科夫命他的親信部屬送來的,信上簡明扼要的說明了目前莫斯科尤其是安全委員會的局勢,同時,也說出了布柳赫爾對他的招攬之意。

所有人認爲。在楚思南所掌握地安全委員會裡,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是派系紛爭不斷,梅爾庫洛夫、阿巴庫莫夫、吉爾尼洛娃、克留奇科夫,這四個各自掌握着一方實力的人,都在較勁不已,而沒有背景的克留奇科夫,一直在夾縫中生存。但是事實上,真實的情況早就已經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在楚思南任命梅爾庫洛夫打理委員會主要事務的時候,面對梅爾庫洛夫咄咄逼人的攻勢,善於玩弄陰謀、尋機鑽營的吉爾尼洛娃。已經悄無聲息的同克留奇科夫達成某種協議,從而將克留奇科夫攬入了自己的陣營。

克留奇科夫是個聰明人。他深知在安全委員會這樣的部門裡工作,如果沒有一兩個靠山。那自己地政治前途是絕對得不到保障的,不僅如此,也許生命地保障都得不到。爲此,克留奇剋夫同暗中找上門來的吉爾尼洛娃一拍即合,兩人之間地暗中合作由此開始。

這一次,布柳赫爾着意要拿掉楚思南,並率先計劃從安全委員會着手。這令克留奇科夫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其一,是落井下石,趁這個機會,投到布柳赫爾的旗下。將安全委員會中隸屬於吉爾尼洛娃的派系一句清除乾淨,然後再協助布柳赫爾,將楚思南置於死地。其二。則是依舊追隨楚思南,轉而對抗布柳赫爾的強大壓力。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第一條路對克留奇科夫都有着更大吸引力,而且這也是最安全,最穩妥地方法。但是此時的克留奇科夫卻有着深一層的考慮,他不認爲自己走這條路是最正確地。首先說布柳赫爾這個人,克留奇科夫就不太喜歡。當初的楚思南同他的關係何等密切?毫不客氣的說,布柳赫爾之所以能夠從監獄裡出來,並重新執掌大權,完全都是楚思南的功勞。可即便如此,楚思南這個第一號大功臣,到最後都免不了走上“鳥盡弓藏”的路子,難道他克留奇科夫就會比別人更加幸運?

其次,克留奇科夫並不滿足於僅僅擔任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局長地職務,這個職務對他來說仍舊是有些低,他的目光更遠,野心更大。而一旦楚思南被搞掉,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的職務地確是空缺出來了,但是克留奇科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只要阿巴庫莫夫還在,那這個職務就輪不到他腦袋上。而一旦阿巴庫莫夫擔任了安全委員會的第一書記,那他克留奇科夫可以擔任的職務,定然會是第二或者是第三書記,從此之後,他手中的實權將會一去不返,徹徹底底成爲一個有名而無實的空頭書記。

有野心的人,就會有足夠的膽氣,克留奇科夫正是如此,他不願意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更不甘心碌碌無爲,所以,他要去搏,搏在這一次的較量中,楚思南能夠擊敗布柳赫爾。經過前一次扳倒斯大林的事情,克留奇科夫對楚思南有一種近乎盲目的信心。

當然,克留奇科夫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除了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最爲重要。那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通過安全委員會無所不在的耳目,他獲知了大量關於克里姆林宮內部的消息,他知道,目前的最高統帥部結構極爲不穩定。在圖哈切夫斯基同布柳赫爾的爭奪中,後者雖然看似佔據了明顯的優勢,但是他們的內部也存在着諸多的矛盾,而這些矛盾,主要存在於老帥與新人之間。像雅基爾等曾經住過監獄、受過冤屈的老帥,在重新等入政壇後,其實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重用,他們除了在最高統帥部中佔據着幾個席位之外,在軍中並沒有什麼實權。而像科涅夫、華西列夫斯基這些人,則是屬於新人方面的,他們大都在軍中擔任的要職,但是在最高統帥部裡,他們這類人卻很少,除了科涅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之外,就沒有別的人了。這樣的局面就造成了雙方的內鬥,老帥要拿到在軍中的實權,而實力派的新人,則需要得到最高統帥部的更多發言權,這種內鬥目前在布柳赫爾的強力壓制下還顯現地不是那麼明顯,可一旦有了什麼問題。這將是派系分崩離析的最佳契機。

在這新老兩批人之間,楚思南的存在成爲了一個異數,他當初在監獄裡的那生活,以及他在爲老帥平反一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他能夠爲布柳赫爾派系中的老人所接受。同時,他又是軍方新興的實力代表人物之一,前階段在北線戰場上所取得的功績,令他得到了新一代軍事將領們的承認。因此可以這樣說,在布柳赫爾的勢力中,楚思南是唯一可以中和各方地人物。一旦某一天布柳赫爾倒臺。圖哈切夫斯基要想收編這一方的勢力,那就必然要用到楚思南。克留奇科夫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

正因爲這些零零碎碎地原因,克留奇科夫把寶押在了楚思南的身上。他決定跟着楚思南走,他相信在這條看似充滿了危機地道路前方,有着無限的光明存在。

在楚思南收到的來自克留奇科夫的密信中,還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建議,在這份建議中,克留奇科夫提到,從目前的形勢看。楚思南已經必須出手反擊了,這絕不僅僅是一個危機的所在,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如果楚思南能夠放開手腳,那布柳赫爾絕對難逃此劫。

目前,克留奇科夫已經命令警衛隊將整個安全委員會完全封閉了起來。可以說任何有關安全委員會地消息,都不可能外傳。如果楚思南同意他的計劃,那麼他將在第一時間清理安全委員會。徹底剷除布柳赫爾安插在其中的眼線,以及阿巴庫莫夫的親信。而趁着這個機會,楚思南可以立刻趕赴霍爾崔,以阿巴庫莫夫以公爲私、肆意殺戮軍方人士,企圖重演當年的大清洗爲名,處決了他。然後,再將這次對西伯利亞第二軍區的清洗內幕,以及政治犯事件地內幕公諸於世,徹底打翻布柳赫爾在軍中的權威,讓他在短期內麻煩纏身。克留奇科夫認爲,只要這種情況已出現,那布柳赫爾派系內部肯定會亂成一鍋粥,而圖哈切夫斯基也決不會放棄這個打擊政敵的機會,由此,布柳赫爾必倒無疑,楚思南地情況自然轉危爲安。

老實說,楚思南在看了克留奇科夫這封密信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可行”。除掉阿巴庫莫夫,那整個安全委員會就完全處在了克留奇科夫的控制之下,而有了安全委員會的鼎力支持,那有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不過在心底裡,楚思南還有一點猶豫,那就是如果按照克留奇科夫這個計劃進行的話,那事後自己一旦成功,布柳赫爾將絕無生機,想起當初在監獄中的那段生活,楚思南不忍心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因此,這次的反擊一定要開展,但是具體的辦法,他決定還是要仔細的斟酌一番。不過克留奇科夫提到的幾個建議中,有一件事情楚思南覺得有必要作,那就是關於阿巴庫莫夫的一點,這個人在楚思南看來,必須死。

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楚思南身在雅羅斯拉夫爾,但是關於霍爾崔的消息,他也同樣一直在關注着。毫不客氣的說,阿巴庫莫夫在那裡所作的事情,幾乎全息全影的重現了當年大清洗中的一幕。西伯利亞第二軍區團級以上的軍官,都受到了牽連,數百人被作爲叛國嫌疑犯關押起來,而稍有反抗的人,則會被遭到毆打,甚至被當場搶決。阿巴庫莫夫顯然是要置朱可夫於死地,在他主持召開的全軍區軍事委員緊急會議上,他要求每個軍事委員,都必須羅列一份關於朱可夫的罪狀,拒不執行的人,就會被看作是朱可夫的同黨。

如此一個敗類,楚思南是不可能把他留下來的,只不過要除掉他,應該先做什麼樣的佈置,他覺得還有必要細細的思量一番。說句實話,霍爾崔事件是因他楚思南而起的,如果有一個處置不當,他很可能因此受到牽累。而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此時的阿巴庫莫夫大概已經獲知了莫斯科方面的決定,因此,這個傢伙大概也不會將楚思南放在眼裡了。

應該用一個什麼樣的辦法去處理掉阿巴庫莫夫,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這麼多的問題,又都是這麼複雜的問題,統統堆到了楚思南的面前,這讓驟然感覺自己那政治細胞並不發達的腦子,又要不夠用了,他覺得自己需要有一個人來出謀劃策。

以往,在處理這種紛繁複雜的問題的時候,都是有吉爾尼洛娃爲他先做好歸總,弄成一套條理清晰、環環相扣的方案,而後才交給他去辦理。如今,來自吉爾尼洛娃的幫助沒有了,一切都要靠自己,這讓楚思南有些頭疼。

在他的印象中,蘇斯洛夫應該是處理這種事情的好手,不過這個傢伙目前的立場還不清晰,能不能信任還要另說,而且最要命的是,蘇斯洛夫目前遠在列寧格勒前線,正是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當然,克留奇科夫也是一個好的人選,但是他……楚思南不想按照這個傢伙的方案去做。

誰能爲自己分憂,誰又能爲自己出謀劃策?幾經思索之下,楚思南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個人 ̄ ̄卡岡諾維奇,這個並不得志,而且備受布柳赫爾折磨的猶太人,也許是現在最合適的人選了。

第21章 再遇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38章 抱負第7章 兩支佩槍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14章 挺進(2)第1章 規劃東線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1章 規劃東線第3章 戰火燃燒的叢林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19章 身不由己第26章 急轉直下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4章 四處硝煙的戰場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4章 對日作戰?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31章 驚聞喜訊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14章 潛在的巨大威脅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8章 感受巴頓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4章 四處硝煙的戰場第17章 黑太陽的覆滅(3)第36章 莫斯科會議第8章 感受巴頓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38章 抱負第12章 包圍圈中的大魚(1)第22章 緋聞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11章 白俄羅斯戰役(1)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14章 挺進(2)第1章 規劃東線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1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6章 戰爭的脈動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19章 警衛迴歸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9章 似曾相識的牢房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43章 塞米巴拉金斯克第13章 挺進(1)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19章 警衛迴歸第16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1)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4章 對日作戰?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6章 就是羞辱你第1章 楔子第14章 蘇家王朝第3章 挖個坑給你跳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29章 似曾相識的牢房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12章 硝煙中那道風景第4章 初現電子戰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19章 警衛迴歸第4章 對日作戰?第8章 鬥志昂揚的海峽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4章 AK-44??第7章 兩支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