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就在吉爾尼洛娃準備好一切,準備驅車離開盧比揚卡大街的安全委員會總部,前往克里姆林宮布柳赫爾辦公室的時候,在克里姆林宮內,圖哈切夫斯基的辦公室裡,以圖哈切夫斯基本人爲首的一干人,也正在秘密商討着什麼。

其實,布柳赫爾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情,布柳赫爾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準確的消息,不過在之前,他並沒有做出任何表示。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爲他有兩方面的顧慮,一方面來說,他現在克里姆林宮的權力爭奪中完全落在了下風,因此,他擔心過早的發作,不僅對打擊布柳赫爾勢力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偷雞不成失把米。正是在這種思想得左右下,他才一直隱忍至今。另一方面,圖哈切夫斯基也有一點擔心,那就是自己在這件事情做文章,並憑藉着它來打擊布柳赫爾,即有可能會給那些各方面的專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從而使他們成爲這場政治角逐中的犧牲品。從某些方面來說,圖哈切夫斯基要更具備全局性的眼光,他即便是處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心,也始終沒有忘記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儘可能不要危及到蘇維埃國家的利益。無論從哪方面看,這些科學工作者、專家,對於整個蘇維埃國家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圖哈切夫斯基不希望這些人會出什麼意外。

圖哈切夫斯基歷來主張科技強軍,他對專家,尤其是軍事方面的專家向來都很重視。也許正因爲如此,他纔在各個科研院所有着很高的人望,而也正是因爲如此,布柳赫爾纔來上了這麼一手狠招。

這段時間裡,圖哈切夫斯基雖然沒有在明面上同布柳赫爾說什麼,但是在背地裡,他也作了不少工作,像卡莫夫這樣地軍科人才,就受到了他的保護。

如今,楚思南冒冒失失的一頭扎進這件棘手的事情裡。這對圖哈切夫斯基來說,可是一個難得機會。他考慮着,如果在這個時候出手。那即便是不能重創布柳赫爾,也能夠分化楚思南同他之間的互信關係。

現在誰都知道,楚思南通過前一階段在北線取得勝利,已經爲自己積攢了很大的聲望,同時,安全委員會這個相對獨立的部門,也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從這方面說。他絕對是布柳赫爾手下的一名大將,如果失去了他的協助,布柳赫爾一方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損失,他們很難在短期內彌補好因缺少楚思南而形成地權力空當。

只不過圖哈切夫斯基在這件事情上還有些猶豫,一方面,楚思南雖然在布柳赫爾一方的陣營中。但是曾經在監獄中相處地那段時光,令圖哈切夫斯基對他有這極好的印象。他了解這個來自中國年輕人,在他看來。楚思南並不是那種野心勃勃,對權力充滿慾望地人。尤爲難得的是,這個年輕人相當有才華,而且極具眼光,是一個不可多得人才。如果可能的話,圖哈切夫斯基甚至有心讓這個年輕人進入共產國際,在那裡鍛鍊一下,然後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讓一箇中國人來擔任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聯盟的最高領導人,這在別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對於圖哈切夫斯基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問題。聯盟的最高領導人就必須由俄羅斯人來擔任嗎?這是一個荒謬的理論,是列寧同志當初就批評過地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的根本表現。在蘇聯的第一代領導層中,這種理論是被摒棄的,列寧同志所認爲的“蘇共中央裡最能幹的,最有才華地”,並險些成爲列寧接班人的托洛茨基,他就不是俄羅斯人,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猶太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他們也不是俄羅斯人,同樣也是地地道道地猶太人。那個極力宣揚大俄羅斯民族情緒,並以此爲武器打擊政敵的斯大林,他也不是俄羅斯人,而是一個純粹的格魯吉亞人。圖哈切夫斯基當初真的很看重楚思南,因爲在推翻了斯大林的統治之後,他發現整個蘇維埃決策核心裡,除了這個年輕人之外,已經沒有特別出色的、可以擔負重任的新一代領軍人物了,但是很可惜,在他的這個想法還沒有付諸行動之前,布柳赫爾集團的爭權之勢已經表現出來,而在這個過程中,楚思南投靠到了那個陣營之中。

除了個人的原因之外,令圖哈切夫斯基感到猶豫的,還有自己手下一部分人的意見,他們似乎也對楚思南充滿了好感,因此反對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這一部分人的出現,令圖哈切夫斯基感到驚奇,同時也對楚思南的看法更深了一步。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久前參加了北線戰役的將領,他們以梅列茨科夫爲首,是圖哈切夫斯基派系中絕對的軍方實力派,因此,他們的反對意見,圖哈切夫斯基不得不去慎重考慮。

當然,在這其中也有另一種意見,那就是以崔可夫爲首的原斯大林派系,他們認爲目前是一個打擊布柳赫爾的絕佳機會,這個機會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放棄。當然,這樣做的目的還有另一方面,那就是通過在布柳赫爾與楚思南之間製造矛盾,從而把後者爭取過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楚思南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煢煢孑立的孤家寡人了,他除了掌握着至關重要的安全委員會之外,在布柳赫爾集團中,也有着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不說別的,就單單是一個波波夫,就爲楚思南爭取到了海軍方面的絕對支持,這一方勢力是不容忽視的。

如果能夠把楚思南和他的勢力爭取過來,那麼從全局上看,圖哈切夫斯基派系就能夠同布柳赫爾一方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實力均衡。從而扭轉之前的不利局面。

大家都只知道,由於蘇德戰爭地爆發,蘇聯進入了戰時的緊急狀態,國家的一切權力,基本上從政治局會議,轉到了臨時組成的最高統帥部手中。斯大林統治時期,統帥部的一切權力完全由他自己掌握,而在他被推翻之後,在圖哈切夫斯基領導下,最高統帥部組成了十五人的決策小組。這十五人的共同決議,就決定着整個蘇聯方方面面的決策。

在布柳赫爾發起政權攻勢之初。最高統帥部的十五人小組中,就有九人爲他所籠絡。這其中就包括了新加入最高統帥部不久的楚思南。從此之後,在最高統帥部裡,布柳赫爾就掌握了絕對地發言權,從而,也就等於是把圖哈切夫斯基的權力架空了。圖哈切夫斯基屢次想要限制最高統帥部地權利,並將這份權力收回政治局,但是很顯然。他的提議在最高統帥部根本得不到通過。

如今,一旦掌握這一票權利地楚思南,同布柳赫爾之間因分歧而產生決裂,轉而投靠到了圖哈切夫斯基一方,那雙方的決定票數,就由六比九轉化爲了七比八。雖然從表面上看。布柳赫爾仍舊佔據着超出一票的優勢,但是這份優勢已經岌岌可危了。布柳赫爾要想繼續保持他的絕對優勢,就必須將等同於叛變的楚思南拿下。可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得不承認,在進入最高統帥部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楚思南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在戰場上,他剛剛取得了前所未有地勝利;在政治上,他是新生的政治力量,同托洛茨基主義者、斯大林清洗派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在個人生活問題上,他爲人清廉,克己操守,根本就讓人抓不到把柄。隨便給他安一個罪名,說他叛國,勾結白匪殘餘?這種事情需要通過安全委員會的核查,而很不幸的是,安全委員會到現在爲止還掌握在他的手裡。雖然他本人從不出面處理該委員會的事務,但是他那個善於玩弄陰謀詭計地妻子,卻在無形中把安全委員會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真可謂是潑水難進,整個委員會的任何問題,都逃不過這個女人地眼睛。因此,在拿下楚思南的過程中,安全委員會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從這方面看,布柳赫爾即便是要對楚思南動手,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這段時間對於圖哈切夫斯基來說,已經足夠做好充足的準備了。

經過一番充分的思考,圖哈切夫斯基和他的幕僚們制定出了一個穩妥的方案,而這套方案的最初部分,就是針對離間布柳赫爾與楚思南的。只要這一步計劃得以實現,那後續的部分就容易多了。

爲了實現初步的計劃,圖哈切夫斯基決定委派一個人,前往雅羅斯拉夫爾同楚思南進行接觸,一方面可以協助楚思南處理那些政治犯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令布柳赫爾對他產生懷疑。

至於要委派誰去承擔這個任務,在開始的時候,圖哈切夫斯基真正屬意的人選是巴季茨基,不爲別的,就因爲楚思南很看重這個年輕人。可是令圖哈切夫斯基失望的是,巴季茨基性格倔強,他拒絕接受這個旨在針對楚思南的陰謀任務。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圖哈切夫斯基只得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梅列茨科夫。

就在圖哈切夫斯基着手安排一切的時候,布柳赫爾也正在爲楚思南的事情而傷腦筋。吉爾尼洛娃的預料並沒有錯,這次楚思南在雅羅斯拉夫爾所作的事情,的確讓布柳赫爾大爲惱火,對他來說,這已經是楚思南第二次忤逆他的意圖了。

在前一次處理波波夫事件的時候,布柳赫爾已經對楚思南的任意妄爲感到不快了,只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將這份不快掩藏了起來。隨後,他爲了給楚思南提個醒,將他從一線指揮員的位置上撤了回來,轉而去負責後方的工業工作,同時,還有些刁難性的規定,必須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做出成績。按照布柳赫爾最初的構想,楚思南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拿出一份像樣地成績單的。到那時,他就會向自己低頭,而自己呢,也趁機給他一番訓斥,讓他將之前的那種氣焰收斂起來。

可是布柳赫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楚思南上任僅僅十幾天,便又在雅羅斯拉夫爾任意胡爲,給自己捅出了這麼大的漏子,這真是豈有此理!

不得不承認,自從在政權之路上順風順水以來。布柳赫爾的性情同當初有了極大的差別。他的權力慾望正在一天天的膨脹起來,而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他不再像當初那樣地和藹,那樣的平易近人。現在地他已經不允許有人忤逆他的意圖。不允許有人和他唱反調,對於這一點,派系內地人都能夠明顯察覺到,尤其是科涅夫、華西列夫斯基這些老油條。如今,楚思南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他,他要是不惱火,不心生怨恨。那纔是真的有問題呢。

這一次的政治犯時間,令布柳赫爾真的有了拿掉楚思南的心思,可當他有了這種心思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似乎並不容易。

首先來說,在派系內部。那些當初曾經一起蹲過監獄,並一起在楚思南的幫助下逃出昇天的老帥們,似乎對他的這項提議並不贊成。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出眼反對。但是一個個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樣子,令布柳赫爾很不痛快,同時也更加的警惕,他認識到,在自己地派系內,楚思南的影響力似乎被自己低估了。

其次,楚思南掌握着那個該死的安全委員會,而布柳赫爾自己有很多地事情,都是通過安全委員會、準確地說,是吉爾尼洛娃來付諸實施的。這些事情有一部分是見不得光的,就像對霍爾崔西伯利亞第二軍區的處置問題,以及那些政治犯的處理問題,如果這些事情的始末被披露出去,那布柳赫爾自己都很難擺平。

如今,布柳赫爾似乎在一瞬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楚思南的存在,對自己產生了某種威脅,自己之前對他的姑息縱容,已經造成了一個尾大不掉的尷尬局面。如果自己再不採取行動,再對楚思南放縱而處的話,那早晚有一天,自己會走上斯大林的老路,從而後悔莫及。

正是因爲意識到了這一危險,布柳赫爾纔不顧派系內各方的曖昧態度,執意要找個機會,拿掉楚思南。同時,爲了保證這一計劃的順利進行,他決定首先從安全委員會內部着手,分化楚思南的權力核心。

在性格上,布柳赫爾的確同斯大林有着幾分相像,兩人都是果敢剛毅、雷厲風行的那種性格,具備這種性格的人,一旦決定做一件事,那就會立刻付諸實施,而不去考慮後果。

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布柳赫爾結束了同吉爾尼洛娃的通話之後,便立刻撥通了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局長辦公室的電話,他要聯繫這段時間以來在安全委員會裡並不得志的克留奇科夫。他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了,目前,在安全委員會裡,只有克留奇科夫才能在楚思南與吉爾尼洛娃都不在的時候,挑起整根大梁。而從之前的情況看,克留奇科夫也素來受到吉爾尼洛娃的排擠,因此,應該能夠爲自己所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阿巴庫莫夫,他可是安全委員會第二書記,有他同克留奇科夫相配合,相信要清除楚思南的勢力應該並不困難。

先將吉爾尼洛娃扣押起來,然後命令克留奇科夫在短期內整頓安全委員會內務,排擠楚思南的故有勢力,從而將安全委員會緊緊抓在手裡。再之後,那就什麼都好說了。命令安全委員會出具一份關於楚思南不軌行爲的證據,然後送到最高統帥部備申,提案對楚思南實施逮捕判刑等等等等,一切水到渠成。

克留奇科夫放下電話,此時,他臉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嚴肅。在剛纔的電話裡,布柳赫爾雖然把話說得含糊其辭,但是其中的某些暗示,他卻能夠聽得出來。

這對克留奇科夫來說,絕對是一場新的考驗,而他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影響到全局的發展。

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後,克留奇科夫思慮了良久,才咬了咬牙,伸手按下了桌邊的按鈕。

“局長,您有什麼事嗎?”一個身穿軍裝的年輕女兵推門進來,輕聲問道。

“蘇珊娜,”克留奇科夫笑了笑說道,“你去二局那邊看看,吉爾尼洛娃局長現在在不在。”

“哦,局長,剛纔她已經出去了,”蘇珊娜歪歪頭說道,“我親眼看見她上的車,大概是有什麼事情要處理,走得挺匆忙的。”

“噢,那好,”克留奇科夫從椅子上站起來,隨手取了自己的帽子戴上,然後說道,“你去通知一下局內屬衛隊,讓他們把整個委員會封鎖起來,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準進出,尤其是二局的人。”

“啊?!”蘇珊娜驚呼一聲,她還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什麼。

“啊什麼,執行命令。”克留奇科夫把臉一繃,嚴肅地說道。

“是,我這就去。”蘇珊娜惶急地說道。

“噢,還有,”克留奇科夫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他補充道,“把斯韋爾科洛夫給我叫來,我有事情要他去辦。”

“是,我明白了。”蘇珊娜答應一聲,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20章 征服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5章 一個特務頭子第2章 方面軍軍事會議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33章 英蘇首戰第2章 莫斯科的初春第31章 驚聞喜訊第2章 蘇維埃的占星師第5章 朱可夫的定心丸第9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3)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22章 勝利者第17章 黑太陽的覆滅(3)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9章 人才的集中營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23章 一個精明的猶太第5章 阿穆爾共青城第16章 窮途末路有曙光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33章 英蘇首戰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19章 警衛迴歸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34章 外交第33章 英蘇首戰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30章 北線大決戰(9)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10章 總攻(1)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14章 蘇家王朝第1章 規劃東線第12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下)第2章 莫斯科的初春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22章 四封密信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0章 征服第5章 一個特務頭子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17章 領袖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13章 酒會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23章 日本黑金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7章 圍殲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14章 AK-44??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章 黎明前的襲營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44章 實爆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6章 革命式婚姻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16章 小人第17章 黑太陽的覆滅(3)第12章 不在乎再打幾年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