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一天夜晚,細君在嬸孃室內閒話,自己長大以後聽到風言風語傳說自己的父親如何如何的一些事情,常常壓在自己的心頭。面對社會,面對社會上的人,世上已經沒有自己的親人了,只有叔父和嬸孃是自己最親的人。尤其是嬸孃朝夕都可以相處,無形中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時時呵護着自己,一種依靠和滿足的心理,增強了細君抗爭社會的力量。於是,她早就有了向嬸孃詢問父母的情況的想法。

“嬸孃,有件事我想……”細君欲言又止。

“我的女兒,有什麼話你就說……”嬸孃看着楚楚動人的細君問道。

“我……?”細君在思考着,此時問嬸孃是否合適。

“我的女兒,說吧,是宮女丫鬟欺負你了,還是哪一位下人得罪你了,還是……?”嬸孃詢問着,臉上逐漸露出了霸氣的神色,因爲在這個宮殿裡,她是管理這個王府後宮的最高領導者。

“不不……沒有沒有……”細君連忙分辨道。

“那你想問什麼?只要我知道的……。”嬸孃笑着說道。

“我想……我想……問一問我的父母親的事情。”細君一急躁,雖然有些結巴,也就說出了口。

“你父母親啊!是的……”嬸孃剛纔的精神一下卸下了好多。沉默,首先是嬸孃沒有說話,細君也不再說話,只是忽閃着大眼睛看着嬸孃,嬸孃不說話,她也沒有再說話的必要。因爲她不知道嬸孃是把父母的事情告訴自己,還是不告訴自己。

嬸孃在沉思着……孩子長大了,她父母的事情應該告訴她了,遲早她都會知道的,她有權利知道這些,這時候是時機嗎?全部告訴她嗎?嬸孃在沉默中思考着……。對,先告訴她一部分,以後再……慢慢地告訴她……。

“你的爺爺劉非是先皇漢景帝的兒子,也是當今皇上的親兄弟。景帝在位的時候,吳王劉濞謀反朝廷,你爺爺平叛有功被封爲江都王。你的父親被立爲太子,江都是玉米之鄉,富庶無比,府內生活融洽和睦,相安無事……。只是……”嬸孃思索着要從哪裡說起。

隨着嬸孃的話語,一幅多年前父母親生活的畫面呈現在劉細君的面前……。

江都太子劉建,是劉非的髮妻王氏所生,也是劉非的第一個孩子,不但長得極像劉非,而且聰明膽大,從四五歲起,就表現出過人的膽識,經常說一些驚人之語,都是別人不敢說不敢想的。劉非非常器重他,請了許多名師教導他,不但教他讀書識字,而且教他武功和兵法,總想把他培養成曠世奇才。劉建聰明好學,十六七歲便表現出過人才華,既能與文臣談治國之道,又能與武將練兵沙場。就在劉非得意之餘,也漸漸發現了劉建日益驕縱,秉性不羈的性格。

原來是在劉建十七歲的時候,

他喜歡上一個青樓女子,從此全天下的女人都變成了草芥,只有這個青樓女子是一朵鮮花。家裡催他成親,他也挑三撿四地搪塞着,根本不當一回事兒。他把那個女子包了下來,整天惦記着給她打首飾、裁衣服,甚至於親自給她彈琴、唱曲兒,偷空就跑出去找她。誰知這女子一面與他相好,一面與別的王孫公子周旋,有一次劉建興沖沖去找她,卻撞見她衣冠不整地坐在一個嫖客懷裡吃酒作樂。劉建大怒,拔劍把那個人給殺了,鮮血濺了他一臉,他也不擦一下,然後又一把揪住那女子腦後的頭髮,把她拎了起來。那女子見劉建滿是鮮血的臉就在眼前,眼睛紅紅的盯着自己,不覺嚇得魂飛魄散,只怕他再來一劍把自己也殺了。哪知劉建恨恨地長嘆一聲,一鬆手把她丟到了地上,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狂笑了一陣之後,轉身揚長而去。

江都太子因爲爭風吃醋而殺人,這件事傳得滿城風雨,從此太子便成了好色和驕橫的代名詞。江都王夫婦很惱火,覺得很沒面子,從此對太子嚴加管教,並給他請了一位宿儒專門教他學禮,但這種由寵愛突然變爲專制的管教方式,遭到太子的強烈反抗。太子很不服氣,態度強橫,把西席先生的書案都給掀了,但江都王更加強橫,經常叫人把太子按到板凳上拿大板子打,如果太子頂撞他太厲害了,江都王急怒之下,順手拎起個棍杖照太子身上就是一頓揍。

後來,太子劉建漸漸發現胳膊扭不過大腿,也就學聰明瞭,懂得了陽奉陰違。後來,江都王給太子娶了世家女成光爲妻,第二年又生下了女兒細君。太子劉建雖然驕傲放縱,但對這個女兒卻愛如至寶,細君剛生下來他便迫不及待地跑進產房,滿屋子的女人攔都攔不住。一看到襁褓中巴掌大的小嬰兒,劉建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反覆說道:“瞧這小下巴,瞧這小鼻子,啊呀,閉着眼睛睡覺呢,快醒醒跟我玩玩!”從此後劉建找到了一件樂事,沒事兒就把細君接過來抱着晃悠,只要一見到女兒,心裡的石頭就變成了一江春水。

又過了兩年,劉建的生母王氏去世,臨終前對江都王劉非哀求道:“我知道劉建不嚴加管教難以成器,但建兒從小被寵壞了,一下子對他如此嚴厲,他心裡會很彆扭。如今他自己也有了孩子,已是爲人之父,你要給他留些自尊,何況他脾氣也好了很多,以後你就不要再打他了。”

從此以後,江都王劉非不再責打劉建,但對他的態度仍然很嚴厲。劉建對父親則始終耿耿於懷,滿腹怨氣,只是表面上僞裝出恭敬孝順的態度。心中一套陽奉陰違的計謀,才使江都王劉非沒有把他的太子頭銜廢掉。但是,揹着數條人命的劉建在當地惡名遠揚。

嬸孃對劉細君敘說了她父母親部分事情的經過,目的是要已經逐漸成人的劉細君初步瞭解她的父母,另外,

今天晚上細君提出這一個話題後,不能讓這一個苦命的女兒失望,滿足她的要求。至於他的父親謀反後來被漢武帝誅殺奪去了性命,母親也慘遭殺害的事實,嬸孃沒有給細君說清楚,她也不想說清楚。

目的很明確,嬸孃不想讓細君年幼的心靈受到傷害太大。

揚州,在多年風雲變幻的漫長歲月裡,幾經兵火劫難,也幾度輝煌燦爛。因而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古城風韻。那些世代相傳、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在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像清泉一樣流淌……在文化上,它擁有各種技術、藝術、學術精華,素以富裕、文明、秀美著稱。

劉細君就是在這種先進文化與經濟發達的地方一年又一年成長着,尤其是在叔叔劉胥的王宮內,在文化與文明的聚集地,在富裕和優厚的生活基礎上,由於高水平的薰陶和禮節禮貌的養成,慢慢地成長爲時代的嬌女。無論是琴棋書畫、文筆紙墨,還是文化修養、衣着舉止,造就的卓越不凡和優秀品質,給今後的成功,給光耀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揚州生活中的劉細君,隨着年齡的增長,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她看到了叔叔廣陵王劉胥,因爲自己的個人愛好,想法十分的過於荒唐,經常與猛獸搏鬥,有時手斃猛獸,在心理上喜歡挑戰項羽,力量大的能扛鼎舉石。但是,他勇而無謀,決而不斷的性格,不但使漢武帝劉徹不喜歡這個整天做着馴獸員夢想的人,而且引起了朝廷怕他“反叛”的疑慮,給他一生仕途發展都產生了很大阻力。註定了一生都不可能被朝廷利用,只能無所作爲的夢想中度過每一個日日夜夜。

在那個時代,大漢朝爲了國家的安寧,與鄰國“和親”求好,是漢朝前幾代帝王慣用的辦法。假如皇帝那一天想要招宮室之中的女兒前去“和親”,派到廣陵地區的女性,作爲廣陵王劉胥自然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女遠嫁。叔叔的意圖很明顯,讓自己收養的侄女去頂替自己的女兒也未嘗不可。這萬里的路程,誰都心中知道,但凡和親的公主,哪個受得了和親的路途遙遠和那裡的惡劣環境,不是在路上顛簸而死,就是到了目的地以後,由於心情鬱悶和生活艱苦過了幾年就死去了。接着新的“和親”女又會派下來。假如有一天,和親的女性下派到揚州區域,自己的侄女在這裡吃喝住玩,都是自己的花銷,這要是叔叔提出讓細君前去和親,她自然是義無反顧的,因爲這個生命幾乎就是叔叔給她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意與社會造就了劉細君這個人,這個人就要爲時代有所擔當,劉細君在風景秀美的揚州生活着,成長着,修養着,豆蔻年華的劉細君已經能詩善文,精通音律,爲人處事,進退相宜,宮中上下,口碑甚好。她就這樣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展示自己時機的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