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

謝安若是知道冉閔公開嘲諷絕對是要氣得跳腳,他們面對的敵人並不是擺明陣仗地進行交鋒,是利用複雜的山地躲避和襲擊,山區作戰就沒有簡單過的時候,不管是在什麼時代都是如此。

西強山只是一個總的泛稱,其實包含了幾處連綿的山脈和一大塊的密林,那裡的地形之複雜一點都不輸給巴蜀,甚至可以說還比巴蜀要複雜一些。

巴蜀至少經過人爲開發,長久以來已經開闢出人可以走的道路,再來是作爲諸夏自古以來的棲息地總會有輿圖勘測,可西強山真就不是諸夏踏足過的領域。

位於高原之下的西強山,那裡有山脈和密林,還有兩處很明顯的盆地。要深切的知道一點,沒有經過人爲開發的地區就代表沒路,再來是盆地長期積水之下也極爲容易形成沼澤區。什麼都是原始的狀態下,猛獸以及各種蟲類更是多不勝數,對人踏及的挑戰性一點都不低。

謝安率軍進行拉網式的圍剿,很多時候困難不是在羌、氐殘餘的反抗方面,是大自然給圍剿增加了無數的困難。他們圍剿期間不缺發現暴屍荒野的屍骸,幾乎是什麼死法都有,被毒蟲毒死的最多,哪怕是他們有充足的事先準備,可是非戰鬥減員也是相當嚴重。

想要開拓一地原始區域從來就不存在什麼容易,也就能夠知道先人到底是有着何等的無畏精神,纔有了子孫後輩得以安逸生活的環境,恰恰就是因爲知道開拓不易,諸夏也才產生對祖先的崇拜。

針對羌、氐殘餘的戰事進行得怎麼樣不是冉閔該去關心的事情,他連太尉徐正都能時不時地調侃或嘲諷上那麼幾句,對本來就不怎麼對盤的謝安又怎麼會嘴下留情?

“驃騎將軍正是一如既往的……”李匡後面的話沒說了,可大家都懂得是什麼意思。他東張西望地看了一圈,纔對謝艾說:“驃騎將軍既然已經抵達陽關,諸事便算是畢了?”

謝艾見冉閔到來沒有風風火火要搞事,內心裡自然是大大地鬆一口氣。他卻是一點都不敢放鬆,說道:“我等卻是不可懈怠啊!”

李匡秒懂,冉閔是什麼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自己這邊出什麼幺蛾子。

總歸來講,雖然前一段時間有下過雨,可是西北將要爆發旱情已經是不可扭轉的事情,漢國在西北採取強硬手段鎮壓宵小,又由謝艾出面拉攏可爭取對象,鬧事要面臨鐵血手段鎮壓,官方也給出了活路,大傢伙還是想一想該怎麼在官方的規劃下怎麼渡過難關。

西北的本地人蔘與進軍西域是要用向外征戰的方式尋找活路,其餘區域前來的人則是完全針對軍功。

全國各地涌向西北的人太多,倒是給西北人提了一個醒,漢國極重軍功的前提下,不是軍隊一員也能獲取軍功,那是前所未有的好事,可別錯過這個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我等雖未有軍籍,卻是由軍隊領導進軍,有何差異?”三石老早就抵達陽關,是作爲被第一批編練的人員:“有功依然被認可,可獲爵位,該有賞賜一點不少。”

其實有更多的好事,比如到了陽關之後,吃喝也被軍方承擔了起來,伙食方面更是家裡所比不上的,就是訓練非常嚴格,消耗的體力也非常大。

在當今這麼一個年頭,就算是富足的家庭也難以保證每個月能吃上幾頓肉,漢軍的食譜卻是從來不缺肉類,尤其是以水類肉最豐富。

三石剛纔已經吃掉一條鹹魚,正在向第二條下嘴。他對於鹹魚很是喜歡,不是鹹魚有多麼好吃,是鹹魚有着充足的鹽分,稻米飯搭配着鹹魚,再有一碗濃濃肉香的湯,感覺自己過的就是地主老爺的美日子。

漢國從一開始就不缺乏海產,一度還以鹹魚作爲主打產品與拓跋代國進行過貿易。之所以叫鹹魚,不就是經過拌鹽製作。而鹽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必需品,可很多地方壓根就不產鹽。

西北有鹽池,還是從先秦就有的鹽池,但是鹽池的產量很小,質量方面也根本就不怎麼樣。得說的是西北的百姓長期就屬於缺鹽狀態,想得到正兒八經的鹽屬於奢望,絕大多數人只能是用鹹布,甚至是連一點鹹味都不會有。

不但是西北,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屬於缺鹽,也就有了各種各樣在煮食時增加食物鹹分的手段,味道是有了,可是對身體該有的補充卻是沒有,導致身體總是缺乏這個那個,不但壽命長不了,各種各樣的毛病也不缺。

可以說三石從小到大就沒吃過真正意義上的鹽,不單獨他,是絕大多數窮困之人都是相同的情況,對於鹹魚的熱愛也就不難理解。

麥磨粉製作麪食是近幾年纔有的事情,最先風靡開來的地方是原青州行政區,後面向周邊擴展,就是還沒有傳到西北,也就是說後世極度流行麪食的西北在現如今的糧食依然是黍米、秫米、粟米和衆多雜糧之類。

事實上麥原先在中原也不是主要糧食,大多是作爲主糧之後的季後補種農作物,小麥得到的重視不多,卻是大多栽種大麥。在將麥磨粉沒有出現之前,麥是一種極度難以下嚥的食物,與脫殼技術也是有關。

要是沒有經過劉彥的改進,不但麥磨粉不會那麼早出現,就是多種糧食的脫殼也是以舂爲手段,也就是拿着粗重的木頭慢慢舂,家中的婦女光是爲了每頓食物經常需要舂上一兩個時辰。

稻米在長江以北並不流行,許許多多的西北人是到了陽關才知道有稻米這麼一種食物存在。

軍方的稻米來源是西南和中南半島,以中南半島的獲取量最多。事實上每個地區的稻米口味都不相同,看得是當地的氣候怎麼樣,更符合的地方口味自然是更好。後世發展雜交水稻爲的是產量,可營養價值方面真的不怎麼樣,但沒有比讓全國人民吃得上飯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說哪裡的稻米最好吃,毫無疑問就是中南半島那邊出產的稻米,不但是一顆顆飽滿和光亮剔透,就是營養價值也相當高。現如今漢國的很多人都能吃到中南半島出產的稻米,卻是要比子孫後輩幸福得多。

“明日便要開拔了。”

“是啊,出陽關往白龍堆。”

白龍堆以前叫什麼已經不重要,名字當然是第一代開拓西域的西漢命名,證實了只有強者纔有“命名權”的規則。

白龍堆就是現代的羅布泊,就是目前那邊並不存在廣袤的沙漠,僅是一些區域形成戈壁,大多數地區是草原狀態。

出陽關之後,向西路途地形大多趨於平坦,便是有山也是很小的小山包,往前六百餘里可以抵達蒲昌海。

對了,蒲昌海(鹽澤)是先漢的舊稱,蒲昌海的稱呼一直是延續到曹魏,到了西晉時期改名爲牢蘭海。劉彥當然是無視掉司馬一家子當政期間的一些命名,重新用回了先漢的稱呼。

陽關正西面爲平原地形,南邊則有一道連綿數百里的山脈,山脈目前是沒有名字,到後世被取名金山脈。金山脈再往南是一處範圍極廣的盆地,現代命名爲柴達木盆地,再繼續往南則是崑崙山脈了。

謝安目前率軍激戰的地方就在崑崙山以南,那裡山脈連綿,卻又有着諸多的盆地,他們遭遇的困難與隋唐時期一樣,甚至還比隋唐時期更困難一些,至少隋唐時期那裡是有吐谷渾六部棲息,可目前真的就是很原始的面貌。

從中原往西域的一整條路線有一個泛稱叫河西走廊。這一條河西走廊並不是一成不變,沙漠化和戈壁化會使道路出現變更,目前使用的是由姑臧一路向西到陽關的路線,等待因爲氣候改變了面貌,到隋唐其實只能是選擇到玉門關的路線,導致隋唐的很多文化作品中基本是見不到陽關,倒是很多的邊塞詩人經常會提到玉門關。

“五萬五千人足用三月之糧,缺糧便是就敵了。”

李匡說不上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出陽關進軍西域本來就是一種“止損”行爲,國家願意提供可用三個月,在全國即將面臨全面缺糧窘境下,已經是盡到最大的努力。

謝艾並不會出陽關,他仍將留在西北處理後續事宜。

第一批前往西域的人將以李匡爲首,他們進入西域之後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不限制一些條條框框。

在第一批之後,第二批人手會在隨後的一個月開拔,卻不再以軍團模式進入西域,是以小股人馬的“自由行”,等於李匡所帶領的第一批是爲了打開局面而去,跟漢國開拓中南半島非常類似。

由於是求活前提下的進軍西域,官方並沒有爲各驍果發放號衣,等於是除了軍方的將士之外,其餘人是穿什麼的都有,他們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武備齊全。

到了正式出發的當天,消失了有一段時間的冉閔再次出現。

冉閔是站在陽關城隘之上看着不斷列隊穿過關隘的隊伍,身側由謝艾進行陪伴。

“南方人有中南半島,北方人有西域。”冉閔對於鼓勵民間向外開拓其實沒有更深的理解,就是單純的覺得都有一個能搶劫的地方真好:“這一下子算是公平了。”

陽關城牆高約八米,連接兩處山體而建,內外皆有甕城,山體部分被鑿空用以藏兵和囤積物資。它自被張氏涼國重新修建起來之後,其實還真沒有發揮過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張氏涼國主動向西域發兵進擊,西域人連一次靠近陽關都沒有。

“西域與中南半島不同。中南半島處於蠻荒,便是有政權,多數地區並不被管控,以野人居多。”謝艾對中南半島並非不知情,那邊與西域也是兩個決然不同的環境,再來就是:“西域在先漢攻下之前便是小國林立,更出現過強國。又處於東西方交匯之處,文化多樣,民風彪悍。”

“北方漢人同樣比南方漢人更能打。”冉閔纔不管是不是地圖炮,笑着說:“能打的對上能打的,倒是合適。”

謝艾也就是說說而已,西域人就是再能打,長久的時間裡面也是被諸夏教導怎麼做人,已經被開發的西域也相比中南半島少了更多來自於大自然的危險,前往西域面對的就是人與人的拼殺居多,不用像前往中南半島在密林裡走着走着突然被什麼咬了沒了小命。

五萬五千人的出關,還只有一個城門洞能夠通行,速度真的是快不到哪去,從第一批人出關到最後一人走出,整個過程竟然耗時多達七個小時,導致作爲前導的騎兵部隊都走出二十里之遠,後面卻是吊着。

直至最後一人出陽關,冉閔看着綿長的隊伍說道:“西域那邊什麼反應?”

“大漢在陽關聚集一二十萬人,動靜搞得太大。”謝艾不負責進軍西域,與李匡接觸多了卻也知道情況:“鄯善多方奔走,焉耆、高昌、且末、精絕等國知曉厲害,奉龜茲爲盟主,組成聯軍嚴陣以待。”

“商人與樂師之國啊?”冉閔對龜茲還真就不陌生,主要是石碣趙國曾經接納了相當多的龜茲人,十分得到石虎禮遇的佛圖澄就是來自龜茲。他有些好笑地說:“以龜茲爲盟主,只是因爲龜茲富有?”

還真讓冉閔給猜中了,要說西域現在哪個國家最富有,那絕對是以龜茲爲首。龜茲有錢到隨處僱傭人馬的地步,就靠着僱傭軍大肆開疆闢土,還不斷用錢砸,砸出了本來應該感到忌憚的衆西域國家樂呵呵,就那麼眼睜睜地看着龜茲不斷擴張。

“疏勒和車師不動,問題就不大。”冉閔是真的瞧不起龜茲人,與諸夏的固定思維關係挺大,諸夏自古就不認爲商人和伶人之國能幹成什麼大事。他想起了什麼,略略感到好笑地問:“烏孫人真的對車師動手了?”

謝艾還是知道冉閔爲什麼會有那麼明顯的揶揄,主要是漢國這邊只是稍微暗示了一下下,知道漢國進軍西域意志堅定的烏孫,又像歷史上那樣堅定要抱大腿了。

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522章 誰人之國第30章 那片目光第1056章 皇帝與儲君第495章 難有全屍第255章 漢軍南下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401章 有何懼之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95章 長廣郡郡守第356章 情況不一般第383章 仁至義盡第599章 張氏涼國……沒了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908章 對牛彈箏?第1048章 痛快點!第1092章 碰撞!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343章 突圍開始第954章 碰撞第67章 一場亂戰第359章 再建大漢第352章 再定個小目標第825章 漢人就是大爺第194章 各方到位第457章 怎可無掙扎第790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418章 我來,我見。第988章 乾脆一學到底第297章 談崩了?第75章 反掌之間第930章 他們將成爲新的戰場主宰第764章 期盼之事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135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上)第375章 千里馳遠第755章 欺負小朋友第411章 乞活……乞活……第1094章 很快見結果了第497章 火燒連營第717章 紛至沓來第642章 俺們不敢反第713章 朕的“美人”在哪裡?第482章 滅國封侯第487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家族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562章 咱們老百姓……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80章 新的起點,與謀劃第577章 可以搞點事情第1029章 事情大條了第172章 兵鋒指北海第830章 因地而異第364章 必要的亮肌肉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636章 文武再交鋒第525章 滿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章 仁慈的人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794章 教科書般的騎戰第91章 文明或野蠻第661章 和平還是戰爭?第80章 新的起點,與謀劃第233章 事情太大了第184章 人頭,更多的人頭!第830章 因地而異第477章 萬衆百姓可爲兵第94章 多方雲動第924章 從今往後第1020章 舉世攻漢(十一)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563章 再次親征第755章 欺負小朋友第145章 冬季戰爭的開端第834章 沒錢?回去信你妹第681章 真特麼有錢第555章 最後的瘋狂第143章 飽暖思淫慾第611章 滅燕之戰(三)第626章 驚聞《蘭亭序》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521章 無不可得罪之人第924章 從今往後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656章 糧食不夠?去搶啊!第375章 千里馳遠第290章 正式接觸第905章 扎心了,老鐵第890章 老大怎麼當?第308章 軍容之鼎盛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631章 莊子之說《胠篋》第93章 所謂豪強(下)第85章 軍隊正規化第190章 多方介入第284章 高層無小事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