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漢家兒郎千千萬

人比其他動物的優勢不止是在智慧方面,是智慧所帶來的更多種的思量,趨吉避凶無疑更是一種經由智慧加持之後的本領。

曾經統治西北的張氏,闔族基本沒跑地被漢國帶到關中,就算是有張氏涼國的衆臣得以逃脫,他們要是沒什麼特殊心思自然是能大大方方地露面接受監視和管控,要是想幹點什麼有損漢國的事情則是隻能躲起來暗地裡進行。

張氏闔族全被帶走,等於是西北沒有了名份大義上的扛旗人,那些曾經的張氏涼國重臣可以作爲旗幟,可是份量上真無法與張氏相比。

漢國建立僅有九年,可是九年之間不但一統諸夏舊土,還驅逐和消滅了曾經肆虐中原的胡虜,更是殺進草原奪下了漠南。

諸夏曾經的軍隊最爲輝煌的時刻是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

當今的狼居胥山不再有什麼特殊政治地位,可漢軍還是將狼居胥山給佔領了,還很特意地在那裡紀念了霍驃騎。儀式是被文字詳細記載,還有畫師將整個場面分別畫下。後面是經由漢國中樞的許可,將一部分複製的文字和圖畫傳達全國,極度振奮了軍民士氣。

勒石燕然的所在地其實就是燕然山,相對於封狼居胥的傳播性比較廣,勒石燕然的事蹟其實是被刻意地壓制。原因自然是參與勒石燕然的竇憲,他早先的名聲並不好,是東漢的外戚和名將,還是一名權臣,後面更是被定位爲亂臣。怎麼能去宣揚亂臣的偉大和正確呢?勒石燕然就被官方給壓制和弱化了。

曾經的先輩辦到的事情,當代的漢軍全給辦了,甚至兵鋒還比先輩更加鋒利,至少先輩真沒做過滅掉百萬之衆一族的事業,漢軍滅掉的異族卻不獨羯族,連帶東北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都給收拾掉,甚至還遠征數萬裡之外的異域。

論兵鋒之犀利,今漢遠超先輩。

論功德之雄厚,今漢解救黎明百姓於胡虜之手,中原存活之漢人皆需感恩。

西北僅是一隅之地,有口衆近百萬。近百萬人並不是全部非得與當局過不去,那些想要與當局過不去的人,他們面對的是己身面積十數倍和對當局持感恩心態的一千六百萬人。

總說時勢造英雄,那是一種跟隨潮流的順勢而動。不缺乏有英雄造時勢的事例,可相比前者的難度不知幾何。西北並不缺能人,但是他們的能耐遠沒有能夠造就時勢的地步。

“自覺無望者,必將蟄伏。”謝艾有數據能夠表明,自冉閔出現在西北,出的事情是越來越少。他無法判定好壞地說:“以當前而言有利,卻是更加難以根絕。”

他們這幾個月並沒有吃白飯,除了消滅和抓捕相當數量的亂黨之外,已經確認亂黨衆多頭目的身份,除了張耽和裴恆之外,更有宋澄、索孚、宋秦等張駿時期的西涼重臣。

知道都是誰,就能更有針對性地佈置抓捕,止於冉閔到西北之前,謝艾和李匡主持下已經抓捕了索孚和張瑁,對於其餘亂黨頭目的行蹤也有收穫。

“進軍西域已經到最後準備階段,不宜再擴大了。”謝艾說着已經邁步向前,一邊走一邊說:“卻不知道該如何說服驃騎將軍。”

在漢國面對冉閔容易發懵並不止限制在一個羣體,便是同體系的同僚很多時候也覺得冉閔難以溝通。但是相對於其它非軍方,歸一同一體系的人對冉閔的喜歡還是多過於厭惡,那是立場相同本身決定了的事情。

陽關是在西漢時期命名和建立,時間流逝了數百年,今時今刻的陽關雖然還保留着原名,可是隨着歷史變遷是地位一再發生改變,最明顯不過的就是建築物不知道已經換了幾茬。

西漢是拓張到西域,觀察地形和勘探道路才建立陽關。建立的一開始就是作爲雄關而存在,不但依山而建,還選擇在一處湖泊不遠,向西便是一片平坦地形,向東同樣也是一片平坦地形,那麼選擇一處有山的地方建立關隘也就理所當然了。

數百年過去了,陽關周邊的地形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該是平坦依然平坦,可是隨着氣候的轉變卻是發生了很多不同,比如西漢時期的陽關東、西兩邊是一片青青草原,到了現如今卻是有着太多的戈壁。

西漢在遙遠的西部並不止建造一處陽關作爲關隘,陽關向北一百餘里之外還建立玉門關,兩處關隘都設有都尉。除開關隘之外,西漢還徵集人力建造長城,西邊從玉門關作爲起點,向東不斷擴展城牆,連綿數千裡成一種內凹的扇形建到居延澤。

長城是一種泛稱,就是連綿無邊無際的城牆,玉門關到居延澤的長城,它的修建時期算是西漢最晚建造。此前是沿着羌谷水向東修建的長城,它是一種不規則的彎曲路線,由羌谷水作爲起點,一直修到休屠澤。

按修建時間來算,還有更早修建的一處長城,就是西涼邊境修建的那個長城,卻是從休屠澤向參街谷附近。這一條長城的長度最短。

不獨先秦各國愛修長城,其實都是出自防禦需要纔會修建,西漢連續在西北修建三道長城,足以說明每一個時間段都應對着不同的威脅。而西北的這些長城,到後面重要性是一再降低,不說到了兩千年之後,就是到元朔九年也只能是看到一些殘垣和基座,是看不到成規模的城牆段了。

對了,就是到兩千年之後,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其實也不是秦長城,實際上是明清後面修建的長城。在明清之前,歷朝歷代修建長城是採取夯土方式,真不是使用磚石。

陽關只是單獨的一處關隘,絕不是從西漢保存到現在,卻是張氏涼國修建,採取的依然是夯土方式。

張氏涼國不但重新修建了陽關,也對玉門關包括原有的長城段進行修復,就是張氏涼國的人力物力不比西漢,長城的修復是從玉門關到冥澤。耗費人力物力去建造和修復關隘、長城,目的當然是出於需要,也就是針對西域敵對勢力。

冉閔早就知道遙遠的西北有兩處軍事重鎮和長城段,卻是第一次過來。他一路之上走過了草原和戈壁,一夥人顯得極度風塵僕僕,靠近陽關之前就能遠遠地看到一大片的營區。

匯聚在陽關的人已經多達十七萬,除開原有的一萬駐軍以及李匡帶來的五千將士,剩下的都是參與進軍西域的人。駐軍有自己的駐區,李匡帶來的將士則是和有志建功立業的人混合駐紮。

“人多是多,有多少能用的?”冉閔見到前來迎接的謝艾壓根就沒寒暄,問出關鍵又得到答案,撫慰鬍鬚笑道:“還是很有血性的嘛。”

謝艾與冉閔接觸的次數並不多,對冉閔的個性卻是多少有些瞭解,不等冉閔發問,就用最簡潔的語言將情況說了一遍。

要說血性,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只是有些民族更軟弱一些,有些民族不知道不被滅就不看情況的懟,那是本身歷史所帶來的背景不同,也就讓每個民族在遭遇艱難時採取不同的應對。

人有多少勇氣,遇到難事時會爆發出多大的抗爭意志,其實先輩曾經做過什麼事情很關鍵,歷史上沒有過英雄的民族沒有榜樣,歷史上有過英雄甚至有很多英雄的民族則會效仿榜樣。這個就是爲什麼每個國家或民族有沒有歷史的重要性,無非就是先輩鞭策後輩遭遇艱難該採取什麼應對。

諸夏並不缺乏能夠成爲榜樣的歷史,每個區域又會因爲自己生活的環境,讓各個區域的人在面臨艱難時能爆發出多少力量,通常生活越是優異的人就越惜命,生活環境艱難的人則是更有韌性。

西北人絕對不缺乏血性,就是很多時候血性是用在不恰當的地方,比如東漢末年西涼軍,又比如南宋時期的西夏,但是在絕大多數時候西北人的血性是作爲民族抗爭的底蘊,與其餘區域的同胞共同在艱難時刻爲保家衛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大漢如煌煌烈日,冥頑不靈終究是少數。”謝艾意有所指:“今上聖明,有雄心壯志,天下何人不從?”

冉閔並不是傻,他就是性格方面比較直,聽出了謝艾話中的意思,卻是撇着嘴近乎於訓斥地說:“汝爲今上之臣,國之御史中丞,凡事當不負今上厚望,以權責爲重。”

說到底,還是冉閔覺得謝艾辦事不利索,特殊時刻許多事哪講究那麼多,沒什麼是殺人解決不了的事情,沒解決就一定是殺的人不夠多。

李匡不得不站出來,恭敬行禮之後,說道:“將軍,且先入營?”

冉閔這纔將目光看向李匡,像是審視一般上上下下看了一圈,沒開口說什麼,邁步就走。

“家上之言並無它意。”劉猗又像往常那樣爲冉閔“擦屁股”,略略歉意地對謝艾說:“新亭侯還請不要往心裡去。”

謝艾卻是露出愧疚神色,低語道:“艾顧忌鄉黨,卻是多有瀆職之處。”

“當爲人子,何人不如此。”劉猗非常的通情達理,笑道:“若非如此,今上何必遣新亭侯前來西北?”

在很多朝代,對家鄉人講情面是一種上上下下都認可的美德,就算是皇帝知道某個臣子偏袒了家鄉,該怎麼處理的時候是會怎麼處理,可是在感官上卻會很喜歡,往往是會從輕處理,更可能在隨後就會重用。

很明白的事情,要是連家鄉人都能冷酷無情,誰還指望某個誰會感念恩情,不懂恩情的人誰見了都會害怕。所以說鐵面無私什麼的聽着挺好,可是上到皇帝下到同僚都親近不起來,也就只有註定難有什麼關係的百姓會覺得好。

謝艾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既然後面冉閔受命來了,說明他真的是將事情辦砸,要不然就不用冉閔再過來。

冉閔入了營盤,可沒馬上找個安逸的地方休息,是在營盤到處溜達,看看來的都是一些什麼貨色。

西北的人口接近百萬,除卻老弱婦孺之外,青壯數量撐死了也就一二十萬,就是不會超過二十萬的青壯,陽關竟然彙集了十五萬以上,可以說近乎於都來了?

“回將軍,並非如此。”李匡負責第一批次向西域進軍,總是要掌握實況:“十五萬衆,戶籍在西北者有六萬,餘下則是來自全國各地。”

冉閔“唔”了一聲,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六萬西北人,超過半數原爲涼軍,又有七成有過上陣經驗。”李匡對這一批人其實是最滿意的,幾乎是編練一下就能使用,不像沒什麼經驗的人那麼麻煩:“末將選拔者,以上過戰陣的人優先,已經收錄五萬衆。”

冉閔纔不在乎李匡收錄了多少,他很是感興趣地找了一些非軍方的人問話,聊的話題很雜,問最多的是爲什麼會過來,得到的答案更雜。

“功名祗向馬上取,再實誠不過的至理良言了。”冉閔話中的其中一段是劉彥截取自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十足十的符合武人的思維。他看上去心情非常不錯:“都是好漢,是好漢就該上陣博取功名,方不負堂堂之軀。”

李匡帶過來五千將士,最多也就是編練五萬人,等於是每一名漢軍能管轄十人的上限,不但是爲西北人找出路,也不限制全國各地的人過來。

漢國非常重視軍功,有沒有軍功壓根就決定了社會地位,是有郡縣兵體系,可是郡縣兵更多是作爲戍衛軍的存在,想進入野戰兵團(常備軍)又沒那麼容易。這一次當局在西北開了一個缺口,那還不蜂擁而至?

“謝安在西強山的動作有些慢了。”冉閔後面當然是被引領着到休息處,一點都不覺得需要給誰面子,就說道:“西域小國林立,卻無大國。能經受得起漢家好漢的衝擊?”

李匡可不敢嘲諷謝安,只能是訕笑應對。

第702章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第1093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661章 和平還是戰爭?第484章 細思極恐第665章 這,只是開始!第139章 冰天雪地算什麼!第823章 在波斯第883章 公私兩不誤第806章 又一場屠殺第434章 關鍵在棘津第530章 總有意外第258章 真瞎幾巴亂搞!第41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71章 世上再無鮮卑第150章 睚眥必報第591章 傾全國之兵第988章 乾脆一學到底第825章 漢人就是大爺第343章 突圍開始第138章 利益代理人第119章 危機來臨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335章 殺死劉彥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975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32章 總攻來臨?第849章 怕背鍋的尤利安第48章 誰都不蠢第367章 唯帝可予第44章 紀昌的狠第1028章 誰都不傻第391章 啥!包藏禍心?第73章 慾望產生動力第925章 漢家朝議第673章 以強漢的名義(中)第658章 大佬們的急躁第504章 冉閔唯一的關注第1094章 很快見結果了第966章 奮起而追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350章 “鹿”只有一頭第111章 代國來人第189章 荒謬的事實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525章 滿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第552章 歷史的必然第908章 對牛彈箏?第945章 軍與民第238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457章 怎可無掙扎第261章 爲世家正名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208章 悍勇如斯第223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上)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163章 怎麼治理?第347章 數百萬羌人要不要?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150章 睚眥必報第337章 撤不撤?第481章 好一陣歌舞昇平第991章 南洋都護府第256章 第二個選擇第955章 聰明人第761章 駐軍日常第49章 漢部戰歌?第111章 代國來人第731章 非一時之功第1052章 遠征艦隊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709章 來自羅馬人的期盼第79章 自掘墳墓?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979章 願諸夏永久第904章 長安初印象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550章 事可期待第608章 當世第一美男子第81章 君主無家事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51章 法理人情第937章 最終確認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342章 戰場歌聲第542章 無近慮,卻有遠憂第852章 來,站着捅第503章 世家真的很大第1045章 或許可以理解第653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1017章 舉世攻漢(八)第1009章 一場作秀第517章 王猛的日常第945章 軍與民第686章 波斯人的手段第1054章 手太長第197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