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磕磕絆絆

伏偉現在急需有一個人來告訴自己,西南海域這邊的天氣都是什麼鬼!

因爲天氣的因素,南下入侵西南半島還沒有真正開始就被迫打斷了幾次,每次都是天氣的突然轉變,不是即將交戰的對手使出了什麼手段。

沒有名字的島鏈,最大的島嶼西側海灣停錨船隊,士卒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上了島嶼,其餘都是留在船上。

狂風暴雨天氣下,想要上岸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沒有渡口的前提之下,要不然該是留下一些必需人員,讓不適應海航的士卒上岸喘息。

就是喘息,船隻在暴風雨的海域搖晃太厲害了,在這麼個連坐馬車都可能使人暈眩的年代裡,船隻持續不斷的劇烈搖晃讓不適應的人根本就接受不了。

艦隊停錨在海灣越是半個時辰左右,說來就來的暴風雨,它很是任性地說離去就離去,下一刻該片海域竟是變得晴空萬里,要不是船隻的狼狽模樣還在,人的難受也還沒有撐過去,必然會使人茫然剛纔遭遇的事情是不是幻覺。

“春季就是這樣。”袁芳該是衆多軍官中對西南海域天氣最瞭解的人,他說:“夏季會相對好一些……”

春季壓根就不適合入侵西南半島,袁芳不止一次想要陳述這個事實,他見作爲艦隊指揮的伏偉沒有半點要放棄的跡象,一些勸阻的話怎麼都說不出來。

“還有多少士卒能夠保持狀態?”伏偉問的就是身爲自己副將的王龕:“戰船可有損失?”

王龕剛纔已經派出軍官巡視各艦,手頭上有一個粗略的數據,答道:“戰船倒是沒有出現太大的損失,僅是二十來艘的船帆和繩套出現問題,我軍將士超過七成暫時失去登陸作戰的能力。那些家族的私軍……船隻損失了十二艘,還能作戰的不超過一成。”

國家的戰船基本都是系統出產,而系統出產的船隻質量還是能夠保證。各家族的船隻則不是系統出產,是漢國官方的各個造船坊生產。

“也就是說……合起來只有不到一千人?”伏偉剛剛吐得死去活來,是強撐着在堅持。他能理解自己都這樣,其餘人也絕對好受不到哪去,對於還能保持千人左右的戰力既是鬱悶也是欣慰:“一漢當五胡,西南蠻夷更加不堪,千人應該是足夠了。”

王龕沒有什麼表態,既然伏偉還要堅持入侵作戰,那打就是了,大不了情況不對就返回船上,畢竟艦隊幾乎是沒有損失。他比較奇怪的是,戰船的水手素質好到令人驚訝,既然漢國可以培養出那麼優秀的水手,士卒的航海素質怎麼會差到那份上。

暴風雨消失無蹤,艦隊上那些再在船上待下去的人可能會沒了小命,伏偉的決定是讓失去戰鬥力的士卒先上島嶼,既是休整也是建設營寨,顯然是要將這個島嶼當成入侵林邑的海上跳板。

這處海島距離大陸僅是六十里不到,北側正對的是林邑國一處海灣。那裡在西漢時期是日南郡首府西捲(現代廣治),再往西是一個多臨海島嶼的地方。

不得不說的是,該島嶼的地勢作爲一個跳板真的相當不錯,島上哪怕是有山也海拔極低,大部分的地形都是平坦,看模樣僅是島中心充滿密林,外圍沿海的環境並不艱難,尤其是西側海灣和南側海灘的環境還是很不錯的。

該下船的人上了島嶼,艦隊再次揚帆出航,順風又風大的關係,很快就能夠看到大陸的地平線。

從海面向大陸看去,所能看到的就是一片的深綠色,好像入眼的地方除了植物還是植物,極少能夠看到人煙活動的痕跡。

“番人不善建設,隨意找處樹木就能停憩。”袁芳又解釋:“他們有出海捕魚的習慣,沿海的漁村並不算少,但因爲每年都會有颱風來襲,漁村會選擇在某些山的背面。”

說起來也是奇怪,似乎亞洲大陸對海航都不怎麼重視,明明是有着漫長的海岸線,但對於海航船隻的科技線卻沒有“點亮”。其中以中原王朝最爲怪異,比如哪怕是海航船隻不比歐羅巴發展卻也能多次橫掃海域,可是非要進行什麼禁海。

林邑國是個小國,以小國的疆域而論,他們的北面是被大山阻隔了開拓路線,南面全是大海卻也沒有發展出多麼高的造船技術。

“船?”袁芳是有問必答:“林邑不存在艦隊,船也是仿造天朝少數造了一些。他們泛用的是舟,很小很小的舟。”

很多的事實就是那麼的不可理喻,比如歐羅巴最強大的帝國羅馬,他們將地中海視爲洗腳盆,但其實也沒有發展出多麼強大的戰船體系。

羅馬的海航是採用舟,只不過這個舟的顯得太大了一些。他們的戰舟是延續希臘文明體系,戰舟的身軀扁長只有一個船桅,上層結果只有一層,船內底層也只有一層。戰舟本身沒有什麼遠程攻擊武器,打起水戰要麼是弓箭手負責輸出,最主要的手段是撞。不管怎麼撞,敵我相連之後就是接舷戰,等於是將腳下的舟當成踏腳板,打法依然是陸地上那一套。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地中海作爲一個內海其實氣候非常溫和,可是整個羅馬統治地中海的歷史中,他們因爲船隻體系的關係在地中海損失並不少,每每大批量的海上運兵都要損失大量的戰舟和人員。

屬於漢軍的艦隊,數量也就是一百多艘的樣子,因爲需要間隔一些距離,鋪在海面上佔用空間其實不小。他們的出現並不屬於靜悄悄,在他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陸地時,陸地上的人其實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海岸線上,不知道有多少土著看到海面航行來一支龐大艦隊就是呆住了。

土著之所以是土著,不就是愚昧嗎?他們當中或許有一些人見過體積龐大的戰船,可看到的數量絕對不會多,一旦戰船的數量稍微多一些,以那小腦袋瓜立刻就覺得完全不一樣。

越是靠近陸地,漢軍艦隊就越是能夠發現更多的東西,不止是陸地上的景物,還有那些在海岸線不遠的活動物體。

“那就是蠻夷捕魚用的舟?”伏偉身在艦橋,擡手指向只能讓最多兩人立身的舟,遠遠地發現只不過是挖空木頭的原始浮動工具:“他們不該是倉惶地大喊大叫然後逃離嗎?”

事實是,不管是在陸地還是在海上,可能是漢軍艦隊出場太過震撼,是完全被艦隊的規模和戰船的龐大嚇傻了,看到漢軍艦隊出現的土著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呆呆的模樣。

漢國使用艦隊進行入侵是最先發生在東海,第一個受害者是百濟這個國家,伏偉當時還是一個基層的小軍官,所見到的就是百濟漁民倉惶逃竄的模樣。

航行在最前方的戰船,面對擋住路線的土著小舟根本沒有規避,是很直接地撞了上去。

相撞的過程很無味,小舟上的土著一直到被撞之前才驚恐地發出叫聲,有跳下水的,也有待在舟上,無一例外的就是被漢軍戰船“犁”了過去,舟成爲碎木,土著有沒有死人對漢軍來說根本就不在乎。

發生撞擊之後,遠處的土著總算是有點回過神來的樣子,伏偉如願地看到蠻夷倉惶地逃竄的一幕幕。

作爲入侵者,最爲喜歡的就是看到被入侵的對象各種震驚和出醜,要不然入侵起來該是多麼索然無味,偏偏索然無味的入侵就被漢軍遭遇過,對象是倭列島上面的倭人。

“……當時的倭人也是看傻了,比西南的蠻夷更加不如,倭人是直接跪地就拜。”伏偉說的就是漢軍艦隊入侵倭列島的舊事,他多少是有些複雜地說:“吾非常瞧不起倭人,卻是喜歡倭人的服順,希望這些蠻夷能更像倭人一些。”

漢國不瞭解倭列島上面的文化,也沒有任何想要了解的興趣。

倭列島上面有一個“萬物皆是神”的信仰體系,甚至可以說只要讓倭人覺得強大就是“神”,這種信仰文化就出現一種操蛋的思想,遇到強者極盡服從沒什麼好丟人,相反服侍強者是弱者認爲極度榮耀的事情,但是在遭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時……

漢軍艦隊的到來是讓土著感到震驚,見到海面上發生的事情之後,大部分的土著不是恐懼是變得滿臉猙獰,開始有土著像是猴子那樣靈活地撲入密林,看一邊跑一邊鬼吼鬼叫該是在叫人。

艦隊出現的位置並不是海灣,是在海灣附近。這邊的海灘是一種大陸傾斜的常態地形,吃水深的船隻根本無法直接停靠海岸,探路的船隻甚至發現抵近海岸線百步左右就是淺灘。

南洋的海岸線基本都是淺灘,天然環境造就的是可以成爲理想的度假聖地,僅是在一些海灣位置纔會有岸邊的深水區。

艦隊向着海灣而去,航行的時候竟然是有船隻出現了觸礁,還不止是一艘觸礁,讓旗艦上的一衆將校一直是深皺着眉頭。

海岸附近的海域確實是有比較多的礁石,那就是爲什麼沿着海岸線航行會比較危險的原因。

海航歷來都不是那麼簡單,哪片海域是安全的,走什麼航線會更快一些,一直都是經過不斷的探索。

關於海上航行有太多的知識,判斷方位最爲困難,對於季風是個什麼情況關乎到航行速度,再來是海洋的洋流也是一個大關鍵。

像是東海以及朝鮮半島到倭列島就有一條洋流,找對位置哪怕僅是在腰上掛幾個葫蘆,都能順順利利地漂洋過海。

海航對於目前的漢國來說只能說是在摸索階段,最爲熟悉的當然是東海,次之是後世稱爲日本海的區域,對南洋這邊就是初來乍到。

當然了,以後不會有什麼日本海,漢國的命名是跨海,寓意一跨就過的意思。

對於南洋完全陌生的漢國卻一開始就是抱着入侵的目標,還真的是一來立刻展開入侵,有一個說法專門用來形容,那就是無知者無畏。

講道理的話,渡海作戰無不是先進行長久的偵查和探索,至少是瞭解想要入侵區域的海上情況,然後再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國家實力佈置有針對性的入侵方案。

從西漢開始,漢家苗裔對於入侵開始變得粗暴,那是對自己族羣擁有絕對的自信,就是甭管對方怎麼樣,反正衝過去幹掉就是了,偏偏這種入侵方案還一直取得成功,簡直是強大到沒道理。

這一次漢國入侵西南半島,基本上也是中樞一幫人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情,作爲始作俑者還是劉彥,入侵的主目標是劫掠糧食。

得到彙報,僅僅是十里不到的航程卻有十三艘戰船觸礁,那一刻伏偉的臉幾乎是全黑了。

“按照既定計劃展開襲擊!”伏偉所在的戰船已經駛入海灣,前面卻是已經有士卒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登陸成功:“最好是抓一些能說漢語的人,咱們需要好好地瞭解這片海域。”

似乎是林邑國根本沒有想過會有敵人從海上來,漢軍的登陸的的確確是沒有遭遇到什麼抵抗,十分輕易就上了岸,然後向周邊的村落行軍。

接下來,登陸的漢軍連續襲擊多個村莊,儘管當地土著進行抵抗,但對於漢軍根本就沒有什麼威脅。

“村落的劫掠成功是成功,但是獲取的糧食沒有想象中那麼多。”伏偉陰沉着臉:“就是想搶一塊布……都不容易。”

伏偉簡直太發愁了,出去的部隊不斷傳遞信息回來,他們遭遇到的是一幫窮到令人髮指的土著,房子什麼的很少,米缸什麼的不存在,甚至是根本沒發現存糧。

到這個時候袁芳才得知一個事實,那就是南下艦隊主要是爲了獲取糧秣,他尋找到一個機會,對伏偉說:“林邑的民間十分貧窮,當地的蠻夷異常懶惰,沒有存糧的概念。若是想要獲取糧食,尤其是大量的糧食,攻佔大城才能獲取。想要獲得更多的糧食,其實逼迫林邑王室主動獻上最高效。”

第966章 奮起而追第109章 陰魂不散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132章 掃蕩,再掃蕩第1034章 抵達第495章 難有全屍第38章 交好冉閔?第560章 這算衆志成城嗎?第784章 世態炎涼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724章 都是廢物第728章 最大的贏家第471章 開始南侵吧第1085章 我等得花兒也謝了第443章 說不得要爭鋒相對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437章 流淌血管的殘暴第127章 玩太大了第342章 戰場歌聲第129章 登陸後的尷尬第81章 君主無家事第744章 利之所在第90章 可勁折騰第978章 註定不會是好父親第402章 攪局,還是變數?第906章 盛大活動第455章 再來一次百年戰爭?第720章 不止是傳統節日第235章 正確的應對方式第417章 投降或屠城第343章 突圍開始第45章 來生當個漢人吧第48章 誰都不蠢第112章 謀取東牟郡?第254章 認不清現實的小朝廷第687章 死對頭第289章 茫然無措第853章 未雨綢繆嘛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323章 預設戰場第6章 仁慈的人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75章 反掌之間第719章 快成展覽會了第1054章 手太長第138章 利益代理人第633章 這樣很好第679章 來自不同文明的碰撞第917章 實事求是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345章 在下王猛第687章 死對頭第1003章 唯美德至上!第1055章 來自皇帝的反擊第947章 先輩威名不可墜第10章 拓跋秀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973章 國事、家事第877章 還真有陰謀第556章 就是要斬盡殺絕第346章 充滿羞恥感的事情第406章 應對之策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030章 帝國皇長子第481章 好一陣歌舞昇平第568章 劉彥最大的秘密第537章 殺掉,統統殺掉第741章 漢家兒郎千千萬第819章 想要大漢綠卡嗎?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168章 席捲青州的開端第95章 長廣郡郡守第798章 有點複雜第1002章 爲時未晚第572章 來啊,拼至最後一人!第252章 劉彥與桓溫初見第635章 草原方略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264章 鋒芒畢露第221章 漢部的初次內部分歧第385章 好一對夫妻第825章 漢人就是大爺第849章 怕背鍋的尤利安第552章 歷史的必然第762章 在西域第537章 殺掉,統統殺掉第225章 未雨綢繆?第749章 百萬大軍什麼的第268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31章 急不可耐第692章 覲見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175章 情況……不妙哇?第448章 好一盤大棋第82章 新的威脅第1030章 帝國皇長子第412章 戰無可戰第619章 總是需要敵人的第70章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