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

使用正常的貿易手段從林邑國和扶南國交易糧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之前東晉小朝廷無有缺糧之虞,正是能夠從南亞獲取廉價的糧食,糧食貿易最興盛的時候每年的交易額超過百萬石。

不止是東晉小朝廷有從林邑國或是扶南國貿易糧食的歷史,更早期的時候孫吳就知道西南半島不缺糧食,孫吳每年也是會從林邑國或是扶南國購買大批的稻米。

要清楚的知道一點,東漢末年時分,交州刺史是所有諸侯當中最富有的一個,可惜的是士燮所待的西南和中原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再來是沒有多少適用於海航的船隻,問題是哪怕這樣都還能運輸不少糧食交好當時的荊州和揚州。

交趾這片地方盛產糧食是在西漢就被發現的事實,西漢當時一直向西南半島擴張,爲的就是在清剿嶺南三郡的時候獲取足夠軍糧。西漢的軍隊在西南半島的擴張遭遇到的只是自然環境的限制,除開氣候之外還有那條連綿千餘里被稱呼爲長山的山脈。

西南半島不缺糧食的事實不知道是爲什麼被中原王朝忽視。這種忽視是到了什麼地步呢?到了明初時期,胡惟庸用占城的稻杆蒙朱元璋說是天賜祥瑞。到了野豬皮的“我大清”康熙年間,還有官員拿南洋的稻杆來謊稱祥瑞。會發生這種事情非常操蛋,只因爲南洋的稻杆要比華夏大地更粗更大,偏偏那些皇帝都忽視了稻穗結果的多寡,只去看稻杆了。

身爲漢國的將校,伏偉卻是將和平方式的貿易想都不想直接無視。

現如今的漢國軍事力量無比強盛,面對不服直接就是開幹,對上兇悍的胡虜都沒有慫,跟着西南的那些土著怎麼可能會慫。

“孫吳與僞朝,疆土被蠻夷侵佔,竟然能忍下來?”伏偉表示不能忍:“大漢不是孫吳,更不是僞朝,斷然沒有委曲求全的道理!”

袁芳長久沒有回去主大陸,僅僅是知道一些隻言片語的信息。他所知道的是,漢國現如今還在多線作戰,北方與石羯趙國和慕容燕國已經打了六年,南方清剿各地的戰事也沒有停止,似乎關中也在進行開戰?

孫吳會慫,是他們面對強盛的曹魏軍事壓力,很難在西南半島大舉用兵,國內的青壯大部分常年當兵,缺失勞動力又想獲取西南半島的廉價糧食,無視掉林邑國是叛臣自立,也選擇性忘記扶南國長久不朝貢的事實。

東晉小朝廷的境遇與孫吳差不多,北面有強大威脅,國內世家當道。兩者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東晉小朝廷將中原說丟就丟了,西南半島些許疆土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夠享樂,咱就窩着不想去光復什麼失地。所以了,不管是西晉還是東晉,當之無愧就是華夏曆史上最大的污點,不止是首創胡人統治中原的歷史,還有國家艱難時刻的享樂氣氛和不思進取。

“本將決議……”伏偉瞅了瞅外面的雨勢,捏了捏下巴,說道:“以海上艦隊優勢,首先對沿海展開攻略。”

武定肯定道:“蠻夷沿海村落不少,幾個重要城池亦是靠近通海河流。”

現在的華夏南方,水系交錯縱橫,導致的是水線交通比陸路交通方便。

西南半島比華夏南方的水系更多,內陸連接海洋的河流就更多。因爲西南半島植物茂密的關係,大船自然是難以深入內陸,可是小舟並沒有太大的限制。

“若是如此,應當進行一些必需的準備。”袁芳是降將出身,覺得不妥也不敢多言,但一些話不得不講:“此地常年多雨季,時常處於溼潤氣候,鐵器極易生鏽,皮革遇水也會膨脹腐爛或是發黴。再則是,密林多蚊蟲和毒物。”

說起來可能有點搞笑,但在西南半島使用青銅還真的比鐵製品合適,有鑑於此東晉小朝廷在交趾的駐軍常年特地準備了一批青銅兵器,能不選用鐵甲和皮甲的時候也絕對不穿。

艦隊已經開始在卸貨,看忙碌的士卒少有身穿鐵甲的身影,一眼看去也就是身穿夏季戰袍。他們卸下的貨物中,中草藥佔了絕大多數,除此就是大量的藤甲。

西南半島的防具使用藤條製品最理想,查閱西南半島歷史的話,甭管是什麼國家的軍隊,列裝最多的就是藤甲,像是竹槍之類的也是列裝主流。他們不使用鐵甲並非單純的列裝不起,西南半島雖說不是亞洲最大的鐵礦出產地,可是並不缺乏鐵礦,是像袁芳所講的那樣,沒有良好保養手段的時候,鐵製品生鏽是一個大難題。

防止鐵製品生鏽有很多方法,簡單一些的就是塗上足夠的油脂,以現代的生產力油脂當然不會是問題,可是以現在的生產力……人吃的油都不夠了,怎麼可能用來大量保養鐵製品。

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冶鐵手段,因爲鐵容易生鏽被稱呼爲惡金,對於美金……也就是青銅不會生鏽感到無比滿意。當然了,以當時的冶煉技術,青銅冶煉是發展到了頂峰,作爲新鮮物的鐵則是存在太多的問題,例如作爲兵器太脆太易斷折。結果秦軍一統六國期間依然大部分使用青銅兵器,鐵製兵器還得等冶煉技術發展成熟才成爲主流。

袁芳後面發現南下艦隊是有備而來,攜帶物質中除開一些治病的草藥之外,像是一些薄荷、除蟲菊、逐蠅梅、驅蟲草還真運來不少。

許多植物天生就有驅除蚊蟲的作用,像是很多貴家公子哥喜歡攜帶香囊,不是他們娘化掉,是香囊中有能驅除蚊蟲的植物,以存放薰衣草以及茉莉花在香囊最爲上檔次。更奢侈一些的則是進行衣服薰香,不是腰間挎着一個香囊。

袁芳還發現一點,南下的軍隊準備了大量的藤甲,看款式卻是有些眼熟?

“征剿巴蜀和南方地方豪強的繳獲。”伏偉見袁芳驚訝多少是有些得意:“南方適合藤甲,不是嗎?”

別以爲藤甲的製作成本不高,要是精良的藤甲實際上價值上並不低於皮甲。製作藤甲需要挑選合適的藤條來編造,再來是需要一再地經過桐油煮煉,製作的時間週期並不算短,並且有十分怕火的明顯缺點。

登陸部隊進駐比景,三天之後雨勢停止,天空卻是依然顯得灰濛濛。

“此地與朱崖洲相距五百餘里,朱崖洲那邊風和日麗,此處卻是如此。”伏偉已經考慮到一點:“從朱崖洲到交趾僅是需要一天的航程。這邊氣候惡劣,看來日後屯兵應當選在朱崖洲。”

其實說一天並不正確,看得是什麼風向,季風正確的時候會很快,要是風向不對使用人力船槳則要耗費更多時間。

不過,伏偉有一點說對了,交趾這邊動不動就下雨不說,昆蟲也遠比朱崖洲那邊要多,相比起來朱崖洲更適合作爲屯兵地點。

“這裡,這裡、這裡……”武定不斷點着山川輿圖的一些位置:“皆是可以讓戰船抵靠岸邊的地點。”

山川輿圖是晉軍的軍用地圖基礎上,漢軍進駐之後再進行必要的核實勘探,目前的山川輿圖被證實正確可靠。

“水源方面無憂,需要注意的是道路不一定準確。”武定苦笑說:“這邊的植物生長速度非常快,哪怕是開闢出道路很快也會重新長滿植物。”

伏偉在不斷點頭。他沒有叢林作戰經驗,連帶南下西南半島的漢軍其實也沒有,還需要交趾這邊的駐軍協助,也就看向了袁芳。

袁芳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連忙保證:“職定會盡心輔佐。”

原先東晉小朝廷在交趾的駐軍並不多,尤其是漢軍南下之後,小朝廷更是將兵力都調到揚州,大陸本土的軍隊都被大部分抽調,像是交趾這種看着無關緊要的地方更不需要留下多少兵力。

漢軍進軍交趾後,當地的千餘晉軍很是乾淨利索地投降。這一次袁芳會帶至少八百人隨同伏偉出征。

灰濛濛的天氣之下,準備妥當的艦隊拔錨出發,他們出了比景灣是直接向西面而去,剛剛出發沒有多久天空又開始漂下細雨。

“春季的時候,風向適合西下,到了夏季風向會呈現多變。”袁芳還是第一次踏上漢軍的戰船,他對這種有異於華夏樓船體系的戰船非常陌生,多次巡視觀察下來必須承認這纔是海上用船:“我軍的戰船全是四桅,風向有利的時候一天可以在任何地點登陸。”

系統出產的戰船比較傾向於歐羅巴體系,要是辨別年限該是公元一千年左右的產物。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華夏文明的船隻,歐羅巴的船隻體系比較適合於海航。

漢軍艦隊與東晉小朝廷交戰的時候,內河作戰並不能發揮出系統戰艦的優勢,另外漢軍也沒有合格的艦隊指揮,漢國完全是依靠數量堆死了晉軍水師。

東晉小朝廷已經滅亡,漢國接收了小朝廷的水師,是連船隻和水軍將士一塊打包接收。

實際上漢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消滅南方的抵抗勢力,導致那些晉軍降兵的整編進程並不快速。劉彥決定派出艦隊到西南半島劫掠……呃,開疆拓土之後,事急從權地有選擇先吸納一些善於水戰的降將。

王龕現在就是伏偉的副將,他在漢軍的軍職是偏將級別,專門負責的就是南下艦隊的協調。所以伏偉雖然是指揮官,但實際上對艦隊編組什麼的並不熟悉,真正幹活的人是王龕。

除了王龕之外,早先在“三郡之戰”中投降的李邁也被轉調海軍。

李邁將會是第二批次的南下指揮官,事情沒有變動的話,第二批南下的會是被整編的原晉軍水師將士。

應該說,漢國是打算全面接納懂得水戰的晉軍將校,原來的晉軍水師將士也會大部分整編,不但是用於西南半島入侵之戰,還要依靠他們在南洋衆多島嶼進行探索和開拓。

伏偉現在是發愣地看着天空一道光柱,那是從烏雲直接投下來的陽光,因爲只有一道的關係,看着很像是通天的通道。

在海面上會比陸地上看到更多的奇景,不止是因爲視野遼闊,還因爲海面上的天氣比陸地更多樣化。

正是因爲視野太寬廣的關係,伏偉不止是看到光柱,還能看到像是被用刀切出來的天空,比如他們的頭頂上灰濛濛,遠處卻是一片的無雲藍天。

“再航行一二十里,會到這個地方。”王龕的手點着地圖上標記爲一個島鏈的地方:“這片島嶼有一個大島和數十個小島。地圖要是沒有出錯的話,大島的西側有一處天然港口可以停靠。”

他們纔剛剛離開比景灣兩個時辰左右,雨卻是越下越大,似乎風也大得有些過份,爲了安全起見需要找個港口暫時停靠一下,那麼那處有天然港口的島嶼就是一個好所在。

那個島現在無名,現代起名爲昏果島。這個島上面大部分地區是平坦地形,北面與東面是斷崖地形,西面有一處海灣,南面卻是一片沙灘。

風大雨大,戰船搖晃得異常厲害,操作船繩的水手不得不繫上安全繩,免得被拍來的海浪給弄下船。要是在這種天氣下從船上落水,水性再好沒有得到及時救援肯定也要被海水吞沒。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海上天氣惡劣的時候是多麼可怕,那是一種腳下搖來晃去讓人站不穩的窘境,一眼看去到處都是洶涌的海浪,天空還不斷地閃電雷鳴,膽子小的人就該直接精神崩潰了。

船艙不斷傳來的嘔吐聲讓伏偉的胃開始有點造反的跡象,他蒼白着臉龐不無擔憂地說:“這樣搞下去,入侵恐怕是無法進行。”

王龕比伏偉更懂,士卒無法適應,嘔吐之後身體肯定是要虛弱,不適合作戰是一方面,接下來就該是疾病爆發的高峰期。

“這見鬼的地方……”伏偉說着卻是撐不住了,彎腰就是一陣嘔,滿眼冒星星斷斷續續地說:“必須將那些僕從軍投送過來,尤其是適應海航的倭人……”

第450章 一肚子不痛快第281章 單腿走路第13章 深夜襲擊第447章 天下處處喊殺聲第351章 何其屈辱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356章 情況不一般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2章 自稱漢部第645章 野望無止境第41章 禍害鮮卑?第258章 真瞎幾巴亂搞!第647章 以後都能這樣來第234章 思漢之心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431章 有必要冒險嗎?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41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793章 目標薩特城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140章 “攪屎棍”的天然職責第86章 長廣李家第318章 麻秋之死第875章 慢節奏戰爭第83章 非友即敵第539章 有備之戰第861章 細思極恐第323章 預設戰場第665章 這,只是開始!第532章 夷州第247章 冉閔要起兵第359章 再建大漢第464章 人得有盼頭第322章 來,戰個痛快第896章 都是閒的第422章 老夫穩得很第415章 這不是真的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0章 拓跋秀第625章 恍如隔世第733章 人性如此第595章 是否有詐?第279章 成爲歷史名人沒有偶然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979章 願諸夏永久第80章 新的起點,與謀劃第788章 不行了,讓我再笑一會第971章 世上再無鮮卑第1015章 舉世攻漢(六)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617章 亂戰之局第1042章 漢帝國不需要盟友第897章 冉閔的花樣作死第1069章 漢旗飄揚第435章 一切走着瞧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623章 三大中轉地之一第195章 文青是種病第255章 漢軍南下第3章 漫長歸途第284章 高層無小事第914章 兩件事情第280章 什麼都不習慣第210章 戰後小結第504章 冉閔唯一的關注第195章 文青是種病第428章 好一陣交鋒第732章 人的成功和失敗第534章 難題不少第925章 漢家朝議第870章 豪情萬丈第888章 跨時代產物第805章 不是同一個時代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269章 丁零雜碎第51章 狗屁倒爐第803章 草原公敵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136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第281章 單腿走路第945章 軍與民第1070章 我,有錢、有房,強壯,走!第782章 書與筆第608章 當世第一美男子第785章 陛下聖明第242章 無恥之尤第745章 進擊中的阿三第1028章 誰都不傻第940章 能不談公事嗎?第659章 竟然想嚇唬老子!?第1092章 碰撞!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第900章 等寡人變成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