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瞎婆

(感謝nn1984的打賞)

搬完了家,衆人又將凌家的老院子收拾妥當後,只剩餘兩個銅板的裴二家,日子又如常過了起來。

因爲有了三隻羊和四隻雞,所以一家人的早餐桌上有了新鮮的煮羊奶,隔上幾天還能吃上一頓蒸雞蛋,這樣一來,不但段氏的奶水日漸充足起來,其它幾個孩子的臉上也漸漸有了紅潤之色。

裴子慧和裴子墨抓着秋天的尾巴,日日往山上跑。在山上走得久了,道路熟悉一些了,也就大着膽子敢往深山遠處走了。有的時候就在竹簍裡放兩個饃,在山裡一走就是一天。一則這個季節採山的人較多,在近處真的採不到什麼好東西,二則有大黃和小白護駕,二人也不怕遇到什麼林中的猛獸,所以膽子也是越來越大了。

於是那山蘑、野菜、還有偶爾遇到的一堆堆木耳,就被他們一筐筐的往家裡背。

有的曬乾,有的用鹽醃製儲存,有的採回來直接就做成了菜。

到了晚上,裴子墨在燈下讀書習字,裴子慧則畫她的花樣子。有的時候爲了節省一點燈油,二人就擠在一張桌子前,共用一盞燈。

而裴逸之依舊帶着裴子唐和楚牧編東西,但是銷量卻越來越低了。

搬家之後,第一次去集市賣了兩個衣櫃,第二次賣了一個,到最近這一次,卻是一個也沒賣掉,怎麼背去的又怎麼背了回來。裴子慧就在一旁想着,下次趕集的時候她也要去,並且帶着她畫的花樣子,就算衣櫃賣不出去,至少到繡行去試一試她的花樣子有沒有銷路,這樣雙管齊下,總不至於空手而歸就是了。

但是一家人爲生計發愁的同時,卻又來了一件愁事。

那就是鄰居瞎婆婆,總是說大黃和小白要吃了她養的兩隻大白鵝。

瞎婆婆的院子裡,確實養了兩隻大白鵝,一公一母。那大白鵝下了蛋,瞎婆婆也捨不得吃,就放在炕上用棉被一捂,竟被她捂出十一隻小鵝仔出來。

於是那兩隻本就氣勢洶洶,可以當狗一樣使喚,能看門護院的大白鵝更是趾高氣揚了。一公一母再帶着那十一隻小鵝,總是昂首闊步地在大門口溜達,遇到不順眼的人,還“嘎嘎”的叫喚,甚至是追上前去伸嘴叨上兩口。

所以這時日一久,有一些小孩子竟然不敢從瞎婆婆的門前過,就怕那兩隻鵝將軍發了威,使自己受了皮肉之苦。

但是自從大黃和小白隨着裴家人搬來之後,那兩隻鵝就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再也威風不起來了。

因爲只要它們一如將軍檢閱三軍一般,帶着一羣小鵝站在路上攔路時,大黃和小白就站在它們旁邊,怒着眼睛一“哼哼”,保準將兩隻大鵝嚇得“嘎嘎”叫喚着跑回院子。

每當這個時候,那瞎婆婆就從屋子裡走了出來。拿着她的木質柺杖,使勁地敲打着兩家中間的院牆,扯着嗓子就喊:“老裴家的,老裴家的,你們家那兩隻狗你們還管不管,管一管自己院內的事兒就得了,怎麼我家的大白鵝還礙着它們事了?”

如此一來,裴逸之和段氏就得趕緊跑出去,對着瞎婆婆又是賠禮又是道歉,還得把大黃和小白喊回來教訓一頓,否則那瞎婆婆就站在院牆中間說個沒完沒了,倒是成了凌家婆媳的接班人了。

自那以後,裴二夫妻一直嚴加管教大黃和小白。生怕它們再跑出去惹那兩隻大白鵝,若是瞎婆婆再找上門來那麼一吵一鬧,大家難免會以爲是裴二夫妻欺負人家一個寡居多年,雙眼又看不見東西的婆婆,所以不但處處謙讓着,甚至還可憐瞎婆婆孤苦無依,若是家裡有餘下的飯菜,還會給瞎婆婆送過去一點。

這樣一來,那瞎婆婆倒是對裴家人客氣了許多。

許是受了段氏的影響,每次採山回來的裴子慧也都先到瞎婆婆那院,先給她留下一點,然後再回家。

“婆婆,給你留了一碗山蘑在竈臺上,晚上你炒着吃吧……”

“婆婆,今天撿了幾個鳥蛋,你煮着吃吧……”

如此一來,這瞎婆婆倒是喜歡上了裴子慧這個小姑娘。閒着無事時,還找她說說話。

直到過了兩天,裴子慧再次揹着竹簍採山回來,就見瞎婆婆坐在門口的大石上,低着頭,也不說話,似乎是情緒不高的樣子。

“瞎婆婆!”裴子慧招呼一聲,跑了過去。

近前一看,她居然在掉眼淚。

“瞎婆婆,您這是怎麼了?”裴子慧忙蹲下身子問道,復又掏出帕子替她擦了擦。這不擦不知道,當她的小手觸摸到瞎婆婆那張乾枯如樹皮,紋路縱橫交錯的臉頰時,她不由怔住了。

彷彿一個獨居的,雙目失明的老人的孤苦,一下子都映在了眼前。

“看我老太婆眼睛瞎,都欺負我,都欺負我!”瞎婆婆頓着手裡的柺杖,嘴角緊緊抿在一起。

裴子慧嚇了一跳,“是不是大黃和小白又……”

瞎婆婆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要是畜牲我也就不生氣了,那大黃和小白欺負我家大白鵝,被你爹孃教訓了幾回,就沒有再欺負了。這畜牲還尚通個人氣兒,聽得懂人話,難道這人還不如畜牲了?”

聽瞎婆婆說不是大黃和小白,裴子慧微微放下心來,可是她說的人指的又是誰呢?

瞎婆婆抿了一把眼淚,緩了口氣才說道:“我家這兩隻大白鵝一公一母,這母鵝下蛋也不知道是丟了,還是下到什麼我找不到的地方,總之這一夏天我才收了十七個鵝蛋,一個都沒捨得吃,全都捂在了炕上孵鵝仔了,二十七天正好孵出了十一個鵝仔來。”

裴子慧聽了半天,也不知道她想表達什麼,只能繼續聽她說來。

瞎婆婆繼續說道:“我眼睛不好,也不能放這些小鵝仔們出去吃青草,就怕放出去之後,一個不留神就走丟幾隻,所以我的這些鵝仔們一直都是在院子裡吃糧食的,最多也就是跟着大白鵝們到大門口溜溜食。可就算是到門口溜食,也有人打我的主意……”她憤憤地敲着柺杖,氣道:“這不是明擺着欺負我老太婆眼睛瞎嗎?咱們整整一個蘭家溝都是春天的時候孵鵝仔,只有我和鐵錘家是秋天的時候孵,結果鐵錘娘還一天好幾遍的趕着她的鵝仔從我門前過,剛剛就是一走一過的時候,就把我的兩隻鵝仔摻進了她的鵝羣,若不是我聽着大白鵝的叫聲不對,她就把我的兩隻小鵝仔趕走了!”

瞎婆婆氣得直拍大腿,兩邊的腮幫氣得鼓鼓的。

“也有可能是鐵錘娘不小心,或是真沒注意到呢。”裴子慧想了想說道。

“不可能!”瞎婆婆猛一頓柺杖,倒是把裴子慧嚇了一跳,“我在蘭家溝住了幾十年,誰什麼樣的人品我會不知道嗎?那鐵錘娘惦記我家的小鵝仔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孩子,大鵝這個東西你不知道,它是戀羣兒的,若是有一隻單獨的大鵝,無論是大是小,她都會‘嘎嘎’叫的。但是鐵錘娘也養了鵝仔,所以我的鵝仔就算是跑進她的鵝羣也不會亂叫的,而且那鵝仔長得基本都是一個模樣,就算是我不瞎也根本分辨不出來。”

裴子慧想了想,轉身坐在瞎婆婆的旁邊,心下思忖着:這鐵錘娘要是不小心誤趕了瞎婆婆的小鵝仔,那倒也沒什麼。可是她若是真對一個寡居的瞎婆婆居心不良,那這人可就真是不怎麼樣了。

不過不管鐵錘娘有沒有這份拐跑瞎婆婆鵝仔的心思,但是若能給鵝仔都做上記號,倒是可以省了不少口舌。

她決定要幫助瞎婆婆,若是再有人打瞎婆婆這鵝仔的主意,那也別怪被她揭開真面目。

於是她拍了拍瞎婆婆的手,說道:“婆婆,你等着我。”

跑到家中,放下竹簍,拿起竹筐裡的剪刀,就又奔到了瞎婆婆家。

其實這個並不難,只需給自家的小鵝仔做上特殊的記號標識就行了。這樣就可以避免與別人家的鵝仔混淆,更可以防止被居心不良之人鑽了空子。

在中國的南方,那種江南水鄉溝渠縱橫的地理位置條件下,每家每戶都會飼養一羣鴨子。白天,通常把鴨子散放在溝渠、池塘裡,每家的鴨子大多數都能一羣羣在一起遊走、覓食。但不可避免有個別鴨子出現“走失”現象,混到別人家鴨羣裡。怎樣從人家的鴨羣裡找到自家的鴨子呢?憑外表特徵是很難識別的,所以長此以往,人們在飼養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避免因家禽散失引起的民間糾紛的經驗和辦法。

第一種辦法就是染色,選擇一種染料,給每隻鴨子的同一位置染上顏色,以示區別。但這種辦法並不能長期使用,因爲鴨子經常在水中漂洗,還會換毛,時日一久記號就會消失。

第二種辦法是烙印,這種記號是能讓鴨子終生帶有的記號標識。就是在小鴨苗的腳上烙上一些特殊記號。

第三種則是比較簡單,又比較實用的方法。就是把鴨子的左腳或右腳的內蹼用剪刀剪個小口子,稱爲“左腳內叉”或“右角內叉”,這樣的話,一旦走失或被人爲的惡意挽留,只要記得自家鴨子的記號,那也很容易找回的。

第285節 公主擇師第208節 融化在懷裡第4節 謙讓第164節 時光飛逝第69節 是誰第285節 公主擇師第10節 山貨第211節 就是不行第103節 妥當第134節 閒步桃林第85節 謠言第194節 成親第21節 議親第175節 裁他的腿第5節 讀書第27節 趕集第11節 整人第191節 又一個不要臉的第72節 治傷第235節 天還沒黑第167節 外宅的女人第201節 我說行就行第194節 成親第180節 永結同心第224節 探望第43節 轉折第287節 豈不美哉第234節 小別勝新婚第138節 快快長大吧第105節 動工第238節 過年第179節 新娘被綁第285節 公主擇師第189節 一池春水第39節 搬家第135節 桃林琴聲第278節 辦點正事第266節 胎動第203節 小丫頭第280節 子唐成親172節 一切安好第213節 蘭亭第182節 想第266節 胎動第190節 備婚第148節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44節 凌家第236節 進宮第63節 辦法第187節 驚險第74節 娶你第91節 庚貼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26節 動口第290節 東窗事發第36節 邀請第57節 家事第102節 拉攏第277節 三喜臨門第232節 難唸的經第121節 果園大計第74節 娶你第265節 一春一夏第173節 意外來客第171節 可否安好第36節 邀請第143節 相伴入京第121節 果園大計第293節 明月山莊第48節 不速第247節 表哥表妹第97節 風波第285節 公主擇師第281節 裴四瘋了第196節 暖秀閣第189節 一池春水第150節 住店風波第103節 妥當第16節 真相第263節 偷雞不成第80節 五龍第290節 東窗事發第194節 成親第295節 真相大白第213節 蘭亭第232節 難唸的經第105節 動工第175節 裁他的腿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116節 路遇不平第259節 往事第105節 動工第103節 妥當第242節 相見恨晚第51節 親戚第16節 真相第55節 破案第255節 敬茶第218節 生米成熟飯第284節 連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