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聽到兩個孩子在編造虛構的故事,那不過是在講故事,並沒有什麼罪過——並非是說謊。隨着虛幻想象的逐漸消退,以及小夥伴們變得不再那麼容易輕信,孩子在7~9歲左右就會過了這個喜歡編故事的年齡段(如果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9歲之後,這種性格特點不會再爲孩子贏得朋友,並且這可能反映出孩子的內心存在着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你可以在孩子編造故事的時候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教育。比如,你無意中聽到孩子在描述他虛構出來的遊玩迪斯尼樂園的經歷:“我的生日我們去了迪斯尼樂園……”這時,你可千萬不要罵孩子喜歡說謊,那是對孩子的羞辱。你應該尊重他滿懷期望的想象:“你希望自己去過迪斯尼樂園,那當然會很有趣。現在,跟我們說說生日那天你實際上做了些什麼。”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你理解他,而且會看到你並沒有生氣。同時,他還能敏感地知道沒有必要撒謊。孩子滿懷期望的想象揭示出了他心中的渴望。“你想去迪斯尼樂園。也許我可以幫你實現這個願望,讓我們來打算一下行程……”讓孩子知道他的有些夢想是能夠成真的,這會讓他感到欣慰。
西爾斯經典鏈接:純真的年齡
學齡前的兒童往往不能(或者是根本不願意)把事實與虛構的故事區分開來。對於一個4~5歲的孩子來說,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確實就住在某一個地方。一直要到7歲——這是孩子開始推理的年齡,大多數的孩子纔會開始明白事實和虛構的區別。到了歲的時候,大多數的孩子有了或者應該有了道德意識。在他們沒有說真話的時候,他們會有負疚感;而說了真話,他們就會感覺到自己很正當。他們懂得了“撒謊”的含義,並且認爲“說真話是一件正當的事情”。
奇妙的想象
幻想與現實“那不是我乾的,是託比干的。”託比是誰?託比是孩子想象中的老虎朋友,是它打碎了杯子。學齡前的兒童往往把現實與幻想混淆在一起,這是很正常的。孩子們常常虛構出一些想象中的角色,並且喜歡生活在他們幻想出來的世界裡。你應該去欣賞學齡前的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孩子這個充滿幻想的階段去體會個中的樂趣。在孩子幻想的時候,你應該與他一起樂在其中。有時候,孩子們會把他們幻想中的朋友帶到我的診所來做檢查。我會爲那個幻想中的、看不見的夥伴也安排一把椅子,甚至假裝也爲這個看不見的夥伴做一下簡單的檢查,我們會因此而一起大笑起來。大人們相信以現實作爲生活的堅實基礎是十分重要的,並且明白現實與虛構的區別。但是,這些都是成年人標準。對於孩子們來說,世界並不僅僅就是那個現實的世界,同時還是他們需要和期望中的那個世界。充滿想象的思維實際上可以幫助孩子與現實世界打交道。孩子們會週期性地躲避到他們想象中的那個世界中去,這個虛幻的世界是他們可以控制的。這種躲避是孩子們應對成年人的世界的一種方式,這個世界是他們無法控制的。如果你的孩子說謊是爲了在做錯事的時候讓幻想中的朋友做他的替罪羔羊(比如,“小老虎託比打碎了杯子”),那你就應該走進孩子的幻想中去:“告訴我託比是怎樣把杯子打碎的。”在你的孩子努力地構思着託比打碎杯子的細節、從而使自己擺脫窘境的時候,他會很容易就講出來他在這件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與此同時,你還應該問問自己,爲什麼孩子想要讓你認爲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你是不是對孩子偶爾的過失或者孩子進行的嘗試過於嚴厲了呢?
你應該告訴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想法,從而向他表示你尊重他的創造性思維。“我能理解,假定是託比打碎了杯子,你就會比較輕鬆一點。現在,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我不會生氣的。”你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說真話並不會給人帶來傷害——沒有必要編造謊話來掩蓋真相,因爲不論他告訴你什麼,你都會愛他、並且接受他。
有時候,在孩子編造的故事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會表露出在他的現實世界中真正缺失的東西。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向我諮詢她小孩說謊的問題。她的女兒對小朋友們講述了她和父親一起做的許多有趣的事情,這些故事根本就是不着邊際的:幻想和爸爸一起去玩具店、一起乘飛機、一起去騎馬,等等。而事實就是她很少見到她的爸爸。他經常出差,而且總是把工作帶回家來做,人是在家了,可心思卻不在家裡。這個孩子構造了一個自我保護的虛幻世界,以此保護自己的成長不受缺少爸爸關愛的影響。
爲了方便地取悅父母而撒謊孩子們總是想要父母感到高興。如果他們覺得說謊能使父母感到高興的話,那麼他們會對父母撒謊,並且認爲做這樣的事是正確的。媽媽可能會這樣問她5歲大的孩子:“你把地板上的那些拼圖撿起來了嗎?”她會得到一個肯定的回答,因爲孩子想要媽媽對他微笑、向他表示感謝。過後,如果媽媽發現那些拼圖(或者大部分拼圖)仍然在地板上攤得到處都是,那她就必須讓孩子知道撒謊比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更讓她感到不高興。7歲大的孩子往往會對有沒有把玩具收拾好這樣的問題作出肯定的回答,因爲他不想給自己添麻煩去收拾那些玩具。最終,他會意識到媽媽是要去檢查的。你必須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鬼把戲是無法奏效的。在每天晚上上牀睡覺前,他必須負責把他的那些玩具整理好放起來。這是家裡的一條規矩。
西爾斯經典鏈接:怎樣知道你的孩子是在撒謊
大多數時候,通過孩子的身體語言你就能知道孩子是在撒謊。面部表情常常會表明他說的話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但是,有些孩子會有一張毫無表情的面孔,使得那些感覺十分敏銳的父母都難以讀懂他們的心思。你可以試一試下面的這些探察技巧:孩子在對你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是不是有意地避免直接看着你的眼睛(如果孩子在平時總是尋求與別人進行目光接觸的話,那麼這種跡象就特別具有意義)?注意閱讀孩子的身體語言。如果他很放鬆,很平靜、坦然,那麼他說的可能是事實。孩子們需要我們的信任。如果你總是懷疑他在說謊,那麼他就會漸漸地變得真的撒起謊來。如果他並沒有撒謊而你懷疑他,他會變得沮喪和憤怒。
你應該深入地探察詳情。如果你探究得越深入,孩子說的就越含糊,那麼就得要懷疑他不在說實話了。如果對於一件事情,他每次講起來的主要情節都不一樣,那麼這件事情就值得懷疑。是不是他做的這件事與他平時的行爲不一樣?你的孩子是不是有比較充分的動機對你撒謊而不告訴你真相?如果孩子平常總是怕你,那他就會總是想要對你撒謊。
探察孩子是否撒謊的那些辦法同樣也可以用來探察孩子是否偷了別人的東西。你的孩子是不是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那些玩具怎麼會到他的手裡來?孩子的臉上是否出現了直覺敏銳的父母立馬就能覺察出來的可疑神色?一旦孩子的說法不能自圓其說,或者玩具的價值超出了孩子財力,那就應該懷疑是他偷來的。如果你的孩子出於對媽媽的愛而送給了你一條價值不菲的項鍊,但對項鍊的來源又做不了可信的解釋,那就得懷疑這是偷來的東西。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十分親密,孩子撒了謊你就會知道——你的孩子也會覺察出你知道。
爲了自己的便利而撒謊這是在年齡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們中常見的撒謊形式,謊報自己的成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9歲大的沙倫的父母給她施加壓力,要她取得好的成績。沙倫認爲他們對她的愛和讚許取決於她的成績,因此她不敢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他們。她的C等成績會讓父母感到不高興,於是她告訴他們她門門功課都是A和B。她覺得撒這樣的謊是沒什麼錯的,因爲讓父母感到高興比說出真相更爲重要。沙倫感到她受的壓力迫使她撒了謊。然而,她的欺騙並不能起到作用。她那開明的、關愛孩子的父母認識到了孩子爲什麼要在成績上撒謊,他們不再給她壓力。你可以讓孩子知道的一條很重要信息是:父母對她的愛和認可是沒有條件的。
害怕說出實情會帶來傷害由於害怕受到虐待性的懲罰,孩子們會爲了自我保護而撒起謊來,對於懲罰的恐懼勝過了說謊所帶來的負疚感。受到大量懲罰的孩子往往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以此來保護自己。如果孩子認爲打破了花瓶會被大人打一頓屁股的話,那他就會由此而推斷撒個謊所帶來的痛苦會小一些。在那些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過失而受到嚴厲責罰的孩子們中間,也有着同樣的情況。這種過分的、不恰當的糾正措施會妨礙孩子道德觀念的發展。害怕遭受懲罰的孩子爲了逃避懲罰,會想盡辦法來說謊。
我們採用了與自己的孩子們做下面這種交易的辦法,來幫助他們克服對說出真話後會受到責罰的擔心:“我們保證不會生氣,”——大人生氣對孩子來說就意味着懲罰——“只要你對我們說實話,不管你做了什麼,我們都不生氣,儘管你必須去面對自己造成的後果。但是,如果我們發現你對我們說了謊,那麼你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一天,埃琳的腳踏車被丟在車房前面的車道上,她告訴我說是馬修最後一個騎它的。爲了查出這到底是誰幹的,我不得不向馬修保證我知道了實情後一定不會發脾氣,讓他安心地對我說實話:“馬修,你說實話,我就保證不生氣。對說謊我是要生氣的。”如果孩子對說了實話所帶來的後果感到擔憂的話,那麼他就會成爲一個習慣性的說謊者。只要孩子能夠相信你不會失去控制地大發脾氣,他就會向你敞開心扉、老老實實地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你。你應該平靜地聽他講,要公正地對待他的過失,並且要幫助他糾正錯誤行爲。鼓勵孩子不撒謊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他們說實話的時候給他們以支持。
謊話連篇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童年時期正常的喜歡幻想和說大話會漸漸地演變成有目的地撒謊,而且會養成這樣的壞習慣。這樣的孩子會刻意地欺瞞別人,他的許多社交活動都充滿着欺騙,而不是真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這個孩子有着憤怒的內心世界,他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感到不滿意,並且懼怕父母對他作出的反應。他從未體驗過父母對他那些正常的笨拙行爲以及差勁的判斷能力的寬容和接受。大人總是教育他說他是個壞孩子,他因而學會了也這麼看待自己。
7歲大的查利的父親在他6歲的時候就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爲了擺脫這個讓人感到痛心的現實,查利想象出了一個虛幻的世界,那裡面有着許多父親和兒子在一起的美好故事。漸漸地他覺得那個虛幻的世界比起現實世界來,更能讓他感到輕鬆愉快。到了8歲的時候,他總是習慣性地在另一些事情上撒謊。查利說他門門考試都得了A,而實際情況是他只是勉強及格。他放學後去了哪兒,哪裡來的新東西,這些他都不對媽媽說實話。撒謊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他用來抵抗自己內心憤怒的一種保護措施,是用來掩飾糟糕的自我形象的一種手段。要治癒查利的說謊毛病,就必須幫助他接受現實、學會和現實打交道。對他的治療讓他接受了父親再也不會回來的現實,並且使他明白並不是他導致了父親的離去,這不是他的錯。從建設性的諮詢意見中,他的媽媽學會了花更多的時間與查利在一起,和他一起玩耍,聽他講述自己的心裡話。查利參加了足球隊,教練對他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不久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他說謊了。
培養誠實的孩子
在瞭解了孩子們爲什麼有時會撒謊之後,你就會明白該如何去應對孩子們的撒謊行爲。深入到欺騙言行的背後去,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這會有助於你進行預防性的管教。下面,我們列出了塑造誠實的孩子的一些方法。
實施依附性的養育與父母感情親密的孩子不會成爲習慣性的說謊者。他們信任照顧他們的人,並且具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因而他們根本沒有說謊的必要。但是,即使是與父母感情最爲親密的孩子,在4歲的年齡段也會編造出一些不着邊際的離奇故事,在差不多7歲的時候也會偶爾嘗試說謊,並且在10歲的時候也會別出心裁地編造謊言。儘管你已經發現他偶爾說了謊,並且已經糾正過他,但是在過後遇到類似的情形時,你千萬不能不分青紅皁白地認定他又是在撒謊。你應該給予他向你澄清事實的權利,否則的話,他會因爲你不信任他而受到傷害。
爲孩子做出誠實的榜樣你應該建立一種誠實的家庭氛圍。就像孩子撒謊時你能覺察出來一樣,孩子們也能發覺父母沒有說真話。如果孩子看到你的生活中到處都是一些並無惡意的謊言,雖然這些謊言並不算什麼大的問題,他都可能從中學會撒謊是一種逃避後果的可行方式。你的孩子是目睹了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欺騙行爲而學會撒謊的,這一點也許讓你感到很驚訝。你可以來想一想自己是怎樣經常歪曲事實的。當你不想受到電話的打擾時,你會說:“告訴他們我不在。”你認爲這樣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並不是在說謊,或者只是一個沒有惡意的小謊言,這個謊話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爲它能讓你擺脫尷尬的境地。可是,你千萬不要讓孩子幫着你來撒這個謊,不要讓他去說你不在家(你可以讓他這樣說:“她現在沒法來聽電話。要我帶個口信給她嗎?”)。對於一樣東西,當孩子向你要求多得到些的時候,明明這樣東西還有,你可千萬不要爲了能方便地拒絕他的要求而對他說“沒有了”。孩子敏銳的眼睛能洞察一切,你根本愚弄不了他。一旦你對他撒了謊,他馬上就會知道,因爲他太瞭解你了。你應該對他說“現在你不可以再多要了”,一般來說他會接受你的這種說法。
同時,在孩子撒謊的時候你也不要幫着他來撒謊。如果孩子由於太疲憊或者太煩亂而沒有完成家庭作業,你可不要被他說服而幫他給老師寫條子說計算機的打印機壞了。如果你這麼幫着孩子撒謊,就等於是認可了欺騙的行爲,並且教會了孩子這麼一種錯誤的認識:逃避因爲自己的錯誤決定而帶來的後果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
鼓勵孩子做一個誠實的自己你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喜歡他的本色。如果你的孩子虛報了考試成績,你可以教育他說:“我喜歡一個實實在在的C,而不要不真實的A。”孩子如果知道自己在家庭裡得到的認同並不以他的表現爲條件,那麼他就不大會產生想要撒謊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