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北逃

斜風

“是要拔草!”金佩綸接過這個話題:“不管是清妖還是太平軍,凡是雜草,都要拔個乾乾淨淨,我們已經下了決心,先拔除了鎮江府的清妖,然後直取金陵!只是希望殿下能給我們一點援助。”

不管怎麼樣,金陵都是太平天國定都之地,屯兵甚多,何況太平天國在這裡經營多年,已經修成了鐵桶一般的防線,歷史上這座城市始終處於清軍的圍困之中,但是一直到一八六四年才最終被湘軍所攻克,在十一年的圍困之中,這座城市裡的守軍承受着太多的鐵與火。

因此金佩綸也不敢對這樣的堅城打保票,柳暢同意他的觀點:“到時候會讓第一師主力出皖南側應你們的作戰,你們只管放心,不管是陸上還是水上,你們的接濟都可以源源不斷,唯一可憂者……”

“不過是清妖與太平軍合流罷了!”

……

“大勢已去啊!”張國樑苦着臉說道:“幾位大人,我也說句實話,這江南是呆不下去了,非得退守江北不可,你們不肯走的話,我帶我的潮勇先走!”

聽到張國樑這麼說,僧格林沁很爲難地說道:“陛下剛剛下的詔旨,讓我們再守鎮江府幾個月,說是馬上就能從俄羅斯國借來大兵,局勢立即可以改變。”

張國樑雖然不通文墨,但是在軍事上卻是個真正的行家,他拍着桌子說道:“咸豐爺對得我張某人,但是現在鎮江府的形勢,幾位又不是不知道,再拖下去的話,咱們這幾萬人都要丟在這江南了!”

他苦口婆心地說道:“現在水師已敗,紅單船受挫甚重,再不退走,恐怕就是想退都無路可退了!”

張國樑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全師放棄整個江南。直接退往江北,與江北大營會合,以圖再舉。

之前他之所以還敢於堅持在江南作戰,完全是因爲江南大營手上還有一隻由廣東紅單船組成的水師。這支水師是向榮花好幾年時間經營起來的,其戰鬥力核心是五十艘從廣東購買的紅單船,上面裝備了大量洋炮,這隻水師一出面就完全壓制了太平軍,以往太平軍可以從容在上游機動的情況完全不復返,不得采取鐵鎖鎖江與江岸防線並重的戰術阻擋清軍水師橫掃大江。

可是這一次虹軍的蒸汽戰船一出現,這隻紅單船水師的輝煌就成了過去。倉促的接戰之後整個清軍水師遭受了重創,光是被擊毀的紅單船就有七艘之多,被擊傷需要修復的戰船數量多達十幾艘,死傷失蹤船員好幾百名,而虹軍水師的損失,根據張國樑親眼所見,不過是中炮兩發,似乎有水手數人受傷而已。

這一仗之後。張國樑就完全改變繼續據守江南的態度,他苦口婆心地勸說着江南大營的各位要角,而勝保卻是莽撞到極點的人物。他怒氣衝衝說道:“如果放棄江南,那麼我們退到江北軍食從何而來!”

不管怎麼樣,現在清軍所處的蘇南地區雖然屢屢遭受戰火襲擊,但畢竟是魚米之鄉,供給江南大營與僧王勝保的數萬大軍不成問題,可是要過江的話,江北本來就有一萬七千名江北大營兵,再進駐數萬清軍那絕對承受不起。

因此勝保很是理直氣壯地說道:“還不如下定決心,現在撤往江北,能帶走六成兵馬就是極限了。還不如與紅賊拼個魚死網破!”

和春這個江南提督倒是在旁邊勸道:“我們如果與紅賊拼個魚死網破,或許天京的長毛還有那麼一線生機,我們如果撤了,天京的長毛只能是死路一條。”

僧格林沁心膽多,他知道和春話裡有話,心中一驚:“軍門的意思是。我們得給長毛一線生機。”

現在紅賊已經成爲整個大清朝的頭號對手,在過去一年之中,清軍屢受重創,大部分的損失都來源於虹軍,尤其是幾次殲滅性的戰役,都是虹軍的手筆,反觀太平軍處處失利,現在只能退守蘇皖一翼,雖然不能說是不足爲患,卻可以說是大受挫折。

張國樑就順着僧格林沁的語氣說下去:“我們拼得魚死網破,也就是給長毛以一線生機而已,但是長毛真想要有生機的話,那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他在南京城下與太平軍交戰數載,對於太平軍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因此僧格林沁很直接地問道:“哪一條路?”

“讓城別走!”張國樑毫不客氣地指出定都南京的不足:“金陵一地,無糧,無錢,無兵,無積聚,長毛自竄據金陵即受我大兵圍困,三年有餘始終困守於金陵,今我軍退走而紅賊襲擾而來,長毛之窘迫恐怕更甚於今日,我江南大營與僧王、僧宮保兩位大兵背水而戰,縱然能挫賊前鋒,亦於大事無補。”

僧格林沁與勝保聽過張國樑這番話之後,不由暗暗點點頭。

他們何嘗不知道繼續留守江南是一條死路,但是總寄希望於能消耗虹軍一部分實力之後,能讓太平軍守住金陵城,這樣太平軍與虹軍在東南二虎相爭,那大清朝還有翻本的機會。

這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以往太平天國是這些滿蒙勳貴的頭號死敵,但是現在他們夢裡都想着斬滅紅賊,因此太平天國也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只是僧王嘆着氣說道:“現在國朝即便能退守江北,但是大局仍難以挽回!”

張國樑不讀書,但是談起軍事來卻頭頭是道,他說道:“僧王、勝宮保、和軍門,自古以來佔據東南者,能北伐功成者,不過朱元璋一人而已,南北相持,北勝而南敗,故此我軍的機會在於守淮揚!”

勝保是出名的喜歡蠻幹,但是張國樑這番話卻說得他心動:“張鎮臺所言甚是,只是我軍之力,退往江北,恐怕難以對抗紅賊大兵。”

紅賊洋槍洋炮太多,戰鬥力確確實實在這些清軍之上,而張國樑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我聽說,自古以來南北相爭,實是爭奪兩淮。”

別看勝保是滿人,又喜歡蠻幹,他卻是有功名的進士出身,他當即接過去:“沒錯,南北相持,握在兩淮者就握在主動權,只是現在兩淮有捻子爲亂……”

只是勝保很快明白過來:“張鎮臺的意思是用捻子?”

“沒錯!現在我大清兵、長毛、捻匪之一線生機在於退保淮揚,如果淮揚失守,我大清兵或有一線生機,長毛、捻匪則死無葬身之地。”

僧格林沁心細,他趕緊看了一眼地圖,卻發出了一聲感嘆:“張樂行捻衆十數萬,據雉河集多年,紅賊若奪取江南之後,恐怕張賊也首當其衝,只是以捻衆之力,未必能擋得住紅賊之勢。”

“可是若是捻匪與長毛合流?”張國樑用心很深:“所以我才說,長毛的一線生機就在於讓城別走。”

“洪秀全此人極爲固執。”和春提出不同意見:“恐怕不會倉促之間退出金陵。”

“那就最好不過了!”張國樑笑道:“洪逆在金陵與紅賊拼得你死我活,我等大可坐山觀虎鬥,待金陵城破之際,長毛餘賊自然會讓城別走,前去投奔捻衆。”

他語重深長地說道:“今日國家健銳之士,盡在你我之手,不可就這麼隨隨便便地葬送在江南背水之陣!”

僧格林沁大笑:“有張鎮臺坐鎮淮揚,國家氣數,當可挽回,我就下令全軍北渡,趁着紅賊大兵未到,能渡過去多少是多少。”

只是他也清楚,說是全軍北撤,但實際能撤過去六七成已經是極限,江南大營駐防有年,許多部隊已經變成了土著,豈是一道命令就可以調度的,何況還有大量的本土團練,更不可能隨軍北撤。

這些武力只能在虹軍的赤潮之中成爲第一波的犧牲品,只是希望能起到抵擋虹軍的一點作用,替金陵城內的太平軍多爭取一點時間。

只是僧格林沁很快就想到了一件事:“現在張鎮臺的職銜還是總兵吧?”

張國樑點點頭:“承蒙陛下厚愛,實援總兵,不勝榮光。”

對於他這麼一個降將出身的草莽人物來說,實授總兵已經是無上榮光,只是僧格林沁卻是搖搖頭:“太屈才,太屈才了!”

和春在旁邊附和道:“是啊,區區一鎮總兵,是有些屈就了,現在浙省淪陷,浙江提督之職出缺,我覺得此職最宜張將軍。”

張國樑臉上笑開了花,他只是實授總兵而已,作到了一省提督幾乎是滿清職業軍人的頂點,但是僧格林沁卻搖搖頭說道:“太低了,太低了,我等應當聯名保奏,給張大帥一個最適合的名義。”

勝保不由皺起眉頭來:“提督軍門若是低的話,全國也就是那麼幾個督撫,即使是把浙江巡撫的缺拿出來,只怕張將門也不敢受啊!”

“這缺太低了!”僧格林沁連聲說道:“不合適,國家到此危險之際,用人當不拘一格。”

張國樑已經不敢說話了,而和春則說道:“難道是總督缺,可是全國就那麼幾個實缺,而且還都是有主了!”

“區區總督缺算得了什麼!”僧格林沁大聲說道:“我大清已經有兩百年沒有漢人封王了!”

“我說的是我等三人聯合保奏張帥封王裂土!”

第340章 嚴州!嚴州!第251章 會師第15章 葛五第219章 挖牆腳第67章 磐石哨第248章 天降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468章 雷霆第74章 軍火第81章 牛刀第428章 船團第486章 天上人第350章 交易第1章 回首百年第300章 零三章 鍋駝機第74章 軍火第325章 騾子第363章 洋兵第426章 堅守第212章 佈局第399章 心亂第465章 棄兒第440章 不退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429章 自信第417章 突襲第77章 鄧肯第439章 榮光第237章 安撫人心第473章 封王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573章 氣盛第289章 瞿振漢的遺產第446章 熱潮第1章 回首百年第65章 奇兵第542章 霸氣第467章 天父天兄天王第342章 九點第432章 前哨第294章 未決第65章 奇兵第569章 入城第477章 敲門第335章 鬆口第196章 善後第450章 爆炸性新聞第100章 零五章 怒潮第458章 質問第465章 棄兒第203章 臨海之變第308章 贖金第206章 冠軍營第220章 黑道人第443章 選擇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83章 過江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28章 逆襲第62章 中流擊水第52章 楊善人第299章 楊長妹第211章 鄉官第84章 林嵩第427章 小集團第555章 君臣對答第525章 無情第207章 表態第299章 楊長妹第513章 廣州第549章 典範第372章 活路第385章 方陣第533章 胡林翼第398章 楊輔清第122章 肥牛第43章 計劃第159章 高梁材更第416章 風格第60章 斬草除根第237章 安撫人心第163章 張承志更第156章 申天命第21章 殺人第257章 紅潮第279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501章 爭執第101章 威脅第65章 奇兵第267章 機遇第207章 表態第172章 起風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247章 馳援第94章 毒計第75章 玉人第391章 良人第363章 洋兵第371章 王永義第202章 從賊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