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李世賢

斜風

在場的湘軍將帥一聽這個惡訊,無不面色冷青,還好趙烈文彌補過去:“石雲慶這廝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手上明明有這麼多將士,才這麼一會功夫就被紅賊搞定了,以至誤了侍郎的大事。”

而曾國藩也反應過來,他連忙說道:“我這就寫信給胡潤之,讓他趕緊解來十幾萬軍餉備用,他如果再不解餉過來,我這裡就帶手下幾萬兄弟不守湖南,直接到湖北去把他吃個乾淨了!”

大家的情緒也是爲之一鬆,鮑超與胡林翼頗有交情,笑着說道:“侍郎說得沒錯,如果胡潤之不肯接濟幾十萬兩銀子,那咱們只能去武昌去吃大戶!”

而趙烈文則是把話題往好的方面轉:“諸位,此次霍賊欲進犯湖南,我軍頗有勝算啊!”

“爲何說我軍頗有勝算,關健就在於紅賊楠溪一股只是三流營伍而已,而我在湖南堅守,則有天時地利人和,又是保衛老家,軍心可用,大可將霍賊誘擊入境,然後四出襲擾,待其疲老,一舉將霍賊偏師拿下,則是全湘可守也!”

對於守住湖南,湘軍將帥還是蠻有信心,這與江西不同,在江西他們是客軍,而在湖南,他們是本土作戰,接濟源源不斷,紅賊戰鬥力再強,也不致於擁有全面優勢,只要拖下去,他們肯定會有機會。

何況此前在江西,他們不認爲自己輸在楠溪營之手,而是認爲敗於龍槍營之手。而現在龍槍營遠在東南,他們覺得自己至少可以與霍虯這股虹軍打成平手。

而此時的鎮江府,已經是紅色的海洋。

無數的赤旗在整個鎮江府飄揚着。那些不打出紅旗的村鎮幾乎第一時間成了大軍席捲的對象,據守裡面的團練、清軍幾乎在第一時間被大軍擊破。

虹軍在這個方面不但投入了第三師的三個步兵團,還有吳如孝的整個步兵旅接應。再加上其它配合作戰的部隊,整個鎮江府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虹軍掃過。

只是作爲整場戰役的最高指揮官,金佩綸卻不認爲這場戰役已經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可惜讓張國樑跑了,可惜了!”

就在虹軍橫掃整個鎮江的幾天之前,江南大營與僧王、勝保軍的主力已經趁着虹軍主力抵達的最後機會,大部乘船北渡揚江,因此可以說是整場戰役美中不足的一點,而他對面的李世賢團長卻笑着說道:“金師長何必在意一個張國樑老賊。他的人頭遲早會落到我們手上,全鎮光復,總算有這麼一天!”

他可以說是太平軍裡的廣西老弟兄,自從太平軍抵達江南就與鎮江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緣,他和吳如孝都在這座城市堅持,無數次的進攻與防禦,無盡的犧牲、榮譽與淚水。讓他對整個鎮江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向金佩綸提出自己的建議:“金師長,咱們是一見如故,現在我心中一句言辭?,那就是趕緊向天京……不,是向金陵進攻。不可錯過現在這個機會,天與不取,必受其咎!”

他舉出太平天國當年在江南的教訓:“當年東王率我等萬舟直下江南,輕取金陵,繼克鎮江,眼見可以席捲東南,進可北伐中原,退可割據東南,哪料想東王又令北伐,又令西征,大兵分守金陵、鎮江兩地,反被清妖圍困,局勢遂不可收拾!”

這是當年太平天國當年血淋淋的教訓,只是旁邊的江寧經略於村說道:“本來乘勝直取金陵那是最好的,只是現在鎮江初克,人心未定,直攻金陵,似乎有點孟浪!”

雖然張國樑率江南大營與僧王軍數萬大軍倉促北渡,但是在天京、鎮江之間仍然留下了大量的清軍,光是在鎮江府一地,留下來的正規清軍與地主團練就多達近萬人,雖然在虹軍攻勢之下,不是前來投誠,就是倉促在陣前起義,但是於村作爲地方官員,卻清楚得知道,要把鎮江經營成虹軍的基本地盤,至少還要一兩個月時間。

還好現在虹軍已經不是當初只有一兩團兵力的隊伍,這次西征第三師不但帶來了上萬名戰鬥部隊,還帶來了一千多名行政幹部,這些行政幹部都是從浙江與蘇常兩府抽調出來,只要假以時日加以經營,就絕對能把鎮江府經營成虹軍的基本地盤。

而吳如孝這個時候就開口了,他的地位雖然低於金佩綸,但是在鎮江這個地盤卻是標準的土著,他說道:“金師長這是想得差池了,雖然天京鎮江兩地清妖甚多,但是多是不堪一擊之衆……”

他詳加分析道:“要知道現在留下來的清妖,都是那些不肯隨張國樑北渡者,爲什麼不肯北渡?自然是因爲已經轉爲土著,平時偷雞摸狗尚可,臨陣上戰卻是不堪一擊,更不要說地方早不堪其攏,至於團練……”

於村已經明白了,他本人就是地方小豪強出身,自然知道這些小豪強與團練是怎麼一回事:“不堪一擊,不過倒可以補充大軍!”

他已經決心將這些鎮江府的團練作爲自己與第三師新兵的來源,而李世賢又開口說道:“再說攻打金陵,我可以作爲先鋒!”

在舊太平軍鎮江守將之中,他可是說是一個冒進的人物,對於洪秀全並沒有多少忠誠可言,現在關切就是趁着這個大好先立下幾樁戰功再說:“金陵若復,可以說是東南抵定了,別看我只有一團人,但多半都是從天京內殺出來的,對於天京附近了如指掌,大可一鼓作氣,直搗金陵!”

“那就是最好!”金佩綸原本擔心吳如孝、李世賢這些舊太平軍會對太平天國有太多的感情,要求留守鎮江,沒想到李世賢主動請戰,不由說道:“金陵若復,兩位就是首功,只是若是遇到天國舊人,該怎麼辦?”

李世賢不由一笑:“現在天國朝臣推舉出來主持朝政的李秀成是我本家兄弟,天京城內將士也多半是我故人,只要我登高一呼,自然就有人接應。”

金佩綸當即明白過來,不是因爲李世賢真能下得了狠手,而是他在天京城內早有接應,不過這樣也好,金佩綸當即決定把李世賢作爲全軍先鋒:“那就委屈李團長,江寧若無,我與於經略都忘記不了你的首功。”

倒是吳如孝談論到另一個關健的問題:“雖然我軍可以直抵金陵,自從翼王遠征,城內軍心不定,但是今天可憂者,在於天國自從上游調集援軍,天國在皖將士尚多……”

“安徽的問題不用擔心!”金佩綸笑着說道:“完全不用擔心,爲了側應我們金陵戰役,燕王殿下已經命令第一師一個混成旅加強騎兵旅主力自湖州府西進,直取皖南,截斷長江……”

柳暢這次戰役的目的可不侷限攻取江蘇鎮江、金陵兩府而已,而是準備把整個長江以南都拿下來,因此他特意讓周秀英率騎兵旅本身及第一師一個混成步兵旅直出安徽,準備先取長江以南,同時相機渡江。

在聽說江南大營北渡揚州的消息,現在張斯桂的虹軍水師已經準備出動了全部蒸汽戰船,準備搭載陸戰第十一團主力在揚州附近登陸,奪取若干江北橋頭堡作爲以後攻略江北的前進陣地。

當然這些佈置不可能一一介紹吳如孝、李世賢這些剛剛投降過來的太平天國軍官,但是金佩綸的話卻讓這些舊太平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現在太平天國已經走到絕路了。

現在在江蘇境內,太平天國只保有區區金陵一地而已,而在安徽境內雖然尚保有沿江數府,但是在虹軍龍槍師的攻擊之下,又能堅持多久,而太平軍的全部經營,幾乎都在蘇皖兩省之內,蘇皖兩省落到了虹軍之手,那太平天國還有什麼希望。

一想到這一點,李世賢更是堅守跟着柳暢乾的決心,他從來不是狂熱的拜上帝教教徒,而是太平天國之內一位善於審時度勢的青年將領,對着洪秀全這個宗教狂人有着非常理智的認識,再加上非同尋常的功名心,倒是讓他有着極強的進取心。

在過去將近四年的時間之內,他始終困守於鎮江這座城市,而對着數萬清軍與團練無休無止的潮水攻勢,這些戰鬥讓李世賢迅速成長,成爲一位合格的指揮官,而現在他已經準備與自己的過去徹底割裂,替虹軍率先打開通往天京的通道。

只是在那之前,無論是他還是金佩綸都要與自己的過去徹底告別,那邊已經有人來報:“金師長,天京洪天王派人過來,說要親自見你!”

金佩綸原本不準備接見天京來人,自從虹軍拿下鎮江之後,可以說是徹底與太平軍翻臉了,那邊李世賢卻是說道:“金師長,不如見一見,說不定是你我故人!”

友情推薦朋友新書:黯然銷魂新書出爐,《寂滅萬乘》已發佈。玄幻題材,書號2547695。懇請支持。

簡介:

求長生之途,立諸天之巔;創萬代功業,傳不朽道統。

談未然只問:長生何用,不如寂滅。

然後,誅殺衆生,寂滅萬乘!

第180章 求援第420章 蘇州第503章 秋意第296章 掌聲第274章 新風氣第144章 並進第245章 龍虎鬥第29章 龍槍哨!一錘定音!第3章 入城第318章 技校生第290章 肚量第403章 借兵第548章 開炮第430章 不謀而合第473章 封王第315章 安瑞第157章 裹脅第436章 一百年第403章 借兵第163章 張承志更第346章 排槍第47章 德蒙斯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4章 檢點第383章 命第255章 哭秦庭第19章 龍槍第444章 結束第512章 白跑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章 接敵第217章 仙居第364章 烈火煉獄第304章 技校第234章 撞擊第545章 爲了羅馬第447章 帝國利益第263章 凌煙閣第150章 下套第515章 叛徒第255章 哭秦庭第332章 風清雲未淡第457章 危機第362章 異端?第106章 謀略第394章 預備旅!出動!第171章 武瘋子第571章 野心第91章 楊長妹第143章 春雨第62章 中流擊水第530章 翻盤第511章 開恩第180章 天崩第369章 收容第139章 奔襲第280章 大變故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17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四十四 營老營第389章 最信第282章 第一槍第441章 魔盒第150章 下套第450章 爆炸性新聞第357章 風雲突變第9章 局面第164章 水太涼第46章 還價第542章 霸氣第305章 閩江口第115章 鑄炮第357章 大壞蛋第165章 歸降第17章 殺韃第327章 劇變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412章 情報第93章 兄妹第575章 關健的選擇第112章 獻城第354章 十五年公債第330章 挫折第172章 起風第297章 讓步第61章 火海第424章 待機第87章 瑞安城第172章 起風第409章 周鳳山第528章 躍進第362章 異端?第45章 粒藥第252章 瘋狂第237章 安撫人心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四百零八章第42章 地盤第203章 臨海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