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石景芬

看到冼拿在人事問題上諮詢自己,高梁材當即把自己夾袋裡的人物挑了一個出來:“洗司令,知道不知道,施營長下面有一個叫陸平的鄉正?”

一說這個陸平,洗拿立即就明白過來了,這人跟高梁材交情不錯,到了臨海第一件事就是來拜訪高梁材這位老知縣老知府,不過他也確實是台州府冉虹軍最堪用的人才之一。

別的不說,他在這個鄉正的任職之上就非常稱職,不管是支差支糧,還是府裡有什麼指示,他都是第一時間辦到,是柳暢去金華府之前重點提到的台州本地幹部。

更重要的是,這個陸平在虹軍攻佔太平之後就一直與虹軍配合,因此洗拿當即問道:“當初府臺在黃岩縣投向光明,也是這位陸鄉正穿針引錢吧?”

現在高府臺已經理直氣壯地把當初的投賊改稱爲最響亮的名詞:“沒錯,我當初投向義軍,就是陸鄉正在其中穿針引線,我記得他的恩情,不過他在太平縣就很有才具,現在有一班班底,而且他把二個兒子都送到善葉軍校去,靠得住!”

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又十分可靠,這樣的幹部現在洗拿手上真拿出多少來,而且都在關健的崗位上調不動,因此他稍加思考之後就同意了高梁材的建議:“那好那好,不過這件事非得檢點同意不可!”

只要檢點同意,他就可以讓陸鄉擔起樂清縣的重任來,他在太平縣任鄉正,這次同去又有一個鄉兵排,有這個基礎,樂清縣的問題就好辦了。

這份請示在兩天之後纔到達柳暢的書桌之上,石汀蘭第一時間把這份文件歸類爲最重要的文檔:“檢點,洗司令與高知府聯名建議由原太平縣鄉正陸平轉任樂清知縣,樂清事務,暫時由台州府管轄!”

“陸平?”柳暢對這個人有印象:“他兩個兒子都在善葉軍校吧?”

“沒錯!兩個都是嫡子!”旁邊楊長妹補充了一句:“是我們重點培訓的台州本地幹部。

從鄉正直接提拔到知縣,這步子是走得快了一些,只是柳暢稍稍思索了一會就說道:“這個要求不過份,等會我批閱交還給他們,樂清縣的善後事務,洗拿他們自己具體決定就行了。”

“是不過份!”楊長妹倒是說起了另一件事來:“比起陶寶登、夏寶慶的條件來說,一點也不過份!”

現在虹軍已經對金華府城形成了合圍之勢,現在金華府城之內名義的兵勇、民壯總數達到了六千人,但是這其中有多少空額,多少死魂靈,就是石景芬這個知府也不知道。

在這六千兵力之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陶寶慶、夏寶登這兩員台州盜首統帶的千餘名臺勇,他們與太平軍真刀真槍交過手,也算是十分頑固的一支部隊,因此現在金華府被虹軍圍得水泄不通,這兩位台州府的前盜賊頭目卻是開出了柳暢無法接受的價碼。

他的條件很高,部隊出城以外不能接受任何性質的改編或是派遣幹部,完全由陶寶慶與夏寶登自行統帶,所有隨行物品、騾馬、馬輛都不受虹軍檢查,而且他們要求回臺州去,要有自己的一塊獨立地盤,不受府縣的管轄。

他們甚至還要求聽宣不聽調,每月按兵額發給軍餉六千銀圓,米糧若干石,完全是想把盜賊的習性帶回台州府去,因此柳暢第一時間否決了他們的投降條件:“那不是他們向我投降,是我向他們投降!”

石汀蘭也說了一句:“沒錯,他們是不知道我們虹軍的厲害,以爲我們圍城只是個把戲而已,阿暢,你可不能心慈手軟啊!”

“我自帶兵以來,就知道慈不掌兵這四個字!”柳暢當即答道:“既然陶寶慶與夏寶登這般冥頑不化,那我也兵能對不起了!”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石景芬在八詠樓上,遠望萎江,不由有一種秋愁之感。

眼下還是七月正中,天色灼熱,但是石景芬卻不知道有一種秋風秋雨的感覺,心中時不時生出幾分焦灼來。

念着李清照居士的詩,在八詠樓上的石景芬更覺得滿目淒涼:“這金華府城,該是怎麼一個守法啊?”

他手下的兵勇、民壯,名義有六千之多,每日支餉支糧都是一個大數目,但是真實數字有沒有四千人,誰也說不準,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仰仗臺勇了。

但是台州人雖然能打仗,可他們的老家台州已經落入了紅賊之手,誰都不能保證,紅賊會不會利用他們家鄉的親人來引誘這些臺勇叛變過去。

而且這些臺勇只是有勇無謀之徒,與真正的紅賊一比,絕對是不堪大用的小毛賊而已,統帶他們的陶寶慶、夏寶登這兩對活寶,本身就是一對招安的盜賊頭目,又豈能成就大事!

一想到這件事,石景芬就更愁了,這金華府怎麼守?

只是這時候卻聽到城西一排亂槍聲,石景芬不由一驚,紅賊是不是入城了?

片刻功夫之後,卻是傳來了一個讓石景芬爲之膽戰的消息:“剛纔陶寶慶與夏寶登兩位參將,回營操練鳥槍步隊,不慎一齊走火身亡了!”

這個說法聽起來不可思議,仔細琢磨起來也不可思議,再一驗過這兩位參將的屍體,石景芬發現槍子都是從背後打過來的,絕對不可能是走火而亡。

只是這讓他更心寒,他清楚得很,是誰下的毒手,就在昨天,這兩位參將還到他們面前保證要與金華府共存亡,絕對不會向紅賊投降,而且石景芬也知道這兩位不但在臺州有血債,跟着太平天國交戰,手上也有不少血債,現在要殺他們報仇雪恨的人絕對不少。

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柳暢的報復來得這麼快,兩位參將就在金華府內遭了毒手,而且兇手還敢留在城內,一面肅清夏陶兩人的死黨,一面做好接應紅賊入城的準備。

膽大到這般地步,可見金華府的防務薄弱到什麼程度了!

只是這兩位參將一死,金華府城之內的空氣已經立即爲之一變,原來大家還高叫着與紅賊絕一死戰,可是現在大家見到這兩位參將的前車之鑑,紛紛派出代表出城與紅賊聯絡。

起初虹軍的代表還不敢公開活動,但是很快虹軍突然公開出現在城內,消失了兩支不敢與虹軍聯絡的清軍武裝,然後又撤了出去,又過了兩三天,裹着紅頭巾,扎着白色武裝帶的虹軍千部就敢於公然出現在金華縣的大街小、巷,石景芬親眼看到紅賊的代表也不敢動手。

非但如此,有些政府機關已經有了紅賊的代表進駐,而各支兵勇更是與紅賊進行着談判,很快,一支由杭州府商人統帶的兵勇和虹軍達成了協議,他們在虹軍的監視之下退出了金華城,然後一路轉進到了紹興府,當然公開的文書之中,那是冒死突圍出來的。

有這麼一個先例,那些虹軍不願意接收的烏合之衆紛紛使用銀彈攻勢,很快在虹軍的監視之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突圍,石景芬聽到他們突圍的消息,反而是鬆了一口氣,至少可以不用在金華府糜耗軍餉了。

到了七月下旬,金華府城等於是被虹軍完全接收過去了,現在虹軍的採購人員都敢於在沒有武裝護送的情況公然入城,而城內僅存的各支武裝也幾乎全爲虹軍所控制,如果虹軍不能控制的,柳暢就藉着清軍火併的名義將其消滅。

這就是所謂“金華模式。”到了這種情況下,對一切變化裝作不知的石景芬終於下了決心,他找來一個把總:“我該怎麼辦才能見到柳暢柳檢點?”

反正是死路一條,石景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只能走這一步了。

“石開臺,您也過來了!”

說話是張玉藻這位更早從賊的台州知府,他毫無氣節地說道:“您過來就好,石府臺的材略勝過我十倍,到了檢點面前必得重用,到時候還得多多提攜啊!”

石景芬原本很不屑這位張玉藻,只是現在他既然下定了決心從賊,當即答道:“張總裁,客氣了客氣了!張總裁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封侯拜相必在指日之間!”

他知道眼前這位張玉藻從賊之後雖然未得大用,但是得了國史館總裁這麼一個清貴已極的位置,柳暢如果開國的話,這位張總裁必然是丞相的人選之一,因此一想到這一關節,他又有點火熱。

張玉藻當即答道:“玉藻只是按照檢點的章程,編修了幾本小書而已,不敢被石府臺如此恭維!”

這說得是實話,論名聲、論才學,石景芬這位金華知府比張玉藻強過十倍,要知道這位石景芬在歷史上也是頗有名氣的小強人,中過進士、授過庶吉士,歷史上還任過四川鹽茶道、皖南兵備道,很有可能是第一個投靠紅賊的大清朝進士。

只是石景芬畢竟從龍比張玉藻遲得多,因此他也挑明瞭話:“請教一聲張總裁,我有什麼事能替檢點辦的?”

第292章 天意第386章 舉身赴清池第482章 封王第532章 內閣第351章 請功第195章 隻身來投第154章 殺戒第412章 情報第300章 諭旨第6章 神蹟第8章 妖術第57章 誘擊第338章 雷霆第110章 軍火訂單第217章 仙居第164章 水太涼第428章 船團第16章 粵艇第23章 葉娘子第498章 抵達第139章 奔襲第91章 楊長妹第310章 膽寒第450章 爆炸性新聞第38章 同盟第239章 浙中第63章 對轟第421章 振旅第277章 中立港第323章 翼殿第106章 謀略第505章 杜金蟬第455章 危機第370章 女團長第9章 局面第156章 申天命第299章 楊長妹第518章 主戰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416章 風格第507章 停兵第405章 老人第110章 軍火訂單第107章 立營第30章 堵牆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252章 瘋狂第99章 炮戰第27章 接敵第374章 戰略第363章 洋兵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295章 宴會第337章 陳情第217章 仙居第37章 磐石第354章 十五年公債第468章 雷霆第132章 克復太平第151章 改槍第297章 讓步第501章 爭執第42章 地盤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7章 小集團第296章 掌聲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258章 如湯灌雪第207章 表態第231章 後方第202章 從賊從龍第496章 道臺第557章 失蹤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五百六十五章第284章 上刺刀第300章 諭旨第20章 戰果第77章 鄧肯第104章 刺刀第369章 收容第166章 陽謀第308章 贖金第74章 軍火第356章 新年第67章 磐石哨第304章 技校第93章 兄妹第31章 全勝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345章 登城第474章 李世賢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287章 鄧紹良的無奈第263章 凌煙閣第521章 勤王第348章 僧王馬隊第400章 新軍第35章 摞擔子第129章 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