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金鑾殿

自從搶了史湘雲出去之後,順天府一連兩天都不見動靜,可想而知這事絕不會是就這樣了了,暴風雨之前片刻的寧靜罷了。

果然,到了第三天上午,賈琮正在翰林院裡當值,突然有內宮近衛傳賈琮金鑾殿面聖。

在一衆同僚面帶古怪的注視之下,賈琮昂首闊步的跟着近衛往宮中而去。

今日正是金鑾殿大朝議之期,滿朝文武表情各異的看着賈琮緩緩前行。

“臣賈琮,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賈琮跪拜。

這金鑾殿乃是皇帝與大臣們朝議重地,以賈琮翰林的身份只可以寫給皇帝的奏疏,但卻沒有資格上殿的資格,誰能料到這第一次上金鑾殿竟然是以待罪之身。

“呵呵~你賈十五郎看來不僅僅是文采了得,這膽子也很大嘛~身爲朝廷命官竟然知法犯法,劫持朝廷欽犯,當朝廷法度與無物嗎?你可知罪!”皇帝不僅沒讓賈琮起身,直接就是一個下馬威。

只聽賈琮回答道:“臣不知罪,因爲臣並沒有劫持欽犯,只不過是買了一名官奴,是給了銀子的,所以無罪。”

皇帝也沒有想到賈琮竟然還敢這樣理直氣壯,原本只不過是一個下馬威,此刻倒有些真的動了怒:“好一個是買而非劫,那朕倒要問問你,你既然是買,可問過官府願不願意賣,那官奴又價值幾何?”

成功把這事強行轉移到了生意上來說,賈琮的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當即回答道:“臣以爲,官奴本身就是用來發賣或者供陛下賞賜下官的,至於價值,那日臣已給了五千兩銀票,今日還願把臣名下天上人家的股份轉讓給陛下充當邊境戰事之軍費,如此想來換那官奴應該是相差不多了。”

聽了賈琮這話,不僅僅是皇帝,在場的文武大臣無不暗自驚心,五千兩銀子已是天價,什麼樣的女子還買不來,更何況誰不知道天上人間可不僅僅是一顆巨大的搖錢樹,還更是與皇帝外加北靜王爺的樞紐。

如今聽見賈琮用這等代價,只買一名犯官之女,縱然是侯府千金,那也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皇帝在震驚賈琮的大手筆之餘,同時還在揣測賈琮潛在之意:難道是他已看穿朕接下來的計劃,這是要用銀子買平安嗎?如此這小小十五郎倒是小看朕了,且不說你當然不過一名微不足道的庶子,並沒有參與忤逆之事,以你經商之才朕敲打過後還是要重用的。

想到這裡,皇帝故意冷冷說道:“朕若說犯女萬金也不能贖其罪呢?”

賈琮立即道:“那就是臣罪不可赦,充軍流放毫無怨言,只求陛下成全。”

“哼!你當朕就真不敢治你的罪嗎?”

“臣甘願領罪。”

就在賈琮與皇帝相持之際,這時孟禮大學士站了出來道:“陛下,其實賈大人要以財資爲犯女贖罪也是有先例可尋的,太上皇治政時就宣佈,非十惡不赦者可以以適量的銀錢酌情贖罪;而賈大人如今以萬貫家財以贖一罪女,老臣以爲並無不當。”

這時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附和道:“陛下,老臣也以爲孟大學士所言不差,臣也以爲那官奴不過是一罪女,罪在其父,此時朝廷正缺軍餉,所以賈大人以巨資爲其贖罪實乃兩全之舉。”

皇帝何嘗不知道,以一個區區罪女換來海量的銀子可謂無本萬利,但是跪在下面的賈琮爲何這樣做卻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原本還想在逼上一逼,然而兩位重臣已站出來說話,皇帝只好就順勢笑道:“既有兩位愛卿擔保不違祖制,那朕也不是不通情達理,論起來朕與十五郎相交時間可不短,不過是怕他誤入歧途才唬他一唬,沒有想到兩位愛卿這麼快就站出來爲他說話了。”

“賈卿平身吧。”待賈琮站起,皇帝又笑着說道:“這次賈卿可真真是出手不凡啊,這買賣做到了朕這裡朕偏偏還不得不接受~聽說賈卿與林家小姐已有婚約在身,朕好奇賈卿你這樣爲紅顏一擲萬金,回府之後可能交代的過~”

在衆大臣的鬨笑聲中,賈琮躬身回答道:“臣孩提時就與林家小姐並史家小姐一塊長大,就如自家兄弟姊妹一般無二,縱然臣如今與林家小姐定下了婚事,但能以錢財換來手足,臣甘願傾家蕩產!另外臣當街強買官奴,還請陛下再賜臣不敬之罪,這是臣的認罪陳文。”

說完,賈琮自懷中掏出一事先寫好的奏疏,立即有隨堂太監取來送給皇帝御覽。

皇帝看過之後眉頭鄒起,合上了奏疏放在御案之上,然後盯着賈琮問道:“你要只請爲使,出使南蠻~你可知道,如果你真這樣一去,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那些蠻族砍了腦袋送回來!到時候,不僅僅是你丟了性命,朝廷也丟失了臉面!”

“臣不怕死,臣以爲南蠻這次之所以有擾我邊境,其中缺乏溝通佔了很大的因素······蠻人不識禮數,正是缺乏教化所致,所以臣願意深入蠻族爲使,宣揚我大晉威儀,以贖自己不敬之罪。”

隨着賈琮侃侃而論,滿朝文武也被賈琮的大膽驚的小聲議論不休,多是紛紛道賈琮小而無知,拿軍國大事如同兒戲,若隨便一人出使就能使南蠻安定,那多年以來還花費那無數軍隊與南蠻征戰爲何,難道只爲白白犧牲大晉兒郎的性命······

極少數大臣也說賈琮果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平頂南蠻,那就不僅不是贖罪而是大功,唯賈琮可是榮國府後人,先祖可是爲大晉朝拋頭顱灑熱血的,所以不能爲強買官奴就發配出使南蠻,那樣豈不是讓勳貴人人自危······

看着朝臣們爲賈琮一句話爭論個不休,皇帝揉了揉太陽穴,示意身旁的隨堂太監尖叫了一聲:“肅靜~”

待大臣們安靜了下來,皇帝才又對着大學士孟禮道:“大學士以爲如何?”

大晉朝不設宰相,這文淵閣大學士其實就等於宰相。

第75章 黃金茶第195章 進山第59章 府試2第162章 怒火第169章 端茶第98章 喪禮第144章 解元第173章 天意第4章 小亭第146章 同行第131章 師姐第71章 垂憐第78章 影響力第145章 迷亂第2章 心機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79章 小風波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67章 安排第14章 成書第76章 催促第156章 年夜第28章 泥猴第2章 心機第125章 刺探第42章 遠行第3章 蒙學第168章 原點第8章 小紅第67章 安排第141章 洗塵第15章 各取所需第127章 菊花詩第171章 巧兒第49章 二上秦淮樓第7章 討賞第139章 意外第33章 計較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10章 偏愛第161章 情定第58章 府試第135章 輕嘬第154章 對弈第140章 對賭第30章 問心第29章 史湘雲第101章 鐵檻寺第82章 安置第182章 抱恙第194章 南下第194章 南下第77章 暖心第147章 伊始第181章 桂花夏第132章 不許死第200章 脣槍舌劍2第185章 波折第107章 借力第191章 剖析第95章 探望第165章 殿試第154章 對弈第46章 收與拒第116章 姿態第44章 假語村言第82章 安置第64章 勸慰第173章 天意第84章 謝師第26章 愛才第116章 姿態第128章 櫳翠庵第186章 暖心第47章 師兄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100章 北靜郡王第24章 文會第92章 出手第68章 健身備考第91章 樓外樓第176章 驅趕第134章 潑醋第135章 輕嘬第116章 姿態第39章 讀書之餘第9章 茗月軒第77章 暖心第96章 激將第69章 院試第36章 進學第63章 異起第149章 莞爾第170章 威壓第160章 誓言第124章 試營業第176章 驅趕第166章 探花郎第192章 金鑾殿第60章 棲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