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南下

林黛玉的提議大家欣然贊同,這一二年大家雖也長在一塊,但每次終有人不能至。

今日史家大難雖不能免,但幾個小姐妹私下寬慰史湘雲一番也是常理。

二則金釧晴雯都是被王夫人趕出府的,她們雖說只是丫鬟,但自小也就與各位小姐少爺一起長大,如今見了賈母,雖未明確使二人重歸府,但默認也是一種態度,少不得也是要賀上一賀的。

三來大家雖多是深閨千金,但也識得外面名聲遠揚的天上人間正是思思姑娘爲賈琮代爲打理,其能力另衆女欽佩,且進入賈母面前也算是挑明,將來妥妥的十五郎妾室。

先前思思在大觀園內住過的那段時間,很多人還對思思不以爲意,只當她是一攀附十五郎的風塵女子,甚至下面丫頭婆子嚼舌之時也並未阻止,如今少不得正好趁這個機會修補關係。

倒是賈寶玉先是偷偷看看金釧,然後又瞟一瞟晴雯,其心中百味可想而知,此刻聽黛玉相邀大家齊聚瀟湘館,心中歡喜不盡,脫口而出道:“林妹妹那裡雖好,但今日還要安置思思姐姐,想必搬進搬出的物件不少,不如都去我那裡如何?”

衆人聽了一愣,但很快就有李紈笑道:“還是寶兄弟想的周到,但我們這許多人去你那裡同樣也施展不開,不如也別定在何處,今日就大家一起隨意遊園,行至何處乏了或者是來了興致,我們就在何處圍團而坐,如此豈不是另有一番意境?”

看看四下裡姑娘們再加上貼身丫鬟,果然人數不少,於是衆人點頭贊同,既是寶玉也不再相爭。

當下林黛玉又問道:“雲妹妹,你還是住清音閣嗎,不如先來與我同住幾天。”

史湘雲想了想之後,卻是先問過了賈琮:“琮哥哥,我可以住林姐姐那裡嗎?”得到了賈琮肯定的回答,湘雲纔回答黛玉道:“一個人住清音閣也頗爲估計,若林姐姐不閒我煩,以後就叨擾林姐姐清淨了。”

黛玉道:“何來叨擾,你與思思都來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這時探春插畫道:“原本林丫頭那裡偏愛幽靜,沒想到如今卻是最熱鬧之地了,如此也好,看以後我們都多多去擾她,看她還像今日這般大方不像。”

黛玉笑道:“我是愛靜不假,但更喜志同道合之人,只怕大家不來。”······

一旁賈琮看着林黛玉與幾女談笑生風,那開朗的笑容讓賈琮更爲欣慰,如此這般的黛玉可比原著中的病西施強過太多。

倒是一旁的薛寶釵雖口裡同樣與大家玩笑,心中卻在打鼓:雲妹妹雖爲十五郎所救,但爲何如今處處都要問過十五郎意見才做決定,這可不像原先那爽朗大氣的雲丫頭了。

再看史湘雲不僅處處詢問賈琮的意見,就是再面對其她姐妹,同樣也在無原本的爽利,又想到她家這番大難,只怕短時間之內心中陰影難平,後來再想及湘雲如今尷尬的身份,薛寶釵不由的心中爲湘雲嘆息一聲。

只不過如此一來,再看湘雲處處以賈琮爲主,而林黛玉不僅不氣反而處處照顧,薛寶釵的內心活動更加的豐富了起來。

大觀園還是這座大觀園,奈何此刻史湘雲家逢大難,衆人也不方便高聲調笑,一路之上不過看看景色,談些往年裡的趣事,最後再稻香村裡用了午飯大家也就散了。

幾日之後,翰林院新進翰林賈琮大晉朝的使臣奉旨出京,皇帝特賜蟒袍一領、玉帶一圍,供賈琮回見南蠻族長時穿戴,禮部還派了十六人的儀仗鹵簿彰顯國威,分別持有節鉞、旌旗、導引鼓、雲鑼、儀刀、豹尾槍等。

賈琮自己又帶了周家父子,吳山,吳升,石奇,麻東及二三十人作爲貼身侍從,再加一些冊封使團總共百人左右,代表的皇帝車馬齊整,威儀煊赫的出使南蠻。

而副使是錦衣衛副千戶王通,隊伍中六十名佩刀校尉就是由他率領,負責使團的安全,這些錦衣衛校尉一個個飛魚服、繡春刀,甚是光鮮,在大晉境內自然無人敢招惹,但是到了南蠻就只能算是撐場面的樣子貨了。

崇文門外,前來送行的官員不少,多是與四大家族交好之人,賈琮騎在高首大馬之上,最後眼神與王子騰無聲的交流之後,毅然回馬帶隊南下。

看着京城在自己身後越離越遠,賈琮騎在馬背上扭頭回看巍峨的城樓,內心無聲道了一句:“我一定能回來!”

此行雖有苗族爲盟友,但是賈琮也知道什麼叫做天有不測風雲,往往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只求這一次自己能夠一切順利吧。

策馬行在賈琮右側的副使王通看見賈琮半響也不言語,於是靠近笑道:“賈大人,聽聞這趟差事可是您在萬歲爺面前力爭而來,卻不知爲何惆悵?”

賈琮回過神來,笑答道:“琮豈有不知道這是趟苦差事,但有時候你不爭取就會慢慢沉淪而亡,琮不願默默無聞的化作泥土,唯有博上身家性命,倒是連累王大人您不僅要辛苦一趟,還要一樣擔着丟命的風險,這裡琮先給王大人致歉了。”

沒有想到這王千戶竟也有意思,只見他彷彿隨意的擺了擺手笑道:“這倒不算什麼,我們既穿了這身衣服,本來行的就是刀口舔血之事,死又有何懼哉~更何況是與賈大人這樣的尊貴身份同使南蠻,也是我等的機會不是?”

賈琮也沒有想到這王千戶會如此回答,但這一行是否能成功也要他們出力不少,於是道:“這是自然,熟話說富貴險中求,此行雖然兇險,但也並不是一絲生機也無,如到時琮真能僥倖成事,到時候陛下面前絕不敢忘了王大人之功勳。”

看見目的達到,況且路途還漫長,於是王通也不再多說什麼,又請示了一遍方法之後,就打馬先安排前面的住宿事宜去了。

這個時代交通極其不方便,由京都至南蠻路程不下幾千裡,使團雖人人都能騎馬,若果當真是騎馬南下,或許錦衣衛的校尉們還勉強撐得住,至於賈琮等文士,只怕還不到南蠻就要被顛簸的骨頭散架,哪有先坐船進大運河南下來的舒服快捷。

這次由於人數衆多,又代表的是大晉朝的臉面,所以這次賈琮一行乘坐的乃是代表大晉朝最高制船技術之一的三層大福船,這船不僅能夠容納的下整個使團還有空餘,且航行時即快又穩,比賈琮先前南下金陵赴考時所乘之船要快上許多。

縱然如此,足足三個月左右才行至了武陵郡的長沙縣。

長沙縣乃是武陵郡上縣,也是武陵郡郡守治所,青石城池高大而堅固,更有重兵把守,主要就是防禦其南面的南蠻苗族等部族。

武陵郡守與長沙縣令早已先一步得到了朝廷消息,探知使團今日會到長沙縣,所以早已領着治地官員至城門外恭候。

使團一行百餘人千里迢迢終於趕到了長沙,早已是疲憊不堪,於是少不得就在此修整數日,一則恢復身體精神,二則賈琮也要先與本地官員溝通邊境的最新消息。

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157章 偷香第169章 端茶第93章 金玉第153章 聯詩第78章 影響力第96章 激將第3章 蒙學第47章 師兄第124章 試營業第84章 謝師第197章 毒第47章 師兄第124章 試營業第108章 又一年第67章 安排第57章 香菱第125章 刺探第185章 波折第2章 心機第97章 殺人不用刀第28章 泥猴第40章 約定第130章 謝宴第65章 中秋第131章 師姐第194章 南下第129章 暗算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194章 南下第134章 潑醋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183章 說親第199章 脣槍舌劍第2章 心機第38章 林黛玉第9章 茗月軒第44章 假語村言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32章 親情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85章 波折第25章 詠梅第125章 刺探第9章 茗月軒第38章 林黛玉第115章 意亂第134章 潑醋第121章 結社第35章 再贈詩第136章 元妃召見第75章 黃金茶第162章 怒火第183章 說親第9章 茗月軒第141章 洗塵第42章 遠行第3章 蒙學第5章 對弈第63章 異起第53章 縣試2第199章 脣槍舌劍第127章 菊花詩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30章 問心第5章 對弈第73章 賈赦的故交第59章 府試2第177章 探望第167章 翰林第162章 怒火第21章 作畫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52章 縣試第95章 探望第3章 蒙學第95章 探望第66章 遺言第194章 南下第181章 桂花夏第35章 再贈詩第8章 小紅第115章 意亂第87章 密謀第26章 愛才第56章 官司第184章 算盤第23章 梅亭第181章 桂花夏第64章 勸慰第53章 縣試2第75章 黃金茶第157章 偷香第28章 泥猴第53章 縣試2第103章 青紗帳第147章 伊始第61章 桃花澗第145章 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