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

唐儉此人,可謂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從龍功臣。

他的父親唐鑑與唐高祖李淵交好,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唐儉就參與了謀劃。武德二年,唐儉與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劉武周俘獲,獄中從元君實口中得知獨孤懷恩要造反。獨孤懷恩當時駐守蒲州,唐儉遣人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後,唐儉拜爲禮部尚書,授天策上將府長史,封莒國公,特賜免死罪一次。

從以上履歷可以得知,唐儉此人,不但是從龍的功臣,而且在選邊站隊的時候,還頗具慧眼,早早就把自己綁在了李世民的戰車之上。唐初朝中具是良將賢臣,李氏父子對朝中大臣也從來不吝賞賜,但“特賜免死罪一次”這等殊榮,卻唯有唐儉一人獲得,足可見他的榮寵之甚。

唐儉爲人低調,不顯山不露水,提起初唐的名臣,很多人會想起‘房謀杜斷’,想起長孫無忌,想起褚遂良等人,很少有人會想起唐儉做過什麼,但他的地位卻不必任何人低,他從來不參與朝中派系鬥爭,算是中立一派,但無論是新晉貴族,還是五姓七望,都無人敢看輕於他,蓋因他算是已經平衡的天平兩端之外的籌碼,誰也不想得罪了他,而讓他加入到另一派中。唐儉也心裡也明白,所以常常故作糊塗,能不表態,就不表態,司職的事物也不甚留心,整日喝酒賦詩,除非是李世民親自交代的任務,其餘的事情,他都交給副手去做。因此時常有言官參奏他怠於政事,他也不在乎,依舊我行我素。

此番出使突厥,劫後餘生,李世民改封他爲民部尚書。從禮部尚書改成民部尚書,雖然官階一樣,但是一個是擺設,一個卻是實權,其中的門道,朝中官員心裡都清楚,這算是升遷了。但唐儉卻沒有什麼高興的,因爲他做民部尚書之後,需要做的事情也變多了。而且唐初的民生狀況並不樂觀,不是這兒遭災了,就是那兒發水了,每天都有地方請賑災的帖子遞上來。而這些東西,都需要他親自過目,覈對才行。一直懶惰慣了的唐儉突然忙碌起來,非常不適應,加之也年過五十了,體力不趕勁兒,有些力不從心了起來。歌舞也懶得看了,宴飲也罷了,每日從官署回到家基本就歇下了,連侍妾也不傳一個。

生活發生改變,是在旬月之前。

那日他正在官署理政,忽然家人來報,說是有舊交登門,細問之下,才知道是李牧把母親送了過來。唐儉趕緊回家,見到了護送的王虎,得知前因之後,唐儉二話不說,在國公府收拾出來一個院落,將孫氏安頓了下來。

過了幾日,唐儉從官署回家,家人告訴他,孫氏趁着伺候的丫鬟不注意,懸樑求死,好在丫鬟回來得及時,才被救了回來。唐儉大驚,他雖然怠於政事,但對於個人信義,卻頗爲看重。當日在突厥大營,雖是情急之語,但他既然答應了李牧‘汝之母,吾養之’,便會盡力去做到。李牧回返守城,也是信義之舉,此時生死未卜,若來日他來尋母,難道要告訴他你的母親我沒有照顧好,上吊自盡了麼?

唐儉匆匆來到孫氏暫居的後院,好一陣勸慰。孫氏說他兒子這麼久沒有消息,多半是死了。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這世上,活着還有什麼意思,不如死了算了。唐儉爲了勸孫氏,拿自己做例子。原來唐儉的夫人十幾年前就過世了,二人感情甚篤,夫人過世對唐儉的打擊很大。這些年來怠於政事,也是因爲沒了心思,歌舞宴飲,不過是爲了讓自己轉移注意力,不去思念而已。

孫氏見唐儉說到動情之處,眼眶中飽含淚水,爲他的深情感動,也講述起了她與李牧的父親李敢之間的過往。倆人就這麼一人說一段,不知不覺竟說到了天亮。

這一夜交談之後,孫氏的音容相貌便刻在了唐儉的腦海中。夢裡夢到他,醒來想着她,處理政務更加不能專心,每日都盼着早點從官署回來,好找個藉口去跟孫氏聊天。時間長了,唐儉府裡的下人都看出了端倪,國公爺怕是對這位原來的孫家娘子上心了,對待孫氏之時,態度更加恭敬。而處於其中的唐儉與孫氏二人,卻對此毫無所覺。窗戶紙一直沒捅破,倆人的關係,也止步在每日聊天,互相寬慰上面。

直到昨日,曹國公府上送來信兒,李牧已經來到長安,明日便要接母親團聚。聽到這個信兒,想到即將分別,唐儉才認清了自己的感情,頓時,心中的感受複雜了起來。

他已經五十一歲了,而孫氏,他已經問過,過了年才三十六。雖說以他的地位,娶一個歲數小的妾侍,完全不是什麼問題。但面對孫氏,他卻不敢把‘妾侍’倆字說出口,因爲在他看來,這是對孫氏的一種褻瀆。

但如果要明媒正娶,卻也是難辦。唐時風氣,婚姻相對自由,別說是死了丈夫另嫁,就是和離之後改嫁,也沒人會說什麼。但唐儉畢竟是國公之尊,又是幾代的權貴,娶一個民間女子,還是二婚,多少有些說不過去。唐儉心裡便犯了愁,但他還是把李牧到來長安的消息,如實地告訴了孫氏。

孫氏這邊,也意識到了對唐儉的感情。想到分別,心中的那份悵然,宛如十幾年前聽聞李牧的父親李敢戰死的消息時候一樣,但是面對選擇,孫氏還是毅然選擇了兒子,因此李牧上門的時候,孫氏已經把包袱都收拾好了,她已經打算放棄這份感情,跟兒子走,離開莒國公府。

對李牧來說,借他幾個腦子他也想不到老孃會與唐儉產生感情,他倒不是食古不化,對母親另嫁抱有敵視態度的那種人,而是在他的想法中,這倆人的年紀差太多了。用後世一句話就是,唐儉再大一點都能當孫氏的爹了,十幾歲的年齡差,他想都不會往那方面去想。

所以,他道了謝,送了禮物,再婉拒了唐儉的宴請之後,就要帶着孫氏告辭離開。

臨行之時,唐儉送到了門口,孫氏登上馬車,聽着李牧跟唐儉寒暄告別,沒忍住還是撩開了簾子,往外看了一眼。

正好唐儉也望過來,二人四目相對,心中俱是一跳。孫氏趕緊把簾子放下,唐儉戀戀不捨地收回目光,對李牧道:“好好照顧你的母親。”

在李牧應下之後,他又在心裡補了一句:也不知還有沒有再見面的機會。

第42章 戲精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314章 演技達人第95章 人力“電梯”第817章 蛇靈聖女第689章 殺之!第822章 天意助人第528章 招供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40章 不歡而散第87章 老子曰第1189章 演個戲第8章 牽線搭橋(1000首訂加更)第886章 辦學計劃第855章 戰前分析第237章 有刺客!第1191章 急轉直下第223章 說到做到(“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536章 股掌之間第893章 未來的接班人第181章 老騙子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794章 有這個實力麼?第143章 獄友第564章 無恥之極第974章 平穩過渡第614章 教訓第546章 雄辯滔滔第1005章 喪心病狂第80章 基本情況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11章 三女聚齊第620章 鴿來鴿往第778章 對戲第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月票加更)第4章 恩人第609章 直截了當第156章 馬場開業第142章 賀禮第491章 尋常百姓家第261章 用人不疑第858章 敵營策反第136章 昔年秘聞第618章 飛鴿傳書第336章 種地發家第528章 招供第721章 猝然發難第299章 倒黴的世子第931章 補償方案第554章 當殿質詢第440章 賢后諫言第58章 賓主盡歡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訂)第180章 真真假假第72章 男人就要正面剛!第707章 金樽共汝飲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899章 空手套白狼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364章 大哥難當第175章 第二個問號技能第81章 西市買婢第268章 精準定位第757章 推背第194章 玩埋汰第879章 無可替代第907章 參觀第939章 罐頭!第18章 酒坊黃牛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104章 登門請罪(1)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128章 敲竹槓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76章 月下淺酌第997章 託付第378章 暗流涌動第384章 錦衣衛第1189章 演個戲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995章 皇帝召見第979章 大鍊鋼第828章 救命技能第807章 將欲行第518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第26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9章 工部報道第166章 惱人的胖子第517章 一語道破第22章 強人所難(2)第373章 脆弱的交情第76章 探監第754章 兵貴精第73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13章 夜半第55章 妻與妾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903章 一網打盡第813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