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搞特殊

李牧眨巴眨巴眼,搖頭道:“不會啊!”

“胡說!”李世民怒道:“你分明對朕說過你會制琉璃,那日在大牢內,你不是跟朕顯擺你製作出了五彩琉璃瓶麼?還有你獻給皇后的香水,還有這鏡子,不都是琉璃做的?你怎麼睜着眼睛撒謊呢?”

李牧無語至極,暗想,你知道還問,我不回答不會回答什麼?

李世民看到李牧的表情,也多少有些尷尬,他輕咳了一聲,道:“朕跟你說一聲,你那個五彩琉璃瓶,送到宮裡來吧,朕要了。”

“憑什麼呀!”

“嗯?

李牧脫口而出,話出口了,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冷汗直冒,趕緊往回找補,結結巴巴硬着頭皮道:“陛、陛下,您富有四海,不能總惦記搶臣子的東西不是?臣、臣還是個孩子啊!”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加冠之後,就是大人了,你自己都說自己成年了,怎麼現在反倒裝起小孩來了?於公,朕是皇帝,你是臣子,臣子理應敬獻寶物給皇帝。於私,你叫朕一聲伯父,乃是朕的子侄,這子侄孝順伯父,不是應當的嗎?”

李世民拿起鏡子,對着李牧照了一下,道:“就說這鏡子吧,你剛發明出來,就想着獻給皇后與四位貴妃,孝心可嘉,朕也欣慰,但爲什麼偏偏沒有朕的一份?上次的香水也是,又唯獨落下朕。朕看你就是故意的!你小子記恨朕,有好東西都撇開朕,李牧,你自己說說,臣恨君,侄恨伯,你可算忠孝啊?”

“這……”李牧眼珠一轉,心裡暗道,我這要是認了,以後豈不被你吃的死死的?老子一直追求的都是做一名打工仔,可不是給你李唐江山當奴隸來了,心裡這樣想,倔脾氣也上來了,道:“陛下要是這麼說,那臣索性就承認了。臣的脾氣您也知道,臣是寧願做邊塞農夫,也不願意摧眉折腰事權貴之人。臣做任何事情,求尊重,求公平。自打臣來到長安,臣可以這樣說,除了陛下之外,臣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要到了這公平和尊重。就拿昨日的事情來說,王侍中把臣坑了,臣出了太極殿殿門,就給他一拳,打了他一個捂眼青——”

李世民驚道:“怪不得今日王珪告假,原來是你打了他!李牧!王珪好歹也是快古稀之年的人,你怎好動手?太過分了!”

李牧昂首道:“臣不管那個!臣與他的弟弟王普,因爲當初的‘牛馬之爭’結緣,隨後算是有了交情。上次潑糞,他跟臣一起去了,臣便把他當了自己人,正好他找到臣說起路不行,運不了煤,臣便想,既然這事兒是臣牽頭,臣便有責任管到底,加之喝了幾杯酒,隨口便把主意跟他說了。誰想到王侍中這廝給臉不要,許你好處你就悄悄地收着,回頭給我個幾萬貫聊表一些寸心,不就完事了麼?他偏偏得了便宜還要賣乖,七十來歲了學那羣狗御史玩什麼慷慨陳詞,若不是當着陛下面前,臣當時就要揍他了。最後自己圓不上了,還把臣拉下水,這是什麼人呀,壞到冒煙了簡直!臣不揍他,豈不是要再次氣得吐血?”

“你啊!”李世民嘆氣道:“李牧,朕作爲你的伯父,得說你幾句了。你的父親去世得早,認了李績做義父,相處時日也短,他也沒能言傳身教你什麼。朕作爲你的伯父,該擔當起來教導你的責任。無論你今年多少歲,你既然加了冠,就是一個成年人了,是一個男人了。一個男人,須得具有胸懷。胸懷大了,才能做大事。朕!”

李世民指了指自己,道:“就拿朕做例子,朕論文,不值一提,論武,倒是足以稱道,在我大唐猛將中,足可位居前三——”

李牧注意到,李世民說道‘前三’的時候,那個表情是極其地臭屁,看他的表情再聽他這句話,分明就是在說,老子就是第一,什麼李靖李績李孝恭,全都不如我。

李牧趕緊擠出一個恭維的笑容,拍馬屁道:“在臣心裡,陛下就是千古一帝,後世之帝王,必將把陛下作爲榜樣,拼命效仿。”

“你小子就別亂捧了,朕自己什麼樣,自己還是知道的……朕登基也有四個年頭了,除了滅突厥算是一點功績外,文治武功毫無建樹,有什麼值得後世君王效仿的?而且朕還……”李世民頓了一下,笑了笑,道:“不說了,朕雖然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但是朕相信,早晚會有的。”

李牧趕緊點頭。

李世民繼續說道:“朕要跟你說的是,朕在當世,文不是第一,武也不是第一,緣何能駕馭朝中如此多的人才?這個答案,便是胸懷二字。”

“魏徵惹朕,氣朕,甚至罵朕,朕卻不殺他,爲何?魏徵只是一個言官,他隨便說,朕如何做,他管不了。既然如此,朕殺他做什麼?朕要讓世人知道,朕有容人的度量。至於對錯,自有後人去評說,朕相信如果朕做得好,後世史官是不會說朕錯的,百姓也不會說朕錯了的。”

李牧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那您有沒有想過殺魏徵呢?”

“有!”

竟然這麼痛快地承認了,李牧無言以對。

李世民笑道:“但是朕就是不殺他,所以朕纔是朕,朕纔是皇帝。”

李牧翻了個白眼,道:“陛下,您對臣說這些爲君之道沒有意義呀。臣不是太子,也永遠不可能做變成皇帝,而且臣也不願意做皇帝。臣實話說了吧,臣看陛下受得氣,臣就不想當皇帝了。臣就想不明白了,人活一世,能不受氣,爲啥要受氣?就說這王珪,他七十了他就有理?他七十了就可以坑人?我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他恩將仇報我,我還不能揍他了?如今是陛下英明,待臣如子侄,臣才免於受到責罰,若非如此呢?臣的性命,甚至臣的家人性命,也許就因爲王珪的一句話,就全死啦!陛下覺得臣打人不對,臣倒是覺得,打得還輕,我應該往他家井裡灌糞,讓他知道自己的嘴巴多臭!”

李世民氣急敗壞,罵道:“孺子不可教也!你要是一直這樣想,以後朕如何能對你委以重任?”

李牧攤手道:“陛下,臣什麼時候求陛下委以重任過了啊!陛下呀,您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啊,臣一直都是非常懶的呀,臣想放寒假,是您和這些人不讓呀,要是沒事找臣,臣現在早去郊外建房貓冬了,怎麼還會出現在這裡呢?”

李牧不理李世民氣得呼哧呼哧,暢想道:“陛下,臣想過的日子,就是有一片地,然後蓋上臣親自設計的房子,自種自收,養活一家人,臣在沒事的時候,再鼓搗一些新奇的玩意兒,賣點錢,補貼一下家用。求不着誰,也用不着誰,誰也別來求我,安安穩穩,快快樂樂,平平淡淡過完這輩子,多生幾個孩子,男女都要有,這樣就足以啦!太上皇給臣取表字逍遙,臣以爲太上皇實在是慧眼如炬,臣的追求,就是逍遙二字啊!概括地太完整了!”

李世民怒不可遏,站起來指着李牧罵道:“荒唐!大丈夫當提七尺劍,建功立業!你有一身天賜的本事,卻只想苟安,你……你給朕滾,朕不想看到你!”

“哦。”李牧也不怕,應了聲,又向長孫皇后行了個禮,轉身就要走。

“你給朕站住!”

李牧只好站住,轉回身道:“陛下還有何事呀?”

李世民怒瞪他,好半天,才平復下心情道:“明日把五彩琉璃瓶送來。”

“不給!”

“你小子放肆!”李世民跳腳道:“說來說去,你還是沒說爲什麼單單不孝敬朕!你便是要跟朕慪氣不成?”

李牧面無表情道:“陛下,臣剛纔的話沒說完,臣簡短說吧。臣的意思就是,誰對臣好,臣就對誰好。哪怕沒有對臣好,臣也會禮數周到。但是誰若是對臣不好,臣嘴上不說,心裡也都記着呢。陛下還記得上次在牢裡,臣不是說過了麼。本來製作琉璃的方法,臣是打算用於內帑的,但是陛下把臣關進了牢裡,臣就改主意了,不想獻給陛下了。陛下要是非得要,那臣也不能說什麼,臣就在心裡記着,陛下又搶臣一樣東西。臣會偷偷寫一本‘逐鹿侯起居注’,留給後代兒孫,讓臣的後代兒孫防着點陛下的後代兒孫,以免陛下的後代兒孫遺傳了陛下好搶東西的習慣,再把臣的兒孫搶了,實在頂不住,找機會跑了吧。畢竟縱使有萬貫家財,也扛不住皇家這麼搶啊,陛下您說是不是?”

李世民真是被擠兌得掛不住面了,咆哮道:“高幹,你取朕劍來,朕今日非劈了他不可——不、不行,朕一瞬都不想看他,你、你動手給朕劈了他!”

高公公額頭冷汗直冒,心裡暗道,陛下呀,咱別鬧了,老奴我這是沒動手,老奴我要是動手了,真把他劈了,老奴也得讓您劈嘍!

高公公閉上了眼睛,眼觀鼻鼻觀心,作了一個木頭人,一點反應都沒有。

“高幹!你也不聽朕的話了!?”

“老奴不敢。”高公公幹脆跪下了,愛咋地咋地吧,我又不是傻子,絕對不幹這種蠢事。

長孫皇后在旁邊看着,見李世民跳腳的樣子,心中好笑的同時,又驚訝於李世民對李牧的重視。

剛纔君臣二人的對話,犯禁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別的不說,便是李牧作爲一個臣子,竟然跟皇帝討論自己不想做皇帝的事情,這擱在哪朝哪代不是必死呀?但是看剛纔李世民的神色,他竟然沒當回事,這實在是太不尋常了。

李牧到底是哪一種特質令他如此放心?長孫皇后也沒想明白。

但是她知道,此時她必須得站出來給個臺階了。

長孫皇后攔住要親自去拿劍的李世民,笑着勸道:“陛下剛剛說過,大丈夫需有容人之量,爲何陛下能容魏徵,卻不能容李牧?魏徵處處與陛下作對,李牧雖然頑皮了些,但着實立下不少功勞啊,臣妾望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等得就是這個臺階呢,看了長孫皇后一眼,又瞪向李牧,沒好氣道:“你這小子,心眼也忒多,便是朕的皇后,也被你賄賂成功,向着你說話了。罷了,這次看在皇后的面上,朕就饒你一回。”

“多謝皇后。”

“爲何不謝朕?”

“陛下不是說看在皇后的面上麼,陛下是要劈了臣的呀,臣爲何要謝一個想劈了臣的人啊。”

“——”李世民無語凝噎,伸手一指李牧:“趕緊滾!”

李牧老老實實地行禮,轉身便走。李世民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三日後朕會問太子,若你沒有授課,朕就打你十杖,若你沒把五彩琉璃瓶拿到宮中,朕就打你二十,朕不是玩笑,說到做到!你自己看着辦,以後送皇后的東西,朕也必須要一份,少了朕的那份,朕就讓高幹去你家裡取。你的那個破起居注,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朕打下江山,就是搶的,害怕你說?”

李牧聽出語氣中的怒意,只覺得脖子後面冒涼風,趕緊縮了縮脖子,逃也似地跑了。

不過他也沒跑多遠,繞了個彎,來到了立政殿與太極殿之間的崇文館。此時還沒到晌午,崇文館還沒有下學。李牧悄悄溜過來的時候,孔穎達正在給學子們講授‘何爲仁政’。

李牧立在廊檐之下偷偷聽了一會兒,不得不說,拋卻成見,孔穎達的課講得還是很好的。若說亮點倒也沒有,但是中規中矩,非常紮實。基本上完整傳達了孔夫子的意思,不愧孔聖後人之名。他若擱在後世,做《論語》的古文閱讀理解,肯定是能得滿分的學霸。

但是李牧越聽,心裡就越覺得哪裡不對勁。漸漸他感覺到了,這不對勁不是孔聖人說錯了,而是時代不同了,孔聖人描繪之仁政,太過於理想主義了。也許春秋時的百姓,就是那麼淳樸與善良。但是如今到了大唐年間,百姓不一樣了啊。怎麼還能適用呢?

第9章 意外相見第851章 孤家寡人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809章 無恥之尤第812章 師徒情深第493章 飛花令第138章 舌戰(1)第266章 產品發佈會(恭賀“搶你的棒棒糖”榮升盟主!)第773章 熱火朝天第47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心頭種草第37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恭賀“塵年舊詩”榮升盟主!)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41章 人在屋檐下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第1202章 大結局第920章 連鎖第51章 是走是留第919章 造船夢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645章 開疆拓土第82章 可憐的魏徵(月票加更)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215章 動之以情第234章 心太軟第198章 欺人太甚!(大封推)第523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146章 假面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703章 留人第486章 大唐保險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28章 我已成年第871章 警告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72章 馬蹄鐵第390章 留學僧第180章 真真假假第58章 藏寶圖第121章 長安夜第19章 難唸的經第18章 獻吻第88章 心頭種草第998章 戰前準備第448章 謫仙人第603章 找上門來第607章 義之所在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7章 皮貨商人(500首訂加更)第135章 忌憚者何?第540章 赤子之心第386章 大賺一筆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890章 檢閱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754章 兵貴精第398章 相信科學!第989章 連番操作第402章 魅力無法擋第699章 殺李牧!第21章 強人所難(1)第9章 意外相見第836章 柳暗花明第724章 借刀之計第69章 過牆梯第180章 真真假假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786章 安排上了第968章 忽悠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57章 建城令?第791章 搶糧第281章 借一步說話第352章 嗚呼嗚呼第129章 戲精第694章 推波助瀾第122章 謀後世(卷終)第529章 身份查明第945章 分倭第101章 實力不允許低調(月票加更)第577章 狗急跳牆第218章 將計就計第738章 夜謀第390章 留學僧第867章 劫獄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109章 凌厲手段第444章 長篇大論第591章 抄起來第967章 通貨緊縮第415章 對號入座可還行?第602章 優柔寡斷第40章 算學大師第180章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