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三年六月.契機

16.

阿羅聽見六品禮部主事幾個字,心裡依然有些不得勁兒:不會這麼巧吧?

她小心翼翼問:“那禮部主事……可是姓陳?”

謝清玄扒拉完手裡最後一口糕點,回頭看向阿羅:“唔……聽說是的。”

只消短短几瞬,阿羅錯愕而不自覺地退了兩步,她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這一切,都是皇帝安排好的大戲。

而唱大戲的人就是她心心念唸的陳三境。甚至,甚至陳三境現如今連個角色都排不上號,他只能算作這一齣戲中的龍紋鋼刀。

之於謝家,慶嘉帝從來都沒有起過憐憫心。

這不過是個開端罷了,皇權的打壓,正是謝家沒落的開端——

更甚者,也許不只是沒落。

阿羅張了張脣,嗓子乾澀得不行,她不知道該不該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該不該提醒皇后……保命要緊。

可這說到底也只是猜測,沒憑沒據的,她憑什麼胡亂在後宮主子這裡編排朝政大事?

皇帝如今定要想方設法提拔陳三境,好讓朝廷上的一隅之地是他自己牢牢握在手裡,而這“一隅之地”,必然是重中之重……

她強扯出一抹僵硬的笑來:“不過是個六品主事,娘娘不必跟他動氣。”

謝清玄聽了她的話,忽覺不大得勁兒,眼瞅着阿羅的模樣表情也十分凝重,遂嚴肅了表情問她:

“阿羅你且放心,小小主事,我謝家還是動得起的。”

何況這主事明顯是皇上的臂膀,今日雖還只是個小小主事,明日恐怕就不一定了。

只見謝清玄那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滴溜溜轉了一圈,最後還是將注意力落在阿羅的臉上。

阿羅心想,陳三境武藝高強,必然不會受皮肉之傷,而朝堂之上,皇上必然力保陳三境,此番看來,無論怎麼講,陳三境那邊也出不了什麼亂子。

故而她沒再多說什麼,魂不守舍地拉着不明所以的明德回了宮。

誠然,她不敢再往下猜了。

現如今只是稍稍打壓——想必因爲這次彈劾,謝家必有一個人從自己原本的官位上掉下來。這個人必定是謝家嫡系子孫,必定緊要又不打眼,必定官小權大,必定再難高官厚祿。

比如,謝清玄的大哥——謝鈺。

阿羅沒有途徑打聽朝堂上的事,她不也想獨自去打聽,若是讓皇帝知道了,只怕她還沒把猜測說出這口,就能“明明白白”地死在這深宮後院裡。

因此她只能等,等一個傳播廣泛到後宮都能知曉的契機來妥帖地證明她的猜測,那時候她纔能有理有據地去和皇后娘娘說這件事。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在她等待的契機到來之前,宮裡又出了件不大不小,卻鬧得沸沸揚揚的事。

皇后親自端了濃湯前去御書房侍墨,卻在待了半個時辰後便怒氣衝衝地回了坤寧宮。

而皇帝擺駕回到養心殿後,立刻大張旗鼓地傳召了一位名爲玲瓏的女子溫牀侍寢。

阿羅不敢確定這事兒有沒有自己的推波助瀾在裡頭,她是真沒想到這個玲瓏竟如此鍥而不捨,還是說……

這是皇帝爲了氣一□□後而故意爲之的做法。

可皇后和皇帝在御書房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阿羅摸不準這事兒背後牽扯的人、事、物。

清玄是個直腸子,雖冰雪聰明,卻是個炮仗脾氣,即便對着皇帝做小伏低了,言語間難免衝撞。

皇帝也許一開始還覺得情趣盎然,後面回過味兒來便拋之腦後不再管了也是常事。

這是阿羅猜想的最好的局面。

可若是……直腸子皇后隱隱約約察覺了皇帝的意圖,並且和皇帝據理力爭的話……

這事兒就麻煩了。

首先這很明顯是皇后爭輸了的局面,而且這也就理所當然地給了皇帝機會——又一個打壓謝家的機會。

謝家,堪稱大慶朝堂上盤踞數十年的參天大樹、中流砥柱,即便說這謝家乃是大慶第一將門也不爲過。

謝清玄的祖父早年乃是流寇出身,卻一身帥才。家國戰亂之時,年輕的謝老爺子看準時機跟着太太上皇也就是李澤鎮的祖父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打下這一片天下。

如今大慶一國能與和國、殷國各佔三分之一疆土,謝家功不可沒。

更有甚者,臨海的贛州之地,各大衛所兵營立的是謝家軍的旗幟,上書一個大寫的隸書“謝”字,而非皇室的李氏旗。

做臣子的,功高蓋主乃是大忌。

李澤鎮將將登基,心口扎得最深的針就是謝家這一脈系,牽連太廣且按下不提,當今天下,和國、殷國虎視眈眈,隨時可能起兵討伐,光憑這一點,謝家就輕易不能動。

一旦出現了打壓謝家的時機,阿羅敢說,李澤鎮那樣的連一母同胞的明德都能算計的人,絕不會心慈手軟。

怕就怕李澤鎮一直日防夜防的事情成了真——謝家真有了造反之心……

阿羅不敢說,這事兒怕是謝清玄也說不清楚。

那丫頭醉心武學,聰慧有餘,卻是個缺心眼的,大抵也猜不到自家哥哥爹爹是不是一門心思要造反。

不,不,謝家既然願意把清玄嫁進皇家,就一定會極力拉攏清玄這個最好的收集消息的奸細,是時,謝家究竟想不想造反,就看他們讓清玄做什麼樣的事。

如果謝家真想造反,那麼皇帝和謝家的爭鬥就是一場博弈,賭注是大慶的江山。

如果謝家沒有造反的心思,那麼就要看皇帝的疑心有多重。也許拿到兵符就翻臉不是人,而謝家也從此退出大慶乃至天下的政治舞臺。

在這一場君臣之爭裡,謝清玄將會是最光鮮亮麗的棋子,也是最微不足道的棋子。

無論這場驚天賭博最後結果如何,謝清玄都會成爲最無人在意的犧牲品。

然後,孝章皇后謝氏清玄將會以一個極其可笑的時態被記錄在史書上,淪爲政治的悲哀,深宮的遺骸。

堂堂公侯之女,一朝爲後,何其有幸?死於非命,爲人問津,何其哀歟。

宮女玲瓏侍寢後,賜名凡霜,冊封爲美人,賜住紫雲殿。

將將不到兩個時辰,皇帝又專門派了沈公公去了趟紫雲殿,說是皇上又給人封了個封號,清,清豔無雙的清,韶秀清玄的清——

謝家清玄的清。

清美人一時風光無兩,此段“佳話”傳遍後宮。

這一遭來去,大抵留了兩個笑柄作爲宮裡談資。

一是堂堂皇后娘娘爭不過端茶送水的小宮女;二是小姑娘的手段俱都叫人好奇卻又都不好意思明面上問“你是如何勾引皇上的,教教我”,只是私下裡又是侮辱又是嘲笑。

名門正派大多看不起邪、教之流,何況那玲瓏在宮女中都是個身家墊底的,這樣一來,各宮娘娘俱都不如何看得起這個新出來的姐妹,倒也無可厚非。

玉漆宮出門左轉就是紫雲殿。

於是阿羅心裡雖是向着皇后娘娘的,卻還是私下裡備了份小禮物偷偷給玲……清美人送去了,不爲別的,她只是覺得這同樣是個苦命的人,能安慰一下便當作安慰從前宮中浣衣坊裡的自己。

照理說,新人冊封,宮裡的高位老人兒們都要賞賜些物事過去。此次清美人入住紫雲殿,大家都等着瞧坤寧宮的風向呢。

若是坤寧宮不賞不召見,可就有好戲看啦。若是坤寧宮又賞又召見,更是皇上皇后的一出好戲,準備好瓜子兒小板凳坐着瞧卻是極好。

依着皇后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性子,自然是樂得給皇上這個面子。

衆人只知皇后宮裡的綾羅綢緞,釵環瑪瑙都風風火火地送入了紫雲殿,清美人更是受了召見,第二天一大早便趕去坤寧宮拜見。

兩人姐妹長姐妹短一番,親熱極了。

然此間齟齬甚多,不再多加贅述。

宮裡人多了,自然熱鬧,一來二去的,日子便過得極快。

六月中旬時,玉漆宮裡阿羅院內,那一方新開的小田竟真結了許多綠豆出來,闔宮上下都不免覺得新鮮,連阿羅也不例外。

明德更是親自上陣摘豆子洗豆子,每日夜裡都忙得呼呼大睡。

每逢初一十五,阿羅必然是睡不了什麼覺的——前兒夜裡便要將綠豆煮爛了,熬上好幾大鍋,一併放在數個冰箱裡冰着,第二天一早才能趕在大人們出宮前送上一碗涼爽爽的綠豆湯,解暑又開胃。

六月底的日子,阿羅一直苦等的契機終於來臨。

三年一度的科舉堪稱萬衆矚目,今年八月便是全國各地學子苦等的秋闈鄉試。不但各地秀才興奮激動,連朝堂上也爭論激烈異常。

一衆大臣爲了此次鄉試中考官的身份,在朝堂上爭得頭破血流不罷休,每每都叫皇上氣得拂袖抽身走了,留他們自個兒胡亂爭去。

慶嘉帝登基時的科舉開得十分倉促,一應事宜都是老臣據往年考官名單依樣畫瓢安排下的,其中多少舞弊之人都披着秀才舉人進士的皮,難以詳述。

京中朝臣爭搶考官之位的細緻過程,阿羅自然難以知曉,她只能憑着大消息知曉,淑妃爲了自家派系中能夠有人坐上主考官的位置,近日也是連獻殷勤,風情萬種也不再話下。

蘇嬪娘娘本就是個妖精性兒,其父施太師又沒什麼實權,手下自然是門生越多越好,來者不拒。

雖然施光譽那假把式道士定然做不了考官,可此人手下也算是有許多可用之人才,故而這位蘇娘娘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在如火如荼的爭奪戰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時,不爭不搶的皇后娘娘當之無愧成了後宮第一清流——

於是,皇后與皇上就此冰釋前嫌,重拾舊好,伉儷情深。

4.二月.白皮松林13.五月.賜兔毫盞14.五月.槐花樹下7.新年.元啓四十二年17.四年三月.樂不凡11.慶嘉三年三月.祭祀禮13.五月.賜兔毫盞26.九月.午夜暗殺10.慶嘉二年末.綠枝出宮7.新年.元啓四十二年31.八年五月.品酒宴26.九月.午夜暗殺21.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下)22.七年九月.輾轉難眠的陳侍郎31.八年五月.品酒宴26.九月.午夜暗殺15.五月.帝后紛爭31.八年五月.品酒宴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4.二月.白皮松林6.三月.萬翠山行(下)4.二月.白皮松林2.元啓四十一年重逢22.七年九月.輾轉難眠的陳侍郎26.九月.午夜暗殺27.十月末.殷軍來襲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21.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下)21.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下)24.九月.通緝令11.慶嘉三年三月.祭祀禮27.十月末.殷軍來襲3.元月.書房廊下21.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下)9.元年八月.大婚32.成親後(一)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5.三月.萬翠山行(上)8.慶嘉元年.新皇登基18.四年年底.司醞司22.七年九月.輾轉難眠的陳侍郎14.五月.槐花樹下14.五月.槐花樹下24.九月.通緝令25.九月.尚書唱戲5.三月.萬翠山行(上)15.五月.帝后紛爭31.八年五月.品酒宴27.十月末.殷軍來襲10.慶嘉二年末.綠枝出宮18.四年年底.司醞司17.四年三月.樂不凡4.二月.白皮松林8.慶嘉元年.新皇登基15.五月.帝后紛爭12.慶嘉三年五月.煮茶28.十二月末.再相逢2.元啓四十一年重逢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29.十二月末.不才10.慶嘉二年末.綠枝出宮31.八年五月.品酒宴16.三年六月.契機19.五年五月.剖白心意18.四年年底.司醞司25.九月.尚書唱戲28.十二月末.再相逢9.元年八月.大婚18.四年年底.司醞司15.五月.帝后紛爭31.八年五月.品酒宴24.九月.通緝令29.十二月末.不才26.九月.午夜暗殺2.元啓四十一年重逢10.慶嘉二年末.綠枝出宮7.新年.元啓四十二年18.四年年底.司醞司5.三月.萬翠山行(上)4.二月.白皮松林10.慶嘉二年末.綠枝出宮16.三年六月.契機15.五月.帝后紛爭2.元啓四十一年重逢8.慶嘉元年.新皇登基4.二月.白皮松林11.慶嘉三年三月.祭祀禮3.元月.書房廊下15.五月.帝后紛爭16.三年六月.契機24.九月.通緝令12.慶嘉三年五月.煮茶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29.十二月末.不才19.五年五月.剖白心意1.元啓三十九年再遇20.慶嘉七年.不平凡的一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