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

誦經就是誦唸經文,是道教齋醮中最普遍最常見的一種儀式元。一個道教徒在入道後初習儀式時就要學習誦經。《道門通教必用集》稱“童子長成,教習音韻。單聲誦唸,贊助行持。傳聞舛差,蹈襲蕪鄙,悉加釐正,俾就謹嚴”,就是通過誦唸經文,幫助“行持”,修習道學的意思。WUQmZ`e2htO`\pG

誦唸方法同一般詩文的朗讀不同。詩文朗讀一般按文意抑揚頓挫,節奏變化,但誦唸經文大多呆板平穩,與意無涉,其節奏往往由某種打擊樂器控制。誦唸時,有個人單獨誦唸的,也有多人集體誦唸的,有誦唸一遍而止者,也有反覆誦唸多遍的。

道教認爲,通過誦經萬遍,道士可以達到修道成仙、與神溝通的目的。據《無上秘要》引“洞玄空洞靈章經”稱ej7aSpp8q2b。F

“善信男女,香燈供養,見世光明,身入無爲,受福自然。若能長齋,誦經靈章,萬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飛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泄。”⑵因爲,“千遍通神,萬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經災履厄,騰景三清”。⑶正由於如此,在天地運終,星宿錯度,日月失昏,四時失度,陰陽不調,國主有災,兵革四興,疫毒流行,兆民死傷,師友命過等事發生時,都要誦經,“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⑷宋代的白玉蟾在《贊救苦經辭》中則認爲諷誦《太上靈寶天尊說救苦經》的人,就是“莫不代天尊而演說經教,體大道以引接浮生”。⑸代天說教就是宣傳教義。d,2pjp2GV4Z`

歷代道教科儀文獻,對於誦唸經文的選擇、時間安排、同衆術之關係等,多有所闡述。q[Hj\sIB0qoGte

經文的選擇。道教一直重視《道德經》的誦唸。《洞玄五稱經》稱“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文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煥乎奇文,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升仙,上爲西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洞真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經》則稱“凡修衆經,以《瓊文》爲先,誦詠寂室,靜慶霞軒,羣魔伏使,萬試敢前,隨意所修,乃得道真,萬遍道備,騰身太清。”⑺成書於隋末唐初的《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則稱誦唸“三洞寶經”者,“形陟絳霄”,而聽到誦唸者,“乃神生碧落”,“莫不人天仰賴,生死依憑,爲羣品之津樑,實衆真之戶牖”。⑻時間的安排。道教認爲不同時間誦唸有不同功能。《靈寶無量度人上經》稱“正月爲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上宮天尊誦經;七月爲中元,自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宮天尊誦經;十月爲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宮天尊誦經。凡誦經時,須是行定法,後著耳徹聽,天尊誦經之聲,琅琅然如鐘聲。”文內注云凡祈禳在上宮,凡煉氣在下宮,凡爲亡靈在中宮。⑼就是在上元時期誦經有祈禳功能,在下元時期誦經有煉氣功能,而爲祈禳亡靈的則在中元時期誦經。至於在本命之日,即生日誦經,則“魂神澄正,萬氣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⑽即有長生之功能

誦經作爲道教齋醮儀式中的一種,往往同道教的一些方術相聯繫,在《無上秘要》中引用的《洞真金房度命經》和《洞真素奏丹靈六甲符經》,都談到誦經要同服符相結合。在誦唸《金真金房度命經》十遍後,就要服金房保命符,連續誦唸一百遍,即服十次,“此則通神致真,坐見八方,條理百關,節度納靈,萬氣總歸,則能長生壽極,天地三光同年”

在修六甲之道時,每逢“甲日入室服符,誦詠六宮歌章”,經過連續六年誦唸,就有“玉女降房,與兆面言,運龍飛霄,上升兆身”,⑾而在《靈寶無量度人上經》之中,誦經要與佩符相結合,“皇人曰凡通經行道須佩真符,而行此道則萬神敬從也”。誦經又與存思和內煉相結合,“每遇誦經行持日,先灑掃淨室,齋戒身心,入室東向平坐,燒香,叩齒十通,勿令耳聞,默唸(淨口咒)。次瞑目靜存,東方青龍吐兩合月華白氣及腎水,如大海中浴洗,去五臟穢濁,良久,存南方,降真火同日精赤氣,合於心火,燒身並道室灰燼,並無纖毫煙穢,即覺大風吹盡塵垢,即存丹田內嬰兒,自地戶步鬥登壇,默唸(淨天地咒)。微吸四方真方,略吹遍身,從東方爲始,默禮十方,東向想丹田內嬰兒,默唸(開經玄蘊咒)。”⑿誦經的軌度。道教認爲,誦經時必須遵守戒律,《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稱“太微天君曰道學不奉觀身大戒,而誦經萬遍,隱處山林,昇仙之舉恐未可希耶。”《洞真四極明科》則規定男女同室誦經,“當令男在東,女在西,不得座起臥息,混同一席,三犯斷功廢事,不得成仙。五犯身被左官所拷”,還規定入室誦經時要束帶嚴整,不得與外人交言,“當令心目相應,目無他視,心無異念,披卷言句周竟,不得中住越略”。在“讀天皇、地皇、人皇大字,修行其道”時,“不得交接陰陽,履殗入穢,輕慢天文,觸犯真靈”。⒀中國的古代宗教並無誦經儀式。道教初有誦經儀式,可能與佛教的誦唸有關。例如道教誦經有“三誦”神誦、心誦和氣誦,即誦經時各用發自上、中、下三丹田不同之氣,隨事之輕重而誦之。另有“三祝”心祝、微祝、密祝。心祝指誦經中,心神存意而祝;微祝則自己可聞其聲;密祝指口中有音而外人莫曉其聲。此類區分誦祝的說法與佛教誦唸之法的區分相類似。佛教誦唸有音聲誦金,即發聲誦唸;金剛誦唸,即合口默誦;摩地誦唸,即定心無聲而念;真實誦唸,即定心而觀文字之實相。佛教徒的誦經語腔也是呆板平穩,與意無涉,也與道教誦經類同。它們的節奏控制一般均使用木魚和鐘磬。只是道教的誦經方法同道教教義、規戒和方術以及誦經曲調和漢語音韻結合了起來,最終使道教誦經儀式具有了與佛教不同的鮮明特點。ap,GWi`qltaeJa

註釋`Ust2UmmQqoB_Lli

⑵⑶⑷⑺⑻⑽⑾⒀《道藏要籍選刊》第8冊324頁,第0冊48頁,第0冊50頁,49頁,49頁,50頁,第8冊52頁,第0冊49頁,49、50頁,50、47、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989年[0tmV[e\^T3fFX

⑸《道藏輯要》婁集第4冊4頁b,巴蜀書社,9

⑼⑿《道藏》第3冊870頁,2、20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988年

兒童古箏教學心得秦始皇佩劍鑄造之謎秦國的歷史鬼谷子陰陽七術勾踐劍的千古不鏽之謎畢華流苗刀如何處理古箏演奏的‘緩急”之分上帝永恆的召喚—中世紀音樂介紹翻把槍帝國軍隊禮儀金龍探尋秦人祖先起源地淺釋古曲《春江花月夜》陰陽師《列子》說符第八古代風俗禮儀節日紅酒水磨鋼鞭天象描寫篇 星辰鍾呂傳道集(上)咒語梯雲縱閣皁宗形意拳入門P228手槍潮州古箏的基本特點和技法概要關於忍者的較完備的資料(二)豐額中國古代刀劍藝術古箏樂曲介紹《井岡山上太陽紅》三皇炮捶五斗米道藍龍神霄派功夫天象描寫篇 晨中國稱呼HKmP5系列9mm衝鋒槍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學古箏教你如何上古箏弦秦漢時期的道路八卦掌簡介武當劍二十七式法國葡萄酒秦的總體戰內視蠱苗五虎斷門刀天象描寫篇 雲聖武士古箏的左手吟按指法法國葡萄酒中國古陣法韓寒中醫文化SIG SG-550 commando齊雲山專家推論稱“兵馬俑”殺死項羽傳統箏曲“八板體”結構與藝術特點鬱金香毒藥秦王朝征戰史《鎖鼻術》禮三師秦與秦軍的誕生一些植物教你學古箏泛音五度相生調絃法人頭馬中國古代怪物 (故事版)古箏的泛音調絃法戴姆勒-奔馳夢幻SLR古箏的右手組合指法S-300P防空導彈系統龍的嘆息日本劍道資料(二)藏曆年教你學古箏的保養方法形意十二形[神咒名目](簡)空手入白刃秦軍兵器的種類高爾夫球規則皇帝制度的特點古箏的雙手配合撥絃指法法拉利599GTBFiorano還丹拳古箏的演奏姿勢及手型魔精從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質(二)三皇炮捶自行車競賽規則茶道禮法古箏的右手組合指法-搖類指法古箏曲《漁舟唱晚》具體演奏方法學古箏古箏的撮類指法《列子》說符第八迷蹤拳創始人沙漠之鷹起義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