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孫劉之盟

高順此言一出,大家便知道高順已經做出了決定,對於另立新君只是便放過一邊,其實對於劉備的重視程度,在場的諸位都不如高順,高順是知道歷史,所以對劉備重視,而其他人則是憑藉劉備的所作所爲,做出評判!

劉備一向屬於隱忍不發,忍辱負重類型,除了征討黃巾之時被皇甫嵩和朱儁誇讚過以外,虎牢關前嶄‘露’頭角之後,便再無建樹,只是頂着一個漢室宗親的名號四處招搖撞騙,散播仁義、匡扶漢室之名,收攏人心!

除了像荀彧、郭嘉這一類人能夠猜測出劉備‘胸’懷大志,其他人其實對劉備的評斷一般,至少在獨據一州之前,劉備的所作所爲,與曹‘操’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徐庶言道:“孫權年幼,雖有大志,卻不過守成之輩,孫策臨終,命孫權據江東以待其變,麾下謀士,唯周瑜謀攻善伐,南郡乃孫堅起事之地,孫策迫於勢而讓與劉表,江東之士,莫不‘欲’重歸執掌,主公可舉大義而號召諸侯共討劉備,並孫權以南郡之地,周瑜思兵心切,定諫孫權出兵!”

田豐一直沒有發言,方纔關乎正統,他不好發表意見,此時討論出兵江南,當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元直之計雖妙,然江東不發有識之士,豈不明‘脣’亡齒寒之意?若荊州被取,恐危急江東,若劉備派一能言之士前往,說服孫權,恐於出兵不利!”

徐庶只是發表自己的意見,見田豐反對,並無不快,田豐所說也是事實,如果孫權不上當,一心與劉備聯合抵抗高順,的確是個大麻煩,徐庶笑道:“一人之力終究淺薄,片面之詞,元皓所言甚是!”

高順看向大家:“元直之計或可爲之,若孫權不肯發兵,與劉備結盟,尚需一策,令孫權無暇相助劉備纔是!”

郭嘉的眼神再次恢復了以往的‘精’明,若論漢室大局,他不感興趣,但出兵設謀,卻是他的愛好,更何況劉備手下有個賈詡,當年郭嘉曾被賈詡算計過一次,這次又要‘交’鋒,自然充滿了興致!

只聽郭嘉很是輕鬆的言道:“諸位莫要忘了揚州還有個呂布,此乃虎狼之輩,又與大哥爲舊日同僚,若孫權與劉備聯合,大哥可表奏呂布爲揚州刺史,呂布滅袁術之後,朝廷只賜壽‘春’候,並無其他封賞,呂布心中定有不滿,如此就算劉備不肯封賞,呂布亦會出兵,孫權‘欲’拒呂布,則無暇助劉備矣!”

“奉孝此計甚妙,便先以元直之策行事,且看劉備如何應對,若孫權不想要南郡之地,再用奉孝之計!”

郭嘉提起呂布,高順這纔想起來還有個老領導在揚州呢,按照歷史,呂布此時早已被曹‘操’消滅,卻因種種原因,反而如今呂布比曹‘操’存活的還要久,佔據揚州北部的呂布,此時正蓄養實力,到與徐州和豫州的高順兵馬相安無事,郭嘉的這個計策,不但讓高順得到一個大大的人情,還暫時壓制了東吳這個敵手!

衆人點頭,其實東吳想要佔領荊州早已有心,當初佔據江夏便是例證,周瑜在江夏和柴桑訓練水軍,便是想要與荊州一戰,只是沒想到劉備忽然得了荊州,對於這個強勁的對手,周瑜自然謹慎了許多,所以對荊州蓄而不發!

但南郡對江東也十分重要,因爲高順知道周瑜有個“二分天下”之計——佔據荊州和四川,兵出漢中、襄陽、濡須港,聯合馬騰對抗北方的曹‘操’,比之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相上下,而周瑜要想入蜀,就必須要得到南郡,借道江陵水陸,過夷陵,取巴郡,進而攻佔蜀中!

所以高順對周瑜說服孫權一事,也不好評判,此時的孫權還不到二十歲,應該屬於年輕氣盛之時,就看周瑜拋出的‘誘’餌能不能讓孫權心動了!

議論的差不多了,荀彧又道:“劉備以劉表惜名之心而取荊州,意圖中原,主公若以兵威臨之,劉備或聯合孫權,或西入益州,劉璋闇弱,西川之士思得明主,主公除防孫劉結盟,還需安撫西川纔是!”

“文若有何良策?”高順深以爲然的點點頭,任何時候,荀彧的大局觀的確讓人歎服,或許在細節上,荀彧並不擅長,但謀略全局,置身在另一個高度觀察局勢,還是荀彧的目光最爲犀利!

荀彧言道:“生‘性’軟弱,威不足以服衆,主公突襲漢中,想必益州已然震動,主公可遣使結好劉璋,疏通蜀道商路,劉璋自然欣喜,在暗中提醒其地方劉備,則劉備無路可逃矣!”

高順點頭道:“就依文若之言!”

他當時沒有乘機攻打葭萌關等地,最大的原因便是怕被劉備鑽了空子,藉着抵擋自己兵馬的名號佔據益州,當年劉備入蜀,正是爲了抵抗張魯,一個小小的張魯,就讓劉璋如此害怕,更別說自己取了漢中了,所以荀彧所說的安撫劉璋,的確很有必要!

高順站起身來,掃視大家,即將入冬,進入兵歇時期,但針對劉備的計劃卻要開始實施了,高順揹着雙手,走到懸掛着的一張地圖前面,指着荊州之地,朗聲道:“荊州之行,便先從洛陽開始準備吧!”

衆人點頭,他們都明白,從洛陽準備,其實就是先渲染一番,再上書請求朝廷遷都,只要劉備敢借故推辭,便可發兵南下,而高順的計劃便是,佔據荊州,切斷江東與益州的聯繫,掃平江東,劉璋便不戰而降!

衆人起身相繼離去,荀彧走在最後,對高順言道:“王妃及王子,且先送往晉陽吧,蔡‘侍’郎乃當年太傅,可教導此子,且看將來成就如何了!”

高順點了點頭,並未說話,荀彧轉身離去,他和高順明白,這是爲自己留一條後路,而蔡邕的品學無需擔憂,有他教導,就算這個孩子將來不能繼承王位,至少也能成爲棟樑之才,而不至於不學無術,甚至包藏禍心,成爲隱患!

荀彧前腳剛走,陳忠便急匆匆的走進來,行禮之後,笑道:“主公,大喜之事啊!”

高順有些疑‘惑’不解:“喜從何來?”

陳忠還未說話,郭嘉懶洋洋的答道:“以小弟看來,恐怕是羌族的使者到了!”

高順眉‘毛’一挑,果然陳忠立即點頭:“奉孝當真聰明,主公前腳剛到,使者便跟來了,主公此次平定西涼,震懾羌族,羌王許以媒妁之意,不期這胡夷之人甚是急切,此次使者前來,將那郡主也一同帶來了!”

“什麼?”高順嚇了一跳,這‘迷’當大王也太着急了點吧?自己還想着這一趟回來怎麼向荀採、甄道,甚至甄宓這些人怎麼‘交’代呢,這不剛議事完畢,羌族的小郡主便跟來了,高順頓時有點措手不及!

陳忠似乎還不知道這裡面的機巧,只是一個勁地高興:“主公有所不知,當日捷報傳來,鄴城上下無不高興,百姓齊贊主公之名,前番平定鮮卑,一雪前恥,此番又震懾羌族,以郡主言和,此等功勳,豈能不被傳誦?”

高順‘摸’了‘摸’下巴,苦笑道:“這當真是喜事麼?”

陳忠正興致勃勃的說着話,被高順這個表情搞得有些錯愕,問道:“此等豐功偉績,主公爲何悶悶不樂?”

郭嘉幸災樂禍的笑道:“若是讓趙雨知道你還和郭家明珠暗中聯絡,你說算不算大喜事?”

“這你如何得知?”陳忠大吃一驚,猛地一下轉身看着郭嘉,滿臉驚愕,他與趙雨已經成親,家有雌虎,陳忠不得不懼內,雖然此時大丈夫還能三妻四妾,但要是讓趙雨知道此事,恐怕他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郭嘉卻不回答陳忠的問題,而是指了指高順,有些同情:“主公與你,倒也大致相同!”

陳忠明白過來,身同感受的點了點頭,支吾了一句:“使者已經等候多時了,主公早些去接見吧!”便轉身出‘門’去了!

郭嘉也起身,來到高順身後,想要說什麼,卻又搖搖頭,在這方面,他發現自己的確不如高順,只好搖着羽扇也出‘門’去了,蔡琰還在家中望眼‘欲’穿呢!

初到三國,高順只想着謀得一席之地,能像歷史上的那些任務一樣,建功立業,但真正到了這個地步,才發現,生活,並非東征西殺,在他的身邊,還有數不完的瑣事,處理不完的頭疼事!

他本以爲荀採和甄道,再加上令他念念不忘的甄宓,便已經足夠了,做種馬,從來都不是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到了現在,他不得不承認,有些事,身不由己,比如糜家的示好,羌族的和親,高順都不能拒絕,這已經不是單純爲了個人利益,他的每一次舉動,牽扯的的確太多!

匆匆從西涼一路兼程來到鄴城,還來不及與荀採等人見面,高順便遇上了頭等難題,三個未婚‘女’子,兩個在先,羌族的郡主算起來是最晚的,卻來得急切,這可不太好處理,高順雖然已經娶妻,後來者皆爲妾,但也要講究先來後到,尤其是甄宓,高順最不想辜負,難道又要一次娶三‘女’?

高順無奈的窩在了沙發中,‘揉’着有些發疼的眉心——原來太幸福了也會讓人頭疼!

兄弟們是不是又忘了投票了啊……

第578章 短兵相接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161章 完美形象第317章 馬上絕技第41章 四大學堂第410章 調兵遣將第576章 兵不厭詐第47章 諸侯會盟第557章 最後一擊第280章 驚天噩耗第548章 賣個破綻第697章 重創而歸第324章 沽名釣譽第425章 婦人之仁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82章 英雄美人第597章 江夏之兵第5章 胸懷大志第552章 益州來使第401章 又是一春第383章 折衷之策第661章 故伎重演第73章 坐地分贓第269章 微妙僵局第73章 坐地分贓第142章 賊酋授首第250章 脫離虎口第517章 優劣未知第546章 虎豹出動第475章 捆綁利益第86章 後繼有人第116章 另立新君第410章 欲取先與第634章 無妄之禍第237章 各除異己第13章 家傳絕技第352章 捉拿奸細第233章 龍城月讀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537章 拜師學藝第330章 最後希望第138章 黃梁之夢第58章 潛龍勿用第37章 擎天之柱第317章 馬上絕技第343章 截斷糧草第672章 各有心機第682章 東門祭奠第107章 明哲保身第170章 殺出重圍第162章 衛氏家醜第456章 等候多時第570章 十里長堤第511章 多此一舉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635章 洛陽收徒第256章 事出意料第196章 一將難求第664章 劍走偏鋒第481章 初戰羌兵第165章 西涼兒郎第542章 識路之人第716章 廬陵之戰第358章 再生一計第192章 左右兩難第382章 胸懷天下第538章 呂布之死第124章 六和苑第207章 詐降之計第730章 千年盛世第669章 以少勝多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264章 難遇明主第375章 別有所圖第401章 又是一春第130章 遊子之心第565章 意外插曲第63章 怒責袁紹第512章 賈詡之謀第679章 襄陽危機第512章 賈詡之謀第684章 護駕出逃第523章 家有喜事第126章 忍氣吞聲第524章 一一拜訪第667章 毛遂自薦第135章 兩封書信第614章 一夜突變第4章 陷陣之謎第487章 輪迴之地第674章 願者上鉤第257章 民心所向第699章 第一水軍第461章 等待時機第147章 慣性思維第60章 洛陽淘寶第246章 鄴城危機第61章 傳國玉璽第635章 洛陽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