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一千零一夜

如果朱桂這時候表態一下,比如大明與暹羅的世交友好,比如大明有暹羅做主。

可以肯定對方絕對會開始信仰朱桂這個主神。

因爲他的話就是這個意思。

按他的說法,大明是創世神的兒子,創世神比菩薩大吧。菩薩都信創世神,那麼他這個菩薩的兒子信一下創世神的兒子,又或是兒子的兒子有什麼問題嗎?

甚至朱桂相信只要他點一下頭,這信仰成神便妥了。他已經可以感受到識海中陣圖的雀躍。

但是朱桂並沒有信仰成神的打算。

“國王殿下,天子可不是創世神的兒子。天子是天地的兒子,是這方天地生養的孩子……”

有些可惜,但朱桂還是拒絕了。

而他身邊的大明將軍們卻是深爲佩服--這纔是他們認識的皇家。

類似的事大明出現過。朱元璋曾經和儒臣議修皇族家譜,於是就有人建議朱元璋認朱熹爲祖宗。但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不可能是朱熹的後代,而且朱元璋也相當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祖上八代務農,也沒法兒跟理學家朱熹攀關係,於是就拒絕了。

只不過這個“自知之明”與原意有些區別。因爲老朱不喜歡文人,而認了朱熹,他肯定要低文人一頭。爲老朱找朱熹,其本身便說明了程朱理學的勢力。

老朱自己也說過,皇者可以向皇者低頭,可以向神明叩拜,但是絕對不許低人一等。

老朱沒什麼學問,但他喜歡聽說書。在聽《三國》中,他喜歡劉備。

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人,其中最沒有身家背景的就是劉備了,他就是從社會最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在黃巾起義之後,他日子也不好過,一直顛沛流離,看人眼色,不得不依附在各色各樣的人中,幾乎就是被社會踩在腳下。

但是他在歷經了無數的失敗之後,依舊成功成爲亂世中的贏家。

老朱看後就說:其實劉備成功是有必然性的,除了他自身的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再有就是他有別人不具備的整理資本,因爲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是漢朝漢獻帝劉協的叔叔。

想當年,王莽亂政就是憑藉着自己是漢景帝之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代這塊金字招牌,才能收攬人心,招撫流亡,百戰沙場,終於完成中興大業。

但其實要是認真追究起來,劉備說他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要是按照宗族排序的話,中山靖王劉勝和長沙王劉發是兄弟,則劉備是漢景帝的第18代玄孫,而漢獻帝卻爲漢景帝的13代後人,劉備怎麼可能稱“皇叔”呢?

但是在那樣一個亂世,誰還能翻着家譜一個一個找呢。於是劉備便用着這個無形資本,招來了關羽、張飛,招來了諸葛亮,招來了無數英雄豪傑,成就了一番事業。

從劉備的成功我們不難發現,就算沒有好的祖宗沒有好的背景,也能通過隨便亂認一個祖宗,自己編出來一個身世,再加上你的能力,還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

中國歷史上不少皇帝都有這個通病,願意給自己找一個厲害的靠山,爲自己的背景添磚加瓦。比如李唐便找了老子李耳。

但只有朱元璋這麼一個皇帝,他就認真做自己,自己什麼出身就是什麼出身,從來不說瞎話。朱元璋本人從來就不怕別人笑話自己出身低,開口動筆,左一句“朕本淮右布衣”,右一句“江左布衣”,甚至以“匹夫”自稱,把陳勝在大澤鄉喊出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氣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而這個回報也是很豐厚的,大明武將們終其一生未反過他,哪怕老朱殺功臣。

大家都是草根,草根之間好說話。哪怕是死了,大丈夫也當五鼎而死。

如果真認了朱熹,大明的武將可就更沒盼頭了。說不定李自成便要在洪武朝出現了。要知道滅亡了明王朝的李自成本是大明一驛卒,當大明的大青巾們捨不得既得利益,反而自廢武功,讓大明的驛站下崗,才讓大明的滅亡進入了倒計時。

這幫人可以做事,畢竟總要有學問的人做事。而且講究品德的儒學,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講究,在社會風氣上也是好處多多。

然而絕對不要給更多的權力了。當權力到手,儒學士會把儒學對個人的品德要求轉嫁到全世界。這無疑是場災難。

朱桂不知道的是,如果今天他真的認下了這創世神兒子的兒子,老朱絕對會發火。

隨着朱桂的拒絕,朱桂識海中的陣圖閃爍了一下,又重歸了平靜。

不過朱桂的拒絕,讓暹羅王一下子呆住了。沒法子,除了拍馬屁,上尊榮,他實在給不了其他的了。幾個村子的村長,又可以給什麼?

怎麼會不接受呢?

我給緬甸王上尊號時,他不是很開心嗎?

“水和土地”的主人,是他上的。天下只要有水和土地的地方都是他的。這個尊號一聽,就是丫中國人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不是一個意思。

而這位暹羅王越拍,這地位越高,這緬人的國土每大一次,他便要增高一下稱。

上宇宙之王的尊號是加上了時間。古往今來曰宇,天地四方曰宙。

王中之王人王中的傑出者。

而最高之王,就是字面的意思。

最高之王已經用上了,自然也就說明他詞窮了。

暹羅王在緬人那兒就像是個講一千零一夜的小姑娘,每當緬王要殺他,他就上一個尊號。只不過他不如人小姑娘的故事多,輕易便給出了最高王的稱號。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這回暹羅王學聰明瞭,他從創世神兒子的兒子誇起。在神學的世界,孫子輩的向上可有着更多的尊號,哪怕是創世神的孫子,也沒有一個主神來的尊榮。

只要朱桂應下,求朱桂一事,上升一下尊號,他覺得他也可以一千零一夜了。

甚至他都想好了,他會把自己的“忽悠史”寫成發家史,今後作爲他自家的王學,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但是朱桂不接收……現場氣氛一度十分尷尬。

第427章、一個突破口第164章、嗯,是該死個主事人下去第255章、對付飛頭降第274章、信仰中的馬屁第229章、受虐體質第472章、機緣第311章、陪練劍2第447章、我很怕……第411章、巫血與妖血1第366章、情?沾點兒就行第292章、走在“反派”的小路上第211章、獵人、獵物第214章、勢均力敵第370章、迴應第175章、“土著”中的一員第186章、畫風不對第322章、你是什麼人第308章、神位不喜第106章、一方謀士第305章、找到了第439章、好奇心第248章、御令,陰土第192章、姚廣孝的小動作第54章、錢啊第100章、古代渣男第127章、兌寶鈔第11章、老朱高能了第458章、影響太壞第126章、告狀第283章、送你成神第469章、壓迫感第278章、爲融合的準備工作第38章、死亡節點第274章、信仰中的馬屁第437章、悄然的無神論第94章、攢一輩子的學費第236章、人命贏了第325章、明人第250章、審第34章、大風水局第426章、好奇第172章、招收人手的九尾第27章、老朱想“搶”第163章、而聶的助力第251章、完了第302章、嗯,收服他第240章、手中的是刀第26章、風口第390章、淨化第217章、“惡”第233章、不見了的敵軍第103章、道與理第108章、沐春加入第129章、麻煩上門第110章、只收“學生”第97章、胡說八道第25章、太監能參一股嗎第142章、懷璧其罪第196章、陰差陽錯第258章、夾私貨的混蛋第218章、神晶體第305章、找到了第44章、明燈在工作第131章、送不出的因果第385章、都看見了第166章、一心“666”的道長第452章、危機第154章、柯道長,想我沒第317章、磨死第302章、嗯,收服他第415章、傀儡的傀儡術第224章、戰爭祭祀第162章、鬼的愛心第219章、又一具分身第42章、問題的關鍵第96章、玉藻前的“愛”第71章、比試不要臉第118章、幸災樂禍第117章、滿口荒唐言第271章、忠心與人才第403章、先滅一船第443章、機關人第283章、送你成神第161章、找救兵第351章、恐怖饕鬄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48章、提高士氣第143章、幻想第44章、明燈在工作第264章、大大方方第292章、走在“反派”的小路上第341章、一口賤食第36章、建城的秘密第448章、豬狗第70章、歡迎“本事君”第385章、都看見了第349章、普通人的思考模式第276章、當奴隸的自豪感第18章、互黑的開始第206章、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