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對錯

“李園,你所說之事可是真的?”魏王對此難以置信。

“啓稟大王,微臣所言千真萬確,算下日期新垣衍將軍的平叛大軍將要到達杞城,大王遣使者一問便知!”李園的回答鏗鏘有力。

“衛尉嚴恩可在?”魏王朝堂上大喝一聲。

“末將在!”

“寡人命你即可持節前往杞城查明情況,如果情況屬實,杞城守極其手下三十二名官吏直接就地正法,夷其三族,不得有誤!”

“諾!”

御史大夫孔斌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最後還是沒有張開嘴。

“他怎麼敢?他怎麼敢?”饒是孔斌一向老成持重,可回到家中後仍舊暴怒不已,連砸了好些東西仍舊沒有緩過氣來。

第二天羣臣便聽說了孔斌得了重病,臥牀不起的消息。

“唉!”羣臣只是嘆息一聲就把精力放到了其他方面。

不幾日,衛尉嚴恩還未到達杞城之時,已經率領大軍到達杞地的新垣衍便傳來消息,說杞城地區已經連續近三個月滴雨未降,而杞城守爲了自己的政績竟然隱瞞不報,這才使得杞城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擁立姜氏後人爲王反抗魏國的統治。

魏王見消息被證實,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杞城處理此事。

這期間,鬧的沸沸揚揚的士卒在大街上撞死人的案子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廷尉韓非在刑名之人的幫助下證實了士卒只是把行人撞傷而未致死。

但案情查到這一步再往下查就徹底斷了線索,在魏王的授意下,韓非只能以廷杖士卒三十軍棍,撫卹死者家屬這樣的判定而不了了之。

韓非本欲堅持繼續查下去,可現在整個魏國的目光都在杞城方向,韓非也是知道輕重之人,權衡利弊之後韓非便接受了魏王的授意。

杞城,隨着新垣衍率領着大軍的到達,齊人的叛亂很快就被平定。

可現在杞城難民多不勝數,如果不及時救災的話,只怕很開另一股災民就要起來了。

可此時杞城已無多餘的糧食,無奈之下新垣衍只能一邊從軍糧中撥出一部分糧食賑濟災民,一邊寫信向魏王稟報這邊的情況。

這時,持節而來的嚴恩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到達杞城,開始對杞城百姓暴亂之事展開調查。

被緝拿的杞城守及其手下官吏交代說這三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接連向大梁派出數十個信使前去稟報,可這數十人卻都一去之後杳無音訊,無奈之下杞城守只能開倉放糧。

但是杞城府庫中的存糧不足三萬石,又因天氣乾燥的原因突縫大火,致使這三萬石糧食被焚燒個一乾二淨。

嚴恩前往杞城府庫勘察,發現這裡確實被大火焚燒得一乾二淨。

而看着杞城守極其手下官吏一個個面黃肌瘦、有氣無力的模樣,嚴恩有些相信杞城守所說之話是真的了。

爲了證實心中的猜測,嚴恩又去了杞城守家中,只見其父母妻兒一個個如同行屍走肉般呆坐在家中,也都如同杞城守一般面黃肌瘦,家中存放米糧的大缸已經沒有一粒餘糧,錢財方面也是隻剩下區區幾個刀幣。

嚴恩閉上眼睛不忍直視,又去了其餘官吏家中,其狀況不必杞城守家中好到哪裡去!

“嚴將軍,如果要斬的話請斬在下的頭顱吧!太守大人自上任以來兢兢業業,無時無刻不爲杞城百姓着想,用其家中錢糧賑濟災民,甚至······甚至其幼子因此而餓死,請將軍向大王求情,下官甘願替太守大人去死!”一個官吏泣不成聲的向嚴恩哀求道。

“是啊,求將軍向大王說明實情,下官等人甘願替太守去死!”

“諸位心意在下已經知道,在下一定會向大王陳述實情,諸位還請耐心等待就是!”

於是當天嚴恩便把自己調查後的結果及自己所見所聞修書一封連夜報與魏王,請示魏王該如何決斷?

收到新垣衍及嚴恩兩人的書信後,魏王便召來三公九卿商議。

彷彿一下子又蒼老十多歲的御史大夫孔斌也來了。

看了新垣衍二人的書信之後,龐癝的眉頭開始深深皺了起來。他感覺這背後似乎有一股神秘勢力在操控着一切,可想要掘出這股神秘勢力,卻又沒有絲毫蹤跡可尋。

“也許,士卒撞死行人的案子也是這夥神秘勢力所爲!”龐癝隱約的察覺到這兩件事情都是同一勢力所爲。

“諸位卿家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正在龐癝思索期間,魏王開口詢問道、

“說老臣覺得此事背後大有蹊蹺,請大王命人把杞城守押解回京細查!”孔斌一看書信就覺得杞城守等人可能是被冤枉了,於是便立馬開口道。

“微臣也覺得此事應該細查!”韓非也覺得此事背後有蹊蹺,請求魏王詳查此案。

除了龐癝、尉繚二人沒有開口之外,其餘人等均請求魏王徹查此案。

“微臣反對,微臣以爲應當即可斬去杞城守及其屬下三十二人的頭顱來安定杞地百姓的心!”在一片支持聲中尉繚卻開口反對道。

“可他們明明是被人冤枉的啊!”孔斌朝着尉繚大喊道。

“無論杞城守他們是不是被人栽贓陷害,是不是冤枉,此次他們都得死!”尉繚的聲音中透漏這幾分冰涼冷酷之意。

“爲何?明明知道他們是被冤枉的,你爲何還要他們去送死?”孔斌大聲質問道。

“因爲只要他們一天不死,杞城百姓的心就還是亂的,還是無法徹底安定下來!只有他們全都死了,杞城百姓才能徹底歸心,真正成爲我魏國的一部分!”尉繚的話語中不帶一絲感情色彩。

聽了尉繚的話之後,韓非沉默不語。

孔斌頓時感覺心力衰竭,無助的看向魏王:“大王?”

魏王猶豫不決:“這······這······?”

而後魏王看到孔斌的苦苦哀求,眼神掙扎不已,猶豫道:“要不就放了這三十二名官吏吧!”

龐癝這時開口道:“大王!爲了杞城百姓能夠迅速安定,爲了齊人能夠徹底歸附我魏國,這天下沒有不可犧牲之人,沒有不可犧牲之物!請大王立刻下令斬去杞城令及其下三十二人頭顱撫卹齊人之心!”

聽了龐癝的話魏王不由一怔,轉而眼神堅定道:“來人!”

“末將在!”

“寡人令你即刻前往杞城傳告新垣衍和嚴恩二將,將杞城守極其屬下三十二人全部問斬!”

說完魏王便閉上了眼睛沉默不語。

“諾!”

“哈哈!你們······你們好狠的心吶!”御史大夫孔斌聽此吐血而倒······

六十六、意外消息十四、對錯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六十五、朝議五十六、魚龍宴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一百零五、秦王到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五十八、審理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三十四、誤判三十八、龐癝使秦七、龐癝說魏王(一)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七十七、唐雎使楚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一十、陰謀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五十七、張良論勢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五十三、交鋒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六十、虎父犬子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十五、掙扎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三十一、心思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七十五、論戰一百零三、銳士三、入楚三十九、交鋒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三十二、爭執一百一十四、部署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零五、秦王到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五十四、喋血三十六、裂痕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八、龐癝使秦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二百二十九、滅燕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三十四、範睢遠謀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七十、合謀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三十五、試探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九十一、伐謀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八十四、申斥六十九、太子魏增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二十七、講和一百六十五、東海郡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三十八、龐癝使秦二百三十七、定策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七十九、縱橫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八十二、信陵薨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六十八、秦國動員三、入楚一百三十六、拜將九十五、張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