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互換質子

處理完杞城的事情後,嚴恩便帶着一個五歲大的小女孩回大梁覆命去了,此時的嚴恩身心說不出的疲憊。

再隱蔽的消息都有被泄露的可能性,更何況杞城這麼大的事情呢?

半個月後,無病不起的孔斌也從家中下人口中聽到了。

本來身體已經有所好轉的孔斌登時就再次吐血,嘴中不斷的呢喃着:“大王!我恨······我好恨······”

第二天,御史大夫孔斌去世,魏王攜大梁城諸臣前去弔唁。

前去弔唁的人中自然少不了儒家弟子的身影。

他們看着龐癝、尉繚二人的身影,眼睛中滿是仇恨。

此後,儒家弟子開始以各種途徑進入魏國朝堂,本來因孔斌去世而暫停的風波再次被掀起,且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

這一年魏國因杞城之事而無暇分身關注其餘五國之事。

這一年,繼位三年的秦王異人駕崩,年僅十歲的趙政被秦相呂不韋等人擁立爲秦王。

轉眼間便到了魏安釐王二十八年。

三月,秦國客卿李斯出使魏國,言及盟好。

看着比自己還小几歲的師弟韓非現在已經貴爲九卿高位,再想想自己的處境,李斯說不羨慕嫉妒那是假的。

雖然對韓非羨慕,可李斯還是看好秦國的未來。

也許歷朝歷代的大人物都是心智堅毅之輩吧!當龐癝再次向李斯拋出橄欖枝的時候又被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魏國朝堂上,李斯見了魏王之後拜道:“爲了秦、魏兩國邦交永好,我王特命在下前來拜見魏王,我秦國與魏國互換質子,以確保兩國關係永固。”

“不知秦國派來的是哪位公子?”魏王問道。

因爲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互換質子之事乃是常事,故而魏王對此絲毫不意外。

“我王之弟公子成蛟!”李斯回道。

“公子成蛟?寡人記得成蛟年紀不過八歲吧?”魏王又問。

李斯點頭:“魏王好記性,成蛟公子今年確實只有八歲!”

“是不是有些小了?”魏王對此充滿疑慮,畢竟這個時代七八歲的孩子死亡率還是很高的,並且雖然以往各國之間交換的質子年紀也都不是很大,但如此之小的卻是頭一次。

李斯卻笑道:“年紀雖有些小,但卻是我秦國諸公子中與我王血脈最緊密之人,因而我王纔派成蛟公子來魏國以表明秦國的誠意。”

魏王又問道:“那不知秦王想讓寡人的那個兒子去秦國呢?”魏王現在都一大把年紀了,其最小的兄弟魏無忌也已年近五十,因而秦國想要質子的話只能從魏王諸子中挑選了。

李斯道:“魏王幼子公子郊與成蛟公子年紀相仿,不知魏王可肯割愛?”

“郊兒?可以!”魏王想都不想便開口答應。

龐癝一聽魏郊的名字,不由渾身一震,急欲起身相勸,可一想這個時代互換質子乃是常事,且自己又沒有什麼充分的理由去勸阻魏王,龐癝便熄了勸阻之心。

事情便這麼就被議定了下來。

傍晚時分,如姬也聽說了自己的兒子魏郊將要被送往秦國爲質子的消息,急忙跑到魏王的寢宮哭訴,乞求魏王換一個人去秦國爲質。

自見到安榮之後,魏王好像已經對女色失去了興趣,即便如姬這個曾經後宮最得寵的寵姬也不例外的遭到了魏王的冷遇。

因而聽到如姬的乞求之後魏王想也不想就拒絕道:“換誰?郊兒是寡人的兒子,難道其他人就不是了?真是婦人之見!”說完便把如姬趕出了寢宮。

回到自己的寢宮,如姬急的團團轉,想着誰能解救自己的兒子。

可思來想去,除了那個給自己無盡屈辱的龐癝,再沒有其他人能夠幫助自己了。

自那日回到宮中之後,如姬就一直躲避着龐癝,八年來一直未見過他的身影。

可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如姬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到龐癝身上了。

第二天一大早如姬便來到朝堂外苦苦等候,直到一個時辰後散朝方纔看到龐癝的身影。

龐癝看到如姬的身影一愣,不由放緩腳步待羣臣都過去之後方纔停下腳步開口道:“夫人可是爲公子之事而來?”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爲何不去勸阻大王?”

“我又拿什麼理由去勸阻呢?”龐癝不禁苦笑一聲。

“可是郊兒是你的······”見龐癝根本就是一副置之不理的態度,如姬激動的聲音不由提高了幾分。

“慎言!”龐癝立馬疾喝一聲打斷如姬的話。

“郊兒才七歲,難道你就願意眼睜睜的看着他去異國他鄉受苦受難?”如姬哭泣道。

“此事非我能爲,不過我能保證的是郊兒在秦國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我會安排得力人手去照顧郊兒的,你且放心!”龐癝安慰道。

“放心?我如何放心的下?”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你好狠的心!”現在如姬的眼神恨不得把龐癝生吞活剝了,說完之後就甩袖而去。

看着如姬遠去的身影,龐癝的心不由一陣針扎般的疼痛。

卻不知,在一個無人看得到的角落裡,一道人影正在注視着這裡的一舉一動。

回到相邦署後,繁雜的政務很快就使得龐癝把如姬之事忘記了個一乾二淨,開始沉於政務的海洋。

半晌過後,龐癝想起這一年多來那個在魏國朝堂不斷興風作浪呃神秘勢力,便修書一封與遠在河內的魏無忌,請其調派得力門客前來幫助自己查勘這股勢力。

這些日子朝堂上諸子百家間愈演愈烈的爭鬥使得龐癝心疲力竭而又苦無對策,也只能求助於魏無忌了。

魏無忌收到龐癝的書信之後不敢怠慢,立刻派了自己門客中數十位善於查探消息之人前往大梁協助龐癝。因爲魏無忌這些門客的到來,那股神秘勢力也開始銷聲匿跡,不再興風作浪,這才使得龐癝有一段好日子過。

可龐癝這邊剛鬆懈幾分,那邊的神秘勢力便又開始攪風攪雨起來。

八月,陶地郡守一家一十八口人全部被殺,頓時震驚了整個魏國朝堂,更使得魏王連連大怒。

無他,陶地郡守乃是魏王之弟,魏無忌之兄平陽君。

據廷尉署探案人員稟報,兇手的作案手法與墨家手段極爲相像。

七十二、利益交換九十八、龐衛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二百二十五、渡河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八十四、申斥五十三、交鋒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三十九、交鋒七十九、縱橫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五十二、秦策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五、滅魯一百六十、反應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七十八、楚王及王后八十五、風雲動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六十三、說親三十八、泛舟九十五、滅魯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一百七十三、名將六、戰國四公子十三、風波起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一百五十二、秦策一百三十、迴歸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四十四、使魏三十五、趙國求和一百二十九、議和七十八、方略三十六、裂痕九十八、君臣問答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九十四、羣臣諫九十八、龐衛五十三、交鋒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九十一、伐謀八、迅雷攻勢七十九、口舌之利十、龐癝說魏王(四)八十二、信陵薨六十八、秦國動員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九十八、龐衛三十一、心思六十四、入陶地六十五、所謂伊人十六、兵至邯鄲十三、風波起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五十一、變法開始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一百四十三、忠奸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八十九、天下英才二十三、棋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九十三、魏王之好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六十三、龐衛從軍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一百零六、爭霸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