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津門學藝

“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柔十二歲……哎呦”

伴隨着一聲痛呼,一個八九歲模樣的小孩捂着手臂,小巧五官緊湊到一起,正憋着嘴一臉委屈地看着他師父。

站在小男孩對面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身上穿着黑色對襟褂子,頭上還帶着一頂黑色氈帽,帽子上一個碩大的補丁十分明顯。這小老頭手裡持着竹鞭子,沉着臉盯着小男孩。

“師父……”小男孩弱弱叫了一聲,嘟着嘴,含着眼淚很是委屈。

老頭絲毫不爲其所動,仍是沉着臉,道:“你還好意思委屈,秦甘羅說成秦甘柔,再敢嘴裡拌蒜試試看?”

小男孩倒是機靈,見委屈打動不了師父便立刻換上一副討好的笑容,道:“師父這您都能聽出來啊,哇,真了不起。”

老頭臉一黑,道:“我聾了是吧,我。”

“嘿嘿……”小孩搓着手笑了起來。

老頭叫方文岐,小孩叫何向東,老頭是何向東的師父,也是他從老渣(人販子)手裡頭把何向東救出來的,收爲弟子,傳授本事,一直養着這孩子,說是師徒,其實跟爺孫沒有兩樣。

何向東年紀小也有些淘氣,但跟師父的感情是沒話說的。要是沒有師父,他現在指不定成什麼樣呢。老渣那幫人對他們這些小孩下手可不軟,八九十年代街上那麼多斷手斷腳乞討的孩子是打哪來的,可不就是這幫人乾的缺德事麼。

方文岐輕哼一聲,道:“趕緊的,再使一遍八扇屏的活兒,就說小孩子這段兒,要還是說不好,看我怎麼收拾你。”

見逃不過去了,小男孩也就認了命了,憤憤道:“不就是使八扇屏的活兒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師父您瞧好了,我說說您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文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爲宰相……”

八扇屏是傳統相聲中的一段兒,是個非常典型貫口活,由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貫口組成。八扇屏是相聲藝人開蒙的活兒,可以說基本上每個演員都會,但是想說好了卻是極難。說的好也有,像北京的“二趙”的版本就堪稱範本的存在,經典中的經典。

這二趙指的就是著名的相聲演員,趙世忠、趙振鐸兩位趙先生,老舍先生在60年代就稱讚北京文藝界的名角就有“四馬二趙”,這二趙說的就是這兩位。

貫口並不是大家所想那樣憑藉極快的語速說出來就行的,也並不是隨便找一人讓他把詞兒背熟了,快速背誦出來,就是貫口了。

相聲裡面怎麼使活都是有講究的,都需要師父手把手交的。舉個簡單例子,你聽人家相聲演員說段子都笑得不行不行了,等你把原模原樣的段子說給別人聽,人家卻冷的要蓋被子,原因出在哪兒,就是活兒不會使。

就說貫口,首先第一點不是快,而是咬字要準,吐字要清,要脣齒喉舌的配合,容不得半點磕巴或者嘴裡拌蒜。其次,什麼地方可以偷氣,什麼地方可以換氣都是有講究的,都是需要學習的。另外還需要身段、表情、動作、語氣的配合,很是講究。

相聲這門藝術是起源於北京的,甭管傳到什麼地方,說的都是北京話,雖然某些地區的相聲藝人在表演的時候有涉及到當地的方言,這也是爲了拉近和當地觀衆之間的距離,行話叫倒口也叫怯口。傳統相聲裡面也有用方言表演的段子,叫怯口.活,比如怯拉車、怯洗澡等等。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推廣普通話,相聲演員也開始用普通話表演,但其主體仍是北京話,從相聲表演中的諸多兒化音就能看出來。

方文岐本身就是老北京人,他是民間藝人常年奔波各地賣藝,傳給何向東也是最傳統的北京相聲。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水軍都督,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貫口都是越來越快的,前面一段何向東一字一句慢慢道來,到這裡,何向東面色一正,語速陡然加快:“施苦肉,獻連環,祭東風,借鵰翎,火燒戰船。”

語速一頓,何向東繼續道:“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

何向東比出一根大拇指,得意洋洋看着他師父,也不知道他是在誇讚小孩子當中的魁首周瑜,還是在誇他自己。

方文岐看的好笑,黝黑的臉龐露出一點笑容,道:“說一段莽撞人吧。”

“啊?”何向東小臉兒立馬垮了。

莽撞人是八扇屏裡面最難的一段,講的是莽撞人張飛的故事,不僅僅是篇幅很長,裡面還涉及到好幾位歷史人物,都需要相聲演員在貫口中表現出來不同的人物。

而且在這段貫口中還涉及到許多兵刃、打鬥的激烈場景,都是需要相聲演員自己描繪出來的,要讓觀衆身臨其境,相聲演員表演形式單一,要做到這些非常難。

師父用竹鞭子拍打着自己的手,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看着何向東。

何向東眼咕嚕一轉,道:“哎呀,快中午了,師父我給您準備午飯去唄。”

方文岐:“剛嚥下去早飯,準備什麼午飯啊。”

何向東一拍腦袋,道:“哎呀,王大哥剛娶媳婦,我得給人家幫忙去。”

方文岐罵道:“人家娶媳婦你幫什麼忙啊?”

何向東一本正經道:“王大哥老實,我怕他不懂。”

方文岐喝道:“去,他不懂你懂啊?連女人身上幾個洞都沒搞清楚,就敢學人說葷話。趕緊老實說一段,不然我抽你。”

何向東一臉苦色,道:“不說也捱揍,說的不好也捱揍,這日子沒法過了。”

方文岐道:“人固有一死,或死在前頭,活死在後頭,你決定死在哪兒吧。”

何向東小臉堆滿了悲憤的表情:“蒼天啊!”

方文岐卻只是笑笑,道:“來一段嚐嚐吧。”

第三百八十一章 勞駕讓讓第四十章 你們倆也得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緩和第一千零一章 寧枷第六十四章 開始表演第四百八十四章 新派相聲四分天下,侯三爺獨佔其一第八十五章 學聾啞第八十章 我這本事如何第八百六十二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八百一十章 所以你好再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讓向文社關門歇業第六百零四章 你還真敢說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甘露寺(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捧一捧(爲搓蛋大爺盟主賀,加更容我慢慢補上)第十七章 開杵門子第八百五十章 能不能做好?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不是大鼓第二十三章 聽師父說過去的故事第一千二十五章 江一生完了第六百八十章 你咋這麼胖了(爲仲夏春迷盟主賀,愛你麼麼噠)第八百零四章 你們別後悔第五百五十七章 2004年(爲盟主曉生賀,愛你麼麼噠)第九百八十六章 大師的蛻變第四百零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不要說了第五百零三章 大腕來襲第九百一十六章 賺錢第七百五十二章 還是朋友第九百六十七章 答應我一件事情第六百章 綜藝感第三百五十七章 罷了罷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曾經故人,恩怨情消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吳爺第四百八十二章 手段和歸處第二百五十一章 普通話和相聲第七百零六章 自己臉面自己掙第四百零一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三十三章 天亮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沒了第一百零三章 黑色的線頭第九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危機第九百八十四章 售罄第七十三章 下館子(補昨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逼出一條真龍第九百二十八章 利誘第七十四章 坑人第七十二章 成角兒第九百八十六章 大師的蛻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訪問學者第五百九十二章 瀕臨失傳的單口相聲第二百五十一章 普通話和相聲第八百六十九章 哄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春晚的審查制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改的買麪茶第七百六十三章 相聲曾有大師第四百一十八章 確定關係第四百八十三章 郭慶傳奇第一百二十六章 扶持一把第一百七十四章 甜蜜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沒私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娃會吹口哨第三百七十四章 沒人相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逼出一條真龍第九百九十八章 這幾年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衆不走,我們絕不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麼隨便啊第一百三十二章 爲什麼不說啊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聲大賽第四百一十九章 離開上海第七百零六章 自己臉面自己掙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子的清晨第一百六十一章 沒有一句人話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觀衆交朋友第七百七十章 大學生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腕雲集第五百四十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名家第七百三十六章 這是直播啊,大哥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千二十五章 江一生完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交通意外第九百八十八章 一代名伶第一千零五章 寧躍的圖謀第四百四十七章 江海的竹板書第九百一十四章 看傻子第四百零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八十四章 擺知儀式第五百四十九章 什麼纔是中國口技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想說單口相聲第五十四章 倒在追夢路上的男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這兩人是誰?第四百一十九章 離開上海第四百零三章 高俊生的邀請第七百零二章 一個新時代開始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陶方白的相聲第七百章 面試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家一枝,今日出世第六十三章 加盟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小曲(2)(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盟主賀,愛你麼麼噠)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