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辦一份英文報紙】4000字爲二電熱墊舵主加更

上午十點許。

霍耀文上完課後,便拎着公文包換上衣服出了校門。

昨天跟何總監約談好時間,今天白天去一趟商業電臺。

等到了香港商業電臺,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顧不及吃飯,霍耀文匆匆的上了電臺的大樓。

一到商業電臺,前臺小姑娘就領着霍耀文往總監辦公室走去。

何佐芝在看到霍耀文走進來後,連忙站起身子,面露憂愁的迎了上去:“霍生,你終於來了。”

霍耀文眉頭皺起問道:“何總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先坐下來講。”何佐芝一招手。

待二人坐下後,何佐芝道:“前天上午,《天皇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想霍生你應該也看了吧。”

“嗯,看了。”霍耀文何止是看了,就連這個《天皇日報》的前幾期報紙他都看了一下,發現這家報紙之前都一直是正常的報道新聞,報道一些香港時訊,也不知怎麼好好的聲討起自己這本書來。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我託人問了一下,這《天皇日報》明面上是拿霍生的書做文章,實際上是不滿自己報紙銷量下滑。”

何佐芝做電臺這麼多年,自然是跟不少報社認識,所以這點事情很容易就打聽出來了,他繼續道:“《天皇日報》旗下有個《天皇馬經》專門刊登馬經內容的,而《東方日報》現在除了刊登霍生的書外,剩下的就是以馬經、狗經爲主,新聞上報道的篇幅,少之又少。原本《東方日報》的銷量不是很高,倒也影響不大,不過隨着最近電臺播的《鬼吹燈》廣播劇,帶動了報紙的銷量,這一來購買《天皇馬經》的人就變少了很多,全都跑去看《東方日報》了。”

霍耀文聞言,心裡是哭笑不得,自己這算當了回背鍋俠了?不過隨即心念一轉,卻是對《東方日報》不滿起來,從這個討文出來至今,李道光都沒有打過電話到學校來通知一聲,反倒是隻購買了廣播權的何佐芝率先打來電話告知自己。

何佐芝看着霍耀文面色平靜,好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樣,不由抿了抿嘴脣道:“我這次喊霍生過來,是想通知霍生一件事情。”

看對方猶豫的樣子,霍耀文道:“什麼事,何總監但說無妨。”

“臺裡面決定暫時停播《鬼吹燈》的廣播劇。”

何佐芝面露惋惜道:“其實霍生寫的這本書真的很棒,雖然題材上可能有違倫理常綱,但無論是故事內容,還是人物塑造都絕對是一定一的棒。”

對於何佐芝的話,霍耀文之前其實也有了一點心理準備,不過在聽到停播時,難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霍耀文擡了一下滑落到鼻尖的鏡框,沉聲道:“這事不怨貴臺,的確是我寫書時考慮不周,至於對貴臺造成的損失,何總監報個數,我會盡快賠償的。”

聽到霍耀文一力承擔的話,何佐芝笑了笑,說道:“這事不怪霍生,賠償一說又何來?而且連播這幾日,我們商臺的收聽率也是明顯的提升了很多,所以霍生不需要賠償任何的損失。”

霍耀文深思了幾秒道:“何總監,最近我一直在構思一本書,也動筆寫了一點,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就拿這本書來抵作《鬼吹燈》之前的費用。”

何佐芝詢問道:“哦?是什麼書?”

“《龍蛇演義》”霍耀文翻開公文包,從裡面掏出之前撰寫好的幾千字內容,遞給何佐芝,又道:“這是我寫的一篇前言,以及部分內容。”

何佐芝接過稿子,細心的觀看起來。

因爲只有幾千字,何佐芝很快就讀完了,看完後,頗爲驚訝的看着霍耀文道:“霍生是想寫民國武術界的事情?”

霍耀文點點頭:“不錯,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民國出了很多的風流人物,除了那些知名的文人墨客以及軍閥政客外,還有一羣鮮爲人知的義士。我根據民國記載的一些武術大師,結合了我個人所獨創的新派國術理論,撰寫了這本《龍蛇演義》。”

只殺敵,不表演,保家衛國的武術,謂之國術!

何佐芝又低頭看了一眼前言,好奇的問道:“國術和武術似乎沒什麼不同?”

“武術也可稱之爲國術,不過在我書中卻是有所誇大,畢竟是小說故事,難免有些超乎常理的事情存在。正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打人如掛畫,這便是國術。”

何佐芝沉吟了幾秒,想了想,點點頭道:“既然霍生如此說了,那我便不在推辭。”

“這是應該的。”霍耀文道:“我會盡快寫出一部分內容給何總監看看,如果合適就代替《鬼吹燈》。”

“好。”

...

從商業電臺出來後,霍耀文心情不佳,一方面是因爲書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東方日報》的緣故。

於情於理,在《天皇日報》開懟的時候,《東方日報》應該是早就知道了,居然都第三天了,還沒有打電話來通知自己一聲,這讓霍耀文心生不滿。

在走出路口,看到不遠處有一間報亭後,霍耀文快步走過去,買了一份《東方日報》今日的報紙。

打開來一看,報紙上還在刊登《鬼吹燈》的內容,不過這次不在是跟以往一樣,只有四千字的內容,而是幾乎大半張報紙都刊印了。

本來還以爲《東方日報》迫於壓力,停止刊登《鬼吹燈》的內容,卻不曾想,居然還繼續刊印,並且還“加更”了!

霍耀文搖搖頭,之前想去一趟《東方報社》的心思瞬間沒有了,轉身準備坐車回學校去了。

反正《鬼吹燈》第一部的內容,他已經完全寫完交給了《東方日報》的人,不管他們刊登不刊登,接下來的第二部恐怕也是無疾而終了。

...

明報。

沈寶新坐在金鏞的辦公室裡,看着手中幾家報紙都在聲討《鬼吹燈》,不由輕笑一聲,朝着金鏞道:“看來還是你之前說的對啊。”

金鏞擡頭道:“我說了,這書寫出來,肯定會有人批判的,只不過沒想到居然是《天皇日報》開的這個頭。”

“還不是爲了報紙銷量的事情。”沈寶新搖搖頭,這事很多年前,在明報初創的時候也曾經經歷過,不少報紙說金鏞寫的書除了消遣解悶外,根本沒有一點文學價值,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人早就不見了蹤影,反倒是明報越活越久,越辦越好。

“那位霍小友寫的的確不錯,只可惜這類題材終歸是有違倫理常綱。”

金鏞最早聽沈寶新說起此書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遲早會被人聲討,所以前天在看到報紙有人公開批評的時候,早有了心理準備。而且他寫的書,早年間也是被人批評爲無用之書,但現在這麼久過去了,依舊是有人願意讀。

“還是有些可惜。”

沈寶新是很喜歡《鬼吹燈》這本書的,現在也不知還能不能看完結局了。

“不聊這個了,最近香港大學要成立法學部,你派幾個記者過去採訪一下。”

“已經讓人去採訪了。”

...

等回了學校。

早早的去食堂吃了一餐飯。

霍耀文又回了宿舍,開始悶頭撰寫起《龍蛇演義》的大綱來。

剛寫個幾百字,霍耀文又直接扔下手中的鋼筆,開始沉悶起來。

他之前還是太過於低估了這個時代的承受度,寫《鬼吹燈》被人聲討,那要是寫國術,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書中比武難免會分高下,要是有那個門派的人看到這個內容,說自己把他們門派的武功寫的垃圾了,豈不是又有一番折騰?

想了想,霍耀文有些煩躁的揉了揉頭髮,躺在牀上,吹着風扇中吹出的微微涼風,漸漸的思慮起來。

有着未來四十多年的記憶,霍耀文賺錢的方法有很多,80年代投資內地,90年代投資老馬小馬,2000年投資各種互聯網。

這些都能帶給他很多的財富。

但這些距離最近的都是十幾年後,霍耀文可不想蹉跎這十來年,就爲了等那麼幾次機回。

“咚咚”

就在霍耀文深思的時候,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邊個啊!”霍耀文有些氣悶的說道。

“霍老師,系我,有人打電話搵你。”

門外傳來了王伯的聲音。

霍耀文聽有人打電話找自己,收拾了一下雜亂的頭髮,轉身到門口開了門,看着王伯問道:“王伯,邊個找我?”

“好像是《東方日報》的人。”王伯看了一眼霍耀文的臉色,見他面色還好,也是忍不住勸說道:“霍老師,《天皇日報》的內容我看了,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我知的王伯。”霍耀文面露微笑道。

“好吧。”

王伯見霍耀文不想多聊,也是率先轉身下了樓。

霍耀文關上門緊跟其後。

到了管理員室,霍耀文接過尚且沒有掛斷的電話,說道:“邊個?”

“霍生,是我劉衛東。”

“劉生找我是?”

“霍生知不知最近《天皇日報》的那篇文章?”

“我看了,的確是我考慮不周。”

“這事也不怪霍生,誰能料到的呢?”

說完,劉衛東欲言又止,隨即嘆了口氣說道:“霍生,我也就長話短說了,李主編的意思是,《鬼吹燈》現在刊印完第一部內容後,往後的內容,暫時緩一緩,等以後看看情況再做定奪。”

“好,剛好最近我也寫文有些累了,休息一段時間挺好。”

“霍生放心,李主編跟我說了,往後要是霍生有新的文章,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報社,只要內容不差,還是按照之前談好的稿費來。”

“好。”

又匆匆的聊了幾句。

等對方掛斷電話,和王伯告辭,霍耀文回了宿舍後,第一時間就坐回了書桌前,拿起紙筆,開始盤算起自己現在身上所有的錢來。

就在剛剛,霍耀文腦子彷彿是頓悟了一樣。

既然現在三流小報都不如的《東方日報》,未來都能夠做到全港報紙銷量第一。

霍耀文自認爲有着未來五十年的記憶,完全可以跟辦一份報紙!不敢說未來能夠做到全港第一,但最少絕對不會比現在的《東方日報》差。

“阿母那有一萬,自己身上還有上幾次結算的稿費七千多,加上《文學世界》給的五千塊獎金,總共有兩萬三千塊。”

兩萬三千塊,這筆錢看上去很多,足以買半套新房子,舊屋也能買一套,但要是辦報紙的話,那就太少了一點。

雖然不知道價格,但恐怕買個二手的印刷機都成問題。

“還是錢太少了。”

霍耀文嘆了口氣,他腦海中雖然有很多很多賺錢的方法,就比如最簡單的買房,買地皮,這些未來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可是沒有本錢,空手套白狼還是太異想天開了。 Www▪ttκá n▪CΟ

“埃文!”

就在這時,窗戶外有人喊道。

霍耀文打開窗戶,探出頭看去,林間小道上,安娜正站在一顆榕樹下揮手,疑惑道:“安娜,你怎麼過來了?”

安娜笑着說道:“我想去一趟市區買一點東西,但我想我需要一個翻譯,除了你之外,我想不到其他人了。”

聞言,霍耀文點點頭道:“好的,那你等我一下。”

回過身,照了照鏡子,見沒什麼不妥的地方,也是下了樓。

二人出了校門,兩人一邊走在路上前往巴士站的路上,一邊簡單的聊起天來。

霍耀文隨口問道:“安娜,你來香港也有一個星期了,感覺香港怎麼樣?”

安娜嘴角浮現了一抹燦爛的笑容,說道:“挺不錯的,這裡的景色很漂亮,食物也很好吃,我想校長說的很對,這是一個美食之都,有太多太多的美味的食物了。”

頓了頓,安娜又說道:“不過香港這邊的英文報紙太少了一點。我有每天讀報的習慣,但現在香港的英文報紙內容並不是我喜歡看的。”

英文報紙!

這一下,彷彿是打中了霍耀文的腦袋。

現在全港百分之九十九的報紙都是中文報紙,英文報紙雖然也有,但幾乎只有兩三家。

香港的英國人雖然不是很多,但幾乎都是身處高層,亦或者大集團的商人,而且現在香港懂英文的人也有不少,辦一份英文報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英文報紙的受衆體雖然比不了中文報紙,但同樣有不少,哪怕是一個人把市面上的英文報紙都買了,也只不過只有三四份而已,完全承擔的起。

其次的話,那就是競爭力小,只有三四份英文報紙,只要內容夠好,想來不愁賣不出去。

而且往後如果做大了,還指不定賣到歐洲,或者其它講英語的國家。

越想越覺得辦英文報紙是個好機會,霍耀文沉思了幾秒,捏緊拳頭,決定等會到了市區就看看香港現在有那幾家英文報紙。

PS: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投資,求一切……

633【猶豫不決的包船王】257【紅透半邊天的張婉君】507【鄉間的小路】254【風采依舊】164【怦然心動】586【看來要大出血了!】305【魯先生的木刻老師】080【舅公一家來港】4700字小章228【帶詩人】第三更444【搶了老李的和記】304【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508【風靡亞洲的少女時代】236【沙龍】265【萬千大俠相聚一堂】033【劃分地盤】2000推薦票加更088【校報】求月票531【殭屍片跟風成潮】478【四大丑妝】187【面具】456【多讀書多看報】470【偶像計劃】407【書我中華萬世秋】398【斯文敗類】642【醬園之鄉】144【另一個難題】爲Q木頭盟主加更558【絹麻紡織廠】601【我要當港姐!】324【現實版的桃姐】662【與邵氏的又一次合作】342【出場就死的武士】151【德育爲先,曉夢篤行】141【同步發行】523【FNS歌謠祭】032【lak哥】1000推薦票加更539【找到那個演員了】431【豪賺兩億美金】227【偶遇迷妹?】199【香港作家協會】求月票102【國聯五鳳】求月票429【三位頂尖的動畫師】514【難拍的古龍劇】469【雙霍合作】636【吹響了崛起的號角】求訂閱402【西門歌舞伎町】537【紫荊花電影獎】517【斯皮爾伯格】330【爲良友奮鬥一生】498【破千萬票房還遠嗎?】385【天選之子萊婭公主】009【哲學是什麼】601【我要當港姐!】474【你是最合適的人】570【一輩子的機會】求訂閱666【迴歸前的準備】604【我還有外國親戚的?!】476【香港仔開發】542【開心樂園】649【北大轟動】317【總裁文的鼻祖】481【霍秀芬的婚事】599【鋤D會】514【難拍的古龍劇】406【兒女雙全】170【請柬】639【女魔頭】086【文人地位】4/5592【第一位敲鐘的上市老闆】332【經典是能夠打破被遺忘的命運】531【殭屍片跟風成潮】289【噩耗和請柬】052【麗池花園】619【震驚全美的銷量】372【只可交好,不可交惡】616【沒有鼠標的電腦】594【快要破產的蘋果公司】484【布克獎】291【來將可留姓名!】434【特攝大片虹光超人】155【以善養善】240【洪拳、蔡李佛、莫家拳】006【東方報業】180【詭異的RB圖書市場】194【一江春水向東流】270【鵲橋仙·難忘當年】503【一生只夠愛一個人】551【七大公司合力狙擊】199【香港作家協會】求月票631【做漲原油期貨】096【白天翻修,晚上開工】求月票657【電視臺大變革】280【1971之上市】119【未行先慮敗】求月票086【文人地位】4/5384【達成合作與佈局美國】098【親兄弟明算賬】爲Q木頭盟主4/10027【天星青囊術】115【五年寫文,三本撲街】求月票332【經典是能夠打破被遺忘的命運】156【不枉我當年的老威名】292【洪荒震撼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