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

爲了加強華盟內部各個加盟國的聯繫,中國在閱兵式結束後,在華盟新一輪安全會議提出舉行一次各加盟國參加的聯合軍事演習。中國的提議得到所有加盟國的贊同,在討論演習的目的和內容時,中國又提出現如今國際恐怖主義氾濫,已經逐漸威脅到華盟國家的安全,乾脆這次我們就以反恐作爲此次演習的主要內容。最終會議確定華盟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舉行一場代號爲“和平使命——2003”的反恐演習。

隨着美國911事件的發生,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有逐漸加強的跡象,對此華盟也不敢掉以輕心,以免收到恐怖主義的襲擊。此次軍事演習就是爲了加強各加盟國之間合作打擊恐怖主義活動的聯繫,在過去的20年裡世界各地發生了多起傷亡嚴重的恐怖襲擊。

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紐約和華盛頓的“911事件”,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劫持民航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超過3000人死亡。

1983年10月23日,貝魯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營與另一個法國傘兵營地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300人喪生。

1993年3月12日,在印度孟買連續發生了13起炸彈襲擊,接着印度教穆斯林還舉行暴動,造成300人死亡。

1988年12月21日,一枚炸彈在美航103班機上被引爆,機上259人和地面11人因此遇難,造成震驚世人的洛克比空難事件。

1998年8月7日,“基地”組織用炸彈襲擊了美國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的大使館,共造成253人死亡。

1995年4月19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一棟政府大樓遭遇炸彈襲擊,共169人在事件中遇難。

1996年11月23日,劫持者強迫一架埃塞阿比亞民航班機衝進印度洋,令127人喪命。

1999年9月13日,一枚威力強勁的炸彈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個居民區摧毀,118人死亡近些年各地不斷髮生的恐怖主義活動,也或多或少影響到華盟內部,爲了防患於未然,911之後華盟已經提高了內部的反恐安全等級。這次華盟內部的反恐軍演就是爲了進一步提高華盟國家的反恐能力。

“和平使命-2003”大中華聯盟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15日按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加盟國馬特布拉克訓練場成功進行聯演戰役準備階段的第二次合練——無彈藥消耗全員全裝實兵合練,旨在按演習科目和進程,開展實兵現地推演。

當地時間上午10時,中國、哈薩克斯坦、柬埔寨、泰國、緬甸等14個加盟國參演部隊,分陸、空兩路,共出動坦克、裝甲車輛兩千餘臺、火炮和火箭發射器500餘門、戰機300多架、武裝直升機200多架參加本次實兵合練。

參演各方經過約2個小時的協同演練,當地時間12時許,參演特種兵通過傘降和地面裝甲車推進,成功攻入“恐怖分子”盤踞村鎮開展了清剿行動,本次全員全裝實兵合練圓滿完成。

根據計劃,“和平使命-2003”聯合軍演參演各方還將進行2次合練,本月24日進入演習第三階段——聯合反恐戰役實施中國在消滅了日本之後,開始領着自己的一幫小兄弟在高原地帶展開一系列軍事演習,而美國則依然糾纏於伊拉克戰爭無法自拔。在原來歷史上美國之所以連戰連捷、勢如破竹的攻下伊拉克首都,是因爲伊拉克本身實力不濟再加上獨自一國面對強大的歐美軍隊,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這個世界裡由於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之後投入到中國的懷抱使得它的國力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比之前有所提高。特別是薩達姆大肆購買中國的武器裝備,使該國的軍事實力有所提升,同時伊斯蘭聯盟的鼎力支持也是影響這場戰爭的主要因素。

現在美國和歐聯邦已經意識到僅靠目前的軍隊是無法佔領整個伊拉克的,而且他們也沒有所謂的“乾淨”的核彈,因此他們也無法動用非常規武器迫使伊拉克投降。小布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他不能儘快解決掉伊拉克問題,他很可能成爲美國第一個在任期內遭到彈劾而下臺的總統。

小布什和他的幕僚商量之後認爲,要想取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就必須取得華盟的支持。如果沒有華盟在背後支持整個伊斯蘭世界和歐美對抗,歐美早就拿下巴格達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依然在納傑夫對峙。

國務卿鮑威爾皺着眉頭說:“想要將華盟拉到我們這一方不是很容易,華盟目前和伊斯蘭聯盟有很深的經濟利益。伊斯蘭國家需要的所有資源幾乎都是從華盟進口的,如果我們無法給華盟同樣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話,華盟怎麼可能拋棄伊斯蘭勢力?”

小布什聽了鮑威爾的話也不禁點了點頭,如果換了自己處在華盟的位置上也不可能爲了美國拋棄每年上千億元的經濟收益。想到這小布什看着衆位幕僚問道:“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誘惑中國呢?總不能我們不管自己的利益每年拱手送給中國千億元的利益吧。”

切尼左手的中指和拇指不時的撫摸着自己的下巴,他沉思了一下說:“大家想一下,如今整個太平洋沿岸國家就是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幾個主要國家,而且經濟相對比較發達。我們能不能組成一個環太平洋地區的自由貿易區,這樣一來中國每年都可以從中牟利甚多,一旦中國認爲從亞太地區的收益超過從伊斯蘭的收益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將華盟爭取到我們這一方。如此以來我們結束伊拉克戰爭就有希望了。”

切尼的話音剛一落下,衆人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小布什也不禁興奮的手舞足蹈,連連叫好,“這個建議好,如今中國的製造能力已經躍居全球第一,每年他們生產的各種產品都需要龐大的外部市場來消化。亞太地區的貿易區肯定比他們和伊斯蘭國家的市場大的多,我想中國人一定不會拒絕我們的建議,趕緊找人安排,我需要儘快趕到中國去。”

如果林峰聽了切尼的話之後一定會感到十分吃驚,這不就是原來歷史上的亞太經合組織。現在歷史上由於中國的意外崛起使得這個組織根本就沒有成立的必要,因爲中國已經先後牽頭成立了幾個地區性合作組織。但是現在隨着華盟的成立,使得之前的一些組織已經逐步停止運行,而亞太經合組織將大大加強華盟和大洋洲、美洲等其他國家的聯繫。小布什認爲這恰恰是中國所需要的,因此,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中國。

10月24日深秋的哈薩克斯坦馬特布拉克諸兵種合成訓練場,一望無際,滿目蒼涼。山巒、黃沙、草原,位於中亞腹地的演兵場宛若*真的反恐戰場。

10月24日,來自哈薩克斯坦、中國、柬埔寨、泰國、緬甸50000餘名官兵組成的精銳之師,在這裡盤馬彎弓,靜待一個舉世矚目時刻的到來——當地時間11時整,3發紅色信號彈躍上湛藍的天幕,激越的衝鋒號撕破荒原的寧靜。“和平使命—2003”華盟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演的壓軸之作——實兵演練正式拉開大幕恐怖武裝組織佔領邊境地區獨立居民點,加強對佔領地區控制,企圖實現武裝割據。恐怖武裝裝備了輕武器、迫擊炮、車載無後座力炮、車載大口徑機槍、“針刺”移動高射導彈系統,人數爲2500人左右。扮演“紅”軍的上合組織聯合部隊集羣決定由縱深出擊,進攻在邊界倉促佈防之敵。火力支援隊對敵指揮所、炮兵陣地等目標實施精確摧毀;先遣掩護隊前出,摧毀敵裝甲目標;攻擊隊在火力支援下完成接敵展開。

前來觀摩演習的華盟14個加盟國國防部長剛剛在觀摩臺上坐定,觀摩臺後方便傳來巨大的馬達轟鳴聲。

哈方10餘輛79式坦克從左右兩翼向前突進,迅速佔領射擊位置。快速衝擊揚起的巨大沙塵,湮沒了坦克方陣。與此同時,聯合部隊集羣前指迅速前出,迫擊炮、榴彈炮、火箭炮等百餘門火炮佔領發射陣地。

地上沙塵尚未落定,空中轟鳴聲又起。1架第四代海東青戰機、兩架殲七戰機,組成3機編隊。戰機上裝有先進的照相攝像偵察設備,敵陣地上的圖像實時傳輸至指揮所,清晰地顯示在大屏幕上。

不到一分鐘,空氣像被忽然撕裂了一般。“轟隆隆”“嗖嗖嗖”,上百門火炮發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彈雨向着敵陣地傾瀉而下。敵陣地頓時火光沖天,濃塵蔽日,一個個目標灰飛煙滅……

隆隆炮聲中,步戰車從兩翼迅速突進。如果不是揚起的濃密煙塵,低矮的車身、迷彩的塗裝使得快速挺進的步戰車在斑斕草原中很難被發現。

“咚咚咚”,戰場上傳來令人心顫的迫擊炮聲。擔任阻擊任務的敵軍分隊,對“紅”軍的進攻發起反擊。

“紅”軍空中火力支援隨即而至。

28架梟龍戰機組成兩個4機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右翼跟進突擊。戰機變換成雙機隊形,俯衝,發射,火箭彈雹雨般飛向敵指揮所。

40秒後,又有兩個殲七雙機編隊臨空,對敵指揮所目標進行二次火力覆蓋。

火力打擊一波比一波猛烈。中方10架轟—6h飛機在15架“海東青”戰機伴航下,以500公里的時速呼嘯而來。從700米高度,數百公斤航彈傾瀉而下,準確飛向敵裝甲目標和有生力量。

緊接着,20架殲七、40架梟龍從右翼突進。爲防止敵防空火力,戰機一邊發射干擾彈,一邊向敵目標發動精確打擊。導彈的呼嘯聲尚未停歇,又見地面目標火光衝起。

華盟國家60架武裝直升機,分成4個波次,隆隆而來。強大的火力,如潮水般一次次淹過敵陣地,敵裝甲目標成爲一堆堆廢鐵。

空中,戰鷹轟鳴;地上,鐵甲縱橫。數百輛坦克和裝甲車組成聯合隊形,迅速展開。中方最新式99坦克一馬當先,其他盟國的79式坦克快速挺進,輪式步戰車勇猛突擊……

“嗡嗡……”“紅”軍陣地上空傳來刺耳的轟鳴,敵派出無人機實施偵察。

“3、2、1……發射”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新式彈炮結合系統噴出一道火舌。導彈準確擊中目標,一陣火光中,無人機爆炸墜毀。

左翼,中方人車結合、步坦協同、快速突擊;右翼,炮聲隆隆,各加盟國的裝甲集羣一邊射擊一邊推進……

僅38分鐘,在“紅”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下,盤踞在居民地的敵人已被層層封鎖。

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2章 美國之行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8章 釣*島風雲(上)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78章 平凡日子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215章 俄羅斯參戰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215章 俄羅斯參戰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88章 國慶閱兵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165章 揭幕戰(2)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45章 戰爭尾聲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267章 “核大戰?”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83章 消滅藏獨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45章 戰爭尾聲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84章 清算“印尼”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90章 爭霸太空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42章 戰爭準備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3章 印尼排華(上)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