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

費盧傑市位於伊拉克安巴爾省,在首都巴格達以西約69公里處,2003年時全城總人口約爲40萬,絕大多數居民是遜尼派穆斯林。該市城西毗鄰幼發拉底河,河上一南一北橫跨兩座大橋,北橋的東端與城區相連,西端是費盧傑綜合醫院;南橋與貫穿全城的一條高速公路(10號公路)相連;城東是一片工業區;城北是一個火車站和一條鐵路線;市中心是名爲納茲扎區的原費盧傑舊城;全城有超過200座清丅真寺,因此費盧傑又被稱爲“清丅真寺之城”。

在薩達姆統治時期,該市居民是薩達姆的堅定支持者,不少復興社會黨高官都在費盧傑起家;也因此費盧傑居民在薩達姆時期享有不少特權待遇,城內的基礎設施也比很多其他伊拉克城市完善。在費盧傑城外還有專爲復興社會黨高官度假而建的宮殿,名爲“夢幻大陸”。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費盧傑逐漸成爲抗美武裝的“大本營”,雙方在此地的對抗活動此起彼伏。據統計,費盧傑戰役之前,在此地陣亡的美軍士兵超過300多名,大大超過除巴格達以外的其他城市。因此,費盧傑也被稱爲“抵抗之都”,是當時伊拉克政府控制下的少數城市之一,也是美軍的“噩夢之地”。

費盧傑巷戰是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城市作戰。此戰自2004年2月初開始,至13日結束。美英聯軍打死2000多名反美武裝,美軍陣亡544人、425人受傷。伊拉克方面則損失了大約5000人,平民死傷超過三萬人。

美軍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包圍費盧傑後,一邊利用空投傳單等手段,實施心理戰,*迫城內居民和武裝組織交出伊軍將領;一邊採取導彈襲擊和重炮轟擊等軍事行動,敲山震虎。城內30萬居民紛紛逃離,最後只剩約5萬人滯留城中,其中包括各類武裝人員約30000人。爲了保衛費盧傑,薩達姆命令此時僅存的5架殲七戰機爲費盧傑內的軍事人員提供火力支持。

2月2日,美軍戰機空襲城南預定目標。3日凌晨,美海軍陸戰隊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摧毀城東南部的一處指揮所和彈藥庫,晚間又摧毀了幾處火力點。4日中午,美空軍對城東北部的部分火力點進行精確打擊,海軍陸戰隊摧毀了城東南部的幾處據點。4日午夜,美空軍又空襲城東北部和東南部,摧毀部分據點。5日,美軍戰機摧毀幾處防空設施。6日,美海軍航空兵空襲幾個城南目標,摧毀幾個武器藏匿點。與此同時,美軍部隊在城外大量集結,準備大舉進攻。

由於2月6日以前的主要作戰方向是在費盧傑城南,使城內的伊拉克武裝誤認爲美軍會從城南發動進攻,並將主力從美英聯軍真正的主攻方向城北調到了城南。另外,在11月8日總攻發起前,美軍還在城北和城西發動了幾次佯攻。由於無法判斷美軍意圖,伊拉克武裝並未採取應對措施。

2月7日晚,美軍在費盧傑城北和城西集結完畢,由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地面突擊羣開始向費盧傑北郊和西郊推進。

8日凌晨,英國部隊佔領了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的費盧傑總醫院,美軍則在凌晨的進攻中控制了2座重要橋樑,掌握了費盧傑西面的交通樞紐。美軍之所以急於佔領費盧傑總醫院,是吸取了以前攻打巴士拉的教訓。在上次美軍攻打巴士拉期間,當地醫院不斷髮布平民死傷的消息,最終迫使美軍停止行動。此次作戰中,美英聯軍首先佔領和封鎖“消息源”。

8日晚,代號“幻影憤怒”的軍事行動正式開始。在城北的主攻方向上,美軍使用了6個營的兵力(4個海軍陸戰隊營、1個陸軍騎兵營和1個陸軍步兵營),運用兩翼突破(攻擊西北角的居蘭區和東北角的阿斯卡里區)、縱深攻擊(中路攻擊火車站)的戰法。美軍2個營的裝甲車隊率先突入居蘭區,順利佔領城西陣地。同時,美軍1個營也突入阿斯卡里區。中路美軍步兵則在坦克伴隨下,向城北的火車站發起衝擊,作戰進展順利。

9日,美軍繼續縮小對費盧傑的包圍,並從城西部的居蘭區和中部的穆阿萊明區向市中心推進。在推進過程中,美軍與伊拉克武裝在費盧傑西北部的戈蘭地區發生激烈巷戰,抵抗武裝使用迫擊炮、重機槍和火箭筒等武器,與美伊聯軍逐條街巷、逐棟房屋地展開游擊戰。而美英聯軍則憑藉精良裝備和強大火力穩步推進。到2月10日,美英聯軍控制70%城區。

11日,美軍基本控制居蘭區,並將該區的治安管理權轉交給其他國家的安全部隊。但美軍在向費盧傑市中心推進的過程中,遭到伊拉克武裝人員從各個角落用迫擊炮和步槍的持續襲擊。美軍狙擊手也佔據各建築物制高點進行還擊,並用無人偵察機搜索反美武裝的狙擊手。

在8日~11日的巷戰中,美軍在白天用坦克和裝甲車將反美武裝分割包圍,使其無法聯絡配合,晚上則依靠先進的夜戰武器展開“夜襲”。另外,爲了減少傷亡,美軍通常先用空中火力摧毀進攻路線上的反美武裝據點,再用炮兵和裝甲兵掩護步兵快速推進,清除殘存火力點。野戰炮兵通過“直瞄射擊”,把躲在建築物內的伊拉克武裝人員趕出來,再由狙擊手將其消滅。航空兵與地面部隊的密切協同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作戰效率。

12日晚,費盧傑城中大規模聚集的伊拉克抵抗力量已經被擊潰或消滅,美軍展開“掃殘”行動。在向費盧傑心臟地帶推進過程中,美軍打死約5000名反美武裝人員,自己也付出了傷425人、死544人的代價。

13日晚,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配合美海軍陸戰隊的步兵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佔領了反美武裝在城南的最後一個據點,被圍困在一座清真寺裡的3000多名伊拉克武裝人員最終投降,其他武裝人員則利用秘密通道逃亡巴格達,美國政府,隨即宣告費盧傑主要戰事結束。

小布什信誓旦旦的對外宣佈伊拉克戰爭將進入新的階段,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隨後伊拉克政府則向世人宣揚了自己堅持鬥爭的決心,薩達姆宣佈將在巴格達給美國侵略者一重大打擊。

但是全世界的媒體都認爲伊拉克戰爭將迎來轉折,美國將逐步佔據主動權,其強大的國力在此時顯現出來,伊拉克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對歐美和伊斯蘭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雙方在這次戰爭中損失巨大,特別是伊拉克,好不容易在兩伊戰爭後恢復的元氣在這場戰爭中消耗殆盡。其他支持伊拉克的伊斯蘭國家同樣損失慘重,國民經濟建設遭到重創,幾乎所有參戰的伊斯蘭國家的人民生活都在倒退或者原地踏步。

歐美國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伊拉克戰爭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了美國軍方的預估,但是美國仗着自身的強大的國力已經逐步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這場費盧傑之戰就可以看出,伊拉克方面的抵抗強度已經比之前下降了很多。美國國內除了和軍事相關的產業大大繁榮之外,其他方面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唯一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利益的就是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國,戰爭期間中國大肆和雙方進行貿易活動,說實話伊拉克如果沒有中國在背後支持她早就崩潰了。美國一樣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民生產品,甚至一些武器裝備。正是這些國家的需求使得中國經濟在這兩年一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增幅快速發展。

眼看着美國將要佔領中東石油,爲自己國家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林峰怎麼會讓美國佬如願。但是目前中國還不宜直接介入到戰爭中,只能通過其他手段限制一下美國,放緩其佔領伊拉克的時間,同時爲伊拉克提供“苟延殘喘”的機會。

2月底的一天,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突然向外界公佈的一批美軍虐待俘虜的照片,同事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大利亞民族電視臺(sbs)計劃公佈更多監獄美軍虐囚照片。

在今晚的《日界線》電視節目中,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將首次公開60張美軍虐囚照片。據報道,即將公開的照片一部分和先前公佈的相似,而另外一些不同。其中包括六具屍體的照片,但死因不明。還有一些照片顯示囚犯身上的燒傷和散彈槍小彈丸造成的傷害。

《日界線》執行製片人麥克?加里說因爲人們有必要了解美軍監獄所發生的一切,所以決定公開這些照片。

5月4日:中國日報報道,美軍一匿名官員透露共有25名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俘在被美軍拘押期間死亡,其中2名伊拉克戰俘證實被美國人謀殺,另外23人的死因正在調查當中,新華社對此也做了報道法國有線電視4臺(canal+)播放一段“展現美軍直升機濫殺伊拉克人”的畫面美聯社報道一名現年57歲名叫胡薩姆?肖陶特加拿大人曾遭虐待,胡薩姆?肖陶特於2003年4月9日在伊拉克南部曾遭美軍逮捕,美軍給他的罪名爲“薩達姆的撰稿人、政治槍手、薩達姆的‘右手人物’”。據稱胡薩姆?肖陶特隨“國際人權和自由”來到巴格達,目的是勸說薩達姆“主動下臺、避免戰爭”

5月5日:《紐約時報》報道了第一次曝光中受虐待的伊拉克俘虜哈德爾?沙巴?阿卜德有關受虐的情況5月7日:英國獨立電視臺報道半島電視臺攝像師曾親眼目睹美軍曾在獄中虐待伊拉克兒童5月8日,英國衛報報道虐囚術來自特種兵5月9日:美國《新聞週刊》9日披露美軍在伊拉克虐待戰俘的事件並非孤立和偶然現象,而是美軍方出於獲取情報的需要而縱容的行爲,且其範圍遠不止於伊拉克5月9日,美國《紐約人》雜誌刊登美軍設置在伊拉克的監獄虐待戰俘的照片,畫面顯示,一名赤身裸體的伊拉克戰俘在美軍士兵和軍犬的威脅下雙手抱頭,驚恐萬分。

虐囚事件讓美國人再次變得臭名昭著,國際上多數的國家都對此發表譴責,中國甚至警告美國:如果美方不能正確處理這件事,中方不排除動用其他方面的手段,制止悲劇的發生,同時中國開始指責美國國內的人權狀況。反正現在美國已經完全陷入了被動。

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22章 中國“心臟”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46章 戰爭結束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37章 中英會談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90章 爭霸太空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43章 戰爭來臨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22章 中國“心臟”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36章 廣交會(下)第231章 “講和?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164章 揭幕戰(1)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33章 巡視南海第66章 反腐打黑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91章 道德建設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19章 跨過1970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24章 對日索賠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