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

1996年1月份,以喬治?索羅斯爲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這背後顯然有美國政府的背影。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着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爲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菲律賓直至東南亞,都成爲美國的經濟附庸。

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他們曾經在美國封鎖新中國、遏制中國發展的計劃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但是,蘇聯解體標誌着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特別是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中國不斷增大的實力使得這些國家越來越脫離了美國的掌控。特別是隨着亞盟的成立,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壓力。

美國當然不允許中國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美國開始施展在經濟領域的手段,試圖摧毀亞洲經濟的穩定,進而拖住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

目前亞洲唯一有利的地方是大多數國家放棄了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轉而採取和中國類似的制度,同時拋棄了美元作爲外匯儲幣。例如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等國家,但是像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日本等深受西方影響的國家依然固守的之前的經濟政策。

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日本、韓國等國都爲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狀況。以印度爲例,自從印度被中國肢解之後,印度經濟就已經全面被國際財閥控制。

盧比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它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印度政局就更加動盪了。

2月份,國際貨幣投機商開始大舉沽售盧比,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面對投機商氣勢洶洶的進攻,印度央行與新加坡央行聯手入市,三管齊下,企圖捍衛盧比陣地,他們動用了120億美元吸納盧比;禁止本地銀行拆借盧比給離岸投機者;大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後,盧比的地位暫時性保住了。

對此,國際貨幣投機商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他們的招數只有一個:籌集資金,狠拋盧比。索羅斯開始節節挺進。

與此同時,盧比貶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盧比兌換美元的匯率屢創新低。印度政府臨陣換將,大怒之下*迫財政部交出帥印,印度政府此舉,猶如在波濤洶涌的湖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菲律賓成了受害者,比索匯率開始大幅起落。

印度政府財政部長的黯然而去卻未能阻止盧比的節節失利。3月份,投機商開始出售美國國債,籌集資金,再度向盧比發起致命一擊。印度央行奮起還擊。其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蓋下的各種弊端一一暴露出來。

爲了穩定軍心,2月15日,印度總理髮表電視講話:“我再次重申,盧比不會貶值,我們將讓那些投機分子血本無歸。”發誓歸發誓,偏偏其金融市場像個扶不起的阿斗。

此時的印度國央行已彈盡糧絕,僅有的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早已花光。就在印度總理講話兩天之後,印度國央行被迫宣佈實行浮動匯率制,放棄長達16年之久的盧比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當天,盧比重挫20%。

3月5日,印度央行決定關閉42家金融機構,至此,盧比終於失守。

與此同時,菲律賓比索的軟弱可欺使它成爲投機商的另一狙擊目標,菲央行曾嘗試一週之內4次加息,並宣佈擴寬比索兌換美元匯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對抗索羅斯。但大勢已去,無力迴天。

3月11日,菲央行宣佈允許菲律賓比索在更闊的幅度內波動,一時間,比索貶值慘不忍睹,實際上,這標誌着比索保衛戰的全面失守。就像一個癮君子,此時的索羅斯顯然並未心滿意足,他們四下出動,尋找可捕獵的下一個目標,馬來西亞、文萊進入了他的視線之內。

馬來西亞央行企圖拉高沽空馬來西亞林吉特的成本來阻止投機商的興風作浪,文萊也入市支持文萊元。但終擋不住投機商強有力的進攻,馬幣、文萊元對美元兌換比價一低再低。

鄰國陣地的失守開始波及一向有“避難貨幣”之稱的新加坡貨幣。脣亡齒寒,儘管新加坡也採取了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還是持續下跌。

在索羅斯的強硬態勢下,各國政府均感力不從心,已紛紛放棄了捍衛行動,開始屈服,一副任打不還手的樣子。任由本國貨幣在市場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國際貨幣投機商更是有恃無恐,在東南亞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橫行一時。

東南亞貨幣狙擊戰弄得人人自危,各國金融當局使盡渾身解數以免掉入這一泥潭之中,就連在此次風潮中一直作壁上觀的中國也開始表態,中國中央人民銀行行長面對中外記者時表示,他特別“感到不安的是”這場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由一個國家涉及到另一個國家,中國願意幫助“受這次波動影響的國家”。美國也想在此時插手亞洲經濟,但是被中國政府嚴詞拒絕。

國際投機商咄咄*人的氣焰已使得國際社會對集體應付貨幣危機的認識正在加深。4月25日,中國、越南、日本、中國香港特區、緬甸、柬埔寨、新加坡、泰國等亞洲地區11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層代表在上海開會,會議結束後發出的聲明表示:一個穩定的貨幣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亞洲各國將與亞洲中央銀行共同研究,對有關國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協助成員國在必要時進行經濟調整,這個消息對東南亞各國來說,至少讓他們覺得在自己與國際貨幣炒家進行殊死搏鬥時不再顯得那麼孤單。

5月5日,危機重重的印度,同意接受亞洲中央銀行的附帶條件的備用貸款計劃及一攬子措施。

5月11日,爲拯救資金短缺的印度,由亞洲中央銀行主持,亞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行長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亞洲中央銀行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承諾分擔爲印度提供總共160億亞元的融資款計劃,其中中國和中國香港都各自承諾向泰國借出10億亞元的貸款。

5月21日,亞洲中央銀行宣佈給予印度總值33億亞元的臨時貸款,以協助它渡過難關。

就在東南亞各國四處求援、積極謀劃之時,國際投機商卻銷聲匿跡,突然不再攻擊。

5月20日,東南亞各國貨幣匯率暫時回穩,東南亞各國人們均大大喘了口氣:好了,風暴終於過去了!

就像暴風雨前夕的寧靜,平靜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殺機,東鄰各國顯然歡樂還爲時過早,新一輪的";狂風暴雨";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令人無奈的是,這種寧靜僅僅持續了幾天;東鄰各國還沒來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跡。

5月底,又一輪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勢瞬間而至。這一次,卻把東盟成員東帝汶也拉下了水。

至此,索羅斯一副得勢不饒人的架勢,剩勇追窮寇,再度集中火力掃蕩東南亞。進入6月份,這場風暴持續肆虐已進入第四個月,外匯市場的頹勢仍在繼續。東南亞各國經濟狀況繼續惡化。

直到7月上旬,這場對東南亞來說噩夢一般的4個多月的黑色風暴才漸趨平靜。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場動盪已告一段落。但對東南亞,特別是身處震源的印度來說,彈冠可以,相慶卻已苦澀難提,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這場危機中,受害最慘的恐怕非印度莫屬,猛烈的金融風暴把這個國家一下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中印戰後印度在美國、英國的支持下以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馳目暈,一個小業主回憶說:“好像我們挺有錢,以至於每個人都着手準備去買奔馳。”

他們熱衷於海濱別墅,瑞士歐米茄、法國xo、德國奔馳、日本松下。像美國人一樣,他們每年也瀟灑地安排去歐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當你在孟買郊外碰見一個鄉下主婦,甚至街頭叫賣的小販,說不定就是股票大軍的一員;“錢來得太容易了”,那時候,他們會以這麼一種調侃的語氣說正準備去歐洲旅行。

可是現在,印度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索羅斯之流從他們手裡搶走原本屬於他們的一切;家庭轎車被警察拖走、失業開始困擾自己、浪漫的歐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轉到便宜的公立學校……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說:“這個傢伙來到我們的國家,一夜之間,使我們全國人民十幾年的奮鬥化爲烏有。”

印度一銀行行長差旺說:“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瞧着索羅斯這流氓強盜剝奪我們曾經擁有的財富,我們只想說,你不就是要錢嗎?”

對所有的東南亞人來說,他們過去曾擁有一大筆財富瞬間化爲烏有。

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99章 UFO之謎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87章 收復蒙古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67章 太空計劃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74章 新式武器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66章 反腐打黑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57章 拯救阿明(上)第45章 戰爭尾聲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68章 佈局非洲第66章 反腐打黑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22章 中國“心臟”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43章 戰爭來臨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11章 西亞攻略(2)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68章 核危機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62章 前哨戰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162章 前哨戰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47章 戰後餘波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6章 戰後風波第54章 中越戰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