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合作發展

1995年中國和亞特蘭蒂斯人之間的秘密合作正式拉開帷幕,亞特蘭蒂斯人這一次也將全部賭注都壓在這次合作之中。爲此他們將自己保存下來的飛行技術、能源技術、種植技術、醫療技術全部毫無保留的貢獻出來。

作爲曾經有着輝煌歷史的亞特蘭蒂斯人他們有與飛碟相似的飛行器。它們在旋轉中起降,與由磁場能量發出的氣流有關。這些交通工具通常用於長途旅行。

短途旅行則用可乘坐兩人的滑車。它有一個象水翼船一樣的引擎,工作原理與飛行器一樣,也是利用磁能場。象食物、家庭商品、或大件物體的商品,也以同樣方法用被稱作“sub-b兒s”的大車運輸。

除此之外唯一比較可惜的是他們製作水晶球的技術已經失傳,因爲這裡麪包含着複雜的精神力量。

自從隱居月球之後,亞特蘭蒂斯人逐漸丟失了他們在精神方面的傳承,只是將物質文明繼承下來。

林峰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是有了他們先進的技術支持中國已經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了,特別是在智能技術方面的優勢,可以將林峰期待已久的智能機器人提前研製出來。

未來中國的太空部隊配備大量武裝智能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承擔着戰場突擊、醫療救護、武器維護等重要職責。

畢竟相對浩瀚的空間,中國十幾億的人口還是太少了,未來一旦中國佔據了大片星球,就需要相當多的人口進行移民戍邊。如此以來以智能機器人代替一些人類的工作就變得相當重要,現在中國政府已經將全部精力放在開發火星、移民太空的計劃上。

有了亞特蘭蒂斯人的種植技術,林峰已經開始在火星試種一些苔蘚類植物,如果該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的話,中國有可能在21世紀初實現移民火星的計劃。

在此之前,林峰需要解決了移民所需的運載工具。這方面亞特蘭蒂斯人正好可以給中國以幫助,他們有類似於飛碟的飛行工具,目前他們正在和中國合作開發新一代的宇宙旅行船。按照設計要求,該太空旅行船將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爲它將以最耗能的方式“直來直去”來往於地球和其他星球之間,而不像現在地球上其他國家那樣採用“最省能量航線”。

這樣可以大量節省從地球到達其他星球的時間,以火星爲例:如果旅行船出發時正好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最近的時刻,那麼該飛船隻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這要比以往節省半年多的時間。如此以來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聯繫將會更加緊密,中國將可以牢牢地將火星變成中國領土。

1995年3月24日,中國陸續向世界各國透露將在未來五年內向火星移民五億人口,這不啻於向外界宣佈火星是中國的“領土”。以美國爲首的國際財閥當然不願意中國獨吞火星,爲此他們聯合歐洲國家向中國提出了利益共享的建議,根本不目的是美國想利用此次機會在全球範圍內孤立中國。

因爲他們知道中國根本不可能接受如此條件,就好像一個人辛辛苦苦蓋好一座房子,正當他想要進去享受的時候,周圍鄰居突然要求和房主共同擁有這個房子,房主當然不可能答應如此無理的條件。

事實上也是如此,中國很快就斷然拒絕了美方的要求,同時爲了避免被全世界孤立,中國宣佈將允許中國傳統友好國家——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坦桑尼亞等國在火星修建一座可容納10萬人的移民城。

中國將向這些國家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設備支持,同時中國還負責幫助這些國家運送移民。中國這一聲明暫時戳破了歐美國家關於中國將要獨霸火星的謠言,4月5日中國繼宣佈了火星移民計劃之後,再次向世人推出一款震驚世界的交通工具——三棲汽車。該款汽車借用了亞特蘭蒂斯人的飛行技術,再借助中國在航天技術方面的優勢,成功研製出第一輛三棲汽車。

據悉,這輛“三棲飛車”在地上、水中和天上都能行駛。中國商務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它是一種全面的交通工具。它既可以像汽車一樣在地面上行駛,也能像飛機一樣在距地面400米的高空中飛行,當它加滿燃料後,它可以一次性飛行400公里遠的距離。

它使用的是30馬力的發動機,它在空中飛行時的時速是160公里,而在陸地上行駛的時速是80公里。

飛車上配備有自動化控制系統,它可以幫助飛行員進行控制。”該款汽車一經發布就在全世界引起轟動,首批十萬輛當日就被世界各地的富豪搶購一空。中國汽車公司不得不加快生產的步伐。

與此同時,中方宣佈將向盟友國家開放第四代戰鬥機的出售禁制,首批納入中國出售國家的是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等亞洲國家。

這些國家將分別得到50——200架數量不等的第四代戰鬥機,中國此舉大大加重了某些國家的恐慌。特別是曾經被中國揍得滿臉桃花開的以色列,因爲他們發現自己國內竟然沒有一種飛機可以對抗大量進入中東地區的“中國海東青”。

不僅如此,隨着中國第三次軍事改革的進行,一些傳統武器裝備都被中國甩賣給中國的盟友國家。其中大量的坦克也將面臨着從中國部隊退出現役的局面,因爲隨着機甲的服役中國軍隊已經開始全面機甲化的改革。

機甲戰士無論活力、防護性、機動能力都比傳統坦克高出一截,特別是重型機甲完全可以取代坦克,承擔起突擊、爲前線提供活力支援等任務。

海軍方面在開始對現有軍艦進行改造升級的同時,中國海軍一些不適合將來戰爭要求的艦艇逐步被裁掉。包括一些常規動力潛艇、小型炮艇、驅逐艦等等,這些武器裝備都被中國的盟友國家接收消化,爲中國帶來大筆的資金收入。

目前亞洲國家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和歐洲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歐美國家。這導致西方歐美國家對於中國大肆武裝亞洲國家感到十分不滿。而且他們心裡也感到十分恐慌,因爲這些歐洲國家都曾經給亞洲國家帶來過深重災難,如今整個亞洲在中國的領導下強勢崛起,誰能保證將來他們不會對歐洲反攻倒算。

比如現在緬甸、泰國等亞洲國家各個都成了地區性軍事強國,他們的空軍實力甚至要比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傳統強國還要強大。如今的歐洲也就是法國、德國、英國、中國能夠對亞洲新崛起的軍事國家保持優勢。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隨着中國加大對這些國家的軍事援助,早晚有一天歐洲將全面喪失對亞洲國家的軍事優勢地位。屆時歐洲國家將如何應付來自東方的軍事壓力。

然而讓世界其他國家更加震驚的是,中國政府再次提出要在全亞洲建設導彈防禦計劃,歐美國家十分清楚一旦中國順利完成該項防禦計劃,中國將徹底的站在戰略制高點。

歐美國家將失去對中國的戰略制衡能力,隨着中國不斷的涌現新技術、新發明,歐美國家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導彈防禦計劃一定要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厲害。歐美國家爲了阻止中國在亞洲其他國家部署反導系統,不得不頻頻向亞洲其他國家施加壓力。

1995年4月17日,中國正式向外界宣佈中國將在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南亞共和國、孟加拉國、緬甸、泰國、柬埔寨、朝鮮、新加坡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伊朗、巴勒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家也在計劃之列。

對此西方媒體紛紛發表評論,建立反導系統和軍事基地,中國在亞洲的軍事佈局究竟是保護亞洲還是破壞國際安全結構?對歐洲戰略,中國是否正在重新打算?歐洲,是否會成爲中美博弈的新戰場?

目前中國在其本國領土上擁有四個反導戰略區西伯利亞區、青藏高原區、臺灣島和北京地區。而美國則加快了在加利福尼亞和阿拉斯加地區部署戰略反導系統。同時在獲悉中國積極在亞洲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後,美國目前打算在歐洲建立第三個反導系統基地。

這實際上意味着美將建立全球反導系統,以應對中國越來越大的威脅。美國計劃在2020年前分4個階段完全部署包括地面設施在內的反導陣地。在歐洲沿岸地區出現首批地面設施前,裝備有攔截導彈的美國軍艦將在當地巡邏。

歐洲在面臨中國和亞洲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下不得不尋求美國的軍事保護,就像在冷戰時期歐洲依賴美國製衡蘇聯一樣,只不過現在的對手變成實力更爲強大的中國。

歐美這兩股本就是同種同源的勢力再次因爲外部壓力而團結在一起,但是這一次美國的國家實力已經比之前下降了許多,而歐洲大陸則崛起了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強國。他們必定不甘心歐洲再次被美國控制,因此他們之間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風順

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74章 新式武器第89章 建設月球第48章 登月計劃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61章 遠征艦隊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47章 戰後餘波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162章 前哨戰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48章 登月計劃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12章 美國之行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43章 戰爭來臨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4章 小康計劃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2章 初臨臺灣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2章 美國之行第22章 中國“心臟”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章 初臨臺灣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90章 爭霸太空第2章 初臨臺灣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91章 道德建設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