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拒之門外

李俠客邊向前方走,邊在腦子裡回想自己所知道的有關天雷門的一些消息。

他在主世界行走江湖時,其實隨時都在儘可能的收集一切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而武學宗門的消息他尤其關注,與人聊天之時,平時詢問的都是江湖中最基本的常識性的東西,當然也有一些秘聞。

之前常舒遠與袁飛都曾與他仔細講解過這個世界的勢力分佈,後來與三合鏢局衆人同行,鄭南芳等鏢師也曾給他說過不少這個世界一些宗門中的事情,尤其是鄭南芳這些鏢師,他們走南闖北,若論見識廣博,便是各大宗門的真傳弟子都比不過他們,又有孫小茜在旁邊插科打諢,又將自己手中記錄天地人榜的小冊子給了李俠客,讓他對這個世界的一些勢力門派以及各大高手,都有了幾分瞭解。

他剛來到這個白帝城時,腦中浮現的門派勢力中,並沒有天雷門的影子,雖然天雷門傳承千年,之前也曾出現過武道大宗師,也算是底蘊深厚,但這並不能作爲李俠客看重的理由,他進入這個城池的時候,李俠客真正在意的是如今白帝城的城主龔滿學。

龔滿學,九十六歲,白帝龔冶章的第一百三十六代孫,乃當世大儒,飽讀詩書,在治理地方上政績顯著,如今白帝城如此興旺,盡皆是他之力。

當今儒門門主也就是當朝太師任道遠贊他:“學以致用,屢有施政良方,有宰相之才!”

可見此人能力極大,非如今一般的貪腐官員可比。

若這龔滿學單單是治理地方能力大,李俠客對他只是敬重並不會忌憚,但此人與一般儒生不同,他是真正的從書院走出來的儒門真傳弟子,雖然一生當中從不言武,也從未在人前顯能,但從書院出來的博學大儒,又有幾人沒有修習過上乘武功?

儒家中人,講究的是修身才能齊家,齊家方纔能治國,治國之後,才能考慮平天下,這修身乃是儒門弟子修行的第一關,身爲儒門弟子,身與心都要調整,知禮儀,知進退,行事不逾矩,不卑不亢,才能符合中庸之道,但做這些事情的一切前提,都得要有一個康健的體魄,便是當初的夫子提倡的君子六藝裡,也有很多關於健康體魄的要求。

龔滿學身爲正統儒門傳人,平生只講禮儀功德,做事情也都是按照章程來做,從不誇顯個人武力,但越是這樣的一個人,就越貼近儒門中人追求的心境,子不語怪力亂神!

正統儒門弟子都不會把“怪力亂神”作爲展示自己能力的方法,他們真正看重的是治理一地一城的手段,是放牧一方的施政理念,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這纔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不過如今這種正統的儒家傳人已經爲數不多了,貪婪與自私纔是官場的主流,這一點便是夫子重生估計也難以糾正過來了。

畢竟人非聖賢!

不過龔滿學卻在使自己努力向聖賢靠近,他不貪,不懶,不好色,也不好名利,只是在吃喝上有點講究,但都是拿自己的俸祿買的,他一日三省自身,行事一向有度,鬆弛得當,深諳用人之道,又能體察民情,將整個白帝城以及白帝城下轄的州郡,都治理的井井有條。

李俠客一路行來,在靠近白帝城所轄的州郡時,就已經看出來這白帝城與別的地方的不同。

他是當過帝王的人,平生最爲關注民生,從大周朝行進了這麼長的時間,一路上看到的是餓殍遍野,地方上貪腐橫行,強盜蜂起,民不聊生,鮮少有安樂之處。

但是到了這白帝城所轄之地,卻發現這裡的百姓雖然談不上吃喝無憂,但也極少有凍餓而死之輩,基本上都處於可以餬口而不怎麼有剩餘的狀態。

地方官員能做到讓治下百姓有衣可穿,有飯可吃,在這個朝代這個大環境裡,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手段了。

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李俠客在整個白帝城內,真正放在眼裡的人,就只有一個龔滿學,至於天雷門等什麼武林宗門,對他來說,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

他本來的打算,是進入白帝城之後,第一個便要拜訪龔滿學這一個老城主,至於其餘的武林人物,李俠客根本就懶得理會。

但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第一個便招惹了本地的武學宗門天雷門,當真是橫生枝節,但這也是李俠客性格使然,他就是愛管閒事的性子,人家是見了麻煩就躲,他倒好,見了麻煩就上,脾氣又不好,惹出事來正常,惹不出事來,反倒不正常了。

此時他腦中念頭百轉,腳步卻不曾停下,從天雷門的牌坊前走過,堪堪走到大門前時,門口兩個守門的青衣男子走了出來,一人問道:“貴客,小人有禮,不敢請問尊姓大名,來我們落雷山有何貴幹?”

另外一名守門弟子卻已經看清了李俠客的模樣,登時吃了一驚,道:“可是李大俠當面?”

李俠客笑道:“不錯,我是李俠客,帶我去見你們的門主!”

兩個門子畏懼李俠客的威名,不敢多問,互相對視一眼,其中一個留在原地不動,另一個則領着李俠客向山上走去。

李俠客如今威名正盛,又兼名聲不太好,市面上流傳的盡皆是他心狠手辣的傳聞,此時見到李俠客前來拜山,不由的這些門子不驚。

一人將李俠客領到山腰處的一處大殿大門處,對李俠客道:“李先生,還請您稍等,待小的先去稟報我家老爺,到時候在喚你進來!”

李俠客聞言大怒,他是帝王之尊,這麼多年都是別人等他,何曾等過別人?便是他現在的身份,雖然年幼,那也是一名實實在在的武學宗師,遠非尋常江湖中人可比,單論如此身份,這門子就不該把他晾在門外。

“無妨,或許是他們天雷山的規矩大也未可知!”

李俠客怒氣上涌,但在片刻之間已然平息下來:“我現在的身份又不是皇帝老子,何必計較這等小事情?且等上一等,看看再說!”

當下不再言語,負手站在門外,觀看四周山景,由此山俯視四周,整個白帝城的景色都收入眼中,心懷大暢之下,萬物不縈與胸,剛纔門子對自己的無禮一霎時也成了雞蟲小事不值得一提,剛纔上山時的一股戾氣,也漸漸消散開來。

他在半山腰處賞玩了一會兒,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這才從新向大門處走去,門子早就在外面等着他了,見他過來,彎腰道:“李大俠,我家老爺說了,他正與人商談要事,無暇與少俠會面,特意吩咐小的,如果您有什麼事情,還請告訴小人,讓小人明日轉告給他便是。”

李俠客微微一愣,旋即點了點頭:“好!好!好!雷震天的好大的架子!”

再也忍耐不住,一腳踢出,面前的一扇大門轟然脫落,掛着極其尖銳的破空聲,向着院內砸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天淳第四百九十二章 空我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五百五十八章 你行你去第八百六十三章 昔日種種第三百八十八章 花雲弄飛劍傳書,李俠客橫推天元第八百七十九章 提問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自在天魔第八十三章 蛇蠍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郎真君第六百八十五章 妖魔鬼怪第五百九十四章 怒氣沖天第六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地壽元,尚有幾何第八十五章 無字天書第一百四十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百七十八章 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奴隸(第七更)第二百零八章 劫匪頭目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自在天魔第八百三十一章 大魔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跪拜第一百九十四章 道歌第五十二章 天津租界第三百一十章 侵略如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濟州府疲於應對,居不易 推掌連環第六十六章 大漠蒼茫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名第六百零九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七章 守法良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拉練第五百二十七章 破功第二百二十六章 麻煩不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眼羅漢,殺生和尚第一百七十章 問詢第三百六十章 法不傳六耳第七十九章 他們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省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咱們與他們不一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下駕第四十七章 祭奠亡靈第一百七十九章 默然第四百七十八章 仇人是誰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原戰火第五十九章 厲害的暗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驚訝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一百零五章 時局如此第五百三十九章 別有洞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老十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人皆不知我俠客也第七百零二章 變化第三百零七章 牛皋發怒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蹊蹺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開天第八百三十章 殺神第五十九章 厲害的暗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有馬赤溜第九十二章 一個好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戰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蓮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諸神大戰第五十八章 概況第四百八十八章 俠客傳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殘日湖第七百一十九章 飛天道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千戶第五百五十八章 你行你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背後的人第三十五章 念頭不通達第二章 大周皇朝第五百二十八章 彎弓射箭第一百零三章 提督大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體內的陰影第二百一十九章 笛聲第五百三十七章 山形地貌第二百四十章 進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大魔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要挾第二百三十四章 還請靜候佳音第三百四十七章 守法良民第五百四十五章 奔逃第二百九十六章 葫蘆第四百一十一章 狗拿耗子第三百零九章 動如霹靂第六百七十九章 血泉、虞淵第三十八章 總督府裡摘腦袋第三百五十章 五獅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勝山間傳法,李俠客天雷擊頂第二百六十一章 滴血洞內,小閣樓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規則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蓮第八百四十八章 再次上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張九峰第五百二十三章 聯袂詢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門第八百四十二章 我自證道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