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十八章 對抗

趙文睿看G星人的表現,自然也意識到對方想要幹什麼了。

但現在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扼制。

三支艦隊也在回程中,由於艦隊中沒有活人,所以不需要考慮頻繁爆發式加速的載荷問題,艦隊的速度不算慢,甚至比G星人艦隊還能快一點。

但也就是一點,哪怕不進行修理,只是補給,時間上也有點來不及,這是米蘭諾已經算出來的。

那麼現在中斷第四艦隊的躍遷改造,命其適時投入戰鬥是個辦法。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三支艦隊乾脆不趕路回來補給了,就在原地,進行位置調整,然後不惜增大自損,用中子光束炮狙擊G星人艦隊。

反正G星人的艦隊哪怕滿曲率,也不可能跑出30萬公里每秒的速度。

趙文睿在一番計較後,下達了命令。

第一、二、三艦隊開始自由炮擊。

第四艦隊的七艘無人機母艦,趕回地球,準備開啓大氣層內的極限防禦作戰,主要是防範衝進來的G星人艦船投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災難級武器,尤其是某些關鍵位置,比如黃石公園,永凍冰川,板塊裂縫,不能讓G星人得逞。

另外,工業集羣也終止第五艦隊的建造,儘可能轉產軍艦鳥無人機,並優先完成無人機母艦的建造。

甚至就連艦船外殼,也可以不要了。

原本是去太空後裝備太空工業製造的艦殼的,現在這一步取消,隨變弄點模塊裝甲應付就行。

總之,如果第五艦隊的七艘無人機母艦能出來,到時就有14艘無人機母艦,以及至少4200架軍艦鳥,最多有可能超過6000架,感覺就有點譜了。

毫無疑問,當第一秩序的三支艦隊開始遠程自由打擊後,G星人是悲憤的,而聯盟上下則在歡呼。

速度快起來的G星人艦隊躲避能力越來越差,卻已不能終止行動。

而且第一秩序艦隊距離它們並不算太遠,遠不需要7分鐘炮擊延遲,甚至就算它們已經到地球,也就勉強接近7分鐘炮擊延遲。

所以它們的艦船躲避開的可能並不高,並且越來越低。

於是就上演了炮火下的死亡行軍。

然後趙文睿覺得不給力,月球那邊的第四艦隊60艘主力戰艦,也開始炮擊。

反正中子光束炮的射程超過1AU,從月球打差不多是小行星帶的位置沒毛病。

G星人自然是愈發的痛哭流涕,媽的還是交叉火力,不帶這麼欺負人的,這根本就是讓我們演繹死亡行軍。

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看着G星人的冒死突進,趙文睿想起了這句歌詞,也只是這一句,挺悲壯的。

不過他還是不免遺憾,遺憾對任務事件的控制力還是不足,遺憾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度還是過高。

所以目前看起來,他是不太可能兌現當初要讓這個世界的人類深刻的感受到戰爭的痛苦的打算了。

儘管這個世界的人在這兩年的過程中已經承受了很多,儘管死前的煎熬似乎纔是最折磨人的。但他還是覺得,單純只是這樣,缺了點什麼。

具體點說,太多的人只是有驚無險,虛驚一場,這不太夠。另外,一場外星人禍,最後把燈塔國送上了雲端,這有點膈應。

最後的最後,他覺得,就這樣吧。

這場戰爭參與到這個程度,雖然他沒有肝腦塗地,卻也是俯仰無愧了。並沒有真的袖手旁觀,而是依據現實情況的不斷演變,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接下來就看命運的安排。

而命運告訴所有人,強弩之末就是強弩之末,之前第一秩序的第一、二、三艦隊,消滅了多於自身20餘倍的敵艦,是有代價的,而隨着現在的過量消耗,代價終於演變成直觀的損壞,中子光束炮雖然還能射,但因爲體系受損,命中率開始大降。

能射1AU以上的炮,真的是太精密了,些許的傷損,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影響,而這種超遠程打擊,那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米蘭諾一直都有相關數據在時不時的向趙文睿報告。

趙文睿一看確實到了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的地步,就命令停火了。

第四艦隊的60艘主力艦240門中子光束炮,倒也又射了一陣子。

不過G星人艦隊規模已經縮小很多。

而小也有小的好處,尤其是它們的艦船距離儘量拉大,第四艦隊的射擊位置也不是特別理想,不可能再像當初那般,一穿就是好幾艘,然後摧毀後的碎片又能搞定好幾艘。

連帶傷害的大大降低,使得擊毀率極大的下降。

直到第四艦隊的中子光束炮也紛紛出了問題,4支艦隊,總計也只是又擊毀擊傷了近3000艘G星人艦船。

擊傷的理論上已經完了,它們掉了隊,等到重新整合,第一秩序的艦隊也完成了休整和補給,一個掃蕩戰就都送進墳墓了。

但這時第一秩序確實是力盡了,而G星人仍舊有2000出頭的大型星艦。

這個數字,對於地球人類依舊可怕。

畢竟他們的艦船,只有7艘普通戰艦,還多半不能及時趕回,以及300+的炮艇,剩下就是炮臺和空天戰機。

算出大天來,G星人仍舊有着數倍的優勢。

這個優勢在當前的情勢下,顯得很致命。因爲G星人的損失越大,就越想拉墊背的。任何人站在其角度考慮,也絕對不是再嘗試全面攻佔,保住環境什麼的,而是竭盡所能來個大滅絕。

這樣一來就應了那句話,我不需要跑的多快,只需要跑的比你快。

本就人口不多,環境也很糟糕的G星人損失了這麼多的艦船人口,肯定是大傷元氣了。短時間內也造不出更多星艦。

但人類很可能更慘,需要從深淵中重新往上爬,先把負數彌平,然後才談得上重新興起。

所以理論上如果G星人艦隊的大滅絕搞的稍微成功一點,G星人就仍舊領先,然後對人類而言,怕是又要迎接一場生死戰,屆時人類的準備,未必就能比這次更好。

因此總的來說,形勢還是很嚴峻。

聯盟在一番商討後,向趙文睿發出一個請求,請米蘭諾幫忙計算G星人艦隊的運動軌跡。

米蘭諾是目前這個世界最先進和強大的AI,沒有之一,它的計算準確率是最高的。

聯盟的意思是,時刻的計算讓聯盟可以把握住時機,然後提前進行打擊。就利用G星人艦隊高速狀態下躲避能力差的弱點,人類一方發起超射程打擊。

屆時哪怕是靠着流彈傷害,只要數量上來了,也能對其造成一定的損害。

最主要的就是,聯盟打算在適當的機會下,在某個太空區域內引爆大量的核蘑菇。通過區域打擊,來對G星人的艦隊造成打擊。

這就需要即時而又精準的測距和推演。米蘭諾是最又資格承擔這個重任的。

趙文睿一聽,覺得聯盟這各策略總的來說還算靠譜。

畢竟等到G星人艦船衝大氣層時,其實已經晚了。

可以說,有多少G星人艦船衝入大氣層,直接決定了人類文明的被毀滅程度。所以當然是越少越好。

那麼越是能在較遠的距離完成阻擊,就越是有利。

他認爲,核武區域打擊後,大約就是炮艇們上場了,趁病要命,看能不能將那些傷損但還有不錯戰鬥力的G星人艦船補刀。

炮臺和太空戰機其實就是薄薄的一層防禦,估計到時候也就是炮臺上的太空魚雷能發一波威。剩下的就是大氣層突入後,空天飛機對其進行超高空攔截打擊了,趁着其高速突破,遭受大氣摩擦而劇烈抖動,無法發起攻擊,看能不能狠敲一波,使得其在破損後,大氣摩擦的傷害極具增大,進而達成摧毀的目的。

其實他安排近6000架軍艦鳥無人機在大氣層內迎敵,也有類似的心思。

不過他的主要目的還是星球要害的防衛,而不是單純的貪擊墜數。

如果星球的要害能保住,那麼即便成功降落下來一些G星人戰艦,最多也只是區域性的傷害,這個損失,不管人類能不能承受,都已經是相對比較輕的了。扛吧。

想通了這些,趙文睿也就同意了聯盟的請求。

於是‘最後防線’行動隨着G星人艦隊的迫近而展開了。

其實有些預備工作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

比如軌道炮臺的位置調製。

原本它們是像衛星一般環地飛行的,到處都有。

但在G星人艦隊明確的表達出集羣高速突破的態勢後,軌道炮臺就開始由四下散佈,通過調控而集結。

到了行動開始時,已然如同一塊比較厚實的烏雲,形成一個戰鬥羣。

它自然仍舊是環地飛行的,甚至因爲它的這種集結,嚴重影響到了一些衛星的成長運轉。

但現在是非常時期,更何況等離子推進引擎都成熟了,還有第一秩序出借的空天運輸船不停的運送物資到太空,太空投送成本大幅度降低,衛星也就是有點製造成本。而工業等級的提升,早就讓聯盟各成員國看不上還在運轉的那些衛星了。也該裁汰一批,換新的了。

甚至相關的計劃都出籠了,類似{全球風暴}中氣象衛星網絡那樣的東東,只不過氣象衛星軌道一般都相對較低,而聯盟的想法是雙層甚至三層,氣象,通訊,以及太空向(星港、全球之類的),軌道次第提升,宛如法拉第籠般將地球裹起來。

這個計劃很龐大,但在等離子推進引擎大成熟,工業等級全面提升,聯盟又處於蜜月期的今天,其實也不算個啥。

只不過時間上不合時宜,要等跟G星人分出勝負後開始比較好。

所以人類現在對於清掃衛星也不心疼,擋了路就幹掉。

至於因衛星的缺乏造成的影響,則有比較靈活的空天戰機代替。

空天戰機也是能載貨的,將彈藥換成設備基本也就可以了。並且聯盟已經開始嘗試無人空天戰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打仗或許還差點,執行點類衛星的任務則完全勝任。

就這樣,軌道炮臺雲集,用個倍數不錯的望遠鏡從地面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壯觀景象。

很多人也確實關注着,畢竟按照當初的倒計時,時間已經有點過了。

而聯盟官方爲了安撫人心,將第一秩序艦隊先後兩次阻擊G星人艦隊的大量影響資料和圖片放出來。

雖然沒有聲音,但集羣炮擊以及大量太空魚雷導致G星人艦隊在火光中碎成玻璃渣,還是讓很多人看的熱血沸騰。

尤其是第二次作戰,艦隊數量由一變成三,死戰不退的頑強站擼,戰機、護盾、本艦三層防禦體系阻擋G星人的瘋狂反擊,G星人的艦隊在不間斷的火力中像是燃燒的導火索從中斷燃燒爆炸到尾端……這些大場面是真的戳中了人類的基點,很多人都高呼萬歲,淚流滿面。

總的來說,人類對於贏得這場戰爭的希望感是提升了。

人活着就怕沒奔頭,現在有了,大家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就高漲。

但相應的,愈發的懸心,因此對於戰事的關注度一直比較高。

聯盟這個時候也不敢太裝比,報喜不報憂,一邊用積極的內容繼續鼓勵安撫,比如第一秩序的主力艦的自由打擊,讓G星人最後的力量成爲死亡行軍,五分之三的艦船因傷損和毀滅掉隊或消亡;另一邊,也一點點的告之現在情況的嚴重性,用腳底板想都知道,G星人現在是極度紅眼的,衝進地球就可能竭盡全力的投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災難級的武器。

所以大家也做好應對準備,主要是心理有所準備,有防災意識,其他的聯盟不敢大包大攬,只能籠統的說要有組織,要聽指揮。這個多半是沒錯的,畢竟一旦亂了,那絕對會引發系列連帶問題,死傷大增,而只要有秩序,哪怕組織者料錯了情況,多半也是一部分人入黑坑,相對損失會低很多。

反正現在是真正的倒計時,該進洞的就進洞,沒洞可進的也遠離建築羣,做好承壓準備。其實這事想開了也沒啥,無非是帶些吃的,帶些野營工具,帳篷什麼的,去相對開闊的地帶露營,也就一兩天就見回合了,而且是挺看臉的。

真要運氣差,大規模殺傷性兵器或災難兵器臨頭,躲也是瞎幾把躲,跑的再快也快不過沖擊波,大部分人估計沒搞清怎麼回事就意識一黑灰灰了,那時候最痛苦的大約是沒能痛快死成吧。

因此可以這麼說,要麼就沒事,提心吊膽的露營兩天,然後警報解除,回家該幹嘛幹嘛。要麼沒機會想太多,人也許還在帳篷裡閒聊,眨眼間就被收割了。超現代戰爭就是這樣,沒有合格的防護,身死敗亡都是一瞬間的事。

另外,還是那句話,只有能看到點希望的國的民衆,纔會患得患失,做最後的掙扎。反倒是那些早就進入新黑暗時代的,抱着的態度是能過一天是一天,愛怎麼地怎麼地,可以心灑的等待命運的裁決。

比如說亞洲四廢,總提他們是因爲他們比較典型。其實跟他們屬於難兄難弟的還有不少,非洲就有很多,阿拉伯世界也有不少,南美略好點,因爲那邊的自然資源還行,不過如今有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遜森林也受到嚴峻挑戰了,南美的很多人是應該懸心的,還有就是那些海邊生活的人,得有承擔海嘯的心理準備。

中亞各國以及蒙古表示我們能做的都做了。其實他們做的基本就是防風地窖的那個程度,因爲國家就不是以工業爲基礎的,整體工業產能就擺在那裡,當面對超乎想象的土方作業時,那點人力根本不夠用,效率也太低。

所以官方也只能是發動大家自給自足,或者小團體抱團取暖,幾乎人家聯合,弄個相對堅固些的地窖,警報來了就下去,能做的就這些,活不活的了主要也是看命。

腳盆和棒子在蒙古的超級土撥鼠作業倒是頗有些成效,他們主要是怕大海嘯,尤其是腳盆,位於板塊裂縫帶,大地震、大海嘯,雙管齊下,陸沉什麼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躲富士山也不保險。

棒子稍好點,雖然他們如今也是大島,但他們腳下的巖盤較爲穩固,另外高山也是延綿縱橫的,挖了很多洞,絕大部分國民都沒有跑去蒙古。不像腳盆,除了天皇要做表率不能動,那些財閥巨頭,什麼三井三菱的,都將重心轉移到了蒙古,實在是腳盆家的地理位置是真的差,太容易跪。

其他也就沒什麼了。澳洲表示我們地廣人性,實在不行,組織人深入內陸,跟袋鼠耍幾天,結果也就出來了。

楓葉國也差不多,主要城市疏散一下,或是進洞,或是進山,其他基本是自己想辦法,尤其是現在,局勢確實已經進一步明朗,鏖戰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行不行也就幾天就會有分曉。

當普通人類開啓了大疏散、大避難之旅時,聯盟的‘最終防線’也進行到關鍵時刻了。

軌道炮臺的超射距打擊已經開啓了有一段時間了。總的來說,沒有太差,也沒有驚喜。太空中阻力極低,軌道炮的彈丸能夠的殺傷力能夠極大的保持,因此玩流彈雨,確實有機會,具體就是個概率問題。

但由米蘭諾幫忙,整體精準度高了不少,所以儘管聯盟軌道炮臺羣的數量玩流彈雨還是顯得太少,但也有所斬獲。

運氣大好就能引發連帶傷害而毀掉一艘艦船,一般都只是擊傷,程度如何不太容易看的出來,當然那些掉隊的,就說明真的有點傷。

最後防線行動的壓軸大戲是核武區域打擊。

可以這麼說,聯盟將人類的全部核武基本上都用上了。將核武彈頭塞入等離子推進引擎的新式飛彈中,核武就基本具備了太空戰的能力。

當然,如果時間還寬裕,相關技術專家會將核武的引爆模式,甚至當量都進行改動,使之更符合這次行動的需求。

因爲太空缺乏介質,衝擊波傳導困難,所以核武的主要殺傷力就看大火球。

相比於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火球,其實數量夠多的小火球更划算,因爲在太空中,再大尺寸的大火球也就那樣,而小火球多了,就有類似地面高射炮羣打敵機機羣的效果了,瞄準是一方面,看命也是一方面,反正G星人艦隊的高速度使它們比較脆,所以威力小點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引發的連帶傷害纔是致傷致死的關鍵,反倒是那些5000萬噸級什麼的明顯浪費。

而G星人也是傻子,它們的痛點之一,在於曲率航行下開火,命中乃至威力都會受嚴重影響,而對它們艦船自身的穩定性也有影響。所以它們並不能學聯盟,靠流彈雨傷害反擊。

但是它們眼不瞎,很快也就明白了聯盟要唱什麼大戲。所以它們幾乎是清空了艦隊攜帶的太空魚雷和突擊艇,讓其跟聯盟的核彈羣玩對對碰。

這裡又出現了一個尷尬點,曲率航行中,投放突擊艇和太空魚雷難度高,危險大。更重要的是,投放的突擊艇和太空魚雷速度比不過曲率航行的艦隊。

突擊艇和太空魚雷不能先一步跟聯盟的核武飛彈羣撕逼,投放其毫無意義啊。

所以G星人只能是提前退出曲率航行。

這一下就導致G星人很傷,整個行動都變成了沒腦子操作,速度也沒起來多少,還進入了僵直狀態讓一通好揍,各種消耗就更不用說了。

但事已至此,也沒法埋怨了,總比艦隊用臉接核武區域性打擊強。

結果G星人艦隊的整體策略失誤,導致聯盟7艘艦船追上來了。他們的思路簡單,就是很堅定的加速跑,這下反倒跑到了G星人艦隊前邊,跟炮艇部隊匯合了。

另外,第一秩序的第四艦隊的40艘驅逐艦也趕來支援。

於是這場戰役,又熱鬧了幾分……

六百八十二章 能源一二四二章 神秘事件播送中六百二十二章 強襲芬里斯島一三二一章 邪神視角各不同七百七十七章 剛正面的能力三百二十三章 七年終咬餌一千一百零四章 納米神器一百九十九章 神撕逼用王八拳(打賞加更)二百六十七章 入地四百六十一章 瘋狂的邪孽一二一九章 律令神域弒七神八百二十章 薪王禮包九百九十九章 第一次接觸四百二十章 深淵在招手一三八六章 爭鬥打殺皆爲利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遲到的圍剿宣判五百九十四 吃魚和得漁六百七十三章 適應七百六十八章 昨夜今夜九百七十三章 狼狽八百六十三章 吹個大氣球五百五十六章 凱恩的幾張牌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大口吃肉一三九零章 兩柄戰斧秀捭闔第八十六章 禮堂一二九二章 鬥劍士團已集結四百章 瑪爾薩拉衛士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要鼓勵,不要壓力六百八十二章 能源五百七十五章 邪能太陽四百三十章 這個坑我不跳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提燈人一一九七章 逍遙半日俗世友八百一十三章 凱恩的日常第四十六章 情報七百九十七章 一人可擋十萬軍一三八四章 運道減增正反派九百一十八章 九頭蛇視角七百八十三章 孤絕的人四百六十八章 進擊的阿曼達四百九十九章 強者的抉擇三百二十三章 七年終咬餌第二章 食死徒受審九百八十二章 抖M一千八十四章 任性大爺一三一一章 全宙發展二三事五百三十九章 以利益驅策八百八十七章 誰是反派大BOSS第五十六章 紅色倒十字一百一十一章 坦然(萬賞加更)四百六十五章 高端無傻缺一百六十六章 心中的標尺六百四十六章 矩陣夢境一三二二章 格雷迪厄斯局勢二百九十章 做好被壓準備一二一二章 魔法嗅覺覓敵蹤一千一十四章 遠足有益身心七百六十九章 律令模板一千零五章 因由(上)五百九十八章 且留個記號六百二十一章 巫妖王的驚怒第三十二章 loser,請學會花錢九百四十八章 病毒背景下的百年興亡七百八十二章 一層層吃掉一一七七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九百六十二章 鑰匙四百四十八章 從太空到地面一千一十一章 接觸土著九百六十二章 鑰匙六百七十六章 黃金城五百四十七章 天災軍的戰術一百八十七章 話說從前第1390章 布洛克斯戰血靈 中一三五零章 看不過癮親下場三百一十四章 開無雙一起莽五百二十九章 向高等精靈兜售科技體系六百六十四章 綢繆與算計一三八零章 釋疑忽悠與加戲八百章 見聞與格局五百七十九章 黑幕深沉七百零四章 以屠殺爲開端四百四十一章 縮水艦隊與行刑者三百四十九章 平地一聲雷一二五零章 哥特星區建門戶四百八十九章 疑似命運之子一枚六百二十七章 黑暗交易三百八十三章 率先離場三百八十七章 殘肢中的激戰六百一十六章 背叛所需要的環境九百五十四章 一支穿雲箭九百八十章 敵視第五十八章 一葉障目一百五十章 先打發豬隊友五百八十九章 虛靈伊薩爾四百四十五章 錢永遠不夠花一千一十九章 難得被奇遇一回第四十二章 魔寵恩申特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大口吃肉第四十七章 閉鎖情報八百三十九章 滾球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