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節 子在江上行!

“吾在江上行,子在江中游,

兩相默凝望,願者請上鉤。”

碧水如帶,曲折蜿蜒,一處翠柳之下,姜尚明亮的目光不在江中魚兒上,他凝望着天邊遠處的幽幽白雲,心中想的卻是超脫凡塵的仙道。

紅塵如網、世事如潮,

生於塵埃、死於塵埃。

‘我要入山求道,從此超脫生死輪迴,得窺天地至理至道!’

姜尚年輕的面龐上閃過一絲堅毅,他自小家境貧寒,曾做過宰牛賣肉的屠夫、做過當爐賣酒的營生,更對茫茫塵世生出厭倦,看透紅塵世事後,終生求仙問道之心。

崑崙山下,雲深山幽。

巍巍崑崙如一條矯健神龍,盤於大地之上,這裡,便是世人心中的神仙洞府、超凡仙人的居處。

姜尚望着來來往往、道裝打扮的仙家道士們,心中頓時生出一股無法抑止的渴望,守門的弟子接過姜尚遞上的戶籍名冊,暗暗皺眉,道:“你叫姜尚?是要來學道的?”

姜尚微微一笑,道:“還請仙師呈報師長,姜尚矢志學道,決無二心。”

玉虛宮中,元始天尊呵呵大笑,道:“又來一個姜尚?這次不會再是空歡喜一場吧?”

道行天尊立在階下,笑道:“師尊,此人根骨奇濁、毫無靈氣,分明就不是一個學道之才,依我看,只怕又是一個假江上。”

鴻鈞老祖一句‘且往江上尋’,令三教子弟遍尋天下江河湖海、找那主導封神的應命之人,誰能將這應命之人收入門下,自然便可掌握大義運數!

不過,這億萬年來,無數弟子尋了無數個江上之流,卻半個真的也無,屢屢失望之下,就連道行天尊亦是不信真的有什麼江上。

元始天尊搖頭笑道:“不然,鴻鈞祖師曾言,封神之人當往江上尋,這個人究竟是江上還是姜尚,天機深沉,猶未得知,小心駛得萬年船,但若大意放走了他,便是後悔也不及也!”

提及鴻鈞祖師,道行天尊眸中閃過一絲驚懼,他隱隱知道,以鴻鈞祖師的手段,只怕早就定了他命數,他定了定神,道:“如此,我便領他進來讓師尊一見?”

元始天尊收了神圈、閉了五氣,化爲一個平常老道士,揮手道:“去吧,封神之劫,當興人族,此乃我教機緣,且帶這姜尚進來讓我看看。”

道行天尊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引着姜尚走入玉虛宮中,隨侍殿中的大小弟子心中暗暗駭然,區區一個凡人,竟能博得教主親自接見,這‘姜尚’二字,真是非同尋常!

姜尚到得殿中,只見上首坐着一個面容枯槁的老道,一派仙風道骨模樣,他躬身一禮,道:“姜尚拜見仙師。”

元始天尊眸中神光一乍,一瞬間已將眼前這個青年男子看了個仔細,道行天尊說得不錯,這姜尚果然是俗骨俗心、毫無靈氣!

他正失望之際,忽覺姜尚神魂之中,顯出一面黑色巨幡來,這幡微微一搖,便令他道心猛然一顫,一股鋪天蓋地的威嚴撲面而來,好似面臨着一座雄峻難登的山峰一般!

神人之心、重如星辰,等閒之物豈能動搖?

他心中一定,頓時有了計較,開口笑道:“好!姜尚,你既是要學道,便入我門下,做個親傳弟子就是,你可願意?”

姜尚大喜,立時跪地叩首道:“弟子拜見師尊!”

道行天尊、赤精子等衆弟子大驚失色,這姜尚分明絕無可能修成仙道,再說區區一個凡人,根骨再好,也不過是四代、五代弟子之份,哪裡能與衆金仙比肩、做元始的親傳?

元始天尊呵呵笑道:“好!道行,你且帶姜尚下去,從入門道法開始,一一傳授,不得有誤。”

赤精子一驚過後,心中頓時明白過來,這姜尚若非是盤古幡元身,何能有此造化?他上前道:“師尊,弟子願代掌教師兄,教導姜尚師弟。”

道行天尊又豈是易予之輩,他亦是明白過來,急急道:“不勞師弟,此事但落在我身上就是。”

元始天尊笑道:“好,靈丹仙果、仙符法寶,一應以首代弟子爲準發放,不得委屈了你師弟。”

衆金仙聽得師尊吩咐,一齊應了下來,自此,僅是凡人的姜尚,居然做了神人元始的親傳徒弟,消息傳遍崑崙滿山,倒是引出了一個人的古怪肚腸。

這個人不是旁人,卻是昔年楊南坐騎,出身都天神峰之申豹。

老祖開天、天皇上帝歷劫,得了逍遙自由身的申豹卻也要歷這封神之劫,他乃獸類,非是人身,想成正果便要投胎轉世。

令人驚奇的是,他落到人界,卻不去尋通天教主,卻還來到元始天尊管轄的崑崙山中,改名申公豹,做起了闡教道士。

申公豹雖法力遠不及昔年妖身之際,但也算來歷廣大,今日聽聞山中來了一個凡人,居然被元始天尊收成親傳弟子,登時便找上門來,見見這個際遇非常的姜尚!

姜尚在山中初學道術,如井蛙初見宇宙廣大,不知不覺間茫然若失,他本以爲長生已是極致,誰想長生之外另有玄機?

煅體、練氣、吐納、煉丹、制符,道行天尊知道他是應命之人,教授諸般道術之際卻也下了幾分工夫,這種種仙訣奧妙半點也不藏私。

尋常一個崑崙弟子,亦是半仙之身,姜尚有此福緣,輩分超然,怎奈他天資駑鈍、靈根微薄,尋常小術其它弟子花上半天便能學會,他卻足足半年也才勉強練成……

這一日,姜尚在崑崙山紫雲洞中,自祭凡品法寶使那變化之術,這凡品法寶不過是入門工夫,他以法力驅使卻如耕田老牛般使盡了力氣。

以靈驅寶,如臂使指,尋常道士便能騰劍三尺、穿梭如電,姜尚練了半年,這一手打石鞭卻只能飛起一尺,配上他那師叔祖的身份,還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洞中僕役童子無不心中暗暗發笑,但姜尚輩分卻是他們的師叔祖,更有二代教主道行天尊親自囑咐,哪個又敢真的笑他?

“呵呵,姜師兄,你這驅寶術也未免太不靈光,這般不靈,還不如直接仗劍砍殺才是正經!”

一聲不屑低笑傳來,只見乾瘦身軀、賊眉鼠眼的申公豹倚在門口,一臉嘲弄的望着姜尚。

姜尚面上一紅,訕訕收起凡品打石鞭,道:“申師弟,你今日倒有空來此一遊?”

初入門時,申公豹便自行找上門來閒談瞎扯,姜尚爲人忠厚,平素和善,申公豹陰險狡猾、刻薄狠毒,兩人相處半年下來,倒是相安無事、略有交情。

申公豹前世曾是鴻鈞祖師坐騎,什麼樣的厲害手段沒見過?姜尚這幾下孩童把戲,自然不放在他眼裡,他此時雖在闡教,但卻不禁教門之分,截教冥河山亦是多有往來,仗着祖師遺澤,倒也能博幾分面子。

申公豹見這姜尚好生駑鈍,也免了一番取笑之意,道:“師兄,你可知道這崑崙山是如何來歷麼?”

姜山初入仙山,正是戰戰兢兢、心生敬仰之時,聞言道:“不是老師道場麼?”

申公豹哈哈一笑,三角眼中閃過一絲不屑,道:“你懂什麼?這山原來可不是元始天尊道場,只不過鴻鈞祖師相贈於他罷了。”

學道之人,當知鴻鈞,這亙古第一祖師、道家始祖可謂無人不知,姜尚自然也是明白,他笑道:“老師父乃是祖師弟子,祖師賜下仙山道場,亦是正理。”

申公豹搖了搖頭,道:“祖師威能無邊,生平弟子衆多,這崑崙道場乃天下第一仙山,若無緣故,何獨只贈元始天尊,不贈其它弟子?”

姜尚對神仙隱秘一無所知,此時聞言笑道:“依申師弟說,這又是何緣故?”

申公豹哈哈一笑,卻又不再提起這個話題,道:“你學了半年道術,卻連運氣貫體也未能凝成,依我看,你還是下山得享人間富貴纔是正經。”

姜尚搖頭道:“人間有何貪戀之處?紅塵十丈處處皆苦,哪比得上仙道清靜逍遙。”

申公豹嘆息道:“師兄錯矣,若能得享人間富貴,實勝這空寂清山,你看這滿山道士個個打坐練氣、制符煉丹,半點人氣也無,這地方有什麼好呆的?”

姜尚從人間而來,飽受世間疾苦,對紅塵毫不貪戀,申公豹雖然法力不強,但眼光極高,什麼真仙、天仙、金仙境界也不過如此,在他心中縱然活上千年萬年,都這般無聊還不如凡人活個百年!

兩人各有志向,所思之事自是南轅北轍、差之千萬裡……

時光冉冉,歲月無聲,轉眼便過了五十年。

此時盤帝星人界格局大變,軒轅氏一統華夏,奠定神洲萬世根本,自此之後,人界遂成帝王制,自洪荒以來,各教仙人皆與世間凡人隔絕,除天災人禍之外,鮮少有仙人蹤影現身人間。

人皇氣數輪轉,到了殷商朝紂王即位,大小一百餘鎮諸候共相輔佐,這一年,姜尚已是年過七十的高齡老者!

帝皇制、劫星現,天人動、三教劫。

元始天尊仰望天際,卻見浩瀚星空上,封神榜上名位灼灼,羣星璀璨、燦燦生光,他心中生念,對一旁道行天尊道:“去將姜尚尋來。”

道行天尊匆匆而去,不多時便帶着姜尚走進玉虛宮中,元始天尊脣露笑意,道:“徒兒,你在山中學道,已有多少年了?”

七十老者在世間已是行僵就木之年,但在仙家道士眼中,不過如同孩童一般,姜尚面上泛起一絲愧色,道:“弟子入山學道,至今五十載有餘了。”

元始天尊又道:“這五十年來,你都學成了什麼本事?”

姜尚思索一陣,道:“弟子各般道術皆有涉略,丹也煉過、符也寫過、法寶祭過、陣道擺過,算命風水、天機推演亦是粗粗沾手,只是樣樣平庸,並無出奇怪之處。”

元始天尊笑道:“好!你本無仙骨、雖學道五十載,卻不能成仙,今番你已是宗師成就,想來可以下山了。”

姜尚大驚失色,駭然道:“弟子凡修未過,師尊如何要趕我走?”

元始天尊搖頭道:“癡兒,你縱是在山中修上千萬年,亦是不得成仙,此乃定數,非人力可以挽回,更何況你一身富貴之氣,如何能做得我道家仙人?”

姜尚一臉茫然,道:“弟子不明白師尊之意,我自小貧困交加,何來什麼富貴?”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道:“我說有,就會有,你學道五十載,若天下大亂、朝綱崩壞時,便是你奉明主平定天下時,你去吧!”

姜尚在崑崙山中學道已久,哪裡捨得離山而去,聞言只是叩首道:“師尊慈悲,勿要驅趕弟子下山,弟子縱是不能成就仙道,卻甘心在山中服侍師尊……”

姜尚哭哭啼啼,不願離去,元始天尊面上變色、拂袖道:“孽障,無仙骨怎能留在山中?你自下山去,若有危難,只管回山找人相助就是,這般哭哭啼啼,豈是我仙家風範、崑崙弟子?”

姜尚見師尊動怒,心知此事已不可挽回,他只得叩首拜別,悽然走出玉虛宮外,他未曾走得幾步,便聽身後有人叫道:“師弟留步。”

姜尚回過頭去,卻見道行天尊一臉微笑的走上前來,姜尚心中大喜,道:“掌教師兄,可是師尊喚我回去?”

道行天尊苦笑道:“師弟,你終是凡人,學道五十載,一身修爲放在世間也是少有敵手,不成仙道,終是不能留在山中。”

姜尚黯然長嘆,道:“天命如此,吾亦何爲?師兄,姜尚這便告辭了。”

道行天尊擡手道:“慢!你是我崑崙弟子,下山豈能無代步之物?師尊吩咐,賜你法寶坐騎,也是一場師徒緣份。”

道行天尊說着,拿出一個紅焰圈來,只見仙光一閃,圈中躍出一隻麋鹿來,這鹿長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但整體看上去卻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原來是一匹崑崙仙獸四不象!

道行天尊將這獸圈交到姜尚手上,笑道:“這四不象腳程極快,登山涉水如覆平地,騰空踏雲不在話下,師弟得此仙獸,也能省不少氣力。”

姜尚見師尊如此慈愛,唯有長嘆道:“是姜尚凡根欲骨、修不成天道,師尊厚恩,無以爲報。”

道行天尊又取出一支長如利劍般九節竹鞭,道:“此寶名喚‘打神鞭’,乃師尊隨身之寶,威力端是厲害,你可收下做個護身之寶。”

姜尚目中垂淚,望着玉虛宮叩拜三次,起身道:“多謝師尊厚愛,多謝師兄愛護,姜尚這便去了。”

道行天尊揮手道:“師弟但去人間顯顯本事,若有人敢欺我崑崙弟子,只管上山求救,我崑崙門下萬萬不會坐視不理。”

姜尚點點頭,跨上四不象、收起打神鞭,縱起一朵祥雲,便往山下而去……

待姜尚去後,玉虛宮中方纔轉出元始天尊,他望着姜尚離去身影,搖頭嘆道:“姜尚下山,大亂在即,道行,我今日教你施恩於姜尚,來日或可免你形神俱滅之劫。”

道行天尊拱手道:“多謝師尊一番佈置,弟子命數註定,此生不但無法得住天界、更有性命之危,鴻鈞祖師親口定我命數,只怕姜尚也是無能爲力。”

鴻鈞祖師雖視三教爲一門,但斬殺道行天尊卻是他在九洲之際所立的誓願,始祖之力,無可匹敵,道行天尊託庇元始門下,道行日漸消退,來日更要死於刀兵之下,這便是命數!

始祖所定命數,三千世界無人能違,元始天尊將希望寄託在姜尚身上,爲的不是讓道行天尊免死,而是留有一線生機!

只要封神之際,姜尚手下留情,縱得道行一縷殘魂,他年未必不能再修仙道……

元始天尊搖頭嘆道:“也罷,姜尚雖得了我滅力神獸、滅道神鞭,以他凡修之力,只怕法寶神獸億萬分之一的威力也沒有,你好生注意,但凡姜尚上山求救,必要及時派人相助。”

卻說姜尚騎着四不象,來到崑崙山下,卻被一人攔住去路,這人自然便是申公豹,申公豹在山中被元始天尊禁住,不許他下山廝混,他正無聊之際,忽聽姜尚居然可以下山去享人間富貴,心中不禁怒火萬丈,急急趕到山下阻攔。

山道上。

“姜尚,你果然凡心未斷,只學了五十年道,便偷偷下山,這般根骨,如何能成仙道?”

申公豹三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心中暗恨元始偏心,這人間富貴、無邊奢華憑什麼讓這駑鈍道士得了?他申公豹堂堂祖師坐騎,今世道門尊者,卻只能在山中餐風飲露?

姜尚苦笑道:“師弟,非是我要下山,而是仙山不留凡人,我學道五十年終是進境太慢,有生之年無望仙道,師尊便命我回家安生立命,若是可以,我豈會願意下山?”

‘真是個癡傻之輩,這崑崙山有什麼好眷戀的?人間無邊繁華竟不喜歡,倒喜歡起了餐風飲露。’

申公豹心中一動,卻也不再滿面怨憤,道:“好,你自回你家,我也正好藉此良機,去往人間走走。”

姜尚大驚,道:“師弟,不得師尊吩咐,無令不可下山,你這般行事,師尊必定怪罪!”

申公豹冷笑不止,道:“偏生你可以下山,我卻不可以?我卻也不是元始親傳徒弟,他也管不着我,如今我還是歸去截教就是!”

他出身闡教,卻成了截教一代教主坐騎,他交遊廣闊,兩教教門通行無礙,各家弟子俱給臉面,如非鴻鈞老祖、天皇上帝鈞旨,何人能管得着他?

申公豹說着,腳下仙光一縱,一瞬間閃了幾閃,不知投往何處去了。

這個申師弟歷來膽大包天、肆意妄爲,姜尚無奈,也不去管他到底往何處去,只得一拍四不象,駕起一陣清風,施施然便往家中行去。

去時少年,歸時白髮。

景物依舊,人事皆非。

學道五十載,得享神仙名,隱士姜尚之名,終是傳到文王姬昌的耳朵裡,八十子牙逢明主,這一番君臣際遇,開創了此後萬世君臣楷模……

姜尚助周軍,申公豹心中暗恨姜尚,故而反助紂王,一場波及天地神人鬼的封神之戰自此展開……

PS:關於封神之戰,在此不想多寫,可以去看封神演義,本紀只是種種人物未完之解釋,文筆不到之處尚請見諒。

這一篇姜尚想修仙卻得富貴,申公豹想得富貴卻成仙,天道不測,莫過於此,每每讀到封神之時,不禁掩卷長嘆不已:如果當年元始讓申公豹去助武王成道,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哈哈,當然了,這樣一來,也就沒了封神演義!

子牙封神,封天封地,唯獨不能封玉皇大帝,不是他不想封,而是封不了!

封神之後,子牙遂身化虛無,既不能成仙,亦不是成神,從此形神俱滅,化入冥冥之中,從開頭他應運而生,到最後封神結束,其實,不過是三界衆仙的一個棋子,一個可悲的棋子。

否則的話,他握有封神之權,爲何獨獨不能封他自己?

關於諸多人物結局,因時間關係,就不再寫本紀說明,喃喃曾問我道行天尊最後下場如何,其實不用多說也能明白,連太乙等三清金仙在楊南威勢之下都要自斬道果,道行天尊能例外麼?

絕對不會!

等待他的,只有形神俱滅的結局!就算姜尚想幫他也絕無可能,不過,他只是一個配角,也不必多寫罷了……

封神之戰,代表着人道興、仙道落,從那一刻起,世上神仙蹤跡漸成傳說,到最後,便再沒了什麼神仙。

楊南、盤祖、玄帝追求的都是一個完美的世界,然而,世上有超乎尋常的力量,帶來的總是破壞再破壞,九洲不完美,玄帝是故想得渡彼岸,地球不完美,所以楊南成就始祖威能之際,一半的自己便選擇了開天闢地。

一半楊南,統治三千世界,爲的是修繕這個宇宙的不完美之處,例如:神仙的存在……

玄帝得渡的是未來的地球時空,楊南得渡的是洪荒時代的地球時空,兩者雖是同一個地球,但時空間隔卻遙不可及。

神也罷、仙也罷、人也罷,每個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卻不能不力求完美!

因爲這種追求,使得活着更有意義!

沒有這種追求,活着無異行屍走肉!

一個人總是從生存走到生活、從生活走向生命,窮人也好、富人也罷,精神世界中,毫無差別。

如有書友還有疑問或不解不處,可在書評區留言說明,如果真是什麼遺漏或未說明之處,我將會再寫封神本紀,以求完美。

人生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追求完美。

一本書不可能盡善盡美,但可以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這,就是我的態度……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45章 節 激鬥!第50章 節 玄黃社稷圖!第7章 節 靈山覆命第47章 節 通天教主!第33章 節 陰陽洞府第38章 節 開心之法?第57章 節 天衝仙人!第17章 節 魄劍!第65章 節 闡教第一金仙!第19章 節 玄冰穹頂!第12章 節 摩弦玉歌!第26章 節 羣妖亂舞!第21章 節 斬妖月弧!第60章 節 天下大亂!第6章 節 成就宗師!第25章 節 天尊乘!第14章 節 音家之絕唱!第37章 節 魔聖!第34章 節 我當爲天下先!第36章 節 駕臨靈心城!第29章 節 互開心門第9章 節 冥兵噬天錄第38章 節 淨世蓮花!第33章 節第34章 節 降妖第65章 節 天道無情!第16章 節 三億神念!第34章 節 決戰之老君用意!第55章 節 肉身已碎!第21章 節 楊蘭的籌碼!第29章 節 互開心門第40章 節 藏經閣第61章 節 方青顏(下)第26章 節 皆大歡喜第18章 節 掌門有請!第19章 節 古怪法偶第49章 節 三兇制神陣!第29章 節 互開心門第2章 節 常嘯!第8章 節 納妾!第15章 節 妙源殿!第64章 節 島名巨荒!第20章 節 同化之機!第16章 節 道心種魔大法!!!第41章 節 衆生魔殿!第6章 節 神遊青筆第36章 節 成功得寶!第61章 節 功虧一簣!第47章 節 無量無量!第56章 節 雖勝猶敗!第66章 節 太古仙樹!第26章 節 虛無洞洞主第13章 節 摩難大聖!第21章 節 迎駕第39章 節 道消魔消!第53章 節 無路可逃!第4章 節 人界二神!第32章 節 天魔十卷!第31章 節 黑白縱橫!第19章 節 重力牢籠!第11章 節 酒宴第2章 節 魚肚縣!第29章 節 重生之步虛!第52章 節 玄女娘娘!第25章 節 真武仙!第31章 節 聖人化身!第18章 節 形兵之臂!第31章 節 聖人化身!第25章 節 神人威能!第5章 節 藏訶所求!第58章 節 冥河尊者!第7章 節 蓮蝶二妖第37章 節 儒門惡賊!第12章 節 玄乙青水訣第55章 節 天河風光!第31章 節 黑白縱橫!第36章 節 逍遙劍、逆行屍!第68章 節 感悟道果!第34章 節 重會倪彩!第27章 節 斬楊蘭!!!第53章 節 顛倒衆生!第6章 節 成就宗師!第20章 節 現身!第3章 節 重見靈聖!第40章 節 再遇李浩!第43章 節 教導掌門弟子!第55章 節 陽皇神威!第26章 節 皆大歡喜第29章 節 對策第36章 節 聖人境界!第57章 節 先天一氣靈妙葫蘆第7章 節 毀滅通道!第51章 節 毒辣手段!第51章 節 伏豹!第10章 節 七花七仙陣!第25章 節 真仙玄穹!第24章 節 一個交易第22章 節 丹辰道場!第37章 節 天人五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