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

鄭芝鵬帶着隨從站在船上,已經被芝罘島現如今的景象驚呆了。港口附近,張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衣衫襤褸的難民流民,看人數足有三五千人。

而這只是芝罘島上七個營地中的一個。

當沙船靠上灘頭,那些個難民流民頓時騷動了起來。他們可是知道這芝罘島究竟是何人當家的,知道自己口裡的糧食是出自誰家的。沙船上斗大的‘鄭’字,不要太扎眼。

場面也亂了,已經得到消息,在港口都等了兩天的張樂書,一看難民流民亂了,馬上狠瞪了港口營地的管事一眼,後者立刻就帶着一幫看守的義勇,掄起棒子是一頓彈壓,總算是控制住了局勢。

鄭芝鵬可沒從津門拉回糧食,那裡現有存糧雖多達百萬石,卻要供給京師。朝廷能夠支配的糧秣少的可憐啊。

鬆錦之戰落得如今下場,朝廷爲了供給寧遠,撫卹軍兵,國庫早已經空蕩的可以跑馬。

這個節骨眼上,鄭芝鵬卻是沒本事從津門運來糧食的。

還好鄭芝龍意識到了這點,不止向沙船幫新購了一批糧食,更差人運送了一批紅薯、土豆做種,芝罘島的面積可不小,地廣一兩萬畝之闊。縱然大部分爲山地丘陵,平整平整,也能休整出幾千畝地的。種些糧食,自力更生,多少也是收穫!

更能爲將來打下基礎。

這土豆、紅薯可是中國現在環境下的救命良藥。這些原產自南美的作物,自從明朝中後期時開始傳入中國,原時空當中,只是百多年的時間就在中國蔓延開來。待到康麻子中期,這些農作物的種植已經遍佈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產量也有所提高,逐漸成爲中國人的主要食物。

而在眼下這個時代,閩粵兩省已經有一些人在種植土豆紅薯,還有玉米花生,甚至連菸葉種植都已經出現。鄭芝龍要收集一些土豆紅薯,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甚至這些外來物種都已經過了多年的本土培育,那產量較之初來乍到時候已經強出許多。

看到鄭芝鵬走下,張樂書快步迎了上去。鄭森不在的這段日子,他雖然‘大權在握’了,但也被肩頭上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了。

錯不是他們的存在對登萊有利,上有巡撫中丞曾櫻的照料,下有地方官府乃至士紳的幫襯,張樂書早就該崩了。

因爲鄭森一去月餘,芝罘島一事被徹底丟了下,三萬石儲糧拉走了兩萬石,還提去了上萬快銀元,芝罘島錢糧物質盡數短缺,早已經走入困境了。

錯不是登萊官府的支持,錯不是鄭家的名頭擺在這兒,張樂書從登萊士紳手中收去了三萬石的糧食,還拿到了不少冬衣,好歹支撐了下去。芝罘島早就亂了。

難民流民是鄭家用糧食給招來的,實打實的糧食,半點無差。如此,那些難民流民纔會馴服。

可要是一旦沒了糧食,再多的難民流民也會一夕散去,甚至還會生出亂子。將鄭家在登萊幾個月的心血毀之一旦。

而現在鄭芝鵬來了,來登萊主持大局,這就再好不過。鄭芝鵬雖不是鄭芝龍的親兄弟,卻也是鄭家的骨幹人物。

無論是向士紳借錢借糧借物,還是別的甚個,都當讓人信服。

“我聞芝罘島上共有七寨,總數也不過是萬人,怎的眼前這一寨就有這般多人?”

張樂書一臉苦笑,怎麼這麼多人,登萊官府塞進來的唄。

這是曾櫻的回報。人家可是給鄭家撐了檯面,借錢借糧給鄭家,同時就也把境內還有的流民難民都通通送來了。

小小一個芝罘島,人口早就不是早期的萬人,現在已經有三四萬之多,再加上登萊地上的幾處營壘,總數至少有五萬人。

鄭芝鵬聽罷因果後無所謂的一笑,局勢再緊張也已經支撐過來了不是?“這是好事情。”一點錢糧,鄭芝鵬根本沒放在眼中,而更看重的是五萬難民流民。

能在北地做難民流民的人,可不是閩地的難民能比的。這裡的難民流民,你就看不到幾個老頭老婦。五萬人裡,至少是六成的丁口,而三萬丁口裡至少能挑出兩萬兵坯子。這都是先前一些數據被整理後得出的統計結論。

而與至少兩萬兵坯子相比,這點錢糧算甚?

“大兄已經來訊,不日就會有糧船抵到。你去告喻各寨,叫他們上下人等無需擔憂。大員多的是良田沃土,我鄭家最缺的就是人!”

鄭芝鵬騎着快馬,流水一樣轉過了七處營寨,笑呵呵的臉色就已經變得很不好看了。自從港口處他就能看清楚,這芝罘島上的秩序怕是不好了,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冒着寒風在岸邊撿東西。

現在這一看,果不其然。

鄭森北上時候,不止帶走了三艘鳥船,還有船上的水手和一半的看守。他自己搞出的上千人的義勇,一下子就拉走了一半。

芝罘島現在的局勢很簡單,那就是鄭家的嫡系力量被拉走的太多,以至於留下的張樂書對局勢的掌控失控了。

爲了不讓局勢失控,張樂書無奈的只能向登萊官府求援。

加上被地方官送來的那麼多新到流民難民,直接擾亂了島上的整個秩序。

可以說是成也登萊官府,敗也登萊官府。

“張奎?”鄭芝鵬唸叨着。

“大人容稟,這張奎本是山東總兵劉澤清的家丁,甚是有勇武,因酒後與軍中同僚鬥毆,失手打死了人,這才被破落草爲寇。但其多少知道忠義,雖是淪爲匪寇,也有騷擾村鎮,卻也沒見他多造殺孽。大公子使人在此招攬移民之初,他便就引手下前來投奔。因武勇過人,頗得大公子喜愛。留以統帶看守。”

“前遭大批流民難民涌入,張奎初見芝罘島失了秩序,便向小人提議痛下辣手,示之以威。只是小人……”張樂書就是一個尋常人,面對殺人,怎會不猶豫?而且身份使然,他沒底氣啊。這一開殺戒殺得就不是一個兩個。

而等到芝罘島秩序更亂後,他再想要殺人,效果已經不再了。不過人還是殺了,效果不大,也總比沒有效果強。

幾個民憤大的頭首,做的太過分的,全被揪出來砍了腦袋。

但是更多的人卻早與芝罘島上的官吏軍丁混在了一塊,他們蛇鼠一窩,沆瀣一氣。那就不是張奎能砍頭的了。

官吏是登萊地方上的小官小吏,而兵丁則是登萊軍將的家丁。

從明面上說,這些人都是登萊官府給鄭家的顏面,不僅不能開罪了,還要好好地捧着。

但事實就是,芝罘島上的秩序之亂就始於這些個鳥人。

他們爲了錢財與流民難民中的匪類勾結一處,上下聯手,肆意搶奪食物,毆打他人,在難民流民中稱王稱霸,影響極壞。

要知道現在是冬季了。糧價雖不比青黃不接時候,卻也很高了。

剋扣難民口糧,那扣出來的都是銀子。更不要說還有衣被,甚至就是熬薑湯的生薑,都有人貪墨。

這就是真實的明末官場風氣!

“這幫不開眼的混蛋,真是罪該萬死,殺,該殺!”鄭芝鵬勃然大怒。

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番外2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番外3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