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

“想死就死去吧。”劉明很是輕描淡寫的說道。

全場的人都傻了,費了那麼大的勁抓到,花了那麼多天的時間運來,派了那麼多的人去勸說。就說了這麼兩句,這就不要了。這算什麼啊?

別說是別人了,就連郭嘉,一時間也轉不過味來。主公不是一心想收服諸葛亮的麼?決心很大的麼。怎麼着就變了?

而一向機智的諸葛亮,對此也感到很是意外。這就算是說敗劉明瞭?這也太沒難度了。比那些前兩天勸說的說客還不如。就這麼兩句,尤其是劉明還沒跟自己就一個問題辯論。這能算是說敗劉明麼?這知道的是那劉明理虧,惱羞成怒,這不知道,還不以爲那劉明大度,不與自己計較麼。

雖然諸葛亮一心求死。可那是諸葛亮準備在說的劉明啞口無言之後,再從容就義的。如今,就說了這麼兩句,諸葛亮的理想,能被人家記住什麼?難道就是劉明篡位麼?

雖說這也是揭露劉明的一個品德問題。可歷史篡位的人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劉明作的還比較地道,又是祭天,又是羣臣求拜的。再加上那時候劉協還在曹操那裡,這要是論起來,那能給劉明抹多少黑,那還真說不上來。

故此,諸葛亮也很是困惑。

而就在大夥都被劉明的一句話搞得震驚的時候。劉明又很是自然的說道:“諸葛先生。一個人,有生必有死。雖然生的權利,不是能由我們來操控的。那都是父母給地。可是死的權利,我們還是可以操控的。您想有這方面的體驗和酷好,只要不危害到他人。不顧慮父母的養育之恩。別人也是無權干涉的。對於您地權利和酷好。我個人還是比較尊重的。雖然我先前不知道。以爲是有什麼因素逼得您不得不如此。所以沒讓您死。可那是咱們沒有親自溝通啊。沒有溝通,那就容易產生誤會。您不說,我是不知道得。您說了。我就知道了。您看,如今我親自看見您了。您也明確表態了。而且也並沒有人逼迫您。難道您想死,我還能不讓您死嗎?”

所有的人,再次被劉明一通快速的廢話。說的腦子有點轉不過來。就連諸葛亮也很是轉不過來:死亡是我的權利,我想死,所以他不攔着我?……???難道我還應該感謝他麼?

而就在所有人還在暈糊在諸葛亮有自殺傾向,應不應該攔着他呢。劉明已經督促道:“來人啊。給諸葛先生一條絲帶。人家遠來是客。有點要求,咱們能滿足的,儘量滿足嘛。不要讓人家說咱們小氣。”

旁邊馬上有人麻溜地拿來一條錦帶,呈給了諸葛亮。所有的大臣。包括諸葛亮在內,都被這一幕弄得有些呆滯。

而劉明則毫無察覺似的,滿懷愧疚地說道:“諸葛先生,實在不好意思。由於您的要求提的比較倉促,我們準備失陷也沒準備,只能給您準備一條帶子了。您就先就來用吧。反正都是死。我想您也不會太挑剔的。”

衆人徹底無語了。這玩意有失陷準備的麼?想殺諸葛亮,給他一刀不就得了。

而諸葛亮更是彆扭。這自己想死,那跟別人逼着死,那絕對是兩回事。最少那種逆反心理和怨氣。那就不是那麼好開銷的。只是先前諸葛亮已經說過求死的話了,現在如果說不死,諸葛亮真還轉不過來。可就這麼死了,就看劉明那幅欠揍地模樣,諸葛亮還真不想就這麼順了劉明心。如此死了.豈不是顯得又在劉明的掌握之中?

這生與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諸葛亮被劉明擺了這麼一道。接過絲帶,難免沉吟了一下。

而就這一下,劉明那煩人的聲音再度響起:“諸葛先生,您怎麼還不死呢?是不是我們還有什麼沒做到。沒做到。您倒是說啊。您不說,我們怎麼知道。您說了,我們怎麼能不滿足您呢?您倒是說啊。我還等着看您死呢。向您這樣的一個知名人物體驗死亡的美妙感覺,那還真是不多見。我們幽洲沒有啊。我們大家都等着觀摩了。您最好一邊死,一邊說您的感覺和體會,這可是……”

“閉嘴!”諸葛亮被劉明說的,就好像千萬只蒼蠅在耳邊嗡鳴一樣。情不自禁的大聲對劉明吼道。喊完之後,諸葛亮覺得那個痛快啊。

而除了諸葛亮感覺痛快不說。那些劉明手下的大臣,竟然也在同一時間感到痛快,很是認同諸葛亮的觀點。這讓不少對劉明忠心耿耿地老實人,痛快過後,都很是內疚,怎麼會認爲諸葛亮喝止主公是對的呢?

不過,劉明顯然對這些都毫不在意。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諸葛亮。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平復一下翻騰的心情:看來這回不死是不行了。這個劉明怎麼竟然是個碎嘴子呢?好人也得讓他煩死。這些劉明的手下臣子,也真是夠可憐的。

劉明那煩人的話語,讓諸葛亮沒心情繼續和劉明糾纏、辯論下去。而且,切身的體會,也讓諸葛亮不禁憐憫起那些劉明地手下羣臣來。但是!就連諸葛亮自己都沒有發覺,諸葛亮那原本求死的念頭竟然淡了許多,不知不覺中,由諸葛亮一心求死,變成了劉明在逼諸葛亮死。

只不過,正在求死進行中的諸葛亮,是無暇分辨這兩種的不同的。此時缺少自殺經驗的諸葛亮,正在拿着那條絲帶發愁:這該怎麼死呢?

上吊自殺?

諸葛亮拿眼睛打量周圍,這大殿高高大大,房樑離地多老高,以自己如今的身體,也沒法把這絲帶繫好啊。

就在諸葛亮四處尋找的時候,劉明那煩人的聲音再次響起:“諸葛先生。您怎麼還不死呢?是不是又不想死了,不想死你倒是說啊。你不說,我們怎麼知道你不想死。你說了.雖然我們都想看這個熱鬧,但我們怎麼能逼你死呢。你倒是說啊。……”

“閉嘴!”諸葛亮此時恨不得把手中的絲帶系在劉明地脖子上,讓他再也發不出任何聲音,只不過,劉明身前那個典韋和熊灞,那是不可能讓諸葛亮的想法變成現實的。

“給我一把刀!”諸葛亮咬着牙說道。

“啊!你要刀。難道你想抹脖子?那可不好。抹脖子很痛得。而且。流出血,還會污了地面。雖然你不在乎那些血。可那對清潔這個大殿的人來說,那是很麻煩的。血液很不好清洗,何況這個大殿又這麼大,他們本來打掃起來就很累了,再加上你的血,他們就更累了。這是很不對地。”

此時諸葛亮恨不得給自己來一個嘴巴。我怎麼想找他要刀了?這不是給他說話的機會麼。

好在,就在諸葛亮快要絕望的時候,劉明給了諸葛亮一個提示:“您要是想死。您手上不是有絲帶麼。您可以這樣啊。”說着,劉明作了一個雙手拉住絲帶勒脖子的動作。

絕望中的諸葛亮,就好像看到一線曙光似的,立刻有樣學樣。雙手抓住絲帶,往脖子上一繞,使勁得勒了起來。

別說。那個難受啊。當時諸葛亮就覺得呼吸不過來,大腦充血。眼睛往外鼓脹。而此時的劉明,就那麼笑微微地看着。至於劉明手下的那些羣臣,則就被眼前的變化弄得傻了。

只不過,諸葛亮還是沒死了。雖然諸葛亮的姿勢正確無比。那種勒人的方式,一般都是兩個勒殺第三者。兩個人用力往兩個方向一拉,用不了多長時間,那第三者就死定了。可如今諸葛亮把三個人的事情一個人來幹。那就難免有些力所不及了。

雖然諸葛亮的決心也很大,用的力也很大。可雙手用力到一定程度,頸部血脈不暢,呼吸也不到位。那手上的力氣自然也就沒有了。平白地受了一番苦。

而就在諸葛亮呼哧呼哧喘着大氣的時候,劉明笑眯眯的問道:“諸葛先生,感覺怎麼樣?沒力氣了麼?可以休息一下再來啊。”

諸葛亮那個恨啊!這劉明分明是在愚弄於我。想要我死,把我推出去殺了不就是了。何必給我一條絲帶。我怎麼就上了他這個當?

惱恨的諸葛亮,懶得搭理劉明。更主要的也是害怕劉明又說起來沒完沒了地廢話。準備養養力氣,直接碰頭而死,省得受他戲弄。

然而,諸葛亮的一語不發。並沒有礙着劉明的繼續說話。只不過,劉明這回卻收起了嘻笑的面孔。很是正經的說道:“諸葛先生,既然您暫時在休息,可否回答朕的一個問題。您是一個貪圖名利地人麼?”

正所謂:居移氣,養修體。劉明十幾年的上位者生涯,哪能培養不出一點氣質?

何況,此時劉明正坐於龍書案後的皇位之上。那龍書案。以及皇位,正是整個大殿設計的中心所在,三品九階,配上那巨龍的背景,那皇家的威嚴,絕對發揮到了極致。再加上劉明居高臨下,以及那一本正經的模樣。那絕對是沒得說。秦始皇復生,也不過如此。

諸葛亮一見之下,頓時大吃一驚。這劉明果有皇者之氣。天意如此,人力難爲啊。

很顯然,氣質這東西,沒有比較,那是分不出什麼來的。就像諸葛亮剛一見劉明,也沒看出什麼來。可經過劉明那嬉皮笑臉地唬人模樣,在與如今的一本正相比較。這氣質立馬就出來了。

而這對諸葛亮的影響也是比較大。諸葛亮一生鑽研六甲,對天數這東西,還是比較信的。否則諸葛亮也不會對腦後有反骨的魏然沒好臉子。

尤其是,劉明這句問話,也正好搔到了諸葛亮的癢處。那諸葛亮原本準備的就是見到劉明之後,言明志向,而後以大義凜然地姿態,從容就義。只是被劉明一通跳躍性的思維,再加上一通有的、沒有的廢話,攪亂了思維。

至此,劉明如今一問,諸葛亮當即振奮精神,聲音沙啞的說道:“名如浮雲,利如糞土。此二者如何入得山人之眼。山人之志,皆在社稷安康,民生安樂。如天下太平,山人得一草舍,一壟薄田,自更自足,此生足矣。只可恨!山人時運不及,人力難以逆天。被你所擒。難展平生之志。而你雖有雄才,卻過於冒進,恰似秦始皇,雖以一人之力,威壓四方,可百年之後,卻難免二世而終。卻可憐天下百姓,受不得幾年太平,卻又淪落到亂世之中。而且還是更大的亂世。”

“謊話!”劉明不屑地說道。

這一回,劉明的語句,相當的言簡義賅。比起剛纔的那些廢話來,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就這簡短的二字。卻比剛纔那些廢話更令諸葛亮憤怒。這是對諸葛亮人品的質疑!對諸葛亮人生價值的否定。而劉明先前的那些廢話,最多不過是讓諸葛亮心煩而已。

只不過,諸葛亮雖然氣憤,卻也想通過此話與交鋒的契機,以言論徹底折服劉明以及劉明的那些手下。把自己的思想傳承下去。故此,諸葛亮還是強壓怒氣的說道:“汝今稱王一方。雖是篡位,可仍是一方之霸。出言理當慎行。山人明其志,雖尚未達到。可身體力行。何謊之有?”

諸葛亮問得大義凜然,甚至利用劉明現在的皇者之身份來圈套劉明。不可謂不用心良苦。可是,一旁的郭嘉聽後,卻忍不住爲諸葛亮嘆息道:諸葛亮啊。諸葛亮,這回你可要栽了。主公說的話,那還有能問得?那不就是上趕看往他套裡鑽的麼。

而劉明也嘴角上翹,露出他那招牌性的惡魔微笑。

щщщ●ttКan●co

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271回 背叛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330回 屠龍手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123回 圖謀幷州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557回 亂戰第42回 誰是誰非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132回 庭變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285回 議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328回 禰衡到第54回 拉煉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121回 槍手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232回 沒門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7回 包圍戰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143回 誤會第282回 縱橫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516回 賣票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469回 玄妙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93回 出使烏桓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51回 風雲變色第304回 竊笑第275回 陣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527回 老實人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612回 悲壯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132回 庭變第516回 賣票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299回 千葉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454回 拼命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343回 神秘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15回 恩威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232回 沒門第477回 驚變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183回 詐降第49回 損失慘重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298 貿易隱患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448回 戰潼關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