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回 卑鄙

大事!還真他媽的是一件大事。而且還是一件缺德都冒了煙的,卑鄙無恥,齷齪到極點的大事。

這件大事的出現,即使是以劉明以及劉明的智囊團郭嘉等人經過了那麼長時間策劃和推演,完善到極點的計劃。那也是沒有預料到的。李儒和董卓他們,實在是太喪心病狂了。

原來,雖然劉明在長安城外,抱着圍城打援的軍事目的,並沒有瘋狂的向長安發起進攻。可憑着幽州先進的攻城器械,長安的護城河,還是很早就被填平了。而李儒事先也並沒有對長安得攻防戰,做出充足的準備,並沒有像潼關的楊譚那樣準備了足夠多的火油。因而也不能實施烈火護城的焦土政策。而在沒有烈火的威脅下,劉明的那些攻城車,撞擊起城門和城牆來,那真是肆無忌憚。雖然李儒很早就把城南,城東的城門,盡數封死了。可在劉明攻城車的日夜撞擊下,那還是逐漸得在崩潰。而在今天,也就是文丑前滅郭汜的援軍,回來報功的今天,長安的南城和東城,那已經快要塌裂了。而就在劉明軍隊準備歡呼,準備發起最後的猛攻時刻,李儒這個傢伙,竟然在城頭之上,以繩索吊下來了許許多多的百姓,擋在了城牆之前。這些百姓,一個個瘦骨嶙峋,有難有女,但無一例外,全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面對這一變故,劉明的那些攻城部隊,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而那些弓箭手,那也拉不開弓,很不下心來射擊了。這除了劉明軍隊的日常教導就是軍人要忠君愛國。保家爲民之外,劉明軍規當中的‘濫殺無辜者斬!殺害黎民者斬!’地那些條例,那也深深的印刻在他們的腦海裡。最終,奉令攻城的劉誠。只能派探馬快速的轉報劉明、關羽他們。請他們來做出最後的決斷。

劉明知道了,那真是面沉似水,心中不斷的狂罵。而關羽的臥蠶眉全都豎了起來,顯然已經是憤怒到了極點。而郭嘉也有點齜牙。

郭嘉暗自佩服:卑鄙地人見多了,還真沒見過這麼卑鄙的。有這麼守城的嗎?哪有拿自己城內的百姓生死來威脅別人不要進攻的道理?那些百姓又不是別人的子民。這要是攻城的一方用百姓來掩護攻城。並威脅那些百姓在城內的親人獻城,那倒有一定地可能。看起來和李儒他們一比。自己跟着主公都快變成一個聖人了。不過,就這種濫計策,估計也就對主公這樣的軍隊能起到一些作用,這要是其他諸侯的軍隊,誰在乎啊。你不用拿那些百姓地生死相逼,城破之後,他們還要動手屠城吶。可如今。這濫計策,還着他媽的是一個斷子絕孫的絕戶計啊。

劉明怒極,猛地一拍桌案。起身就向外而去。關羽、郭嘉等人急忙忙得跟隨在劉明的後面。

劉明騎馬來到陣前。那長安城前,如今果然吊着一排的老人在那裡哭泣。那些老人的悽慘就別提了。一個個腰上捆着繩索,相互依偎在長安城下哭泣。令這本來應該是血與火的戰場上,無端端的籠罩了一片愁雲。

而劉明的軍隊,此時也沒有了往日那不間斷的攻擊和豪情。而與那些老人近在咫尺地那些攻城車,也全都停在一邊,不知所措。全都在憤怒的等着軍令。而董卓長安城頭的那些軍卒更不敢在這個時候引起什麼意外地衝突了。此時此刻,長安城外,竟然少有的平息了干戈,以留下了一片哭泣之聲。

看此情景。劉明熱血上頭,顧不得自身安全,直接縱馬衝出陣外。怒聲喝道:“幽州劉明在此!董卓!你這個無恥之徒!快快出來見我!”

長安城上一時還沒有人答話。可那些捆在城邊上的百姓,先是看到劉明這麼氣勢洶洶的衝過來喊話,後是聽到劉明自報姓名,知道劉明是一個有分量的人。全都跪了下來,紛紛地向劉明哭泣和哀求。

那麼多地老人同時在哭泣和哀求。劉明怎麼可能聽得清他們在說些什麼。只不過,如此悽慘的場面,就是一個無情的鐵漢,看見了,聽到了,那也會有惻隱之心的。何況是遠遠到不了無情地步的劉明。

劉明眼眶有些溼潤的喊道:“各位父老放心。本公一定會攻破長安,殺了董卓,解救你們的。如今,你們可以用腳下散落的兵器,砍斷你們背後的繩索,本公會派人把你們平安接過來的。”

隨後,劉明又對那些攻城車裡的士兵罵道:“你們這些笨蛋,還不趕快把這些老人們的繩索砍斷,把他們接到咱們營裡去。那董卓他們放下來多少老人,咱們就接走多少的老人。”

劉明的那些手下,看到劉明的這種狀態,不敢辯解。連忙有幾個人衝了出來。要解救這些老人。

可那些百姓在劉明喊過之後,仍然哭泣不止不說,劉明的士兵上前救援,他們不僅不配合,反而有所阻撓,好像不願意讓劉明兵丁解救似的。劉明真是看了一頭的霧水。

而此時,長安城頭的那些董卓軍卒卻往下開始射箭了。只不過,那箭雨也不是很密集,很是避開了那些老人。不過,就那樣,還是有幾個老人被流箭所傷。反倒劉明的那些兵丁對此早有準備,人人頭上頂了一個大盾。幾個人連接到一起,那就是一塊風雨不透的擋板,那些散落的箭雨,對其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

劉明不明所以,爲了不讓那些老人全都被誤傷。當即下令停止救援。

而那些老人看劉明如此情況,也知道他們人多嘴雜,再加上本身歲數大了,氣力不足。這樣哭求下去,劉明是什麼都聽不到的。於是就公推了一個聲音比較大的老人對劉明解說。

那個聲音比較大的老人,大聲地向劉明喊道:“大人,求求您,別再打長安了。我們這些老棺材瓤子,死不足惜。救不救我們,那都是一樣的。這要是爲了我們這些老棺材瓤子的生死,不用大人您來救。爲了除了董卓那個惡賊。我們早就一頭碰死在這裡了。可我們這些快死了的人,那都是在長安城內有家室的,有子孫的,我們的那些兒女、子孫,他們還年輕,還沒見過多少市面。他們不應該死啊。可如今他們已經全被董卓惡賊給收押了起來,若是我們這些老棺材瓤子跑了,或是長安不保。我們的那些兒女、子孫,全都會被董卓他們殺死啊。大人,求求您了。您發發慈悲。幫幫我們吧。別打長安了。我們受苦受罪,那都是我們的命啊。我們認了。”

那個老人說完之後,那是跪在地上,怦怦地磕頭不止,鮮血染紅了額頭。而其他的那些老人,那也全都哭泣了起來。悽悽慘慘之聲,再次的響遍了長安腳下。

劉明不禁有些茫然。不需要自己救?雖然劉明此次出兵動機,也沒有多少是爲了拯救董卓治下的百姓來的。可是劉明多少還是覺得自己攻打董卓是爲了給那些百姓帶來美好生活的明天。自己治理下的百姓,他們的生活不是相當地好嘛。可如今這些老人親口說不需要。那此次出兵的目的何在?單單地是劫掠和擴充勢力嗎?

戰者無義戰!劉明心中最後的一塊小小的避風港也給破滅了。

雖然劉明看着那磕頭流血不止的老人,以及其他那些哭泣哀求的老人。心中一軟,就想答應。可兩年來的策劃,幾十萬軍馬的調動。千萬幽州百姓的期盼,就如同一座座大山一樣,沉重地壓在劉明心中,讓劉明開不了口。如今的劉明,畢竟是要對更多人負責地絕對領導。而不是一個聽從命令的士兵了。有些責任,是沒有人可以替他遮擋的。

而這時候,城頭之上響起了一串奸笑:“哈、哈、哈、哈。這不是劉太尉嘛。您不好好地在幽州呆着,跑到我們這裡來幹什麼?您沒聽見那些賤民說了不用您管的嗎?您不是愛民如子嗎?怎麼您還不退兵呢?難道說您也跟我一樣,其實也是爲了手中的權力。若是如此,那可太可笑了。最少我可沒說我是一個好人。而您則太虛僞了。”

劉明擡頭一看,只見城頭之上,董卓那胖大的身影,正在笑得渾身亂顫。劉明怒罵道:“董卓!你這個匹夫!你目無君長,殘害百姓。我若不除你,還不知有多少的百姓要遭你迫害。而今,你不思自悔,仍然殘暴不仁,使出這種手段。你還算是一個人嗎?你就天生沒有父母的嗎?”

董卓少有的臉色一紅。董卓雖然殘暴。可董卓卻也是一個孝子。他對外人不當回事,可董卓對自己的老孃,那可是沒地說。早晚叩首,盡心服侍,那是從來沒有斷過的。故此,劉明罵他是一個沒有父母的人,董卓那也是有些慚愧。

可這點慚愧,卻不足以影響董卓什麼。反正董卓自認爲把自己的老孃照顧的很好,其他人的死活,關他何干?

董卓換了顏色,惡狠狠地說道:“劉明!你少在這裡巧言舌辯。如今可是你帶着人馬打到這裡的。而不是我帶着人馬打過去的。這些百姓的死活,那就是你一句話的事,他們要是死了,那就是你造的孽,你逼得!總不能讓我束手待斃吧!”

“董卓!你以爲你這樣潑賴就能躲過這一劫嗎?你武關的援兵已經被我滅了。你武威的援兵,也同樣被我滅了。你如今的兵馬,十成去了九成。即使我不再攻打與你,以你如今遭到的天下人的怨恨,你沒有兵馬的保護,其他的人就能放過你嗎?禍到臨頭,你何不爽快一些,落得一個梟雄的體面。你這樣拖拖拉拉的殘喘。也不過是多讓天下人恥笑幾分。”劉明也毫不謙讓的在城下喝罵着董卓。

董卓聽聞自己的武威援兵也同樣被劉明殲滅了。董卓那胖大的身軀,明顯一晃。顯然這個消息對董卓的打擊也很大。董卓的外援,徹底的沒有了。董卓實在沒有什麼可指望的了。雖說董卓還有天水的一支人馬。可那支人馬就算再有半個月,那也來不到長安。而長安的防守卻明顯支持不了幾天了。今天董卓聽從李儒的計策,使用百姓來護住城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爲了多耽誤那麼一會的時間,拖到郭汜的回援。可如今全沒有了。董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而此時,站立在董卓旁邊的李儒,連忙提醒董卓道:“大人,還有兩天,我那最後的手段,就可以見效了。只要咱們拖過去了。那劉明必然要退兵的,到時候,咱們可以一切從頭再來,兵馬沒有了,咱們再抓一些壯丁也就是了。只要大人您沒事,咱們什麼都可從新開始的。”

董卓聞言,稍微振奮了一些,無奈的跟李儒說道:“那如今咱們該怎麼辦?若是那劉明不顧這些賤民的死活,執意攻城的話,咱們的城防,如何擋得住兩天?”

“無妨!那劉明還是在意這些賤民死活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停止攻擊,並出來跟咱們廢話了。雖然如今看來劉明是不會因此退兵的,可既然劉明還是顧惜他那點仁義之名,那咱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跟他提條件。您可以跟他說,就說您要安排最後的一些事情,只要劉明的部隊在六天之內不發起進攻。您就跟他痛痛快快的決一死戰。不讓這些賤民受到牽連。如此,咱們只是要求延緩幾天的戰期,那個劉明,爲了他的名聲,肯定會答應的。而咱們的最後手段,再有兩天,就應該到位了。咱們的危機,也就能夠掃除了。”李儒陰狠的算計道。

“好好!”董卓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當即把李儒話語轉達給劉明。

劉明到底會不會因此而停兵呢?

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250回 機會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276回 張飛的智慧第142回 絕技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525回 火炮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113回 腐敗第191回 人生目標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160回 紅眼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70回 禮節(下)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533回 肯薩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45回 馳援幽州第17回 張飛買酒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143回 誤會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25回 回扣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441回 阻擊戰第441回 阻擊戰第400回 敏感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260回 兇器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292回 西征(上)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110回 歸屬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270回 突破第118回 遊說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89回 軍紀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5回 張飛怒喝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0回 草原之鷹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573回 大志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137回 激戰第89回 軍紀第262回 遷都第45回 馳援幽州第508回 信仰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48回 戰潼關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439回 受賄第166回 天神力第56回 義之所在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49回 損失慘重第202回 遭遇戰第101回 金釵盟第140回 顏面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99回 納妾第79回 猛漢典韋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80回 涵養高第35回 張飛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