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回 奪權

“玄德公。本真人早年曾出海訪求仙島。雖無所獲。可卻也巧遇一大島。此島,有山,有水,有湖泊,易守難攻,其地界不比江陵爲小。名日:夷州。從閩江口出海。順風而下,只需一日航程。島上有居民數萬,都是逃避災荒,戰亂之民。若是玄德公能遷移江南之百姓到那裡避禍,修養個一二十年。當有所作爲。”于吉無奈的給劉備出了個主意。想把劉備縣打發了再說。至於劉備不同意,那就不管自己的事了。

而此時的劉備,在孫策和周瑜的兩線緊逼之下,早已六神無主。耳聽於吉得這個不太怎麼樣的主意,那也如同即將淹死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當即咬着牙說道:“好!就以老神仙的主意辦了。還請老神仙協助與我,勸說江南的百姓隨我遷移。”

于吉萬萬沒想到劉備竟然答應了,于吉差異的說道:“玄德公,你可想好了。若是你離此出海。你養息的時間,那就要一二十年,其間中原爭霸,那可就沒你的事了。如此,你還要出海?”

劉備這個人,卻不是一個沒有決斷的人,若是劉備在做出決定之並,于吉如此說,劉備也許還要考慮一番,可如個劉備即已做出了決定,那卻不會反悔的。劉備決然的對於吉說道:“老神仙。如今以我的實力,角逐天下,那不過是自取滅亡而已。別說的我的兵力,遠遠的不如幽州的劉明,就是比那兗州的曹操,以及如今江東地孫家,那也是有所不如。與其參與其中而喪生,不如先退身海外。靜觀其變,以待天時。只要夷州那個地方,真得有如老神仙所說的那樣。一二十年的等待,那又算得了什麼?即使是百年割據,子孫傳承,那也有我重返中原的一日。只要我手中的兵力不失,待中原爭霸,耗盡天下人馬、物力之時。我也可隨時反撲中原。”

于吉不禁爲劉備的雄心遠見所感染。當即贊成地說道:“玄德公有此雄心毅力。本真人萬分教服。玄德公儘管放心。那夷州的地界,絕對的夠大,而且,海外島嶼衆多。海上方向尋找不易,若不是有熟悉航向地人領道。那也是萬萬找不到地。就算找到了。那夷州可供上岸的地方不多,只要玄德公先一步造好了防禦工事。那也沒有一條船可以靠岸的。而夷州島本身也有湖泊淡水,更可種植莊稼,自給自足,即使他們圍困百年,那也是奈何你不得的。”

劉備一聽,心中更是大喜。這件事當場就這麼定了。可佩服劉備遠見堅忍地于吉卻不知道,那劉備原本就是一無所有,如果能夠海外稱王,那劉備明顯是賺大發了。劉備又怎麼可能不想到海外去呢?

就在劉備一邊極力想不辦法抵擋孫策和周瑜的兩線夾擊,減緩孫策和周瑜他們地進軍速度,一邊在於吉得幫助下,努力動員江南的百姓遷移夷州之時。孫策地軍隊,也非常給面子的,減緩了進軍的步伐。

這倒不是孫策想留着劉備解悶。而是孫策如今也不得不停下來整頓一下軍隊內部的純潔性了。

那袁術手下的心腹大將紀靈,作爲隨軍的監軍,那可擔負着袁術的重託。雖然他在配合着孫策進軍的行動,可紀靈卻一刻也沒有掉以輕心過。而且,那個紀靈領兵那麼多年,他既不是一個棒槌,也不是一個傻子。這麼長時間了,袁術都沒有給他來過什麼消息,當然引起紀靈的懷疑了。何況,順利打下塗中這麼大的勝利,紀靈上報之後,這麼長時間都沒傳回來袁術的嘉獎。這就更引起紀靈的不安了。

不過,紀靈這個山東大漢還是比較實誠的,暫時還沒想到竟然會是孫策派人搞得鬼,斷開了袁術和前線部隊的一切聯繫。紀靈只是擔心後方有什麼變故的向孫策詢問道:“孫將軍。咱們如今行軍多日,卻不見我家主公的隻言片語。莫不是咱們的後方有了什麼變故。孫將軍卻要查上一查。”

孫策聞聽此言,當即有些變色。可一旁的孫權卻率先向紀靈一躬到底的說道:“紀將軍所言,真乃金玉良言。若不是您的提醒,咱們險些壞了大事。若是咱們的後方有什麼變故,咱們這裡的幾十萬兵馬,那可真的就要懸了。您可受我一拜。我帶全軍的將士,謝過了。”

紀靈也是一個外面人,哪受得了這個,當即雙手攙扶的說道:“二公子,您這是哪裡話來。咱們共同行軍。我當然要知無不言了。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而這時,孫策也緩過臉來對紀靈說道:“紀將軍,這也真虧了你了。本將軍還是領兵的時日短淺,一時沒有發現這個現來。真是慚傀啊。”隨後,孫策又喊道:“來人!傳我的將令,大軍紮營休整。快快派出探馬,看一看咱們的後面到底是怎麼了。因何多日沒有音訊傳來。”

當即有人接令去了。孫權又是把紀靈一頓好捧。孫策雖然不擅長這個,卻也沒有拆了孫權的臺。最後,紀靈被孫權捧得暈暈乎乎的走紀靈前腳剛走,孫策即向孫權問道:“二弟。你這是搞得什麼鬼名堂?那紀靈既然已經有所懷疑,你何不讓我一刀把他殺了。跟他說那麼多的廢話幹什麼?反正咱們如今已經兵權在握,舅父大人又領了五萬得軍兵在此。咱們足可以收編那二十萬得大軍。”

孫權搖頭說道:“大哥。話不能這麼說。那紀靈再怎麼說,那也是袁術派來的監軍,這二十萬得兵馬,雖聽咱們的軍令,可真正的掌權人,還是那個紀靈。紀靈來咱們這裡,衆人皆知,而咱們事發突然,又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若是那紀靈在此喪命,袁術手下的軍兵譁變起來,單靠咱們舅父大人的五萬軍兵鎮壓,那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即使咱們能夠耙袁術軍兵地譁變壓下去,那咱們的損失,也絕對小不了,這可太不利咱們統一江南的大業了。

孫策聞言點頭道:“二弟說的有理。若不是你機智。我險些壞了大事。那依二弟所見。咱們如今,卻要如何是好?”

“大哥。依小弟愚見。咱們如今已經下令休整。不如今天晚上。

擺下酒宴,請紀靈他們一干人等全部到場痛飲。到時侯,咱們在美酒之中,暗下迷藥。把他們全部放翻。捆綁起來,然後再叫醒他們。逼他們投降。凡有不降的,一律殺之。然後。咱們收繳了其他軍兵的刀槍武器,再押着那些投降的將領勸降。那些袁術的官兵,沒有將領地指揮,翻不起什麼大浪來。咱們有心算無心之下,當可輕易地接收這二十萬得大軍。”孫權對此倒是一點也不外行,孫權手底下很有幾個海賊出身的將領,經常的幹這事。早把孫權教的門清了。

孫策嘿嘿笑着地點頭應允。當天晚上,一切就都準備利索了。孫策請紀靈他們飲酒。紀靈以及其手下的一百多號將領,對此倒也沒有感到什麼奇怪地。畢竟大軍休整之時,又是大勝之餘,主帥請將領飲酒,那也是無可厚非的。

酒席宴上,孫策一系地將領,那是拼命的給紀靈一系的將領敬酒。

紀靈等人,那也是來者不拒,喝的痛快。雖說兩邊人都喝的差不多,可孫策那一系的將領,那都是早有準備的,事先吃過解藥的。而紀靈這一系的將領,那還是矇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的傻喝呢。

於是,不多時,紀靈這一系的將領,就被灌得七七八八,沒有幾個明白的了。但是,紀靈則不然。紀靈山東人出身,就量本來就很大。

而且,紀靈的功失又高,身體強健,這抵抗力當然就更強了。此時,紀靈連喝着幾杯,腦袋有些發暈,紀靈當時就覺得這不來是自己的酒量。

當即向孫策問道:“孫將軍,這就是怎麼回事?”

此時孫策的計劃已經開始收尾,也不怕紀靈能翻上天去了。當即哈哈大笑道:“紀將軍,實不相瞞。這二十萬得大軍,我想要了。紀將軍若是識得時務,歸順於我,我定當重用紀將軍,使你獨當一面。”

“啊呸!背信的逆賊,拿命來!”紀靈聞聽此言,怒火上衝,抽出腰刀,就來砍孫策。

孫策毫不在意的抽刀封擋。

那紀靈雖然勇冠三軍,有萬失莫敵之能。可奈何這加了迷藥的酒,紀靈已經喝了好幾杯了。剛纔猛地起來撲向孫策,那更是藥勁、酒勁一起上頭,再加上孫策本身的功失,那也絕對不在紀靈之下,甚至有可能更勝一籌。

於是,只是幾個照面過去,紀靈站立不穩,被孫策一腳踢到,被兩旁的軍兵給捆了起來。而這時,紀靈手下的那些將領,也沒有一個漏網的,全被孫策的軍兵給捆起來了。而孫策手下的士兵,更是封鎖了營盤,使消息無以外漏。

眼看大局已定,孫策高興,隨即命人把那些人潑醒,逼他投降。孫策自己,更是親自來勸降紀靈。

幾瓢涼水過後,紀靈醒來,那是對孫策大罵不已。孫策也不着腦,等得紀靈罵累了。再次勸紀靈道:“紀將軍。袁術無道。非你明主也。而如今,袁術又妄自稱帝。天厭之,地惡之。羣雄討之。我如此作,非是背義,而是順應天命而。紀將軍,非比常人,當識時務,曉天命。棄袁術而助我。我在這裡懇請紀將軍了。”說完,孫策給紀靈施了一個禮。

紀靈對於袁術會突然稱帝,也是非常的意外。紀靈暗思:主公啊主公。您糊塗啊。您怎麼能在這個時候稱帝呢?這不是明擺着讓天下羣雄來討伐您嗎?而且,就算您要稱帝,那也要先知會我一聲啊。我也好有個準備,也不至於讓孫策這個小子得到機會,找到藉口來奪權啊。

孫策看紀靈沒有出聲,以爲紀靈不信,當即又說道:“紀將軍。我可對天發誓,我適才所言,絕對沒有半句虛假。你此時棄暗投明,離開袁術,那絕對是順應天命。絕對不會有人因爲袁術那個叛臣賊子來指責你背主另投的。”

紀靈當然相信孫策不會拿這種事來騙自己的。這種事,事後一打聽,盡人皆知,絕對沒有矇騙的可能。但是,紀靈有紀靈的做人原則。

當即對孫策罵道:“呸!一日爲主,終身爲主。袁將軍待我不薄。

不管袁將軍稱帝也罷,不稱帝也罷,我始終都是要追隨袁將軍的。我是不會像你一樣,做個背信的小人的。恨只恨,我沒有防到你這一手,辜負了袁將軍的重託。你若是還算是一個漢子,就給我來一個痛快吧。

休得在這裡婆婆媽媽!”

孫策還待再勸。孫權在一旁說道:“大哥,紀將軍是個英雄,您就成全他的忠義吧。咱們如今還有正事要忙,不能耽誤太長的時間。”

孫策一想也對,逼着一個好漢違揹他的忠義,確實也不怎麼好。於走,孫策衝着紀靈一抱拳說道:“紀將軍,一路走好。”

紀靈那也是面無懼色的哈哈大笑着,跟着孫策的手下兵丁出去了。

不多時,刀斧手呈上紀靈的人頭,孫策吩咐好生安葬。隨後,開始了整編的工作。

這世上,有紀靈這樣寧死不屈的硬漢,就有一嚇唬就軟的孬種。袁術的這些手下將領,還是以孬種居多,紀靈一死,就沒有第二個敢跟孫策叫板的了。全都選擇了投降。

有這些人帶頭,再加上吳景的五萬精兵控制了場面,那些半夜被叫起來,迷迷瞪瞪得袁術軍兵,也別無選擇的投降了孫策。孫策把這些部隊打散了,重新派人管轄,那也是忙得焦頭爛額,分不出手腳,時間。

而此時,劉明的大軍,也與匈奴的兵馬碰上了。

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6回 土包子第51回 風雲變色第109回 麻煩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196 擎天柱第508回 信仰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275回 陣第290回 傭兵(下)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288回 傭兵(上)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261回 兩不虧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350回 大手筆第527回 老實人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46回 噩耗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78回 ??vs張飛第33回 歲在甲子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65回 兵權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262回 遷都第283回 暈第299回 千葉第437回 轟轟烈烈的迎親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259回 心計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279回 交警第5回 初見流民第529回 神罵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109回 麻煩第109回 麻煩第43回 紅十字會第27回 華佗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270回 突破第472回 小麻煩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54回 拉煉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109回 麻煩第97回 完婚第70回 禮節(上)第350回 大手筆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337回 闖聯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