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神即意

劍島之上,阮姝姝和秦瑤自從被逼出了那“山洞”以後,便是久久都不能返回。因爲那“山洞”之中的劍意實在太過強悍,她們想要靠近很難很難。

而她們兩位女子自從出了“山洞”以後,一等便是整整一月過去。期間她們自然是不斷的觀察着桓因的狀態,生怕桓因出了什麼意外。

不過還好,她們雖然只能遠遠的看着一直在“山洞”中盤膝打坐的桓因,卻也能感覺出桓因狀態不錯。只是,她們卻不知道桓因到底在幹什麼。

一個月之中,桓因的時間沒有浪費絲毫。他一直在那金色的虛幻小劍下默默打坐,學習着《無量劍》的第二卷《神》。

這個機會,來得太過意外了。桓因不知道這是不是又是無量尊者推演安排的一部分,不過似乎不大像。

但無論如何,他知道那金色的虛幻小劍自己帶不走。所以他感悟《神》卷的機會就只有一次,只要他出了“山洞”,那無量尊者留下的道念就會跟着金色的小劍一同消失,恐怕這世間都不會再出現第二次《無量劍》的第二捲了。

經過桓因的感悟,以及他以往用劍的諸般經驗,一個月下來,他才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是劍的形,而什麼又是劍的神。

形,指的不僅僅是劍的外形。像桓因以往那樣,對鑄劍的材料進行選擇、搭配,甚至考慮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其實都是一種形。形即是表象,是劍的外在,是能夠觸碰得到的東西。

哪怕桓因修習鑄劍用劍多年,依然覺得劍道博大精深,可他停留在的其實一直都是劍的表象而已,也就是在劍的形之一道上。

劍的形之一道,不可謂高深廣博。其中的變化和機巧太多,哪怕是到了現在,桓因對之也不敢說掌控了個大半。桓因很清楚,就單單在形這一道上,自己要走的路都還很長很長。

而劍的所謂神之道,其實並不是必須要將劍之形把控到了完全才能夠修煉的東西。畢竟劍形之道太過博大,恐怕三界之中也沒有誰敢說自己已經將之完全弄了個明白。

所以說,其實劍的神之一道,並不是在形之一道上的拔高,而是另外的獨立一道,是劍道之中非要重要,卻又獨立存在的另一種精髓。

不過雖然說其不是拔高,單若非將劍之形修煉到了一定的程度,卻是不能修煉劍之神的。這就好比傳說中的上古大神造人一般,若是人形都還沒造出個七八分,就想給人賦予生命和性格,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劍神一道,比劍形一道要高深一些。大體說來,可以理解爲其講的乃是劍意。而《無量劍》的第二捲上,又把這劍意分成了三重,分別是劍意、靈意和人意。

從字面上意思已不難看出,這《無量劍》的第二卷三重,在修煉到一定境界以後,能夠分別讓得修士之劍、劍靈和修士本身擁有一股意,從而使得劍之神道彰顯。

而所謂的劍之神道,雖然理解起來頗爲深奧難明,可簡單的說,學會了這一道的修士,便是能能夠讓自己的劍與別人的劍有所不同,而且三界之中也不會有所相同。

就拿桓因現在最拿手的帝劍來說,若是修爲相同,用的劍也相同,又都是施展帝劍。那桓因的一記帝劍,恐怕和帝釋天揮舞出的帝劍沒有任何區別。讓對手去感受,恐怕感受到的都是濃郁的帝王之意和深深的壓迫感覺。

而這樣的情況其實放到很多其它法門上也說得通,這就是爲什麼同門師兄弟施展同一招式,幾乎是如出一轍。頂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兩人修爲不同,所以威力不同。

然而,若是通曉了劍之神道,則在鑄劍時會讓劍中有獨屬於自己的意。舞劍之時,也會如此。那樣的話,但凡是對敵,比如桓因出一劍,便是會帶有獨屬於桓因自己的意。

如此,就算是修爲相同,劍術相同,甚至用的劍也相同。但唯桓因的劍舞之中才會有那股屬於他自己的意。那桓因的任何一劍,便都是這三界之中獨一無二的劍,無法效仿,也永遠也不會與任何其他人的劍相同了。

所謂劍之神道,其精妙之處也就在這裡了。它能夠讓得一個人的劍如同是被刻上了名字或者記號,在任何時候都能輕易彰顯,讓人知道這劍唯有一人才能舞出,三界之內不會再有雷同。

而有了這股屬於劍之神道的力量加入,劍不但不同,威力也會相應增強。往往普通一劍,因爲有了修士之意,便是如有神韻和靈性,想繼續保持平凡也難了。

又過了整整兩月,也就是桓因在那“山洞”之中一共呆了三月,阮姝姝和秦瑤纔在某一天發現桓因所在的“山洞”之中金色光芒逐漸收斂,而那股逼人的劍意也開始消散。

在桓因的頭頂之上,那把金色的虛幻小劍正逐漸變得光芒暗淡。桓因知道,這小劍就要消散,三界之中恐怕自此都不會再有《無量劍》的第二卷出現。不過,桓因在這三個月之中雖然不可能將《神》這一卷完全理解透徹,但他總還是將之全部都死記了下來。

日後,桓因可以慢慢的體會無量尊者在劍神一道上的深意。如此,他也就有了在劍神一道上走得更深更遠的可能。

當然,死記是不可能花掉桓因足足三月的。所以,其實他更多的時間是花在了理解《神》卷的第一重之上,也就是劍意。

無量尊者說,劍需得有意,方纔算是自己的劍。不然一招揮出,任誰也能模仿,便不叫做是一個真正出色的劍修。

而想要讓自己的劍有意,一共有兩種方法可循。一種就是最容易被掌握的,便是在出劍的時候讓劍由心生,如此一劍而出,帶有自己的意越強,則劍意越明顯。

而另一種,則是需得由自己鑄劍。在鑄劍時便親手將自己的劍意和心血寸寸打造到寶劍之中。如此一來,哪怕用者無意,但劍本身有意,那揮舞出的劍也當自然有意。

對於這第二種方法,其實桓因雖然自己從未嘗試,但其實他是知道的。他曾經擁有過神劍軒轅,那把由傳說中荒古大神軒轅打造的神劍,就非傳承不可使用。其實,那應該就是一種意的排斥。若與鑄劍者的意不和,也就是沒有受到鑄劍者的認可,那想要用劍都不可能。

當然,軒轅大神那種意的境界太強,桓因想要達到還差得遠。不過,他也接觸過淺顯的劍意,那就是當年的趙斡。趙斡臨終託劍給桓因,後桓因將那把劍拿給魏兵觀看,魏兵便看出了趙斡的劍中藏有癡意。

雖然那癡意很淡很淡,但魏兵曾經說過,在他心目之中,一名鑄劍師若能將自己的意完全鑄入寶劍之中,讓劍天生便有神,如同是活物一般,擁有自己的靈魂,那劍便能夠跨越超十一品的屏障,突破進入十二品境界。如此,器仙便不再是器仙,而是器聖!

由此可以看出,其實第二種方法,纔是《無量劍》第二卷的精髓所在,也是真正能夠讓得劍之一道超凡入聖的方法。當年無量尊者在地獄之中尋道千年方體會到的東西,絕對不是什麼平凡無奇的東西。他觸摸到的,已是荒古修士那般境界,也是魏兵這個人界最強器師都還沒有達到的境界!

都說修士修劍,該重招式法門。可從這《神》捲上才能看出,其精要反而是鑄劍。《無量劍》始終分爲鑄劍和御劍兩篇,其實道理也就在此處了。

無量尊者早就知道,真正的用劍大師,不但要會用劍,更要會鑄劍。而桓因在學到了《神》卷之後也看出來了,修士想要將劍道修至完美,需得自己鑄劍,然後再用自己鑄造之劍。

如此,劍意在鑄造與使用之時完全一樣,都是由本人內心而發,想要一氣呵成也就如同水到渠成。那施展開來,其威勢也當遠非尋常劍修可以比較了。

好在桓因乃是一名純正的無量門修士,在段雲的教導之下成長起來。如此,他所修之劍道與無量尊者的要求從未產生過半點兒偏移。他自打用劍以來,幾乎便是自己造,自己用。

現在,桓因想要將《神》卷順利的修煉起來,一點兒也不難。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衝!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錯?第四百零七章 婆羅族的秘術第十一章 不歸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傭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要慌(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迷霧會場第七百二十三章 老祖爺爺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次相遇!第四百四十六章 白山真正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不窺道,不垂釣第六十八章 蒲河的奸計第七百五十二章 三大界主戰羅睺(十七)第七十一章 活命的理由第五十八章 再遇第九十章 石碑?第二百四十八章 對手也是熟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窮水盡第一百三十九章 七萬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修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又見東皇鈺兒第四百一十六章 香狐王九夢第三百二十六章 趙斡託劍第六百零六章 起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藏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烈般若的大伯第三百一十章 滅黑甲第四百零一章 纓絡的所在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東方八天第九十五章 金殿天的人第三百八十章 八源的由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傻大個第二百九十二章 是,還是不是?第三百五十章 修羅城第九十七章弟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帝釋天的劍!第十五章 宗主對宗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目標猙怖山第一百零五章 山石第五百一十一章 玄武卜第三百一十二章 修煉降靈(下)第一百章 獸皮殘圖第七百七十三章 門的故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面見鬼侯呂(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宿命的相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倉皇而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烈般若的算盤第六百一十八章 此戰的重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劍毀難復,情斷難續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途盡頭,可堪回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勝利?第七百零一章 噩夢降臨第七十章 死定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月劫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刑天第二次修冶完成!第三百五十章 孟婆丹第三百五十五章 是誰在相讓第三百一十九章 悟源力,成刑天第八十章 最後一日第六百六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叫白纓絡第三百零二章 渡劫(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九夢一怒第二百零六章 一個夢第一百九十八章 還我的寶貝!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至盡頭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路艱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藏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無量心,無量道第五十九章 新的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靈精子也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引魂壇第六百九十五章 終戰(十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纏!第一百三十三章 輕視?第一百五十九章 孤城第三百零二章 精明的劉飛鳳第二百五十四章 計劃與安排第五百六十三章 你胡鬧!第十九章 會武第三百九十章 這是一把劍?第二百零八章 黑玉玉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宗門任務第八十一章 呂天軍第十七章 縛魂訣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閣赴約第二百一十一章 枯第四百三十五章 養丹百年第六章 韋文博第六百四十五章 問神通第五百四十一章 陷入被動第八十六章招新第二百七十六章 那位英雄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