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

憋屈!無比的憋屈!

朱瞻基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感到這麼憋屈,哪怕當初孫若微被朱瞻壑設計贏走,他都沒感覺像現在這麼憋屈。

王通叛逃了,但他和交趾達成的條件,朱瞻基卻不能廢除,畢竟這關係到兩國的邦交,交趾纔剛剛安定下來,絕對不能再亂。

所以朱瞻基哪怕再不情願,也要捏着鼻子承認王通與交趾達成的條件。

這也讓朱瞻基再次發了好大的火,甚至回到寢宮之後,把殿裡的東西都給砸了,嚇得殿裡的內侍、宮女大氣都不敢出。

朱瞻基發這麼大的火,自然驚動了宮裡的人,先是胡皇后來了,但卻被朱瞻基不耐煩的趕了出去,他和胡皇后的感情很一般,主要是對方一連生了兩個女兒,還不如何貴妃一下子生了個兒子。

最後朱瞻基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自己一個人呆在宮裡生悶氣,他幾乎可以肯定,王通叛逃這件事,肯定和朱瞻壑有關,甚至可能就是他一手策劃的。

想到朱瞻壑都離開大明這麼久了,卻還能在大明國內搞風搞雨,這讓朱瞻基也更加惱火,早知如此,當初他剛登基的第一天,就應該把朱瞻壑軟禁起來。

當然朱瞻基也只敢這麼想想,如果他真敢這麼做,恐怕朱高煦會盡起大軍與他死磕,再加上朱瞻壑在大明的威望,到時還指不定是誰笑到最後呢?

就在朱瞻基胡思亂想之時,忽然又聽到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這讓他眉頭一皺,剛想呵斥對方,卻忽然發現進來的竟然是母親張太后。

這讓朱瞻基也急忙上前迎接道:“兒臣拜見母后!”

張太后看了看殿裡砸壞的東西,也不禁搖了搖頭,但也沒說什麼,而是揮手讓身邊的其它人退下,整個大殿中只剩下他們母子二人。

“瞻基,爲了一個王通,犯得着發這麼大的火嗎?”

張太后拉着兒子坐下,這才語重心長的問道。

“我不是氣王通,而是氣我那位好堂弟!”

朱瞻基氣呼呼的說道。

“行了,瞻壑他都已經去了大漢,離大明有十萬八千里遠,你又何必再因他生氣?”

張太后聞言卻感覺有點哭笑不得的道。

本來她也挺不喜歡朱瞻壑的,但之前朱高熾忽然駕崩,朱瞻基遠在南京,要不是朱瞻壑幫着主持朝中的局面,張太后一個人根本撐不下來,所以從那之後,張太后對朱瞻壑的態度也大爲改觀。

“母后你不知道,如果不是他在背後給王通撐腰,對方怎麼敢叛逃到大漢?”

朱瞻基再次氣呼呼的解釋道。

“那也不值得你生這麼大的氣,畢竟他們大漢從咱們大明挖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伱要是次次都生氣,反而最先氣壞了自己的身子!”張太后再次勸說道。

自從朱高熾去世,張太后就一直擔心朱瞻基的身體情況,生怕他也像朱高熾那麼短命,當然她並不知道,朱高熾的死,其實和朱瞻基也有很大的關係。

“話是這麼說,可他們大漢也太欺負人了,以前偷偷的引誘百姓去大漢也就罷了,現在竟然開始挖朝中的勳貴和官員,別以爲我不知道,這兩年一些官員找各種藉口辭官,其實事後就是去了大漢!”

朱瞻基說到最後再次火起,猛然一拍面前的桌子道。

對於大漢從大明移民這件事,朱瞻基早就心存不滿了,可又實在管不了,畢竟海貿興盛,各個港口都有無數的船隻進出,而想要移民的人,總會找到合適的船隻,甚至還有專門的人做移民的生意,因此想禁也禁不掉。

“民間的百姓移民不好管,但想管官員還是很容易的,只要朝中下達禁令,再讓錦衣衛監視一下,必要時可以找幾個例子,來一個殺雞儆猴,自然也就能堵住這個口子!”

張太后輕飄飄的說道,她雖然是個婦道人家,但卻頗有見識,歷史上朱瞻基死後,張太后獨攬朝政多年,在政務方面絲毫不比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差。

“母后說的是,我也想把王通抓回來正法,以此震懾一些人,可惜他跑的太快了,之前也做了萬全的準備,估計這次是抓不回來了。”

朱瞻基說到這裡嘆了口氣,如果能抓住王通,倒是可以來一個殺雞儆猴,可惜現在太晚了。

“這次抓不住就算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就當是買個教訓吧,以後小心些就是了。”

張太后再次寬慰道。

“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因爲各地開海惹的禍,如果當初沒有開海,各個港口都要實行海禁,這樣別說王通了,連民間想要移民都不可能!”

朱瞻基說到這裡忽然又有些惱火,因爲開海也是朱瞻壑主持的,相當於他以前給自己挖的坑,現在想堵都堵不住。

“海禁的事你就別想了,這件事影響太大,別的不說,整個大明的勳貴,哪家手裡還沒有幾條船?甚至許多勳貴就指着海貿吃飯呢,當初你爹想重新海禁,差點讓朝中鬧得無法收場!”

張太后聽到兒子的話,立刻正色警告道。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哪怕朱瞻基是皇帝,但如果擋住所有勳貴們的財路,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就不穩了,再加上朱高煦和朱瞻壑父子在海外虎視眈眈,說句不好聽的,朱瞻基真要敢重啓海禁,說不定第二天他就會被所有勳貴綁了,然後請朱高煦父子回來做皇帝。

“母后放心吧,我知道輕重,海禁是不可能了,只是一想到開海是瞻壑那小子給我挖的坑,我就忍不住生氣!”

朱瞻基說到最後感覺胸口發悶,只得伸手拍了拍胸口,這才感覺好受了一些。

看到兒子的舉動,張太后也十分擔心,當即伸手幫他撫背,等到朱瞻基這口氣順過來後,她這纔再次勸道:“你啊,就少生點氣吧,老二一家都已經去了天竺,只要你不出意外,他們父子就回不來,所以你一定要養好身體,絕不能讓他們鑽了空子!”

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727.第727章 婚事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804.第804章 胡濙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第3章 少師姚廣孝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664.第664章 作坊(下)第141章 討公道(上)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動範圍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第45章 錦衣衛接手783.第783章 待遇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第168章 蜀王的信531.第531章 反轉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717.第717章 家事(上)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第54章 新的財路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510.第510章 儒報(上)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779.第779章 師徒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94章 中年危機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第66章 兄弟齊心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531.第531章 反轉659.第659章 夜校(下)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666.第666章 鐵關城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81章 真兇找到了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424.第424章 泄壓口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900.第900章 七年(上)第87章 長頸麒麟第87章 長頸麒麟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