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

“呯!豈有此理!膽大妄爲!”

武英殿內,朱瞻基氣的大發雷霆,把桌子都掀了。

下面的楊榮、楊溥等人嚇的都不敢出聲,至於夏元吉,前段時間生病,這段時間一直都呆在家裡養病,畢竟他的年紀實在太大了。

其實也不怪朱瞻基發這麼大的火,因爲王通在與交趾談判結束後,竟然沒有回來,而是直接從交趾坐船出海,至於去了哪裡,就腳指頭都能猜到。

而且王通在走之前,還給朱瞻基上書,主要寫了兩點,一是交趾丟失他的確有過,但也同樣有功,現在功過相抵,自己已經不欠大明瞭。

第二則是王通明言,自己不敢再回北京,怕被人當成替罪羊,或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因此他才決定揚帆出海,爲的只是求一條活命而已。

王通上書的寫的這兩點,可以說都是肺腑之言,也是他一直想說,但卻不敢說的話,現在終於要走了,索性就全都說了個痛快。

但王通的這種做法,在朱瞻基看來,卻是一種對自己的羞辱和挑釁,畢竟他是皇帝,一言可決天下人的生死,自己讓王通走,他才能走,自己沒說讓他走,他卻擅自走了,那他這個皇帝的威嚴何在?

“來人,把王通的家人全都抓起來!”

朱瞻基發了好大一通火,最後忽然命令道。

“這個……啓稟陛下,臣已經派人去了成山伯府,這才發現王家上下早就已經消失不見,看來王通潛逃一事,也是早有預謀!”

楊榮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硬着頭皮上前稟報道。

“什麼?王家上下那麼多人,你們就這麼輕易的讓他們逃了?”

朱瞻基聞言再次火冒三丈,指着楊榮是大罵了一頓。

楊榮也十分的委屈,因爲這事本來就不歸他管,朱瞻基要罵也該去找錦衣衛罵,自己堂堂一個內閣大臣,哪有時間去關心王通的家人在不在?

不過朱瞻基正在氣頭上,誰也不敢在這時觸他的黴頭,因此楊榮也只能低頭不語,其它的大臣也都是噤若寒蟬。

朱瞻基罵到最後,似乎也覺得自己罵錯了,當即吩咐道:“來人,把徐恭給我叫來!”

徐恭是朱瞻基登基後,新提拔的錦衣衛都指揮使,當初他和朱瞻壑在錦衣衛爭權,導致他支持的錦衣衛全都被處死。

但朱瞻基登基後,很快就安排自己的心腹進入錦衣衛,這個徐恭以前就是朱瞻基身邊的親衛,十分受他的信任。

徐恭事先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甚至他都不知道王通家人逃走的事,所以在來到武英殿時,還以爲是朱瞻基有什麼事情要吩咐自己,卻沒想到剛進大殿,就被朱瞻基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就被拖出去打了二十廷杖!

等到打完之後,徐恭纔再次被拖了進來,這時的他臉色慘白,要不是他從小習武,身體十分強健,恐怕這二十廷杖都能要了他的小命。

“好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的家人逃離京城,你竟然絲毫不知!”

朱瞻基這時的火氣終於發泄了出來,指着徐恭再次怒斥道。

“陛下恕罪,王通去交趾談判,並沒有定罪,因此臣也沒有理由監視他的家人啊!”徐恭卻爲自己叫屈道,他到現在都不知道,王通已經從交趾坐船去大漢的事。

“蠢貨,王通已經從交趾坐船出海,叛逃到大漢去了,你們竟然還一無所知,朕養伱們這些廢物都是吃乾飯的嗎?”

朱瞻基剛剛平息下去的怒火,再次燃燒起來,指着徐恭怒罵道。

這下徐恭也終於明白了自己捱罵的原因,身爲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叛逃,並且王家人悄悄逃離京城,這些事情他竟然一無所知,的確是他的失職。

因此徐恭這時也只能低頭不語,默默的承受着朱瞻基的怒罵,其它官員看到有人頂在前面,也終於鬆了口氣,雖然錦衣衛平時不受人待見,但在這種時候還是很好用的。

徐恭挨着罵,但其實心裡也有些委屈,不是他平時懈怠,而是朱瞻基登基之後,就聽從官員的建議,再次限制東廠和錦衣衛手中的權力。

特別是東廠,因爲它是朱瞻壑一手建立起來的,因此朱瞻基登基後,幾乎將東廠裁撤一空,現在只剩下一個空架子。

相比之下,錦衣衛雖然還保持着完整的編制,但許多權力也被收回,比如不允許隨意監督官員,另外詔獄也不再輕易動用等等。

可以說現在的錦衣衛,已經相當於捆住了手腳,徐恭在上位之初,就被朱瞻基叮囑過,讓他約束錦衣衛,絕不允許錦衣衛大興牢獄。

徐恭一直很聽話,平時爲人也十分佛系,該管的管,不該管的絕對不多看一眼,因此對於王通和家人潛逃一事,他們纔會一無所知。

當然了,徐恭也知道自己再怎麼委屈,這些話也絕不能說出來,畢竟身爲錦衣衛都指揮使,替朱瞻基背鍋是他的本分,別人想背都沒資格。

想到這裡,徐恭也立刻變得坦然起來,哪怕捱罵也挺直了脊樑。

最後朱瞻基終於罵累了,這纔對徐恭吩咐道:“立刻派人調查王通和他家人的去向,必要時可以調動海軍追擊,一定要將他們給朕抓回來!”

“臣遵命!”

徐恭當即答應一聲,立刻轉身去辦了。

不過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朱瞻基的這道命令,幾乎不可能實現,王通和家人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逃出大明,背後肯定有人支持,現在說不定人家都已經逃到南洋了,再派錦衣衛去追,肯定來不及了。

朱瞻基自己也知道晚了,但沒辦法,哪怕是爲了自己的面子,他也必須做出追擊的姿態,否則說出去實在太丟人了。

“陛下,王通叛逃,此事極爲惡劣,可他之前又與交趾議和,那他與交趾談判達成的條件,咱們是否還要承認?”

這時楊榮忽然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上前一步開口問道。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

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663.第663章 作坊(上)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第58章 拿去融了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460.第460章 報仇(下)第243章 房貸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86章 鄭和回來了769.第769章 商談(下)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584.第584章 離京第242章 京官(下)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199章 明東陵308.第308章 逃脫469.第469章 自爆(上)826.第826章 北上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第100章 聞風而動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43章 變故突起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476.第476章 兩條路902.第902章 七年(下)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第254章 果然是他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410.第410章 搬救兵第150章 拜訪侯府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812.第812章 白鯨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428.第428章 爺仨381.第381章 成婚(下)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第89章 “世子勇擒女飛賊”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52章 你想要什麼?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825.第825章 面談?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第92章 打草的棍子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943.第943章 聯手535.第535章 束手無策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771.第771章 商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