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

第568章 榆木川(下)

朱棣清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下傳位的詔書,隨後又讓張輔和朱勇上前,命令他們約束軍中的將士,協助朱高熾登基。

張輔和朱勇當即領命,隨後朱棣讓他們兩人退了下去,這時帳篷中只剩下朱瞻壑和朱瞻壑兩人,他們也是朱棣最放心不下的人。

“瞻基。”

朱棣看了看兩個孫子,最終第一個叫了朱瞻基的名字。

這讓朱瞻基也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朱棣的手道:“皇爺爺,孫兒在這裡!”

“瞻基,你父皇登基之後,你就是大明的太子,日後一定要放開心胸,着眼於大局,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

朱棣握着朱瞻基的手,聲音虛弱的再次叮囑道。

對於朱瞻基,他本來是十分滿意的,可是這幾年對方的表現,卻讓他有些失望,特別是在朱瞻壑的對比下,更顯得朱瞻基的心胸不夠寬廣,所以在這個最後的時刻,朱棣還不忘叮囑他。

“皇爺爺放心,您的叮囑孫兒一定謹記在心,日後絕不會讓您失望!”

朱瞻基眼含熱淚的保證道。

聽到朱瞻基的話,朱棣終於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隨後他又叮囑了朱瞻基幾句,無非就是讓他日後多跟着朱高熾學習處理政務,日後做一個有爲的皇帝,守好大明的江山等等。

最後朱棣纔對朱瞻基道:“瞻基,你先退出去吧,我有些話想和瞻壑單獨聊聊!”

朱瞻基聞言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點頭道:“是,孫兒告退!”

等到朱瞻基退出去後,朱棣又揮手讓帳篷裡的其它人也都退下,只留下了朱瞻壑一人。

這時朱棣才神情凝重的對朱瞻壑道:“瞻壑,皇爺爺不在了,你在大明就會顯得有些尷尬,雖然你大伯和你的感情很好,但他畢竟只是你大伯,所以你也要早做打算!”

“皇爺爺您……”

朱瞻壑聞言一下子哽咽起來,他沒想到朱棣在臨終之前,竟然還如此爲他着想,而且這些話都是肺腑之言,每一個字都是在爲朱瞻壑的未來做打算。

“呵呵,你也不要以爲皇爺爺什麼都不知道,對於你和你爹,皇爺爺可以盡情的放縱,哪怕遷移大明的百姓去天竺,我也可以答應,但日後可就不一定了。”

朱棣說到最後嘆了口氣。

感情再深,也敵不過“利益”二字,就拿移民這件事來說,人口一直是一個國家最直觀的實力體現,大明的地方官,治下的人口數量更是關係到官員的政績。

明初時因爲河南等地人口稀少,朱元璋甚至發動大移民,一直持續到朱棣當政時才結束,爲的也是快速的增加的人口,從而增強大明的國力。

可是現在朱棣卻同意朱瞻壑往天竺移民,這可以說是拿大明的血往天竺輸送,也就是朱棣是親爹親爺爺,所以纔會允許朱高煦和朱瞻壑這麼做,否則換成另外一個人,肯定不會同意。

“我明白皇爺爺您的意思,對於日後的打算,我也早就開始做準備了,我娘之前已經去了天竺,現在只剩下我自己還守在大明,如果事不可爲,我也會盡快撤身離開!”

朱瞻壑神情鄭重的回答道。 就像朱棣說的那樣,雖然現在朱高熾和朱瞻壑的感情很深厚,但人心都是會變的,特別是隨着朱高熾身份的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會發生改變。

更何況朱瞻壑還知道,歷史上的朱高熾只做了十個月皇帝,雖然朱瞻壑已經改變了歷史,但歷史的慣性依然強大,比如朱棣的命運並沒有改變,依然像歷史上那樣死在榆木川。

所以朱高熾如果依然是個短命皇帝,到時朱瞻基登基,肯定不會給朱瞻壑好果子吃,因此他更要提前做好離開的準備。

“你明白就好!”

朱棣聽到朱瞻壑的話,也欣慰的伸出手,輕輕的撫摸了一下朱瞻壑的額頭。

朱棣說完閉上眼睛,似乎說了太多的話,讓他顯得很疲倦。

朱瞻壑在一旁靜靜的守着,但隨着朱棣胸口的起伏越來越小,這讓朱瞻壑也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正想叫御醫過來時,卻沒想到朱棣再次睜開了眼睛。

只見朱棣似乎積攢了一些力氣,再次看向朱瞻壑道:“瞻壑,剛纔我對你大哥叮囑的話,你也都聽到了,你覺得他能做一個好皇帝嗎?”

“大哥這幾年的心態的確出了點問題,但我相信以他的才能,應該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

朱瞻壑考慮了片刻,這纔開口道。

歷史上的朱瞻基,雖然以貪玩聞名,但因爲朱棣給他留下的好底子,在外部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威脅,所以他做皇帝時主要是以休養生息爲主,沒大功也沒大過,唯一讓人詬病的,也只有放棄交趾,以及坐視瓦剌強大。

所以總的來說,朱瞻基算是一個比較合格的守成之君,雄才大略和昏庸無道,都和他沒有半點關係,算是比較平庸的皇帝了。

“是啊,以前我對瞻基太過寵愛,所以忽略了他身上的一些缺點,現在看來,他能做一個守成之君,已經十分難得了。”

朱棣這時嘆了口氣,說到最後又咳嗽了幾聲,臉色也因此漲的通紅。

“皇爺爺您休息一下吧,不要太累了!”

朱瞻壑急忙勸道,雖然知道朱棣的時間不多了,但他也不希望對方太耗費心神。

不過朱棣卻擺了擺手繼續道:“我的時間不多了,有些話我還是想說清楚。”

只見朱棣說到這裡又喘了幾口粗氣,似乎有些氣力不繼,但他依然強撐着說道:“若日後你大哥登基,瞻壑你肯定會去天竺,到時你在海外幫我盯着你大哥,若他真有什麼昏庸之舉,到時你可取而代之!”

“皇爺爺!您……您怎麼能這麼說?”

朱瞻壑聞言大吃一驚,他沒想到朱棣竟然會說出“取而代之”的話,這要是讓外面的朱瞻基知道,說不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甚至引發大明與天竺的戰亂。

(本章完)

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第262章 金銀財寶第99章 老孃出馬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第264章 財要露白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673.第673章 常威的兒子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909.第909章 兒子(上)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233章 糧船北上第262章 金銀財寶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848.第848章 出兵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第169章 三方合作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437.第437章 移民(中)第23章 常家兄妹921.第921章 中興之主?411.第411章 唐賽兒第100章 聞風而動第146章 飛天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第5章 相士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第142章 討公道(中)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第3章 少師姚廣孝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129章 漆器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第48章 翻盤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240章 宋禮第258章 交權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第127章 收尾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第225章 齊先生(下)663.第663章 作坊(上)第209章 祭祀東陵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權第34章 老子打兒子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第16章 好弟弟(上)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229章 舊港求援第22章 促織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