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

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

“父皇~”

“皇爺爺~”

朱高燧和朱瞻坺父子二人哭嚎着跑進停靈殿,當看到朱棣的棺槨時,更是踉蹌着上前,抱着棺槨涕淚橫流,簡直是悲痛欲絕。

“三弟節哀,不要哭壞了身體!”

朱高熾這時親自上前勸說,朱瞻基也將朱瞻坺拉了起來。

因爲朱高燧父子距離京城比較近,畢竟從日本到天津,如果一路順風順水的話,可能幾天就能到達,相比之下,天竺那邊就太遙遠了,估計朱高煦現在還沒有接到消息。

朱高燧趴在朱棣的棺槨上痛哭了好一會兒,最後纔在朱高熾的勸說下坐到一邊,不過他這時的眼淚依然流個不停。

朱瞻壑得看出來,朱高燧的眼淚是真的,畢竟他再怎麼混帳,親爹去世了,依然會讓他感到悲痛。

直到晚上守靈的時候,朱高燧才止住眼淚,默默的坐在一邊守候。

朱瞻壑這時也趁機上前給朱高燧行禮,順便安慰了他幾句。

“瞻壑,二哥那邊通知了嗎,大概什麼時候他會回來?”

朱高燧這時向朱瞻壑打聽道。

“已經派人知道了,但天竺太遠,估計我爹還沒有接到消息。”

朱瞻壑無奈的回答道。

“唉,這麼說來,二哥還不知道能不能趕上父皇的葬禮?”

朱高燧嘆了口氣,他和朱高煦也好多年沒見了,這次父親去世,可能是他們三兄弟最後一次相聚了。

“皇爺爺的葬禮肯定能趕上,因爲大伯已經說了,什麼時候我爹回來了,什麼時候再給皇爺爺舉行葬禮。”

朱瞻壑立刻回答道,雖然以前有過很多爭鬥,但現在這種情況,雙方也都把所有紛爭都暫時放下了。

“那就好,反正長陵那邊還沒有修好,我孃的梓宮也需要與父皇合葬,這些都需要花費時間。”

朱高燧點了點頭再次道。

不過緊接着朱高燧忽然擡頭道:“瞻壑,父皇去世的時候,你是不是就陪在他身邊?”

“是的,皇爺爺走之前,特意留下我,對我叮囑了很多事情。”

朱瞻壑立刻點頭道。

“那你皇爺爺有沒有提到我?” 朱高燧有些急切的追問道,做爲兒子,他很想知道父親在臨終之前,有沒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

“有,只是……”

朱瞻壑這時忽然有些猶豫,朱棣的確提到了朱高燧,但話卻是對朱高熾說的,他讓朱高熾儘量照顧一下兩個在海外的弟弟,所以朱瞻壑也不知道該不該把這話告訴朱高燧?

幸好朱高熾就在旁邊,聽到兩人的對話也終於插嘴道:“三弟,父親在臨終之前,特意在傳位的詔書上給我留了幾句話,讓我儘量的照顧二弟和你,畢竟你們都去了海外,有什麼需要儘管和我提,只要我能辦到,就絕不會推辭!”

“父皇……父皇竟然真的記得我!嗚~”

朱高燧說到最後,再次悲痛的痛哭起來,朱高熾和朱瞻壑勸了好一會兒,才讓他慢慢的止住哭聲。

隨後朱高燧又向朱瞻壑詢問了一下朱棣北征的情況,以及生病之後的事,朱瞻壑也一一做了回答,這恐怕是他認識朱高燧後,第一次如此和睦的坐在一起說話了。

幾天之後,朱棣的諡號與廟號也定了下來,諡號爲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簡稱文皇帝,廟號爲太宗,至於成祖這個廟號,其實是後來嘉靖皇帝改的。

隨着諡號與廟號定下來後,長陵那邊也加快了修建速度,其實長陵那邊的地宮早就修建好了,現在只剩下一些地上建築還在修建之中,並不影響安葬,畢竟地上的建築可以慢慢修建。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朱高煦還沒到,朱高熾說過要等朱高煦回來再安葬朱棣,因此只能等着。

其實皇帝死後,一直有“七日而殯,七月而葬”的說法,也就是說,一般皇帝都會停靈七個月下葬,但也並不固定,比如唐宋兩朝的皇帝一般停放的時間比較長,有時長達六七個月。

但當初朱元璋去世時,朱允炆爲了防止藩王入京,所以僅僅只停了七天,就把朱元璋匆匆下葬了。

朱棣算是大明第二位死在皇位上的皇帝,所以該停放多久,也並沒有定論,不過在原來的歷史上,明朝皇帝死後停放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比如萬曆皇帝,甚至停放了一年才下葬。

另外朱棣還有一點比較特殊,那就是徐皇后,朱棣生前早就說過,要在自己死後,與徐皇后合併在一起安葬,甚至徐皇后死後十幾年,都沒有上諡號,直到朱棣死後,朱高熾纔給父母一同上了諡號,這也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對同時同地上諡號的皇帝與皇后。

即是安葬父親,又要合葬母親,所以朱高熾纔想等朱高煦回來,到時他們三兄弟一起參加葬禮,這樣纔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

頭七過後,朱瞻壑就不必再每天守靈了,畢竟他也有許多的事情要做,朱高燧回來的晚,從他回來那天算起,也足足守了七天才結束。

而在守靈結束後,朱高熾則把修建長陵的事交給朱瞻壑主持,雖然長陵已經可以使用了,但還有不少事情需要操心,所以這段時間朱瞻壑也很忙,經常在長陵一呆就是幾天。

朱高燧在守靈結束後,也變得十分活躍,經常進宮找朱高熾閒聊。

石見銀礦那邊已經開始出產白銀了,第一年的產量就達到了三十萬兩,這還是因爲第一年剛開採,許多流程還沒有跟上,估計接下來的幾年裡,銀礦產量還會翻上幾番。

據朱瞻壑得到的消息,朱高燧似乎是想讓朱高熾封他爲日本王,到時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吞併石見銀礦了,不過朱高熾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藉口朱棣剛去世,暫時不宜冊封推脫了過去,但也沒把話說死,估計也在猶豫之中。

這天下午,朱瞻壑從長陵回到京城,長陵那邊的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他不必再經常兩邊跑了。

但就在朱瞻壑剛回到王府,卻忽然接到一個讓他眉頭一皺的消息。

(本章完)

第198章 重啓海運916.第916章 救人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541.第541章 選址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811.第811章 歸途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391.第391章 懸山島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452.第452章 真相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第155章 陶大仙人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528.第528章 夾龍谷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900.第900章 七年(上)第100章 聞風而動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第142章 討公道(中)第62章 初版三國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242章 京官(下)第30章 一車促織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201章 陳年舊案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第79章 餘孽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228章 滿剌加港第225章 齊先生(下)761.第761章 齊東港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939.第939章 戰前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420.第420章 三天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737.第737章 內奸(下)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186章 賣地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第43章 變故突起420.第420章 三天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779.第779章 師徒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477.第477章 眼線